《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六期 /目錄

星期四 , 7, 11 月 2024 在〈《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六期 /目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六期(2024年6月)

目  錄

  • 主編的話
    • 第五十六期主編的話/周金城〔HTML|PDF〕
  •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林靜雯】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從理論、教科書編輯到教學實踐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曾振富、林靜雯〔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 連接微觀世界: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粒子概念教學的挑戰與策略 /吳文龍、黃茂在〔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跨越門檻概念進入微觀世界— 規劃國小物質粒子課程之文獻引介與啟發 /林靜雯〔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教科書如何引導國小學童認識粒子概念 /盧秀琴〔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利用多元表徵方式促進學生建構物質的粒子概念— 以國小三年級「空氣的特性」為例 /陳淑苾、沈白玲〔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國小粒子建模教學課例分享— 以熱脹冷縮教學為例 /王亭雅〔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促進學童對『燃燒與空氣』單元學習成效之教學活動設計/楊世昌〔HTML|PDF〕
    • 新課綱粒子觀點教學的挑戰:國小自然科物質粒子觀點建模課程設計與教學/王秋雯〔HTML|PDF〕
  • 化學實驗與評量/化學實驗室【專欄編輯/楊水平】
    • 不飽和鍵結的教師示範與學生實作/張佑丞、楊水平〔HTML|PDF〕
  • 化學新知/多元教學法【專欄編輯/鄭志鵬】
    • 數位工具在科學探究課程中扮演的角色/鄭志鵬〔HTML|PDF〕

《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七期 /目錄

星期二 , 17, 9 月 2024 在〈《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七期 /目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七期(2024年9月)

目  錄

  • 主編的話
    • 第五十七期主編的話/周金城〔HTMLPDF
  •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洪振方】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洪振方〔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簡介/李麗偵〔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學科輔導團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回顧與展望/陳孟男、陳映辛〔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啟航到穩健發展的「勁竹話化」/張珮茹〔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運作/林威志〔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介紹 /李麗偵〔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共備到共創: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協作策略與專業成長 /盧政良〔HTMLPDF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非正式的跨校教師社群-LOTO物理幫的成長軌跡 /林欣達〔HTMLPDF
  • 新知報導/國內外化學教育交流【專欄編輯/周金城】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IUPAC化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的得獎感言 —分享與IUPAC結緣和參與歷程 /邱美虹〔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凝視 省思 展望/熊召弟〔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建模本位教學的創新與實踐: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團隊在ICCE 2024的研究成果與展望/林靜雯〔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27thICCE-微型化學研討會發表與工作坊 / 廖旭茂〔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一場啟動教師熱誠的國際交流/王秋雯〔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ICCE 2024專題報告與見聞分享/文爾雅〔HTMLPDF
    • 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綜合觀察與省思:第27屆IUPAC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化學品的安全與安保論壇簡介/周金城〔HTMLPDF
  • 化學實驗與評量/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楊水平】
    • 從化學實驗轉變為競賽試題的設計考量與結果分析—以「二氧化碳與壓力」為例/張嘉宏、吳添全、洪連輝、楊水平〔HTMLPDF
  • 化學新知/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楊水平】
    • 主導化學反應近百年的過渡態理論被挑戰?淺談「漫遊過渡態」/游文綺、胡景瀚〔HTMLPDF

第五十七期 主編的話/周金城

星期一 , 16, 9 月 2024 在〈第五十七期 主編的話/周金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第五十七期 主編的話

周金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email protected]

  • 前言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臺灣化學教育!我們非常抱歉,因為技術上的問題,臺灣化學教育網站的第56期內容無法如期在網站上刊登,已透過Facebook發行。雖然第57期內容已成功刊登於網站上,但由於原有網址與目前網站IP連接的技術問題,仍導致頁面仍無法順利顯示或連接。對於這段時間給大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感抱歉,並會持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讓網站能於下期盡快恢復穩定運作。我們深知這影響了許多使用者的體驗,再次誠摯致歉,並感謝您長期以來的支持與諒解。

  • 本期專題主題「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本期專題主題是「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專題客座主編是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洪振方特聘教授擔任,專題主要是探討了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的運作模式,並強調其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創新中的關鍵作用。內容包括社群如何應對新課綱的挑戰,透過定期共備、跨校合作、課程設計與專業增能活動,幫助教師適應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同時,文章也指出了社群運作過程中的挑戰,如時間限制、教師負擔過重及疫情影響等,並強調了社群在教育變革中的持續重要性與未來發展方向。

第一篇是高雄中學李麗偵老師所撰寫《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簡介》,文章介紹了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的運作情況。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該社群的組成、共備的時間與地點安排,並說明了社群的共備內容與目標。透過高屏和台南兩個小社群的協作,教師們進行素養導向教學與課程設計的實作,並運用ICT技術來提升教學效果。社群還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期望透過觀課與議課的歷程來深化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的理解,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第二篇是臺中市立大甲高中陳孟男老師與、國立竹山高級中學陳映辛老師所撰《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 學科輔導團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回顧與展望》,文章回顧了臺中市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成立背景與運作模式。社群於108學年度成立,旨在推動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文章詳細描述了社群透過課程設計共備、公開觀課、探究與實作課程增能研習等方式,幫助教師適應新課綱的需求。展望未來,社群將持續調整課程設計,建立教學資源平台,並深化與學科中心及大學端的合作,以應對科技與社會趨勢的挑戰。

第三篇是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張珮茹老師所撰寫《從啟航到穩健發展的「勁竹話化」》,文章介紹了「勁竹話化」新竹市跨校化學共備社群的成立與發展歷程。社群由新課綱推動而來,旨在為竹苗區的化學教師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台,並透過定期的共備活動,協助教師們適應素養導向教學。文章描述了社群的成長過程,包括面對參與人數減少等挑戰後的調整與改進,並透過與學科中心及大學端合作,滿足現場教師的需求。未來,社群將繼續為化學教師提供支持,促進教學創新與成長。

第四篇是高雄中學林威志老師所撰寫《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運作》,文章介紹化學學科中心透過種子教師社群推動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強調教師專業成長、AI工具應用,以及永續綠色化學的實驗教學,減輕教師負擔並促進差異化教學。

第五篇是高雄中學李麗偵老師所撰寫《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介紹》,文章介紹介紹了南區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的成立與發展背景,詳細描述了社群如何透過一系列增能課程和實踐活動,提升教師對素養導向評量的認識與命題技術。文章強調,社群不僅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素養導向評量的理論基礎,還促進了跨校教師合作,共同開發科學素養評量試題。未來展望中,社群將繼續推廣測評知能,並結合最新科技與教學需求,深化測驗理論應用,推動素養導向評量的普及與發展。

第六篇是高雄中學物理科盧政良老師所撰《從共備到共創: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協作策略與專業成長》,文章介紹了南區物理教師共備社群的成立背景與發展歷程,並詳細探討了該社群如何透過教師間的合作與反思,推動教學創新與專業成長。文章回顧了社群在108課綱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如跨領域教學要求與疫情影響,並描述了社群如何透過數位教學工具的應用與「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學生的學習成效。展望未來,社群將持續引入新科技輔助教學,推動雙語教學與跨學科合作。

第七篇是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的林欣達老師所撰寫《非正式的跨校教師社群-LOTO物理幫的成長軌跡》,文章介紹了LOTO物理幫這個非正式跨校教師社群的成長歷程。該社群從2011年開始,經歷了從讀書會、課程共備到自辦研習和科學營隊等階段,成員透過分享與合作,不斷推動教學創新。

本期專題透過七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在推動教育創新與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這些社群不僅致力於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與實踐,還透過跨校合作、共備活動、公開觀課等方式,幫助教師適應新課綱的需求,並提升教學效果。面對課綱改革、跨領域教學與疫情挑戰,各地教師社群展現了靈活調整與創新應對的能力。未來,這些社群將繼續引入新科技與跨學科合作,促進教學創新,為教師提供更多元的專業成長機會,並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持續前行。

  • 國內外化學教育交流報導-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

在國內外化學教育交流報導上,本期針對2024年在泰國的芭達雅辦理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ICCE)的相關內容進行報導,這是兩年一次全球化學教育領域的重要年度盛會,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教育工作者和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化學教育的最新趨勢與挑戰。本此參與此活動有不少來自台灣學者、碩博士生與教師,我們邀請大家投稿,在此逐篇介紹。

第一篇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名譽教授邱美虹教授所撰寫《IUPAC化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的得獎感言—分享與IUPAC結緣和參與歷程》,自2002年起參與國際純粹暨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化學教育委員會之歷程,並獲得此會所頒發化學教育傑出貢獻獎之肯定,也是台灣 第一人獲得此獎項者,邱教授將整個參與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歷程娓娓道來,引領並鼓勵大家持續投入國內外的化學教育發展工作。

第二篇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退休教授熊召弟教授,所撰寫《凝視  省思  展望》,熊教授已退休十年,仍繼續投入科學教育學術工作令人感佩。撰文內容針對整個大會的議程主題說明,建模本位的教學及評量之論壇內容統整說明,並說明本次大會18日演講之一「The OPCW: Ridding the world from chemical weapons」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在化學教育上的努力,也針對與會臺灣成員的近身觀察與描述,充滿對科學教育的殷殷期盼。

第三篇作者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的林靜雯教授,所撰寫《建模本位教學的創新與實踐: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團隊在ICCE 2024的研究成果與展望》,這篇文章介紹了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團隊於2024ICCE上的研究成果,聚焦於建模本位教學。她分享了團隊針對小學科學教育的創新,特別是在提升學生對物質粒子模型理解的教學工具設計和應用上,強調結合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透過這次國際交流,臺灣的科學教育展現了深厚的研究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為未來的教學創新提供了寶貴的啟發。

第四篇作者是是大甲高中的廖旭茂老師,所撰寫《27thICCE-微型化學研討會發表與工作坊》,記錄了作者參加第27屆ICCE微型化學研討會的經歷,並介紹了其微型霍夫曼電解器的展示過程。內容涵蓋研討會的背景、議程以及工作坊的詳細情形,作者報告了微型電解器的設計與應用,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行了交流。本文展示了如何利用微型化學實驗促進教學,以及在國際平台上分享教具與教學經驗的具體過程。

第五篇作者國小在職教師與博士班雙重身分的王秋雯老師,所撰寫《一場啟動教師熱誠的國際交流》,分享參與國際化學教育會議的見聞與反思,並聚焦於微型化學實驗、差異化教學和建模等主題。會議中提到的微型實驗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化學實驗,節省資源並增進學習興趣。她也提到這些新穎的教學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引發了對綠色化學與永續發展的深刻思考。文章最後鼓勵教師們結合科技與創新教學,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帶來了滿滿的啟發與熱情。

第六篇是國小在職教師與博士班雙重身分的文爾雅老師,所撰寫《ICCE 2024專題報告與見聞分享》,她參與2024ICCE的所見所聞,強調了化學教育中的新興趨勢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個人發表的專題報告內容,探討化學運算思維對數理運算思維的影響,並反思台灣基礎科學教育的現狀,尤其對於綠色化學系統思維的應用和國際學者的熱情參與,讓他感受到全球學術界對化學教育發展的重視和推動。

第七篇是主編所撰寫《第27屆IUPAC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之化學品的安全與安保論壇簡介》,說明有關於化學品安全與安保的討論與重要性。本文針對此論壇強調化學品的廣泛應用,並說明化學品安全與安保在學術與工業界都成為重要課題。論壇內容涵蓋化學品管理、教育的創新方法,以及全球各地在提升化學品安全教育中的挑戰與進展。文章呼籲各國推動相關課程,並藉由技術創新如虛擬實境來提升培訓效果。化學安全對社會和環境都很重要性,並期望更多資源投入以提升全球的化學品管理能力。

  • 化學實驗與評量主題

本期除了專題文章8篇與2024 ICCE文章7篇,還有兩篇化學實驗與評量的文章。第一篇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與化學系楊水平教授所撰,主題《以「二氧化碳與壓力」為例,探討如何將化學實驗轉變為競賽試題的設計考量與結果分析。文章詳細描述了競賽試題的設計過程,包括實驗原理、使用器材、操作過程、評分標準以及競賽結果的統計分析。文中還介紹了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氣體壓力、摩擦力與發射角度等相關概念,並提出了「射遠效率」和「氣球膨脹效率」的評分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化學原理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理解與應用。第二篇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游文綺、胡景瀚教授所撰,主題《主導化學反應近百年的過渡態理論被挑戰?淺談「漫遊過渡態」》探討了「漫遊過渡態」對傳統化學反應機制的挑戰。傳統的過渡態理論認為反應物經過過渡態才能轉變為產物,但「漫遊機制」揭示了反應物在不經典型過渡態的情況下,也能轉變為產物。文章以甲醛、乙醛等分子的實驗為例,描述了這些反應中的漫遊現象。該研究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化學反應的認知,也為未來設計化學反應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 結語

總結來說,本期專題不僅全面探討了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在推動教育創新和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深入報導了2024年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ICCE)的重要成果與觀察。無論是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還是新興化學教育趨勢的探討,這些文章都呈現了全球與台灣化學教育的深刻變革與挑戰。透過各篇文章的專業見解與實踐經驗,本期專題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啟發,鼓勵更多教師加入教育創新的行列,並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持續探索與精進。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 洪振方

星期日 , 15,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 洪振方〉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洪振方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email protected]

  •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的發展與挑戰

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推動,高中教師面臨了顯著的教學挑戰。新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課程設計和評量上進行創新,以提升學生的核心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然而,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如何在教學環境中有效落實這些新理念,仍是巨大的挑戰。因此,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成為解決此困境的重要方式(Dufour et al., 2010)。透過教師社群的合作和資源共享,教師們能夠共同應對新課綱帶來的轉變,並在實踐中進行反思與改進(Vescio et. al, 2008)。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的運作,正是這種專業學習社群的一個具體實踐。學科中心不僅是提供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更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樞紐。本期專題透過實例展示了化學與物理學科中心教師社群的運作模式與成效,探討社群如何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並解析社群在實踐素養導向課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在本期專題的七篇文章中,有五篇探討了化學學科中心的教師社群運作模式,另兩篇則介紹了物理教師社群的發展歷程。這些社群的運作模式主要基於定期的共備會議、專業增能活動以及跨校合作。經由這些活動,教師們能夠分享教學經驗、討論課程設計,並共同開發素養導向的教學和教材。透過社群的合作與知識分享,教師們在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然而,儘管教師社群的運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由於教師的教學工作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保持社群的活力,成為一大挑戰。其次,隨著課綱改革的推進,教師們對於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熟悉度不一,這也影響了社群內部的合作效果。此外,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推廣,讓教師們必須迅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進一步增加了社群運作的複雜性。

整體而言,學科中心教師社群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科中心教師社群的成功,離不開增能活動的支持,這些活動通常包括課程設計工作坊、公開觀課與教師教學經驗的分享。透過這些活動,教師們能夠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找到平衡,並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然而,如何進一步優化社群的運作模式,並在持續變化的教育環境中保持其活力,仍然是未來研究與實踐中的重要議題。

  • 本期專題文章簡介

第一篇李麗偵的文章詳細介紹了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的成立背景、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於108年配合108課綱成立,旨在幫助教師適應素養導向教學和評量。該社群分為高屏與台南兩個子群,根據區域與時間的不同進行活動,成員多為普高、綜高與技高的化學科教師。社群每月定期在高雄中學及台南一中等地舉行共備活動,內容包括課綱導讀、課程地圖實作、實驗設計等,並強調以情境脈絡引導學生的學習進程。此外,社群還針對ICT融入教學進行示例開發,推動教師透過讀書會與實作同步進行教學設計的實踐。透過觀課與議課,教師們可以反思教學理論與實踐,深化課程設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專業發展。

第二篇陳孟男與陳映辛的文章回顧了臺中市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發展歷程,並展望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該社群自108學年度成立以來,透過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公開觀議課等形式,逐步完善了化學教學的實踐模式。文章強調了該社群在資源共享與教師專業增能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跨校合作上,該社群匯聚了不同學校的教師,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視角。未來,該社群將繼續深化與學科中心的合作,並推動更多教師參與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第三篇張珮茹的文章記錄了新竹市跨校化學共備社群「勁竹話化」的發展歷程。自108學年度成立以來,該社群在推動化學教師專業發展和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文章強調了該社群在新課綱背景下的成立初衷,即透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共備,幫助教師適應素養導向課程的需求。然而,該社群也面臨了一些挑戰,包括教師負擔過重、疫情影響等,導致參與人數減少。為應對這些問題,社群引入了線上共備模式,並調整了共備頻率。整體而言,該社群透過定期共備、專題講座等方式,逐步形成了穩定的運作模式。

第四篇林威志的文章介紹了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的運作模式,並詳細描述了其在課程設計與教師增能方面的具體實踐。該社群透過每年舉辦的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幫助教師掌握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技巧,並推動其在教學現場的應用。文章還強調了社群在推動跨學科合作方面的貢獻,特別是在探究與實作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上,這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也促進了教學創新。種子教師制度的建立,使該社群的影響力得以擴展,並為現場教師提供了持續的支持。

第五篇李麗偵的文章介紹了南區測評種子教師社群的成立背景與運作模式。該社群以測評為核心,透過一系列理論與實作相結合的增能活動,幫助教師掌握素養導向試題的設計技巧。文章特別強調了跨校合作在命題過程中的重要性,教師們透過共備與合作,能夠更有效地開發出適合不同學生的測驗試題。此外,該社群還引入了AI技術,輔助教師進行試題設計與分析,這為未來的測評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六篇盧政良的文章以南區物理教師共備社群為例,探討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在108課綱實施背景下的運作。文章介紹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理論基礎,並詳述了該社群從自發聚會到正式成立的發展歷程。重點呈現了社群面對的挑戰,包括適應新課綱的跨領域教學要求和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轉型。文章強調了社群從統一備課到推動「同課異構」的創新過程,反映了教育理念向個性化、多元化的轉變。最後,文章展望了教師社群的未來發展,包括引入AI輔助教學和推動雙語教學等新趨勢,旨在為其他學科教師社群提供參考,促進教育體系的整體創新。

第七篇林欣達的文章記錄了LOTO物理幫這一非正式教師社群的發展歷程。自2011年成立以來,該社群以跨校合作的形式,逐步從教甄讀書會發展為課程設計共備社群。文章強調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並展示了該社群如何透過自辦研習、科學營隊等活動,促進教師間的合作與創新教學。儘管該社群沒有正式的資源支持,但其透過成員間的緊密合作,逐步形成了穩定的運作模式,並在推動物理教學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參考文獻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DuFour, R., Eaker, R., & Many, T. (2010). Learning by doing: 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2nd ed.). Solution Tree Press.

Vescio, V., Ross, D., & Adams, A. (2008).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udent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4(1), 80-91. https://doi.org/10.1016/j.tate.2006.11.007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簡介 / 李麗偵

星期六 , 14,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簡介 / 李麗偵〉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南區化學教師共備社群簡介

李麗偵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email protected]

  • 前言

108課綱揭示的核心素養以及實踐於各領域教學衍生的學習表現,一些名詞的出現,例如素養、素養導向教學、素養導向評量,甚至是探究與實作等,在課綱上路之際,對現場教師造成一些衝擊,我們意識到為了因應108課綱,以及未來的教育趨勢,教師的教學知能必須隨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調整與精進。為此,化學學科中心與縣市輔導團或是學科平台合作,協助各區成立化學教師共備社群,希望藉著社群的成立以及中心提供的專業發展支持,協助教師形成在地支持系統,在化學專業以及教學專業上能與時俱進。高屏共備社群於108年由學科中心與高雄市輔導團合作成立,其中屏東輔導團與高雄輔導團為策略聯盟,亦為合作與共享的夥伴關係;台南社群也於同年由學科中心與台南輔導團合作成立。

  • 社群簡介

一、社群組成

南區社群因為高雄與雲嘉南的領域時間不同,故分為兩個小社群,一為高屏化學教師社群,另一為台南化學教師社群,老師則就近、就時間方便,擇一參加。成員幾乎為普高化學科教師,也有少數綜高、技高的化學科教師參加。而部分社群的成員同時也是學科中心的種子教師、儲備種子教師,或是縣市輔導團的輔導員。

二、共備時間與地點

基本上訂於每月的第三個星期四,高屏社群為早上;台南社群則在下午,寒暑假的共備活動則另行通知。共備地點以高雄中學以及台南一中為主,若有教師觀課、實驗實作或是參訪等需求,就會在各夥伴老師的學校,例如德光中學、南科實中、左營高中、高雄市新興高中、福誠中學、屏東大同高中等校進行共備。

三、共備內容

    社群成立之初,主要協助夥伴老師認識何謂素養導向教學,共備的內容包含課綱導讀,特別是了解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在以概念為本的教學架構之下,進行提問設計以及課程地圖實作,並練習以情境脈絡的鋪陳引導學生的學習進程,搭配不同的實作,轉化為教學與評量(圖1)。

圖1 從實作活動的現象觀察開始,藉由提問設計引導課程的情境脈絡

    近幾年則是配合化學學科中心年度種子教師培訓的發展主軸,由社群成員將參加種子教師培訓所得帶回社群,繼續課程的完善與精進。另外台南社群也在112學年配合普高工作圈規劃的發展主軸之一,進行ICT融入課程與評量的示例開發(圖2)。而本學年南區社群的目標則是理論與實踐,讀書會與實作同步進行,藉由課程設計實踐書中概念為本教學的設計指南。就如同學生學習需要藉由一次次的練習與概念遷移,建構並深化素養,教師教學設計知能的增進也是如此。

圖2 台南共備社群開發的ICT融入課程與評量示例節錄

(圖片引自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2023)

  • 社群的運作

社群的運作以夥伴老師組成小組進行,整個共備的流程以說觀議課為目標(圖3),若不方便實際於課堂上觀課,則採小組報告的方式進行。共備的形式多採實體進行,疫情期間無中斷,採線上進行,其他則視夥伴教師的實際狀況或採混成式共備。台南與高屏兩社群也會不定期的邀請學科中心的諮詢委員高師大理學院院長洪振方教授於予以指導,並在台南或高雄舉辦小型的成果發表(圖4)

圖3夥伴老師的說、觀、議課

圖4 社群運作模式

  • 未來展望

配合工作圈於上年度針對概念為本的教學進行一系列的增能培力,本年度的共備社群將持續以此為共備內容,藉由讀書會的進行以了解理論,並搭配課程設計實作,而實踐必不能缺少的是觀議課的歷程,希望藉由觀議課的執行與回饋,反思理論與實踐的歷程,協助教師更深化素養導向課程的理解,嘉惠於學生。

另外,縣市社群為教師在地的支持系統,未來希望透過活動的辦理,增進校際教師的交流,凝聚情感,成為彼此教師職涯的支持力量。

  • 參考文獻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計畫(2023)。建構知識好幫手:ICT 融入教學懶人包。臺北市。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 學科輔導團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回顧與展望 / 陳孟男、陳映辛

星期五 , 13,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 學科輔導團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回顧與展望 / 陳孟男、陳映辛〉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 學科輔導團中區化學共備社群的回顧與展望

1陳孟男、2陳映辛

1臺中市立大甲高級中等學校;2國立竹山高級中學
1[email protected]; 2[email protected]

  • 社群簡介

在新課綱上路前「核心素養」、「素養導向課程」成了熱門關鍵字,也是教師們間的共同話題,為了108學年度新課綱的實施,各學科中心陸續辦理各領域的領綱宣講,讓第一線的教師更了解新課綱。但萬事起頭難,雖然知道新課綱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但怎麼設計具有素養導向的課程仍是一個大問號。

108學年度在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教學輔導組學科輔導團的協助下,以及長期關注臺灣教育並陪伴許多教育單位的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執行長藍偉瑩老師號召化學教師成立中區化學共備社群,帶領中區化學教師以自然領綱為基礎,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意願為起點,引導其從既有經驗出發,進行主動探索、實驗操作與多元學習,同時盤點課程地圖,引導學生經歷科學家探究的歷程,發展素養導向課程,並透過社群成員經驗傳承與交流,持續精進科學素養課程教案。

目前中區化學共備社群成員有國立竹山高中陳映辛老師(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台中市新民高中王琦老師,忠明高中蘇素冠老師、洪惠玲老師(現服務於惠文高中),大甲高中陳孟男老師,后綜高中林文中老師,國立卓蘭高中朱書儀老師,國立中興高中林明祥老師,國立苑裡高中蔡佩芳老師,新竹縣六家高中洪偉哲老師及翰林出版社化學編輯周士元老師,涵蓋了都會區、海線、山區的學校,學制包括普通型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學生程度分布廣泛,這樣多元的學校制度及學生背景讓夥伴的對話更具備豐富的視角。

  • 運作模式

中區化學共備社群運作模式採實體共備,透過學科輔導團協助,初期以臺中市立大里高中為共備基地,每學期進行五~六次共備,包括一次公開觀議課,111學年度後以臺中市立忠明高中為共備基地,社群運作方向整理如下:

一、化學科學科本質樹的認知及新課綱課程設計共同語言的建立

社群初期運作由藍偉瑩老師以化學科學科本質的認知為出發點,引導夥伴建立並熟悉新課綱課程設計時的共同語言,理解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方式及脈絡,接著盤點必修化學課程地圖由各組進行課程討論與教學設計(圖1)。

                         

圖1 社群教師參與課程培訓

 

二、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社群成員分組分配課程設計單元,從必修化學開始,每個學期持續完成到加深加廣選修化學Ⅰ~Ⅴ的課程,每個單元需建立一份課程設計表格及一份學習單,學期末時邀請藍偉瑩老師進行課程檢核與脈絡梳理,所有課程設計資料及相關資源放置於雲端資料夾。

三、公開觀議課實施

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需藉由課堂的落實來檢核,自109學年度起每學期辦理一次公開觀議課,進行課程設計實務操作與檢核。

四、化學學科中心資源導入與合作

由竹山高中陳映辛老師協助導入學科中心資源,邀請學科中心教師進行探究與實作課程實務分享與增能研習,增進成員探究與實作課程研發知能。另外化學科學科中心與臺中市高中學科輔導團辦理化學科全國教師研習「高中化學教材教法分享暨植物萃取法及其應用工作坊」。

  • 初步成果

一、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素養導向課程及單元學習單至112學年度共計完成必修化學,選修化學Ⅰ~Ⅴ每個單元第一次課程設計,課程資料放置雲端google資料夾(圖2)。

圖2 課程設計共備資料夾

二、公開觀議課

109學年度起每學期辦理一次公開觀議課,進行課程設計實務操作與檢核,至112學年度共計完成九位教師公開觀議課,實施的課程包含必修化學與選修化學(表1與圖3)。

表1 公開觀課日期與教師

日期 觀課單元 授課教師 學校單位
109.12.10 溶解度 陳孟男老師 大甲高中
110.4.22 化學鍵 蘇素冠老師 忠明高中
110.5.27 理想氣體方程式 蔡佩芳老師 苑裡高中
110.12.9 膠體溶液 林明祥老師 中興高中
111.04.14 VSEPR   陳映辛老師 竹山高中
111.11.24 陽離子分析 周士元老師 大甲高中
112.5.25 化學平衡 朱書儀老師 卓蘭高中
112.11.2 拉午耳定律 王琦老師 新民高中
113.5.30 溶液 洪偉哲老師 六家高中

圖3 公開觀課情形

三、化學學科中心資源導入與合作

(一)化學學科中心與臺中市高中學科輔導團合作辦理研習化學科全國教師研習

化學科全國教師研習「高中化學教材教法分享暨植物萃取法及其應用工作坊」,上半場邀請臺灣師大科教所邱美虹教授分享科學素養與素養導向的化學課程及跨領域、跨科統整課程的教學,下半場由竹山高中陳映辛老師進行植物萃取法應用實作研習(圖4)。

 圖4 合作辦理研習化學科全國教師研習

 

(二)學科中心種子教師辦理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增能研習

由社群夥伴協助導入學科中心師資,帶領社群成員提升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知能(圖5)。

 

  • 未來展望

一、課程落實、檢核及調整

社群成員來自臺中市、苗栗縣、南投縣等中部地區學校,有社區型高中、前幾志願的學校等,學生程度分布廣泛,共備的課程不一定符合所有學校的需求,未來社群成員以任教年級分工,將素養導向課程廣泛在課堂實施,安排學習情境進行脈絡化學習的課程,後續社群共備時由夥伴分享實際授課時的困境與優點,持續進行課程微調,並在既有的課程基礎上發展出適合不同學生程度的版本。

二、課程分享與課程資源建立

社群成員發展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及學習單經落實、檢核及調整後,課程具有一致性的品質及架構後可在合適的管道或平台分享,而課程中有許多讓學生探究的實作活動,未來將彙整這些探究活動相關的器材及材料,編製材料包索引,同時錄製成影片提供課程使用者作為教學資源,讓社群成為知識分享平台並提供教學回饋,使教師快速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三、持續與學科中心深化合作

因應AI及SDGs等社會及世界的新趨勢,社群教師需持續精進,期待與學科中心或大學端深化合作,辦理社群專業增能研習及教材教法精進課程,以因應科技變化快速及學習樣態及工具更多元的趨勢。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啟航到穩健發展的「勁竹話化」/ 張珮茹

星期四 , 12,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啟航到穩健發展的「勁竹話化」/ 張珮茹〉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從啟航到穩健發展的「勁竹話化」

張珮茹

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簡稱PLC)是什麼呢?它指的是一群人組成的專業學習及成長團體。曾經有位夥伴告訴我:「回想你的成長經驗,你是否曾經大聲吆喝鄰居家的弟弟妹妹一起玩?那就是一種社群!」這讓我不禁莞爾一笑,原來我小時候就已經扮演過社群領導人的角色。

那麼,這個社群的成立初衷是什麼呢?隨著新課綱推行在即,國教署期望各地方政府申請推動精進教學計畫,藉以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新課綱的落實。因此,新竹市在108學年度也開始到各校或學科中心尋找適合當領頭羊的老師們,以組織竹竹苗區跨校共備社群為目標成立「勁竹俠客團-新竹市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然而,在化學社群成立之初,當我作為領頭羊初次接觸化學社群時,對於如何有效運作社群仍是矇矇懂懂而且千頭萬緒備感困難。幸運地是,輔導團裡有一位經營英文社群「Dance with Stars」(簡稱DWS)方面頗有成就的夥伴,熱情的提供許多社群運作的細節及方法,彷彿幫我打了一針強心針。此外,幾年下來因參加「瑩光教育協會」藍偉瑩老師的化學跨校共備社群,而累積的相關經驗也讓我受益匪淺,於是在108學年度「勁竹話化」-新竹市跨校化學共備社群,也就此誕生。

成立這個社群的目標,是希望能為竹苗區的化學老師們提供一個可以共學、分享互動的園地,陪伴大家一起面對新課綱以及不斷變動的教學環境。因此,我們的出發場就先召集區內的化學老師們,仔細說明成立社群的目的,並經由討論共同制定在社群內的行動原則,我們約定每月共備一次探討化學教學的相關主題,並且為社群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勁竹話化」,寓意著希望大家在這個社群內可以安心且盡情地分享經驗及對話,激發教學的創意與火花。

為了讓社群夥伴更清楚新課綱課程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我們在首場共備中邀請了化學學科中心的曹雅萍老師,帶領大家一一盤點普通高中化學的課程地圖(圖1)。隨著整個課程架構的逐步解構與清晰,我們開始著手進行各單元的課程設計。歷經近兩年的共備,第一年,我們很努力地完成了必修化學各單元的素養課程設計;第二年,在學科中心李麗偵老師的協助下,社群教師們共同進行選修化學的素養課程提問設計。然而,共備過程並不如預期地順利,特別是在繁忙的新課綱施行初期,自然科老師們的負擔大幅增加,加上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陌生感,以及疫情的干擾需改為線上共備,參與的夥伴人數逐漸減少,這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不增加教師負擔的前提下,讓他們可以從社群中受益。

圖1:化學學科中心曹雅萍教師分享素養導向課程設計-週期表

為了更滿足現場教師的需求,我們設計了回饋表單,詢問老師們參加社群活動的目的以及未來希望涵蓋的增能主題,並針對這些需求規劃社群活動。接下來的111至112學年度,我們積極與學科中心及大學端合作,根據教師們的增能需求,將社群共備的頻率從每月一次調整為每學期三次,活動型式包括一次實作實驗和兩次的專題知識講座或素養課程經驗分享。累積至今,我們已舉辦的社群增能活動包括:化繁為簡的演示實驗(圖2)、從探究與實作課程示例談定題與假說的驗證(圖3)、化學學科中心教師共備社群成果分享-酸鹼、鹽分地帶與科技城的雙語共學、鑑識科學在探究實作與多元選修之實踐以及聚合物的科學與創新教學分享等。

  圖2:施建輝老師分享化繁為簡的演示實驗

圖3:化學學科中心李麗偵老師分享從探究與實作課程示例談定題與假說的驗證

除了原有共備社群活動的滾動式調整規劃,我們也努力想要拓展「勁竹話化」社群的觸及率讓更多老師受益。我們藉由輔導團的入校陪伴計畫,走訪了新竹市內所有高中的自然領域,在各校的領域時間內宣傳我們的社群以及社群運作情形,讓大家認識輔導員,並邀請教師們踴躍參加社群增能活動。

經過這些努力與轉變,「勁竹話化」逐漸踏穩腳步,參加的教師及學校數量也在穩步成長。期待每位教師在每次的活動中都能感受到和大家在一起的幸福感,並將這份能量延續到自我的教學成長中。未來,「勁竹話化」將持續為竹竹苗區的化學教師們提供支持與成長的空間,透過社群的力量,讓每位夥伴能從容迎接各項挑戰與機遇。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運作 / 林威志

星期三 , 11,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運作 / 林威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社群運作

林威志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 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內文皆以新課綱表示)強調以「學生」為出發點,期望透過「核心素養」的學習,讓學生不僅具備學科的專業知識外,更期待能培養終身學習的永動性。但隨著新課綱的推動,教師的教學方式、課程設計與評量規準,也必須隨之調整,而原本現場教師在師資培訓過程中,並未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因此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調整面對新課綱的衝擊。表1為新課綱中期望教師應具備教學素養與課程設計能力,現場教師不免焦慮與擔心,自己所進行的課程設計是否達標,因此對外尋求同儕或專家學者的建議更是有效方法,因此「教師專業社群」突顯出其重要性。本文說明化學學科中心,如何以教師社群方式,從教師培訓、素養課程設計到推廣過程,做一簡要的說明。

表1 新課綱中期望教師應具備教學素養與課程設計能力

教學課程設計能力 內容說明
跨學科素養教學能力 教師應能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將不同領域的概念、技能和方法結合,並鼓勵學生跨科思考,探索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並關心全球議題,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ICT融入課程設計 教師需要評估不同的ICT工具,運用科技資訊於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選擇適合特定課程目標和學生需求的工具。例如虛擬實境、數位模擬、線上實驗室等
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具有生活經驗脈絡的學習情境,並運用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調整教學思維,從「怎麼教」轉變為「怎麼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化學學科中心是教育部為推動高中新課程而成立的單位(圖1),服務對象為全國各高中職的化學教師,辦理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讓教師除了專業知能的增長外,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種子教師的建立、素養課程設計培訓與成果推廣,未來得以融入教學現場使用,既可減輕現場教師負擔,也可達成差異化教學的目的。

圖1:113學年度學科中心架構組織圖

種子教師招募為每年3月~5月招募,新進的種子教師稱為「儲備種子教師」,會視其在該年度參與研習狀況,隔年可升級為「種子教師」。由學科中心提供種子教師參加分區共備、地區研習、種子培訓等公文,讓老師在自然科共同時間盡可能不排課,方便請假及申請差旅費用。俗語說:「見面三分情」,當老師盡可能出現後,才有維持社群運作的基本動能。

種子培訓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內容,則由研推團隊擔任課程規劃小組,事先共備規劃課程與分配講師主題(圖2),培訓內容主要參考當年度國教署師大工作圈的重點項目(例如:重大議題、ICT或AI融入課程設計)、化學科課程地圖發展(113學年主題為:有機化學),搭配化學主題實作(微型、減量減廢、綠色化學),三者結合而成。

圖2:研推團隊共備照片

每年種子教師培訓皆安排在暑假期間,為期兩天一夜(詳細規劃時間如附件),盡可能避開課務,以利老師能出席參與,先以講述法說明課程設計原理、運用工具及實際示例,老師可以實際體驗並有模仿樣本,有助於降低開發課程壓力。例如,今年主題為AI融入課程設計,就先讓老師體驗AI生成工具( ChatGPT、POE、Claude等)提供PDF檔或題幹說明,請AI生出考題、附上解析(單選、多選或非選),並生成評分規準。老師要先會使用並體驗後,才有機會於後續課程設計中真正融入(圖3)。

圖3:AI融入課程設計說明與體驗

教師聽完課程設計原理與體驗操作後,為了避免長時間持續聽講,下半場我們皆以實作課程來進行搭配,通常是利用學科能力競賽或化奧試題改編,同時結合永續綠色化學,以減量、減廢方式進行(圖4)。實作內容設定為教師可以直接將整套實作模式帶回學校,作為實驗訓練、微課程或多元選修使用,採用此模式主要是近年來實驗課程因應探究與實作而大幅增加,教師備課整理藥品負擔龐大,若能以多孔盤取代燒杯、點滴瓶取代滴管等,則可大量降低藥品消耗;若危險性較小的實驗,也能選擇改以教室操作,降低實驗室排課困難。上面這兩點,都是目前自然科教師遭遇到最迫切的問題,若能降低現場老師的負擔,其實就是增加老師帶實驗的意願與動力,讓實驗能真正落實的操作,最大受益者還是學生。

當理論介紹與實作體驗後,課程的雛型就已經大致呈現,接著就是種子老師們的燒腦時間(圖5),我們會事先將老師們以地區分組,並在同一主題(例如:有機化學)下提供不同次主題(例如:醇、醚、醛、酮等),讓教師們認領以進行素養導向課程開發,並融入相關重大議題(例如:2030 OECD知識論、AI輔助課程設計),來開發與設計未來要在學校試行的課程。以此方式分組的好處是,接下來種子教師們回到各校後,可以就近持續共備討論課程、分享經驗與持續修改與調整,同時方便彼此觀議課;又可因各校學生程度不同,來微調課程設計,達到差異化的課程設計與需求。

圖4:永續綠色化學實作與成果分享

圖5:教師依地區分組進行課程設計

第二天教師開始進行投影片製作,將昨日討論的課程設計簡要的與彼此分享交流,依照課程設計要素:主題、重要內容(概念)、重要能力、核心/關鍵問題、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等要件(課程設計表格詳如附件),與大家分享討論與修改,並藉由諮詢老師們講評,使得課程設計更臻完善,後續就可讓老師們帶回分區共備後,嘗試在學校試行並滾動調整修改,落實課程可行性,未來得以將課程發表與推廣,讓現場教師可以直接沿用並落實在教學上(圖6)。

圖6:分組發表與諮詢建議

整體而言,學科中心種子教師是由一群有共同價值信念、教育目標與願意不斷進步的教師所組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專業團隊,也是教師持續成長和互相支持的平台,透過專業對話、經驗交流、分享資訊和彼此學習的方式,擴展專業知能,並找出符合學生學習情境的解決方法,並實踐素養教學設計。藉由每年的種子培訓課程播種後,移株至分區共備社群,進而開花出屬於各校差異化的課程設計,也是化學科每年能持續有課程產出的動力,之後我們皆會在學期末辦理分區成果發表(如圖7架構),讓老師們在這年的成果得以分享並推廣,不但能提供現場教師完整的課程設計規劃,同時也給課程設計的教師們發光發熱的舞台,期待能有更多教師能加入學科中心種子教師或分區共備社群的行列。

圖7:化學學科中心種子培訓與課程設計流程圖

  • 附錄

113學年化學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流程圖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介紹 / 李麗偵

星期二 , 10,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介紹 / 李麗偵〉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化學學科中心測評種子教師社群介紹

李麗偵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email protected]

  • 測評種子教師社群成立緣起

108課綱的教育願景是使學生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什麼是「素養導向教學」以及什麼是「素養導向評量」?備受各界關注,尤以瞭解「何謂素養導向的紙筆測驗試題?」,以及「應如何命題?」為最。自然領域更是因為必修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是學科能力測驗的考試內容之一,自然科教師一方面要面對精進探究於實作的教學知能以及課程設計,另一方面也要兼顧探究與實作測驗試題的開發,負擔非常的沉重,對於自然科教師人數較少的學校而言,尤為如此!

以核心素養為發展主軸的教學中,評量教師教學成效或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建構,已非傳統試題可以因應。在初步探索素養導向試題,特別是正在摸索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教材教法時,現場教師面臨到命題過程的不確定感,例如,這樣的試題算不算素養導向試題呢?如何檢核試題內容是否對準測驗目標呢?同時也因為這樣的試題非傳統的紙筆測驗試題,較無之前的學生作答反應可供參考,所以對學生的作答結果、試題的難度、鑑別度是較沒有把握的。另外,探究與實作、跨科整合等新型態試題的架構需有合理的情境,整合跨學科的知識,設計關鍵問題,往往解構一個文本的內容需要大量的跨科教師間的討論,以及教師的自我反思。我們希望設計出整合跨科知識,且能激發學生深層思考的問題,而這些考驗著教師的專業能力,「合作」成為這些問題的解方,對於自然科教師人數少的學校而言,校內夥伴少,向外尋求跨校的命題合作的需求也應運而生。透過跨校合作,教師們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共同探討試題設計的技巧,不同學校的教師來自不同的背景,擁有不同的教學理念和經驗,透過交流與合作,可以碰撞出新的想法,激發創新思維。

化學學科中心於107年開始,邀請自然領域教師組成測評種子教師社群,邀請時任國教院測評中心主任的任宗浩老師協助規劃一系列增能課程並授課,同時對於素養導向試題命題流程以及試題內容給予諮詢指導,針對評量概念與技術以及紙筆測驗試題命題,進行增能培力。

  • 社群組成

社群成立之初,由化學學科中心邀請南區對試題發展有興趣或是對探究與實作課程較為熟悉的自然領域教師加入。因為所有的增能課程與工作坊均對外開放,陸續也有其他區域的老師參加。參與的老師中有部分是學科中心、探究於實作推動中心的種子教師或是研究教師。

  • 社群增能內容

社群的運作主要是透過一系列理論課程搭配實踐,使老師重新對評量有更新且完整的認識,並實際應用於紙筆測驗試題的命題歷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面向:

一、增進對素養導向評量的理解

雖然社群是以自然領域的測驗與評量為導向,但為增進對「素養」的認識,社群的增能同步從認識「科學本質」開始,延伸到認識何謂「素養導向評量」,包含素養導向評量總說、素養導向評量的實踐以至多元評量概念的建立,增進教師對評量概念以及素養評量要素的理解,並從中認識是測量評量是量化學生能力的一種工具,具有誤差(圖1)。

認識「科學本質」                                    休息時間的討論

圖1 社群夥伴的增能培訓

 

二、認識測驗理論以及實作

評量工具是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的尺規,鑒於現場老師們對於評量的相關概念或仍有誤解,故社群成立之初即規畫一系列的理論增能活動,希望夥伴們對於測驗與評量能有更正確的認識。增能的內容包含基本統計概念、古典測驗理論 (CTT)、試題反應理論(IRT)等的認識,了解如何以測評技術進行形成性評量的分析與評估,在試題開發時,分析學生作答以更客觀的評估試題成效,作為修題參考或回饋於教學。增能內容包含:評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點二系列相關、古典測驗理論、試題反應理論模型(單參、雙參)、IRT參數估計法(最大概似法、貝氏估計) 、學習進程與評量、OASL線上評量系統介紹等,在了解理論同時並搭配學習R語言為工具,以分析學生作答(圖2)。

增能研習內容時程規劃               增能主題之一:試題反應理論

圖2 社群夥伴針對測驗理論增能

 

三、命題實作

由於素養試題注重真實合理的情境以及試題脈絡的鋪陳,故我們歷年來與夥伴老師們一起嘗試以不同的素材或是命題架構進行命題練習,例如由期刊、雜誌、科普文章為參考資料進行命題,或對大考試題進行評題與改寫,藉由對試題的討論,完整試題的情境脈絡,過程中增進大家對素養試題的理解。其後也嘗試更多元的命題素材開發試題,如以科展作品為素材,討論其探究的歷程與脈絡,以及作品特色,從中轉換為試題、由教師實際進行探究實驗,從探究的歷程與所得進行命題、或從教師的課程內容、學生的探究成果命題,從中體會「問好問題」的重要性,從而回饋於探究歷程以及課程設計。

近期從AI風潮以來,我們也嘗試以AI協作命題,並整理出對AI的提問策略。AI協作在文本分析、試題情境的設計以及評量規準的設定,能更有效的幫助命題者。過程中命題者就像與另一位夥伴對話,而它可以隨時在個人反思的過程中提供協助。夥伴們經由多元的方式以及多次的命題練習與討論,增進命題知能(圖3)。

社群夥伴討論大考試題                                        經由小組的實作成果命題

命題分享與修題                           AI協作命題經驗分享

圖3 社群夥伴進行命題實作

 

四、試題分析實作

搭配社群的命題實作,我們也同時納入社群所學的試題分析理論與技術,擬定一套試題開發的流程(圖4),協助我們以傳統教學經驗以外的視角審視試題。一個題組的產生從決定命題素材開始,其後歷經文本資料分析、命題初稿、審題、修題、進行預試、學生作答分析(圖5)以及第二次修題等(表1)。其中,預試的進行需要夥伴老師協助尋覓方便預試的學生,走完整個流程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而這些事務皆是教師在平日繁忙的課務之餘合作完成,對於課務繁重的自然科教師而言,並不容易!

圖4 命題流程

圖 5 試題預試分析實作之試題示例,

 

表 1 分析圖5之試題預試作答結果,作為修題的參考依據之一

item N Categ AbsFreq RelFreq rpb.WLE M.WLE SD.WLE
I4 84 2 0.02381 -0.29935 -1.67066 0.701261
I4 84 A 36 0.428571 0.395036 0.401353 0.830302
I4 84 B 33 0.392857 -0.13946 -0.14834 0.741377
I4 84 C 5 0.059524 -0.08899 -0.30584 0.671369
I4 84 D 7 0.083333 -0.1325 -0.38068 0.746132
I4 84 E 1 0.011905 -0.22188 -1.76203 NA

 

  • 社群的運作模式

一、舉辦系列增能研習

將命題流程規劃成一系列的命題工作坊,便於夥伴們請假參加,同時也希望藉由研習訊息的傳播,吸引更多有興趣的老師參加。

二、開設命題實作工作坊

針對每系列的命題工作坊設定命題主題,如大考試題改寫、科展命題、AI協作命題……等,依前述述命題流程,規劃命題進度期程,並開設為系列工作坊,統一進度,便於進行社群內討論以及預試分析。此外,工作坊也同時使教師跨科、跨校校合作命題變為可能。

三、培養社群核心夥伴,對外提供其他區域或社群命題協助

社群核心夥伴們參加完整各系列增能培訓,並具有分析學生作答的實務經驗,可以協助其他區域、學校或社群規劃並執行命題流程,協助產生定期考試卷。

  • 效益與未來展望

萬事起頭難!社群成立之初,考量交通問題而多邀請南區自然科教師參加,近來陸續加入其他區域的教師,參加的教師不限於南區,而是各區皆有。社群成立的前幾年,夥伴們在學校繁重的課務之餘,犧牲假日的家庭時間,一起學習測驗理論、分析技術,並練習命題,其實是一段辛苦的歷程。關於測驗理論的增能,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經過這些歷程,老師們普遍對於測評的概念是更了解的,看待學生的測驗結果也能更客觀。

而社群的核心成員也能將測評社群開發試題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區域的數個社群以及學校,實際協助試題開發以及試題分析(圖6),也在研討會進行經驗分享(圖7)。

在試題開發的部分,由於產出的試題數量決定於能參加命題且走完整個流程的老師人數,試題內涵也會與老師的學科專業以及命題經驗有關,我們希望能募集自然領域各科有興趣的夥伴們,以在地小社群的方式加入測評社群,和我們一起合作,長期投入命題知能的精進,將社群的效益擴散。

社群的增能方向也將參考OECD 2030的科學素養,對科學本質進行更多深入的探討,在開發新試題之餘,也同步重新檢視過往試題,嘗試將認識論知識融入試題中,深化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試題經修整後,將進行預試、學生作答分析,以此建立各試題包含難度等相關資訊,將更有利於未來的運用。

  

圖6社群核心成員協助其他社群規劃命題流程,分析試題

圖7 於2020物理教育年會發表測評社群經驗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共備到共創: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協作策略與專業成長 / 盧政良

星期一 , 9, 9 月 2024 在〈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從共備到共創: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協作策略與專業成長 / 盧政良〉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高中學科中心教師社群:推動教育創新的力量

從共備到共創: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協作策略與專業成長

盧政良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物理科
[email protected]

  • 前言

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PLC)是一種集體協作的教育模式,旨在透過教師間的合作與反思,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Eylon和Bagno(1997)指出,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長期、持續的在職培訓,短期培訓不足以帶來教學上的根本改變。通過長期的共備活動,教師可以在實踐中進行反思與合作,逐漸提升教學能力。根據Bolam等人(2005)的研究,PLC強調「共同願景」、「集體責任」與「反思實踐」三大核心理念。透過這些核心理念,PLC在學校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Hairon和Dimmock(2012)的研究探討在亞洲文化中,階層性領導和文化背景可能對教師合作造成挑戰,但領導者的支持能幫助教師克服這些障礙,專業學習社群中的教師透過持續的合作與反思,更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此外,根據徐慧鈴和許育健(2019)的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透過合作與反思,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學效能。根據丁一顧與江姮姬(2020)的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建立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成效,並且社群中持續的合作與數位化發展也對未來的教育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8課綱的實施帶來了臺灣教育的深層改革,其核心精神是素養導向教學,強調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綱的設計重視跨領域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應對複雜、多變的未來挑戰。這種變革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學科知識,還要能夠融會貫通,設計出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課程。素養導向教學強調「學會學習」,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它要求教師能夠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思維。這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在自己的學科領域內有深厚的知識基礎,還需要能夠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起來,以創造更具挑戰性和深度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具備跨學科的教學能力,這對於傳統以單一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共備社群的建立,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合作與專業發展的平臺,而這一點與全球範圍內學校管理的創新趨勢不謀而合。根據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RI) (2001)的觀點,現代學校領導者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需要採取創新的管理方式來應對挑戰​。這些創新管理方法,尤其是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應用,強調了學校去中心化與校本管理的需求,並鼓勵教師自發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評估。​108課綱強調的教學創新與教學多樣性,正是共備社群所致力推動的核心理念。透過教師間的協作與反思,教師可以在共備活動中分享經驗,探討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素養導向的理念,並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課程設計。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共備社群扮演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角色,讓教師能夠互相學習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們不僅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作,還能在評量設計和學生學習成效的檢討上互相支持,從而實現教學效能的最大化。這種「同儕共備」的模式符合108課綱的教學要求,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還促進了學校內部及學校之間的教學合作。透過共備社群,教師們可以互相交流跨學科的教學經驗,探索素養導向教學的最佳實踐,這不僅提升了教師自身的教學效能,也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產生了積極影響。

  • 緣起

適逢新課綱實施的前幾年,教學現場陸續有許多關於課綱推行的研習以及工作坊,當時的氛圍其實很不錯,已經有許多老師動起來,陸續參與各種素養導向教學、探究與實作、自主學習、以及素養導向評量的各種研習與嘗試,當時在高雄的幾位物理教師夥伴(明誠中學蔡孟穆、高雄中學高執貴、鼓山高中郭俐蘭、楠梓高中劉榮華、高雄高工江淞承以及鳳山高中張國偉老師)開始自主的聚會,討論與分享教學經驗以及各自面臨的困境並共商解決的配套方案。接著我們陸續邀請了台南以及屏東的物理教師夥伴們加入,經過幾次的共備聚會之後,夥伴們討論決定成立南區物理教師社群,持續共備交流(圖1)。

圖1:物理教師自發聚會共備

  • 共備前期嘗試與定位

南區物理教師社群的目標是幫助夥伴教師們深入了解新課綱的理念,在高雄市教育局高中輔導團的經費支持下開始籌備定期的共備活動,逐步建立起一個以素養導向為核心的課程共備體系。這一階段的重點在於建立起跨校教師的聯繫,並讓參與教師彼此分享教學經驗,從中學習並提升教學能力。

在共備社群成立的初期,教師們面臨著如何在108課綱要求下調整教學方法的挑戰。在這個階段,社群的目標是為教師們提供合作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分享教學經驗,並互相學習。透過定期的研討會和工作坊,教師們逐漸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合作網絡。這一階段的核心在於培養教師的合作文化,讓他們能夠在社群中進行教學創新。

在共備活動的初期,我們進行了多場試驗性質的研討,邀請了不同學科的專家和資深教師進行講座,這些講座包括了從物理專業發展到素養導向評量設計的各個主題。透過這些初期的嘗試,社群逐漸確立了自身的定位,成為教師們在教學上尋求專業支持的重要平台。這些活動不僅涵蓋理論學習,還包括實際操作的教學示範和觀摩,讓教師能夠將所學應用於教室中(圖2)。

圖2:南區物理教師社群初期共備情形

  • 挑戰與困境轉型與創新

在推動社群共備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挑戰。首先,108課綱強調跨領域的學習與教學,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本學科的深厚知識,還需要能夠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起來,設計出有助於學生跨領域思考的課程。這對於一些習慣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次,COVID-19疫情帶來的遠距教學需求,也讓我們必須快速轉型,適應線上教學模式。這段期間,社群中的教師們學習了各種ICT能力,包括使用Google Classroom、Google Meet、因材網等線上教學平台,整合數位白板和影片製作等工具進行教學,以及運用數位評量工具如Kahoot、CCR和Google Forms來進行學生即時互動與評量。這些能力的提升不僅幫助教師更有效地進行遠距教學,還為未來的數位化教學奠定了基礎。Hairon 和 Dimmock(2012)研究指出,階層性工作結構可能成為推動教師合作的一大障礙,這也在疫情初期的遠距教學中有所體現。當遠距教學突如其來時,學校內部的快速轉型要求教師之間需要大量的合作和互相支持。然而強烈的階層性結構可能導致教師在面對新的挑戰時缺乏主動協作的動力,進而影響到遠距教學的效果。所幸透過社群內部的持續交流與合作,教師們逐漸適應了新技術的應用,並能夠有效地進行線上教學與評量。

在此同時,可能是求好心切造成社群夥伴的負擔增加,也可能是社群夥伴們長期共備的彈性疲乏,抑或是疫情過後的造成的疏離感,夥伴們參與程度開始不如預期,社群的運作出現欲振乏力的情形,身為召集人常常在共備前夕開始為出席人數的低落產生焦慮。幾位核心的夥伴開始思考如何維持社群夥伴的熱度,吸引老師們願意繼續參與社群的活動,我們開始嘗試更多元的共備規劃,安排了天文台親子參訪活動、邀請知名Youtube頻道-佑來了老師講座分享(圖3),同時扣緊最新的時事與政策,雙語教學、生生用平板、量子電腦以及AI人工智能相關講座,並積極邀請夥伴們推薦的優質講師,同時也加強社群活動宣傳,主動邀請更多夥伴的加入,經過大家的持續合作努力之後,社群的運作漸趨穩定,夥伴們建立不錯了默契與感情,彼此都有高度的黏著與互信。

圖3:前往前鎮高中CEO天文台舉辦社群親子參訪活動

  • 持續發展傳承與歸屬感

我們的共備社群經歷了多年的合作與成長,從最初的教材分享與共同備課到逐步發展出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相關成果見圖4)。早期的共備著重於教師之間的協作,以達成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教材設計,提升教學的一致性與效率。然而,隨著我們對教學專業的深入探索,單純的共備已經無法滿足教師與學生多元的需求,因此,我們近年開始推動每個學期一次的「同課異構」的公開觀議課教學活動。

圖4:南區物理教師共備社群架設官網持續分享共備講座影音資源
https://sites.google.com/go.edu.tw/kptcp/

「同課異構」是指不同教師在教授相同課程時,根據各自的教學風格、學生需求以及班級特性,設計出具有差異化的教學方案。這樣的模式不僅保留了教師間的協作精神,還鼓勵教師發揮個人創意,因應不同的教學情境和學生背景,進行適應性的教學創新。藉由「同課異構」的推動,教師不再只局限於單一的教學設計,而是針對同樣的課題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式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與創新空間,並且通過社群內的分享與討論,使各種教學策略得以交流與反思。

我們嘗試邀請中北部地區的夥伴共備社群推薦合適的人選,由兩位不同社群的老師進行「同課異構」,除了可促進了各社群內部更深層次的協作與討論,在準備課程時,夥伴們會提出不同的教學想法與策略,並在社群中進行交流。這樣的多元化發展讓整個社群更具創意與活力,同時也讓每位教師的聲音得以被聽見,促進了更民主、開放的共備文化。推動「同課異構」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進行教學反思,並探索新的教學策略。這使得教師不僅是執行者,更是創造者,透過在教學中的嘗試與實踐,逐漸提升專業能力。此外,透過社群內的分享與反饋,教師能互相學習彼此的教學經驗,從而更有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同課異構」為教學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逐步積累經驗,這有助於推動整體教學的創新與改革。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更加符合現代教育對個性化、靈活性和創新力的要求。

「同課異構」的推行,是我們共備社群這些年演進的成果之一。從過去的統一備課到現在的個性化教學,這不僅增強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的共備社群在這樣的演進過程中,實現了由合作到創新的轉變,並在教學實踐中展現出多元化的成果經過數年的運作,共備社群不僅是提升專業知識的平台,也成為許多教師情感上的依靠與支持。隨著新教師的加入,我們持續強化社群的傳承機制,讓每一位成員都能感受到社群中的歸屬感。透過定期的共備活動、公開授課與課堂討論,我們確保新進教師可以迅速融入社群,並在資深教師的引導下,提升教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個永續發展的專業團隊。

  •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南區物理教師共備社群將繼續探索更創新的教學模式,並積極引入新科技輔助教學,如AI輔助教學與雙語教學的融合。我們期望能夠進一步擴大社群的影響力,連結更多來自不同學校與地區的教師,實現更多跨學科的合作共備。隨著教育環境的快速變化,我們將持續調整與創新,為教師提供更多元的專業發展機會,期盼共備社群能夠在教育的永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參考文獻

丁一顧、江姮姬(2020)。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2),55-80。

徐慧鈴、許育健(2019)。走過教師專業社群這條路─共享、互學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9-14。

Bolam, R., Stoll, L., Greenwood, A., & Robertson, M. (2005).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Research report.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RI) (2001). New school management approaches. Paris: OECD.

Eylon, B. S., & Bagno, E. (199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hysics teachers through long-term in-service programs: The Israeli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6), 755-769.

Hairon, S., & Dimmock, C. (2012).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Singapore schools: The case for hierarchical leadership cul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13(1), 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