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亞洲化學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升國際觀—準大學生與NICE的邂逅(下)/ 潘建彰、鐘建坪

星期五 , 4, 9 月 2015 Leave a comment

2015亞洲化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提升國際觀準大學生與NICE的邂逅(下)

潘建彰1, 2鐘建坪3, *

1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現就讀)
2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高中部(曾就讀)
3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國中部
*hexaphyrins@yahoo.com.tw

〔承(提升國際觀—準大學生與NICE的邂逅(上))

n  學生體認文化衝擊與感佩

二、  大環境差異造就不同文化

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透過個體與環境互相作用而內化的結果,任誰也不可否認,一個人的價值觀在某些部份是由外在環境所潛移默化而成的。而受了外在環境影響、塑造的人們再以他們的意識形態影響著大環境的變遷。當然,我在這裡所指的「大環境」,指的是廣義的大環境,不單單是自然,從經濟到文化都是「大環境」的一隅。而如此的「大環境」,「人」扮演著一個重要的元素、一個相輔相成的角色;我們能從「大環境」的差異洞見它造就一個「人」的不同,也能夠從一個「人」的不同端詳出「大環境」的差異。

然而說來慚愧,我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從多方的角度去剖析我所見到的現象,甚至在很多細節上都因為我程度的不足而因此忽略了。所以我並不想吹捧我見到了各國的「人文」異同,而是在身為臺灣人的我對於臺灣的大環境擁有基本的認知基礎下,從不同大環境的人所發現到他們擁有的不同文化。而這點從任何地方都能夠見微知著。

第一天晚上的宴會德國柏林自由大學Dr. Claus Bolte問我與日本、韓國的同儕「為甚麼拍照要比V字的手式?」,在場沒有任何學生知道確切的理由,當然,我們更不清楚V字的手式由來。而這枝微末節的文化差異卻是我從未思考過的一個動作或習慣所擁有的涵義,可能是存在於多個文化當中的盲點。

更別提研討會中屬重頭戲的口頭報告了。我認為為期兩天的口頭報告不單方面給了我大量的訊息,二方面也讓我紮實的感受到「台式、日式、德式……」不同的風格與氣質。對第一次參加研討會的我來說,邱美虹教授的「有機分子模型擴增實境」令我發現原來化學教育也可以寓教於樂。如此將紙牌遊戲與分子模型的概念結合真的是令我驚呼連連;而傅麗玉教授的報告更讓我對於「飛鼠部落」3D科學動畫感到由衷的敬佩。從台上傅教授娓娓道來節目的製作過程,雖然台下的我無法親身體會,但當看到「再探飛鼠部落」勇奪第48屆電視金鐘獎動畫節目獎的紀錄影片,那一剎那真的開拓了我對於科學教育的看法與格局,內心盡是說不出的澎湃;廖心妍與蔡尚峰兩位同儕更是使我感嘆過去自己努力的不足。同儕的口頭報告精彩程度當然不在話下,而更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各位研究內容的深度,就連現在的我也深深感到佩服。從其他同為臺灣人的成就當中,我感慨自己的眼光狹隘,從未真正了解臺灣的大環境。

而韓國同儕也相當讓我驚嘆。以素色典雅的簡報風格搭配上流利的英文報告,我能深刻的從一張又一張的研究照片中感受到追尋科學真理所付出的汗水。同時,首爾國立大學的Dr. Dae Hong Jeong那活潑又生動的報告內容,不僅渲染了在場的氣氛,更是在充滿幽默的互動下,成功帶領著我體驗到科學教育的歡樂。另一方面,日本同儕的報告更是一個使我仿效的標竿。報告的內容紮實、專業,彷彿全身投入研究當中一般,是學生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

研討會的最終日我們前往了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的參訪(見圖2),它讓我看見了日本「大環境」的不同。校園裡不僅有著更多增進學生視野的活動安排,也提供了更多的空間給學生發揮自己的專才。而這項特色從參訪前所拿到的簡介內容就可以略知一二。

與附屬高中內的國際學生、當地學生及一同參與研討會的同儕們在學校實驗室內進行「藍染」布料實驗著實讓我大有所獲。從自我介紹開始,生澀的我們慢慢認識了彼此,接著開始融入在實驗的過程裡,愉快的氛圍使我明白原來對於化學的感動各個國家皆是相同的。在海報口頭部分,對著有興趣的人分享自己的研究、看著有興趣的研究分享自己的看法這實在讓我開心不已,最重要的,是在報告的過程裡所見到日本人對於細節的要求與堅持,如此的態度造就了引人入勝的報告,實為令我甘拜下風。

clip_image002

2:與臺灣學生廖心妍於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參訪

還記得當時與日本學生的談天內容當中,她向我說道日本人就是比較害羞與內斂,然而我認為如此的說法也是一種謙虛的解釋方式。事實上,這是貼心與尊重的表現,誠如《論語》所言:「剛毅木訥,近仁」,這是其中難以達到的「訥」,也就是「言語謹慎」,因為顧慮到各人的觀感不同,所以以謹慎的做法面對著自己每一字一句說出口的言語。

造成「大環境」不一的根源難以說盡,然而日台差異的因素我想除了基本學制與上課時數的不同外,關鍵在於日本一些強化合作和學校精神活動,這是臺灣所沒有的。「大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是充滿創意面貌的臺灣、尊重貼心的日本……不勝枚舉。

三、  不同的群體造就分歧的處事作風

對於自我認同的定義,從古到今百家爭鳴的解釋簇繁不及備載。而此處我想表達的,是別於上一個段落,不是由環境與個人的交互關係分析我的所見,而是以一個群體的角度瞧瞧分歧的行為作風。精確一點來說,是以融合了主觀與客觀定義的方式,來看「族群」這一個名詞,或是在淺薄的用語上,我們習慣以類似像「臺灣人」、「韓國人」、「日本人」的這種稱呼來表示。

但是在此,因為我自身對於各個「族群」的接觸有限,讓我先侷限在三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同儕進行比較,換言之,從學生角度而言「臺灣人」、「韓國人」、「日本人」各有如何不同的處事行為呢?我認為正如同我於研討會的期間所看見到韓國與日本那不同於臺灣的「創意」,以及由其他「群體」所孕育出的專屬解釋。

「我」屬於「創意的臺灣」。一直以來,臺灣人總是以宣揚「創意」為己身的金字招牌,但證據呢?我想這次的研討會讓我了解到了真諦。這份「創意」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思想潮流,而是在群體行為的現象中最為貼切的解釋。而同一時間,我也看見了其他「族群」所擁有的獨到解釋。

時間點拉回口頭報告,我發現我與臺灣的同儕都是以輕鬆的方式進行分享,內容不乏問候與鋪陳所營造出來的和諧氛圍(見圖3)。有別於他國的同學,穿插的動畫與影片都是希望能夠多為報告加一點獨特性。而晚宴時,雖然「臺灣」並非是第一個展現舞台魅力的一群人,但卻是唯一在台上載歌載舞的。那時與其他國家學生的交流,我們相較之下更為主動,那並非是因為毫無語言障礙,而是我們樂於與他國的人進行交流。也因此在高中校園的參訪之中,總是由「臺灣」打頭陣,無論是自我介紹或是話題的開頭。我想,那所蘊含的意義並不只在於臺灣有勇氣去展現自我,更是因為「臺灣人」擁有著多樣不同的特質,才能夠持續給予其他人感到驚奇。是的,創意的新鮮感終會感到疲乏,能夠以「創意」自詡事實上相當的空泛,但是「創意的臺灣」用不盡它的新穎的色彩,就連身為臺灣人的我,當我見識到邱美虹教授與傅麗玉教授的報告內容時,我也因此而震懾了,如此的想法到底由何而來?如此地充滿原創性。

clip_image004

3:學生於亞洲化學教育研討會的報告照片

反觀韓國同儕,我相當欽佩他們對於展現自己的作法與對壓力的處理方式。作為第一位上台報告的學生,韓國同儕台風相當地穩健,實際上任何人都會對登上舞台感到恐懼,第一位的報告者更是如此,但他們的表現卻有著相當高的水平,更別提晚宴上他們也同時為第一位上台的表演群。這並不是偶然,我想是他們對於壓力有另一套的看法,而這樣子的差異成就他們能以更為熱切的方式與人互動,有別於臺灣的方式,那是更為主動的。

而使我定下效法標竿的日本同儕更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口頭報告上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僅僅展現了博學,更讓我所敬佩的是報告前所付出的心血,想必是進行過十足準備後的結晶。面面俱到的思考總是困難的,但在日本同儕的報告中,她卻達成了十全十美的周全安排。另外,晚宴上的其他日本同儕所表現的,是謙虛與高雅的高潔氣質。談吐中雖盡是謙虛,而後登上舞台則是高雅的清唱,就連服裝的細節也非常地講究。不論研討會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在高中校園的參訪,他們的待客之道十足地令人感覺賓至如歸。實驗體驗時,互相地幫忙以及細心的舉動,都使我覺得學藝大學附屬高中的學生彷彿是我認識已久的友人,能夠相談甚歡。(見圖4

clip_image006

4:與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的學生相談勝歡

四、  文化差異源自於教育的影響

綜觀我的所見所聞,由不同國家的人在不同的大環境下演變出不同的文化,再匯集不同國家的人作為群體,由各個國籍的群體在各國演變出分歧的處事作風,而它們最終都同樣地指出,這些影響的根基起自於教育的不同。由教育給我的知識,讓我有幸能夠以我的風格登上講台、放眼國際,然而同時,其他同儕也是以同一個原點出發同時在此與我思想撞擊著。如今這個舞台上,交流的言語是化學、是自己所研究的結果,但在背後所同時代表著的,除了文化差異與行為差異之外,更是教育所造就一個個不同思考方式的個體。如此的往復影響著,由教育改變個人、個人改變群體、群體改變環境,最終前往到教育。我想我不單純看見了「不同的人」,也由他們看見了不同的「教育集合體」。

五、  來自心中的感謝

最後,筆鋒一轉,我仍必須說,我的淺見確實可能為個人的過度解釋,某些層面上也恐怕做了有失公允的見解並扭曲了事實的原典,在此先行向無心所可能造成的過錯致歉。但固陋的我仍衷心地期盼能有下一次的機會讓我再次開闢眼界、讓我走出象牙塔。

文末,我仍舊不免俗的要再次感謝一切讓我擁有這些美好回憶的大家。這次教育研討會,我彷彿從人的身上悟出了各種獨有的特色,並開始確實地看見這個世界的真貌。尤其感謝大會的部分經費補助、鐘建坪老師對於本篇文章的編修以及提供我這次難得的機會前往這次的研討會,同時更感謝邱美虹教授的邀稿,讓我能夠分享我的淺見、開闊國際視野。

n  結語分享感動

我(通訊作者)經過此次實際帶著學生出國分享科學研究成果,發現最重要的是師生進行探索、共構與共備的歷程。我們知道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可以從不同層級逐步進展與推廣,即讓學生與教師能從歷程中獲取更多元與廣泛的視野,而實際參與研討會的實質報告與交流是一個提升國際視野很棒的選擇。雖然準備歷程需要耗費許多精力,然而對於教師與學生彼此的成長能夠看得見的。最後,迫不及待下一屆研討會的到來並且有更多讀者的共同參與!

n  參考文獻

Jong, J. P., Hsieh, M. H., Chen, Y. H., & Lin, P. W. (2015, July).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storm glass to be a weather- thermomet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s (NICE), July 29-31, Tokyo, Japan.

 

8061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