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模型與建模:引導孩子學習與體會釣魚的方法 —模型建立與評論的教學設計 / 洪蓉宜、張欣怡

星期三 , 6, 1 月 2016 Leave a comment

科學模型與建模:引導孩子學習與體會釣魚的方法
模型建立與評論的教學設計

洪蓉宜1, *、張欣怡2

1高雄市立楠梓高級中學

2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mermaid236@gmail.com

n  模型與建模的重要性

科學模型和建模是科學發展中的重要元素,形成科學模型和檢驗科學模型是科學發展中的核心活動。模型有許多的形式,可以是圖像與符號、數學公式或化學方程式,也可以是對事件、理論、概念或過程的描述;無論以何種形式呈現,模型是對複雜現象的簡化和描述(Gilbert, 2004),為科學活動的產物。建模是解釋自然現象以產生科學模型的科學活動歷程。科學家的工作在於針對自然現象尋求解釋和可能的預測,以一系列簡化的表徵為複雜的世界建立模型和理論(Gilbert & Buckley, 2000);經由想法的交流和論證,科學社群獲得共同一致的觀點。科學理論具暫時性,模型和建模在科學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模型可用以解釋和說明真實世界的現象,提供科學社群成員瞭解和檢視的依據。透過成員的評論或重複實驗等考驗,確認此模型的適切性並加以調整和修正。

n  模型與建模在學校教育的教學現況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已有多項研究指出,引導學生實際經歷有如科學家般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建模歷程,包括提出問題、產生與測試假說、調查與實驗、解釋與推論、討論與辯論等,可使學生在符合真實科學authentic science的情境下探索世界而學習科學,漸進地更精熟科學。然而現今學校裡的科學課程多半侷限於教導學生理解科學家已建立好的模型,以及應用此模型進行解題;學生是模型的詮釋者與使用者,與模型深入互動的主動探究經驗則不多,例如:缺少參與建立或修改模型的過程,多數學生對模型的本質、目的及功能、建模的本質與歷程等方面缺乏瞭解。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指出,「對科學模型的評論」是重要的科學實踐之一,例如:對所提出的模型之合理性與適用性進行檢驗和評論是科學家常見的溝通內容與方式,且需要在科學課室中被強調;學習者可經由對模型的評論和溝通而修改模型,達成想法和行動的轉換(NRC2007)。不過,如何規劃符合建模歷程的、探究的科學模型評論活動?如何將所規劃的評論模型等建模活動轉換為具體的教學實施?這些是多數教師的疑惑與焦慮。本文摘要ChangChang2013)的研究,針對引導學生建立和評論模型,提出運用數位平台的教學策略建議。本文所介紹的相關課程已開放於WISE中文平台供有興趣之教師與學生使用。WISE中文平台網址為http://twise.nknu.edu.tw(請使用火狐瀏覽器)。該課程可於首頁WISE專題的自然科學類別下找到(見圖一),或可直接由以下連結瀏覽課程http://twise.nknu.edu.tw:8888/webapp/vle/preview.html?projectId=128

clip_image002

圖一WISE平台中的課程專題,本文介紹自然科學類別之氫燃料車內的化學

n  設計數位平台內容以引導學生建立和評論模型的教學

在非結構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要產出有品質的評論是有困難的。蘇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認為,知識是由群體合作努力學習、瞭解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建構而來。經由成人或較有能力的同儕協助學習者搭建鷹架,可有效開發個體的潛能發展區,個體在學習的過程將能獲得較多的成功經驗。ChangChang2013)運用網路科學探究平台(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 [WISE])(Linn, 2006),引導學生針對化學反應的主題,進行分子模型的建立與同儕評論等活動。活動所運用的鷹架策略包括:

w   以具備立即回饋的形成性評量,引導學生思考核心問題並據以建立相關概念。例如:題目內容以的圖形表示氧原子和氫原子,呈現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過程的分子模型示意圖,示意圖中只提供反應物過氧化氫和其中一項生成物氧氣的分子模型。接著請學生依據「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新原子,也不會有原子消失」的原則,推測另一生成物的模型表示方式,並提供另一生成物模型的數個可能選項,引導學生思考和選擇。若學生選擇錯誤的模型,系統則針對錯誤的地方給予即時回饋,引導學生再次觀察、思考和判斷反應過程的分子模型,以建立正確的化學反應和分子結構模型表示方式。

w   將重要的評論標準和意見轉換為問題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習者理解所列出的評論標準,並練習依循此標準進行評論。例如提供已繪製好的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燃燒反應過程圖,接著列出「評分標準為正確性圖片裡有哪些畫對了或畫錯了?」或「評分標準為功能性這四張圖片的用途為何?」,引導學生基於某項標準來評論化學反應過程圖。最後並以開放式問題「如果你認為還有其他的評論標準,請在下方空格寫出」,提供學生完整地表達想法。

w   明確地列出具體的說明文句,引導學習者省思自己對科學模型與建模的理解。例如:在介紹氫氣分子的各種表示方法(模型)後,以選擇題的形式提問「假設現在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方法,可以讓你清楚的看到氫氣分子,請問,你實際看到的氫氣分子,會跟第一步驟的氫氣分子〝模型〞一模一樣嗎?」,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模型與真實狀態之間的差異,進而讓學生瞭解模型和建模的本質和功能,例如:學生若選擇了「是的,一定是一模一樣」的答案,系統立即回饋學生「模型可以根據它的用途,只呈現有助於人們了解的部分即可」,引導學生思考模型為目標物的表徵,並不代表其等同於目標物本身等模型功能與本質的面向。

w   運用線上評論平台的即時回饋和意見交換,進行學習者之間合作的評論活動。例如:在學生完成評論後,使用數位平台中「展示與討論」的功能,使全班均能觀看各小組的評論情形,並線上即時交流想法和跨組進行回饋。之後再要求學生參考回饋意見,修改小組原有的模型。

前述線上模型建立與評論活動於臺灣南部某公立國中二年級班級實施,活動內容包括:1.引出學生對化學反應過程的原有想法;2.引導學生思考模型的表達方法和意義;3.引導學生繪圖建立原子、分子和化學反應的模型;4.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他人繪製的模型;5.引導學生提出評論的標準並評論他人的模型;6.引導學生省思並修正自己繪製的模型。其中,學生用以評論的模型素材來源有三:科學家產生的模型、同儕產生的模型及虛擬同儕產生的模型。例如,該課程提供科學家產生的模型讓學生觀看,接著提問「上一步驟所列出的模型,都是科學家們常用來解釋科學現象的工具。想一想,為什麼有些模型不需要將電子或原子和畫出呢?」,以及提供學生觀看其他同學或虛擬同儕(由課程發展者所設計)所畫出的分子模型(見圖二),再請學生寫下想法並進行評論。根據教學實施前測和後測、教學後晤談及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文字書寫反應和口語表現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w   以同儕或虛擬同儕的模型提供學生作為評論的素材,學生多半從模型的正確性進行評論。當學生評論虛擬同儕的模型時,小組學生較無動機和合作的表現。相較於評論虛擬同儕的模型,小組學生在評論同儕的模型時,則展現出較高動機的合作,並產出較高品質的評論。

w   若提供科學家的模型作為評論的素材,將帶來更高的效益,包括促進小組學生省思判斷模型優劣的標準、思考模型的目的、運用模型與人溝通,且小組學生的評論內容與教師的評論內容有超過七成的一致性,這些結果顯示模型評論活動深化了學生對科學模型及其本質的理解。

clip_image004

圖二:引導學生針對虛擬同儕的模型之正確性進行評論(Chang & Chang, 2013

綜上所述,提供學生同儕的模型和科學家的模型作為評論素材,並適度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的功能,包括以形成性評量引導學生進行評論活動和促使評論標準的形成、即時回饋與意見交流等功能,能提供學生機會具體地討論不同模型的優點和缺點,並修改自己原有的模型,可促進學生進行討論的品質和深度。經由適度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可促進學生有意識地選擇和產生適當的評論標準與提出具備品質的評論內容

n  結語

本文提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模型評論的教學策略實例,包括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的功能來結構化地引導學生進行模型建立和評論,並融入評論同儕與科學家模型的活動,以促進學生連結本身的與科學家的建模經驗。這些均可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的目標,以及達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所強調的核心素養個體透過直接經驗所要學習的事物,主動建構而非單靠傳輸以獲得模型概念,並經由獨立思考、評論及與同伴磋商形成共識,使學習的模型概念變得更有意義,以培養學習者具備「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之核心素養。將模型與建模的概念,透過具體而結構化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模型,並藉由評論活動,引導學生思考評論標準,進而修改自己原有的模型,此過程以探究與實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促進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及科學本質的體會,這對於學習的品質應有裨益。

n  參考文獻

Chang, H.-Y. & Chang, H.-C. (2013). Scaffolding students’ online critiquing of expert- and peer-generated molecular models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5, 2028-2056. (SSCI, NSC 99-2628-S-017-001-MY2)

Gilbert, J. K. (2004). Models and modelling: Routes to more authentic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 115-130.

Gilbert, J. K., & Buckley, B. C. (2000). Introduction to model-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9), 891-894.

Linn, M. C. (2006).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In R.K. Sawyer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243-26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2007. Taking science to school: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ience in grades K–8.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6080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