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傳統烤肉作法與化學
傅麗玉
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email protected]
臺灣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與大自然緊密連結。人不是凌駕在萬物之上,而是與萬物共生共存在大自然。無論食物的來源是採集植物或獵取動物,無論是來自山林還是大海,原住民族都依循著一套充滿自然智慧的規範,依照大自然的時序與萬物的生養作息,只取所需的量,嚴禁與大自然爭奪食物,否則大自然將不再提供食物人類。傳統原住民族的生活中,烤肉是一件大事,平日大多以採集的野菜或糧食作物為主,只有在特殊的節慶或祭典時,男子必須進行狩獵,打到獵物才有機會肉食。
n 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和烤肉做法
傳統原住民族文化中,狩獵是男子的工作,泰雅族男子在獵得第一隻獵物後,才能取得文面的資格。女性不可以參與狩獵。狩獵武器是男子的第二生命,不隨意讓他人碰觸,尤其女子不得碰觸,以免日後再也打不到獵物。各部落有所屬的獵場,不得進入其他部落的獵場,就算是打到的獵物跑進其他部落的獵場,也不可以闖入拿取獵物。狩獵的季節有嚴格規定,動物繁殖期(約四月到十月)不可狩獵。最佳的狩獵季節是秋冬,此時動物肥碩,氣溫低獵物不易腐壞,山上的蛇類冬眠,降低被蛇類咬到的風險。獵得的獵物一定帶回部落,參與狩獵者可以分得獵物之外,還要流一些與族人共享或分送給族人。對於只有老弱婦孺而無男子可狩獵的家庭,尤其要特別多給一些。把需要的東西給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公平。一起烤食所獵得的肉食是部落共享獵物的一種方式。
原住民族部落中常見的烤肉方式是以竹籤的一端串肉放在炭火上,竹籤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肉的油汁順著竹籤流到地面,不會滴到火焰上與火發生反應(見圖1)。烤肉前備好的炭火並以芭蕉葉覆蓋削好的竹籤(見圖2)。要翻面烤時,將竹籤從地面拔起,再反面插回去即可。原住民族不用鐵製的鐵叉子,更不用鐵網鐵架。烤肉不用醃料調味只抹少許的鹽巴。烤好之後才依個人口味,加放鹽巴。原住民族常在部落的涼棚中,一邊烤肉一邊聊天(見圖3)。在炭火上方的置物架和籐編器具因長期炭火煙燻而得以防腐更耐久(見圖4)。
圖1:原住民族部落的烤肉方式以竹籤串肉且另一端固定在地面,肉的油汁順著竹籤流到地面,不會滴到火焰上與火發生反應(傅麗玉攝,2006)
圖2:備好的炭火(左)與以芭蕉葉覆蓋削好的竹籤(右)(傅麗玉攝,2009)
圖3:在部落的涼棚中一邊烤肉一邊聊天(傅麗玉攝,2009)
圖4:炭火上方的置物架與籐編器具因長期炭火煙燻而得以防腐更耐久(傅麗玉攝2009)
n 烤肉的相關化學反應—梅納褐變反應
烤過的肉會變黑褐色而且有一種香味就是因為梅納褐變(Maillard browning, Millard reaction) 的化學反應所導致的。梅納褐變反應是指在沒有酵素的情況下,還原糖的醛基與胺基酸的胺基所發生的反應。以肉類為例,肉類中的還原糖(一類碳水化合物)與胺基酸(蛋白質的組成單體)在加熱時發生一連串反應後,高溫會加速梅納褐變反應,在食物的表面可以看到所生成的棕黑色固體的大分子物質,稱為類黑精或類黑素(Melanoidin),同時產生數百種甚至一千種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包括還原酮、醛以及雜環化合物,讓烤過的肉變得色香味俱全。梅納褐變反應最早是1912年法國化學家梅納(Louis Camille Maillard)所發現,直到1953年John Hodge等科學家才將這個反應正式命名為梅納褐變反應,Hodge所提出的梅納褐變反應歷程相當複雜(見圖5)。Maillard發現將胺基酸和糖類水溶液混合加熱後,會產生黃棕色溶液。但是,梅納的發現並未引起當時法國科學院的科學家的重視。直到食品工業逐漸發達的1950年代,肉類加工、食品儲藏、香精生產、中藥研究等領域,甚至有機體的生理和病理過程相關研究日益發展,梅納褐變反應才受到重視並且成為一項重要的技術。
圖5: Hodge提出的梅納褐變反應歷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美拉德反應)
經高溫加熱超過攝氏溫度130°C的含澱粉食物發生梅納褐變反應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其化學式CH2=CHCONH2。食用時要特別注意,因為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機(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根據動物實驗結果,將丙烯醯胺列為一種疑似致癌的物質。例如馬鈴薯和穀類所含的一種名叫天冬醯胺(Asparagine)的胺基酸含量較高,與馬鈴薯自身含有的大量澱粉一起加熱,會發生梅納褐變反應,生成丙烯醯胺。尤其澱粉含量豐富的馬鈴薯煎炸加熱所做的薯條、洋芋片、炸油條等都可能含有較高量的丙烯醯胺,甚至乳製品、肉類和魚類的油炸食物也都可能在高溫油炸過程產生丙烯醯胺(見圖6)。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丙烯酰胺)
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很容易將焦糖化(caramelization)與梅納反應混淆。醣類在沒有胺基酸或其他含氮物質的情況下,加熱到120℃會開始脫水並裂解的過程稱為焦糖化反應。最常見的就是時下流行的焦糖烤布蕾。又例如不同種類的咖啡豆有不同含量的醣類,經過烘焙之後,會產生不同的風味。蛋炒飯在烹飪過程中,蛋汁與米飯表面在加熱時產生焦糖化反應,米粒會因脫水而變硬且粒粒分明。但是其他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的肉類、魚肉與蔬菜等食物則不會發生焦糖化反應。
n 原住民族傳統烤肉與現代烤肉的比較
原住民族的烤肉方式非常簡單,只用竹籤而不是一般的鐵製的鐵叉子,更不用鐵網鐵架,而是以竹籤串肉。現代流行在烤肉或油炸肉時加入許多調味料或加澱粉。在高溫燒烤或油炸過程,添加在肉上的調味料與澱粉會因發生梅納褐變反應而產生丙烯醯胺。原住民族烤肉類單純只是肉類,不加其他物質,完全以食材的新鮮度與火候提升食物的美味,是比較健康的處理方式。此外,原住民族烤肉使用木炭,比較不會產生煙霧造成對食物與空氣的污染,且火力穩定,溫度夠高,足以烤出美味的食物(見圖7)。但無論是哪一種處理方式,肉類的食用都要適量,以免因為偏食而造成健康問題。傳統上,原住民族對於狩獵的時間、獵物物種、大小與數量都有嚴格的禁忌規範,所得的獵物採用分享、分擔與共食,即使食物再少也要分享,就是要大家都能有食物吃,都一起活下來。在此情況下,其實個人的肉食量遠低於蔬菜的食用量,是非常具有健康管理與生態保育的智慧。
圖7: 炭火上的烤肉色香味俱全(傅麗玉攝,2006)
n 參考資料
1. 古屏生(2011)。山裡來的健康原味。臺北:大寫出版社。
2. 左藤秀美(2004)。用科學方式瞭解「熱」的為什麼。臺北:大境文化。
3. 杉田浩一(2016)。料理好科學。臺北:馬可孛羅文化。
4. Robert L. Wolke (2015) 原著What Einstein Told His Cook 2。鄭煥昇、黃作炎和洪慈敏譯。料理科學。臺北:采實文化。
5. 美拉德反應,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美拉德反應。[2016/6/17]
6. 丙烯醯胺,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丙烯酰胺。[2016/6/21]
7.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臺北:臺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