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ICCE 2016發表工作坊與心得分享 / 廖旭茂

星期六 , 3, 9 月 2016 Leave a comment

參加ICCE 2016發表工作坊與心得分享

廖旭茂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
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nacl880626@hotmail.com

n  前言

一段旅程的精彩,往往不是來自精心的規劃,而是隨變數而流轉的心境。

20168月中旬,很高興能跟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簡稱化學學科中心)的夥伴一起前往馬來西亞砂勞越州古晉市(Kuching),參加第二十四屆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24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stry Education, 24th ICCE, ICCE 2016),從一開始的歡迎酒會,到開幕式後的精闢的大會專題報告,分組presentation,特色海報展、熱絡交流會議晚宴(Conference Banquet,以及團體生態旅遊到離別依依閉幕結束,筆者趁記憶鮮明時,將自己發表工作坊(workshop)的準備、演示、交流過程與以及古晉所見所聞、及參與心得,跟大家分享。

n  工作坊發表

筆者在此研討會的工作坊題目為Green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Odorless, Visible, Touchable, Playable Experiential-Learning(學習有機化學的綠色策略:無臭、看得到、觸摸得到、可玩的體驗學習),在化學學科中心與大甲高中的支持下,在ICCE研討會中舉行,主要分享大甲高中團隊自行設計的分子撲克牌、官能基PAPAGO桌遊以及3D眼鏡,前兩項教具僅供體驗,另外在會場預定安排3D眼鏡的實作。圖1為分子撲克牌與桌遊包。

clip_image002

1:桌遊包內包括分子撲克牌和官能基PAPAGO桌遊布

事前準備

工作坊的準備工作相當繁瑣,有了2015 亞洲化學教育研討會(Network of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s, NICE)東京未來館的經驗後,準備起來比較得心應手,但心想馬來西亞的熱帶行事風格肯定與日本人低調卻滴水不漏的周延大相逕庭,加上第一次到砂勞越,人生地不熟,所以材料還是盡可能的在臺灣備齊,而在海關會引起麻煩的器具,如熱熔膠槍,則盡量不要帶上飛機,除此還怕超重問題,所以準備起來格外不輕鬆。工作坊預定30人參與,為讓參與的教育工作者能充分體驗,摘要方面按規定,於四個月前寄給主辦單位外,工作坊所需的英文解說海報、圖卡、教具於出發前一個月開始準備,3D眼鏡的組裝,因怕實作時間太長,部分先在學校加工完成,現場只要一些工序即可完成組裝。後來事情的轉變發現事先這些顧慮與辛苦都是值得。圖2為準備的說明A4圖卡。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clip_image010

2:工作坊需要的說明圖卡

這次在ICCE國際大型會議中開設工作坊,機會難得,除了努力呈現臺灣化學教師的研發能量外,更要讓參加工作坊的貴賓認識臺灣,認識筆者服務的學校大甲高中,因此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交換名片、合照,努力做好國民外交」,所以也準備了此行限量版特別的電化學教具作為交流的小紀念品,贈給值得交遊的外國友人。圖3為自製的特仕版壓克力蝕刻教具。(註:此項紀念品最後送給了ICCE大會主席Datuk Dr. Soon Ting Kueh與日本學藝大學的Kamata教授,真是開心。)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3:圖左為壓克力測面圖,圖右是俯視圖及蝕刻的黃銅片。

啟程交遊

本屆ICCE活動時間是8/15~8/20,我們提前一天前往,報到當天看到大會手冊上的議程才知道跟夥伴的工作坊錯開,而且時間都排在當天最後一個,剛開始覺得很傻眼,因活動場地Borneo Convention Centre KuchingBCCK)位於砂勞越河的圍繞的的三角洲上,離官方希爾頓飯店有段距離,只能靠接駁交通。擔心時間太晚,沒人來參加工作坊,只好緊急應變,ㄧ有機會就努力行銷宣傳,後來發現這是不錯的策略,帶過去的分子撲克牌與桌遊成了絕佳的交流工具,圖4為午飯後與國外學者的交流時間。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8

4:飯桌上的交流與互動(左),荷蘭籍教授Dr. Lida Schoen合影(右)

改弦易轍

開幕典禮後,看看手冊,並詢問工作人員,原來此次的研討會可能因為交通的方便性,參加的人比往年少,在ICCE 2010(由臺灣舉辦)工作坊上看到很多精彩的工作坊,都消失了,連心目中的微型化學大師日本Kamata教授,也只有與會沒有發表工作坊;事實上,除了林威志老師與我,沒有其他學者安排實作工作坊,因此工作坊的地點不是固定擺攤,而在一般的會議室內,時間只有二十分鐘,更可怕的是我必須改做口頭報告。這一切都出乎意料之外,在交涉無效後,無奈只能自我調整:先做口頭簡報,3D眼鏡的實作改為體驗、然後在會場加強行銷廣告。真的要感謝化學學科中心夥伴的協助,這一切才能順利開展。圖5為會場行銷時間。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5:澳洲教授Prof. Robert (Bob) Bucat(左),中間者為清華大學傅麗玉教授(右)

圓滿收場

筆者的工作坊解說改為口頭報告,真是令人頭痛的事,還好隨身碟中ㄧ些資料,可以派上用場,我規劃報告12~15分鐘,剩下的時間跟其他學者交流,反正是最後一場,只要來得及趕最後一班接駁車就可以了。我的口頭報告首頁破題為今天體驗的內容,為了提升大家參與,我先告知聽眾,報告後我會進行有獎徵答,答對的人有精美紀念品可拿,如此一來大家興趣就來了;第二頁告訴大家我來自2700公里外的臺灣臺中市大甲高中,順便播放學生組裝搖滾巴克球的縮時攝影影片,來介紹學校的特色,這一招蠻有用的,會後真有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與菲律賓的學者來跟我表達,到臺灣參訪學校的意願。圖6為口頭報告的首頁與播放影片的簡報過程。

clip_image024 clip_image026

6:工作坊的簡報首頁(左),說明自己的來處(右)

口頭報告完,進行有獎徵答,接著就是體驗活動,我們事先跟負責會議的人員要了三張桌子,徵得會議主持人的同意後,將教具依序排開,在化學學科中心劉曉倩老師、蔡孟佑老師、林威志老師、王瓊蘭老師、鍾曉蘭老師以及張雅雯的同心協力下,一面忙著跟與會來賓解說教具的使用,一面忙著拍照、交流,那種「在一起」團隊的感覺,讓我至今回想起來,仍舊感動不已。圖7和圖8為工作坊的交流過程。

clip_image028 clip_image030

7:工作坊的解說交流過程

clip_image032 clip_image034

8:有獎徵答跟高一個頭的學者合影(左),與瓜地馬拉的學者合影(右)

最令人開心的是在歡迎酒會上遇到的日本總合技術研究所的所長東海林義和(Yoshikazu Shoji, Ph.D)他的同事森京子(Kyoko Mori),也趕來與會,東海林所長一行不是化學教育專長,並不是來參加ICCE的,而是同場地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ure & Applied Chemistry (ISPAC),在歡迎酒會上我不明就理賣力推銷,他們一行下午去拜訪古晉市政府,想不到晚上他們沒回飯店休息,還是特地自行搭車趕來。足見日本學者重承諾的一面。

clip_image036

9:與東海林所長一行的合影

會中最積極詢問的就屬馬來西亞學者與中國大陸的學者,來參加的馬來西亞教育工作者大多會講中文,溝通半天後,發現中文可通,就直接講中文,還相約來臺灣參訪,或有機會可以到馬來西亞獨中(華僑學校)研習交流。

clip_image038

10:與馬來西亞交育工作者合影

大陸團由中國化學會北京師範大學劉正平教授領軍,他們應該也是參訪古晉市政府後特定趕來的,工作坊中他們參與度非常高,一直詢問相關內容, 認真的程度真讓人驚驚,一一解釋後,大家開心合影說再見。活動進行了快一個小時,直到會場人詢問,才驚覺已超時半個多小時,結果害會議主席馬來亞大學教授Prof. Dr. Zanariah Abdullah久候多時,頒完研習證書後(見圖11),大夥一起離開BCCK

clip_image040

11:與工作坊會議主席Prof. Dr. Zanariah Abdullah的合影

意外收穫

ICCE 2016馬來西亞之行給了我非常寶貴的一課:變數是你怎麼事先怎麼規劃,無意中還是會跳出來堵在你面前的,我很感謝此行的變數,讓我的心中預期的小計劃,完美達陣,「內容」永遠是吸引別人目關的利器,好的內容是硬體,而好的「表達能力」卻像潤滑劑,可以讓雙方的交流非常流暢,缺一不可;很開心這些變數的產生,讓我有幸認識了地圖上陌生國度的學者。

clip_image042 clip_image044

12:伊朗Urmia大學Nader教授(左),科威特的教授(右)

會中也遇到過去在NICE會議中曾經見到學者,異地相會,總會有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尤其大會閉幕時,大家揮手相約再見,各奔東西時,內心總是會有一絲絲不捨。

clip_image046 clip_image048

13:會後與日本學者的合影

n  古晉見聞

古晉(Kuching),因與馬來語(Kucing)同音,故又稱貓城,座落於砂拉越河岸的一座城市,也是砂勞越州的首府,砂勞越州地廣人稀,地約臺灣三倍大,人口不到臺灣的十分之一,位於北緯133分,因位居熱帶雨林,濕度相當高,每天下午幾乎都會下雨。古晉以砂勞越河劃分南北古晉,我們居住的南古晉市,以華人居多,華語、福建話也可以溝通。民風較為純樸,街道充滿移民風格,與西馬不同,印度人、馬來人、華人雖信仰不同,但種族衝突較少,古晉人華僑居多,與臺灣友好,其中不乏到過臺灣旅遊,甚至留學。目前臺北沒有直飛古晉,只能在沙巴轉機,飛行時間,若加上轉機、待機,可能高達10小時,聽說年底會有臺北古晉直航,藉時前往古晉會更方便。

clip_image050 clip_image052

14:城中隨處可見貓的圖騰,不愧貓城之稱。

古晉盛產胡椒、香料、椰漿與咖啡,主辦單位贈送的環保袋中就有一瓶黑胡椒粒。當地人民的飲食即可從市場看出端倪,剛開始不是很習慣,後來就漸漸融入,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回味無窮。有機會真要再回到這個純樸的城市啊!

clip_image054 clip_image056

15:印度街的香料(左),在菜市場與製作椰漿的老伯合影(右)

n  特別致謝

感謝化學學科中心與國立大甲高中的支持下,與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的協助,方能在ICCE發表工作坊;感謝彰化高中劉曉倩老師提供寶貴照片得已完成本文。

n  參考文獻

1.      廖旭茂黃維靜。行動電化學蝕刻––印台和金屬書籤的製作。臺灣化學教育,2014,第2期。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wordpress2/?p=2174

2.      廖旭茂、許正欣。行動學習新教具─分子撲克牌的開發。科學研習,2015,第54卷,第3期,第36~43頁。網址:http://www.ntsec.gov.tw/FileAtt.ashx?id=2601

 

10029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