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學教學交流:
一次紮實辛苦且收益良多的教師進修
湯偉君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n 踏上北京行
2016年5月22日與此行領隊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老師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吳國良研究員會合後,驅車前往桃園機場與其他同行者集合後,前往北京,抵達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北京師範大學(簡稱北京師大)接待人員至機場迎接,並搭乘專車(北京師大校車)入住北師大旁的京師大廈。一切安頓好已是晚上十點多,由於第二天本人要進行報告,隨即便在房內準備報告內容。
n 驚艷實驗室設備與師資訓練
5月23日(周一)至北京十四中學交流,在歡迎式上除了邱老師和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所長外,本人也進行了十分鐘的報告,主要是談本人能參與這個參訪活動的緣起。之後,進行參觀教學和該校的實驗室,就生物實驗室而言,該校配備了高分子實驗室和組織培養實驗室(見圖一),這令本人十分驚訝,這在臺灣幾乎是大學等級的配備了。
圖一:高分子實驗室(左)和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右)
中午由該校招待午餐後,下午在該校禮堂進行臺灣所沒有的「高端備課」說明(見圖二),包含北京各區中學教師,這種模式是由大學與高中教師進行極為密切的互動合作,包含說課、備課、試教、調整、再試教,在職師資訓練課程的組織結構十分完整。這一師資訓練的模式,對本人而言,感受甚深,以往在指導實習教師時,只有純粹的師徒模式,北京師大王磊教授組織的師資訓練模式,是本人反思自己教學和指導實習老的重大參考策略。該研討會亦包含由邱老師主講的內容,以及北京高中端的實施說明,整個會議在下午五點半方結束。
圖二:高端備課說明
n 同課異構彰顯兩地教育之異同
5月24日前往位於圓明園園區內的101高中,這是北京地區前四志願之一,該校和14中相同校園廣闊,校園與圓明園相通,該校既有此豐沛獨特的社區資源,便經常至圓明園辦理學生活動,包含訓練學生成為園區講解志工。當然,當天下午我們也得地利之便,在該校兩位年輕教師的陪同之下,參觀了這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古蹟。
早上則是進行大陸和臺灣化學教學的「同課異構」,很明顯地兩地區教學有很大差異,臺灣教學較為創新與活潑,而北京的化學教學則脈承王磊教授的高端備課,甚為組織嚴謹、知識架構完整。雙方各有優缺點,臺灣的教學流程和時間掌控不易,大陸的則被限制在一個框架下,當學生或教師有了新奇的想法,不易在此空間下被接受。
5月25日早上安排參觀北京科學博物館,與臺灣及其他國家的科教館比較起來,展出內容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應是北京的場地更大,展出更多。當時亦有北京許多各級學校,由幼稚園至高中皆在此進行非制式教學。
下午至北京師大化學系,實地進入大學教室觀察王磊教授訓練師培生的試教。經過這三天,本人想已經充分理解了王磊老師的高端備課。在一個模組下,可進行許多化學觀念的教學。同時王磊老師的上課態度至為認真,由下午一點到五點半毫不間斷,中間只有一次五分鐘的上廁所時間。整個流程是,師資生分成兩組,第一組有五個學生各自分別以8-10分鐘時間,進行一個化學概念的試教,第一組整個施教完畢後,分別由王磊教授講評、發表學生自評、其他學生同儕互評,從三角度進行反省檢討。第二組接著上場,程序亦同。因為臺灣教師有四人在這間教室,我們也被要求進行簡短講評,由於化學並非本人的專業,只能針對教學呈現上,例如實驗展示的視野角度給予建議,同教室的另三位臺灣化學教師則多對展示實驗安全性給予了建議與關注。
n 高中課程的彈性,不敢想像
5月26日早上至北師大附中參訪,該校課程十分有特色,在高一、二的階段在上午的時段便將高中三年課程上完(少部分會延到高三上學期部分時間),高三則全力進行複習以準備高考。其實這部份還不算特別,兩年前在山西觀摩太原地區教學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早上分成五節課,每節課40分鐘(臺灣高中一節課50分鐘,但時間多寡不是重點,有精神地紮實上完40分鐘更有效率)。每日還必有一節體育課,這就很特別了,讓學生每天都能動一動,對身心健康和學習效果更能提升。更何況該校下午學生則分成數理、文科、社會科、國際班等班別進行類似探究課程,本人對這麼有彈性的制度感度十分景仰和驚訝。
北京師大附中的課程彈性,兼顧現實的大學升學與理想的適性發展,一節課僅40分鐘和每天必有體育課,課程基礎還兼顧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基礎。雖然這是本人參觀多所大陸高中,唯一課程這麼有自主性的高中,然而在臺灣,公立高中可以有真正發展學校特色的空間嗎?臺灣的107課綱要發展學校特色課程,的確有一些空間可著墨於校本特色課程的開發,但相對於龐大的部定必修、選修,同時一個學校特色課程一旦開發,全校所有學生都得照著這個特色走,似乎忽略了校內學生內差異的存在,在此情況下學生真能做到充分的適性發展嗎?不過針對107課綱的變革,各高中都在嘗試及努力中,期待看見美好的結局。
n 整體心得:一次紮實辛苦且收益良多的教師進修之旅
最後一晚,此行所有教師共同參與分享反思會議,每位老師都對此行有高度評價,各有各自的心得收穫,本人則總結以下三方面心得:
一、學習方面
這次的參訪其實包含兩層次,一是高中科學教學,二是大學的師資培育,前者仍是以講授法為主,強調的是知識的組織架構與邏輯順序,在教學中僅強調知識的組織與邏輯,這點比較不適用於目前臺灣的科學教學,尤其是臺灣比率較高的社區高中學生,不過對於未來能從事學術方向的高中生,這種教學的確有效率和系統性。另一方面,在師資培育部分,是針對師資生,施教對象是未來的中學教師。這個有組織性的師資培育教學法,包含說課、備課、試教、調整、再試教;指導教師講評、發表學生自評、其他學生同儕互評,充分完整面面俱到,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對本人而言,常有機會接觸實習教師,在實習教師培訓策略上收益良多。
二、領悟方面
第一天真的被北京高中生物實驗的設備所震懾,包含高分子實驗室、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但之後想想,以自己學校的規模,如果要籌備出這種實驗室,恐怕會排擠掉別的預算,而這類實驗室的建立,恐怕也只能讓少數學生使用於高科技的初探,這些高科技為何不在大學階段再施作呢?同時臺灣地小,高中和大學距離近,若真有資賦優異值得栽培的學生,就近與附近大學合作,送往大學實驗室進行拔尖課程,一方面大學可得到測試未來學術人才的機會,二來高中也可將資源有效運用。
三、檢討方面
雖然學校硬體不如所觀察的三所高中,但本人認為自己教學法上多元而創新。不過反思,有時本人的教學在強調創新的同時,卻忽視了組織和架構,應該要向大陸教師學一些,或是說轉一些角度回到以往的傳統,多一些知識組成的東西,多些要求學生學習的態度。
n 感謝
感謝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老師運用自己多年在專業的努力,贏取的人脈關係,組織安排了這次參訪,也感謝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韶所長提供經費支助。這次參訪是本人第二次到大陸進行教育參訪,這次是名副其實的一次紮實辛苦且收益良多的教師進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