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期 主編的話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email protected]
費曼在 1959年的美國物理學會中曾指出未來人類可能得隨心所欲地利用小尺度(small scale)材料來呈現嶄新的應用1。自1960年代開始,由日本學者久保良武開始從事金屬超微粒的特殊物理性質後2,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的湧出,使得奈米科技成為21世紀的重要科技研究主題。臺灣在這一波新的產業革命中,並未缺席,先於2003-2007年推動第一期「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不僅在學術研究放面蓬勃發展成果輝煌,同時在專利創新方面也有豐碩的成果,受國際矚目與肯定。2009-2014年持續進行第二期計畫並以奈米前瞻研究、生醫農學應用、奈米電子與光電技術、能源與環境技術、核心設施建置與儀器設備研發,及奈米材料與傳統產業技術應用等領域為重點方向,配合環境、安全與健康議題、奈米人才培育、奈米標準及奈米標章與產業推動等,使奈米科技得以產業化。2011年更辦理<臺灣國際奈米週>3與國際各產業界進行交流與分享。在奈米人才培育上更是不遺餘力,陸續辦理跨領域專家學者培訓中小學教師逾千名核心種子教師與潛力種子教師八千多名,可謂盛況空前4。
猶記得多年前剛有「奈米」這名詞時,曾聽過一位科學家提到,有人曾經問他:「只聽過有三好米,沒聽過奈米。奈米是什麼?」。事隔多年,如今這名詞已深入我們的生活,奈米銀抗菌、二氧化鈦光觸媒、奈米遠紅外線科類促進血液循環、奈米碳管可做為電子元件、電視、服飾、運動用品等原件。那奈米究竟是什麼呢? 奈米(nanometer)是一種長度的單位,根據科學定義它是10-9公尺(十億分之一公尺),但這樣的長度究竟是多長呢?nano在希臘文是侏儒的意思,顧名思義,這尺度一定很小,以頭髮為例,一根頭髮的直徑大約是30,000 ~ 50,000 奈米。這讓我想起費曼曾說過一段兒時與父親的對話,他問爸爸: 「恐龍有多高呢?」,爸爸回答:「如果恐龍現在站在我們家前院,牠的頭可以伸到二樓的窗戶。」與其死記恐龍實際的高度,還不如將抽象數字具體化。
本期專刊特別邀請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古國隆教授擔任專刊主編、連經憶助理教授擔任執行編輯,共收錄六篇文章,介紹與評析奈米在科研與生活上的應用,並對教學現場提出可資運用的教材與具體的建議,值得參考。除此專刊之外,這一期常態性文章多為實驗設計與應用,其中包括楊水平以發現學習為主的濃度與熱失控關係的實驗活動;張佑祥、楊捷、林冠廷、陳玠錡的利用雷射雕刻技術使不鏽鋼與鈦板變成色彩繽紛的畫布;張芫睿和佘瑞琳的導電塑膠聚苯胺的製備和測試;廖旭茂、林翊菲、陳淳煜利用簡易光電比色法來測定溴瑞香草酚藍的解離常數。此外,新知部分有吳嘉麗配合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特展所撰寫的元素週期表背後的女科學家,以及活動報導部分有邱美虹的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特展介紹,最後李瑞祥、邵紅能的化學天才的“發現”— 紀念元素週期表150周年。本期內容豐富,為<臺灣化學教育>邁入第六個年頭開啟新頁。
參考文獻
1. https://nano.nstm.gov.tw/NanoConcept/NanoDevelopment/HistoryOfNano.htm
2. https://nano.nstm.gov.tw/NanoConcept/NanoDevelopment/HistoryOfNano.htm
3. 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153f659d-df5a-480c-9f27-16045080aa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