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化學反應-反應速率知多少 / 吳月鈴、陳佩琪、吳宛如

吳月鈴1*陳佩琪2吳宛如3

1宜蘭縣立復興國中

2宜蘭縣立頭城國中

3宜蘭縣立宜蘭國中
*[email protected]

  前言

來連結學生舊經驗,設計探究活動;並且利用全班同學分組合作方式,在一堂課中同時探討溫度、濃度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而課本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加鹽酸的反應則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題材,並進行評量。整體教學設計使學生有更多實作、探究,但比目前的設計更省時,同時解決了教學進度的困擾。

  設計理念

節內完成。

  教學設計

反應速率知多少,實施的對象為國中八年級的學生,預計兩節課即可完成。教師在進行此活動時須先確認學生具備下列的知識與能力:

,不必要求反應速率的定量實驗及計算等。

學習重點


)

 


學習內容

 


主要的探究活動及學習表現

 


(以翰林版為例)

 

反應速率

 

)

 


實驗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例如:本性、溫度、濃度、接觸面積及催化劑。

 


(pe-Ⅳ-1)

 

2)

 

 

有關反應速率與學習目標及評量的呼應


 

 


科學認知

 


探究能力

 

)

 


科學態度

 


學習

 

目標

 


經由實驗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例如:本性、溫度、濃度、接觸面積及催化劑。

 


2)

 

tr-Ⅳ-1)

 


透過動手實作,主動地以成品來分享自己構想的樂趣。

 

(ai-Ⅳ-1)

 


評量

 


(tr-Ⅳ-1)

 


能影響反應速率,並說明如此推測的理由。

 

能規劃實驗組別及記錄表格

 

實驗操作及記錄

 

將數據做出圖表

 

能和同學討論並做出結論

 


 

 

  教學流程

第一節課:

二氧化錳的製氧反應。並寫出雙氧水變成水的反應式:


的理由。以下是學生可提出的假設以及理由範例:

如果把紅蘿蔔切細,增加接觸面積,則氧氣產生會比較快

…)

則反應越快

圖1試管上貼刻度

表一實驗設計表格                                                   表二實驗記錄表格

imageimage

 

聆聽並記錄。來訪者和留守者討論,提供建議或修改。如此進行兩三組的訪問與討論後,最後各組進行探究設計的修正,之後老師進行統整及訂正。

第二節課

方格紙一張。

clip_image008image

圖2不同濃度與溫度條件比較

: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完成後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學生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等的決定是否有困難,適時給予指導。以下為學生透過方格紙做出的圖表範例:


clip_image012
image

圖3 將實驗數據轉化成座標圖

濃度越高,反應越快。

:教師進行結論後,可透過下列的問題檢核學生對此單元的理解:

1.相同材質的鐵釘、鋼絲絨、鐵粉何者最容易燃燒?為什麼?

2.君君購買一瓶牛奶,開封後倒出一杯來喝,其餘則放進冰箱,他說:這樣才不容易變壞,關於影響下列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何者與君君保存牛奶,使牛奶不易變壞的主要因素最接近?

(A)
酯化反應時,將反應物隔水加熱比沒加熱的反應快

(B)
加熱金屬銅與金屬鎂,後者的反應會比前者激烈

(C)
以雙氧水製氧時,有加二氧化錳比沒加二氧化錳反應快

(D)
大理石與鹽酸反應時,用 1 M 鹽酸反應比用 0.1 M 鹽酸快

接著教師可鼓勵學生將本單元所建構出的知識運用在解決新的問題。例如:

1.教師統整,發布課後延伸閱讀:請閱讀課本實驗,並討論下列問題:

硫代硫酸鈉+稀鹽酸氯化鈉 + + 二氧化硫 + 水實驗後的習作討論:

(1)
本實驗的控制變因、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各為何?應變變因是什麼?如何測量?
(2)
最後的圖為何以時間的倒數(1/t)表示而不使用時間(t)

教師可和學生討論,教科書將硫的產生量列為控制變因,是否正確?因為反應速率本身是應變變因,只是因測量方便而將硫的產生量固定(至其顏色可遮住瓶底記號)”,不可因此而將產物的量列為控制變因。此部分也許需比較長的時間,所以本單元所需時間可估計2-3節。最後,教師可請同學提出學習過程中有何新發現或待解決的問題。

  結語

課程在執行過程中,學生可學習到不僅是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更能學習到濃度、表面積等各種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經由顯而易見應變變因的觀察,實際操作一次反應速率的實驗,分析繪圖各項因素與反應速率的關係圖,進而推論出結果,學生的反應是對與這個課程的內容更為深刻。

的問題。

  參考資料

年探究教學教案競賽網。https://ppt.cc/fhyLUx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台北:教育部。https://ppt.cc/f0S9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