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期 主編的話 / 邱美虹

星期二 , 9, 3 月 2021 在〈第四十二期 主編的話 / 邱美虹〉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第四十二期 主編的話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
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化學會(臺灣)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學會(NARST)前理事長
[email protected]

近年來,全球對於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人才流失以及女性在STEM相關領域(STEM-Plus,除前述四領域外,還可包含設計、醫學等等)的議題,持續表現高度關心。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的各經濟體對於具備科學素養能力之人力亦顯需求日漸迫切;但來自APEC經濟體系教育系統的人力產出不僅不足,甚至還在減少(UNESC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2015)。基於認知到此一需求,在智利(2004年)、秘魯(2008年)和韓國(2012年)的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級會議上,聚焦於科學教育之計畫已被列為優先考量,而除了STEM-Plus教育的重要性受到關注之外,女性在STEM-Plus領域的發展以及參與率也愈發受到世界的矚目,包括澳洲提出推動女性在STEM領域發展的策略以及由聯合國提出,每年舉辦慶祝活動的「國際女性科學日」等,都彰顯女性在STEM-Plus領域的影響力已日漸上升;因此,如何改善女性學習環境並促使他們成為STEM-Plus相關產業的一大助力便成為各經濟體的重要新挑戰。

為了回應此議題並促進臺灣和亞太地區之STEM-Plus教育交流,及探索亞太地區女性在STEM-Plus領域發展的情況,我受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邀請在2019年智利之APEC年會中提案辦理亞太地區STEM-Plus for Women and Girls 工作坊,並成功獲得APEC經濟體與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支持與贊助得以辦理該項活動。原預計在20205月執行此計畫,但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遂延期至2021325-26日舉辦線上與實體並存的會議,除有專題講者的演講之外,也包含了APEC經濟體代表報告以及專家小組論壇。

開幕致詞的貴賓有APEC 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主席Dong Sun PARK教授以及教育發展分組協調人王燕教授、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司長李彥儀博士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教授為大會致詞。此次共計邀請六位大會專題演講者分別來自韓國、澳洲、美國、愛爾蘭、新加坡和臺灣、八位經濟體代表分別來自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智利、墨西哥、美國、祕魯等報告各經濟體在STEM教育上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一場專家論壇(阿根廷、日本和兩位國內學者擔任講員)。

長久以來男女在學校和STEM職場上的差異在許多國家皆可見,這已經不是新聞,但仍持續發生則是問題。以韓國為例,受高等教育的STEM女性並不在少數,在職場上卻佔低比例,這些女性都到哪裡去了呢? 在馬來西亞這樣的現象卻是相反的,女性在各方面其實都佔優勢的。又如祕魯教育部代表提及強化師資評鑑系統,以提供女學生更友善的學習環境是他們努力的重點。智利代表則指出若將女性勞動力納入,可望增加20%的生產力。而美國代表也指出STEM相關領域中以男性主導的狀況也是存在的,要改變大家對STEM的刻板印象、建立女性楷模與減少對STEM的學習焦慮等議題都是目前在進行的方向。阿根廷教授則是提到大學教授在STEM領域中女性升等為教授者寡,很難為女學生找到可學習的對象等等。從報告中不難發現,各國的文化價值觀左右社會和家長對女性在STEM-Plus中的表現,若想從一個成功的案例移植到另一個國家,文化差異與價值觀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臺灣相較而言是幸運的,在學校裡男女大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而在職場上也都有發揮所長的機會。如何維持這樣的優勢,使人才培育能在更具多樣性(diversity)、平等性(equality)和包容性(inclusion)、的環境中穩定發展,才是大挑戰。

綜上所述,性別差距仍存在於許多國家,許多努力和方案都仍持續在發生,但對於家長、師長和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低估自己的能力與長處、缺乏自信、缺乏女性楷模(學習的對象)、缺少支持女性在工作場域中的需求與尊重等等,還需要有智慧和行動力的結合與支持,才可望向前邁進小小的一步。最後以居禮夫人的一句話來結尾甫剛結束的STEM-Plus會議, I was taught that the way of progress is neither swift nor easy.~ Marie Curie

本期專題「高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是由新北高中鍾曉蘭老師負責,其中包括鍾曉蘭的領頭羊一文以及另外三篇探討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文章。第一篇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洪逸文老師分享提問的技巧與產生可探究的問題應如何設計。第二篇是四位中學老師(鍾曉蘭、鐘建坪、謝東霖和許舜婷)合作開發的咖啡牛奶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內容完整豐富,可以立即應用在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中。第三篇是桃園武陵高中張明娟老師與吳德彭老師設計的「全球氣候變遷」共備、實施、評量等經驗分享。第四篇則是中山女高蘇芳儀、許哲瑜、曹雅萍三位老師的食物探究課程共備、模組開發、實施與修正、學生成果等等進行經驗分享。高中科學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已進入第二年的實施階段,各校教師都卯足全力發揮潛能設計具各校特色的課程、進行實施與評量、並根據實施回饋與成效加以精緻化教學模組與評量內容,令人嘖嘖稱讚。若果能以如此研究的精神開發、實踐、反思、修正教學內容,相信必能翻轉學校科學教育的。

本期刊另外還有兩篇常態性文章,一篇是大甲高中陳許玉鈴和廖旭茂兩位老師再訪肉桂實驗,延伸上一期廖旭茂老師的化學篇,本期文章從黴菌菌種培養的實驗技能的培養到探究殺菌的學理,是個具本土特色可以直接應用在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另一篇是張耕碩老師學思達教育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法來設計常見的水的電解實驗,提供教師用以啟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法。

參考文獻

UNESC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2015). Women in Science, UIS Fact Sheet, November, No.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