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雙語生活課程─彈跳泡泡
葉之愛
臺北市三民國小雙語自然教師
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在職碩士專班
n 有趣的彈跳泡泡吸引學生目光
教學單元為二年級上學期生活課程中泡泡的單元,是一個和化學有關的內容,本校國小二年級生活課程結合雙語教育。學生在實際操作之前,教師先播放影片及實際示範引起學生動機,學生第一次看到泡泡可以在棉絨布手套上彈跳時都非常驚訝,覺得非常有趣。接著,開始介紹課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介紹的過程中讓學生熟悉家中常用物品的英文,緊接著就讓學生開始實際操作。
n 彈跳泡泡的雙語課程教學法
彈跳泡泡的教學是運用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教學法將學科內容與語言學習互相結合,將語言作為學生學習學科的工具,藉以促進學科知識和語言的雙重學習。課堂中的語言教學注重真實語境的應用,學生在課堂中接觸的語言素材、句型等都以學科知識的應用為出發點設計,讓語言能在學生的生活中實際運用。
彈跳泡泡的前幾堂課,學生已熟悉吹泡泡的技巧,此次上課透過實作活動讓學生瞭解如何讓泡泡彈跳,並能和同學合作將泡泡一個傳一個完成任務,課程中不斷重複所使用材料的英文,這些皆為生活中常用的單字,學生藉由多聽多說能夠更加熟悉。
n 雙語生活課程教學策略
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時間使用英文教學,會有學生沒辦法了解,需要透過不同的媒材、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習,以下四點說明此次教學過程所運用的策略:
(一) 設定目標單字:
目標單字為這堂課中不斷重複且學生需要了解的單字,bubble和dish soap前幾次上課學生已熟悉,這次上課的目標單字包含sugar, salt, vinegar, glue, cotton gloves, plastic gloves, rag, towel,這些為會加進泡泡水中的材料以及用來接泡泡的工具,單字會一直出現,學生藉由不斷聽且不斷說,記住且了解這些單字。
(二)設定目標句型:
進行每一個活動時,教師都會重複目標句型,句型在每個實驗環節中都會出現,因此學生需要了解句子的意思,並且知道如何回應教師。
1. What is it? / This is _____.
先詢問學生所使用的材料分別是什麼,用英文問,讓學生用英文答。
2. Can the bubble bounce?
Yes,the bubble can bounce. / No, the bubble can’t bounce.
做完每個實驗時,先讓學生記錄實驗結果,接著請各組發表泡泡是否能夠彈跳,不斷重複問此問題。
(三)教師使用英文比例:
根據不同班級、不同課程,隨時都能調整中、英文使用的比例,此次教學的班級有幾個學生英文程度不錯,將學生分散在各組,因此英文和中文使用的比例大約是七成和三成。課程中,若有需要英文的比例可能減少或增加。
(四)不同教學媒材輔助:
教師在解釋實驗步驟時,運用大量圖片、手勢來解釋,講解到一個段落時,停下來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可以用中文解釋或是看有沒有學生理解,請學生解釋給全班聽,確認大家都了解實驗的步驟,再繼續接下來的教學。此次上課時,學習單(見圖1)上面也設計了空格(紅色框框處)讓學生先將上述提到的目標單字畫或寫下來,學生進行實驗時,也能夠透過自己的學習單知道了解加入哪些材料,以及用哪些工具來接泡泡。
圖1 學生的學習單
n 彈跳泡泡的原理和概念
泡泡外面是一層介面活性劑的膜(圖2)。當手碰到泡泡時,會造成泡泡破掉。若泡泡碰到質地較軟且有細毛的材料(例如:棉質手套、絨布等),能夠緩衝泡泡承受的壓力,因此泡泡比較不容易破掉。
圖2 彈跳泡泡的原理說明圖(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_EDkquNFNs)
n 學生進行實驗可以探究的問題
(一) 加入哪些材料可以製作彈跳泡泡?
(二) 哪些材質接泡泡能夠讓泡泡彈跳?
(三) 讓泡泡彈跳時間增加的技巧?
n 實驗材料與器材
為了讓學生在家裡也能進行實驗,使用到的物品皆是家裡易取得的物品。
l 製作泡泡水材料:洗碗精、糖、鹽、醋、膠水
l 接泡泡物品:塑膠手套、棉手套、抹布、毛巾
l 工具:杯子、吸管/滴管
n 實驗過程
(一) 找出加入哪些材料可以做出彈跳泡泡
1. 將水、糖/鹽/醋/膠水、洗碗精依4:2:1的比例調製泡泡水(圖3)。
圖3 調配不同比例的吹泡泡水
2. 用吸管吹泡泡,並用棉手套去接泡泡,找出加入何種材料可以製作出彈跳泡泡水(圖4)。
圖4 學生進行不同比例的吹泡泡水效果測試
(二) 用哪種材料接泡泡能夠讓泡泡彈跳
1. 用前一個實驗找出來可以讓泡泡彈跳的泡泡水實驗,分別用棉手套、塑膠手套、抹布、毛巾接泡泡,找出可以接泡泡的物品(圖5)。
圖5 學生測試不同讓泡泡彈跳的物質表面
2. 同組學生挑戰傳泡泡,將泡泡從第一個人傳到最後一個人手中(圖6)。
圖6 找出最佳泡泡水比例與接泡泡的材質後進行泡泡傳遞遊戲
(三) 找出讓泡泡彈跳的技巧
1. 讓學生自己嘗試接泡泡,讓泡泡彈跳。
2. 教師到各組去詢問學生是否有成功,引導他們能夠成功的方法。
3. 透過遊戲讓學生討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現讓泡泡彈跳的技巧。
n 實驗結果
(一) 加入何種材料能做出彈跳泡泡
加入材料
|
糖
|
鹽
|
醋
|
膠水
|
泡泡能否彈跳
|
O
|
X
|
X
|
O
|
(二) 找出用何種物品接泡泡,能讓泡泡彈跳
接泡泡物品
|
棉手套
|
塑膠手套
|
抹布
|
毛巾
|
泡泡能否彈跳
|
O
|
X
|
O
|
O
|
(三) 找出讓泡泡彈跳的技巧
1. 泡泡不能吹太大,小一點的泡泡比較容易彈跳成功
2. 接泡泡的時候要輕輕的接,泡泡不容易破
3. 盡量用乾的地方接泡泡,泡泡才不容易破
n 實驗教學困難與解決方法
(一) 學生調製泡泡水時,需要花較多時間操作,有些學生因不清楚比例概念需要教師協助,容易浪費太多時間在調製泡泡水上。
【解決方法】教師事先調製好泡泡水基礎液(洗碗精和水以1:4的比例調製),學生只需要加入糖、鹽、醋、膠水後,即可實驗不同泡泡水吹出來的泡泡彈跳效果。
(二) 接泡泡的物品濕掉之後,彈跳泡泡的效果變差,會讓最後傳泡泡的活動進行較不順利。
【解決方法】準備吹風機,進行完前面的實驗之後先把接泡泡的物品吹乾,再進行最後傳泡泡的遊戲。
n 教師對學生雙語學習的觀察
(一) 學生使用英文的時機:
小組討論、實驗操作時,學生仍然習慣使用熟悉的中文,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有較多機會使用英文,英文程度好的學生會使用英文向老師提問,英文程度較差的學生幾乎都會用中文表達,但學生可以重複老師英文的句子,增加說英文的機會。
(二) 學生完成任務的表現:
當學生成功接到泡泡時會非常興奮,臉上出現燦爛的笑容,立刻跟同學及老師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並且非常期待繼續嘗試加入不同材料的泡泡水,彈跳泡泡的效果如何。
(三) 學生如何去解決問題:
當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會想辦法解決,同組的同學會互相給意見告訴對方該如何做比較容易成功。例如:泡泡要吹小一點比較好彈跳,泡泡要慢慢吹比較好。
(四) 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
進行傳泡泡遊戲時,小組氣氛融洽,大家會互相合作、互相幫忙,失敗時,不會互相責怪,而是盡快改進,想盡辦法要讓泡泡成功傳到最後一個人手中。活動中可以看到學生發揮團隊精神,並且互相鼓勵。
n 學生的學習回饋
學生都非常喜歡彈跳泡泡的實驗,以前的經驗是碰到泡泡就會破掉,沒想到竟然有方法可以讓泡泡在手上彈跳,甚至可以輕輕地捏住泡泡。學生也很喜歡玩傳泡泡的遊戲,也很期待下次還能夠進行彈跳泡泡的實驗,有更多時間練習接泡泡的技巧,期待能夠有更多不同的玩法。
n 雙語教學心得與省思
這次的教學學生給的反饋非常的好,我也覺得這個實驗非常有趣,但仍然有許多部份可以修正更好,讓教師教學更順利,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完整的課程,分別為以下幾點:
(一) 雙語教學的改進
希望教學的時候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機會可以使用英文,因此討論的時候給學生today’s language的小單子,單子上有句型(When we add ____ in bubble solution, the bubble can/can’t bounce.)能夠讓學生套用,幫助他們和同學討論,發表實驗結果時能幫助學生用英文回答,更能夠落實雙語教育在課程中。
(二) 教學流程的改進
教師事先調配好泡泡水基礎液,另外準備多一些容器先分好糖、鹽、醋和膠水,讓各組可以同時進行調泡泡水的步驟,更能節省時間。實驗做完多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討論,討論加入什麼材料能夠配出彈跳泡泡水,以及討論讓泡泡彈跳的技巧,最後進行傳泡泡的遊戲會更順利,也能有更多時間給學生不同的任務挑戰,像是挑戰誰傳泡泡的速度最快、彈跳泡泡的次數最多等。
n 致謝
在此感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109學年度第1學期化學特論(一)課程周金城教授與全體同學協助,提供本文架構調整與內文修正之意見,在此謹深摯謝忱。
n 參考文獻
中視新聞(2016年10月3日)。神奇!手戴棉質手套泡泡可任意把玩。檢索日期:2020年12月10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_EDkquNF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