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高中生化學交流:高中生專屬的化學交流盛宴 / 陳藹然

星期二 , 6, 9 月 2022 在〈台日高中生化學交流:高中生專屬的化學交流盛宴 / 陳藹然〉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台日高中生化學交流:高中生專屬的化學交流盛宴

陳藹然

前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執行長
[email protected]

「高中生化學大賽(高校化学グランドコンテスト Grand Contest on Chemistr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榮譽教授中沢浩(Professor Nakazawa Hiroshi)創辦的,是一個以日本全國高中生(包含工業專科學校)為對象,進行化學專題研究交流的競賽。第一屆競賽在2004年11月7日於日本大阪市立大學舉行,共有21校(275學生)33件研究作品參賽。2013年(第10屆)起從日本國內賽轉型成國際賽事,邀請臺灣與新加坡組隊參加,競賽規模與影響力大幅上升。近幾年參賽件數平均超過100件以上,且北從北海道南迄沖繩皆有學校參賽,賽事被譽為「化學的甲子園」(圖1)。中沢浩教授因此獲頒《第39屆日本化學會化學教育獎》,獲獎理由為「透過高中化學大賽對化學的普及以及國際化的貢獻」。

圖1 2019高中生化學大賽宣傳海報(資料來源:競賽官網

n  化學的甲子園的誕生

這樣一個專為高中生辦理的化學研究交流,始於中沢教授剛到大阪市立大學化學系身邊的一個熱議:「為什麼高中生不來念理科(化學)?」理由不外乎「化學太臭了」、「化學很危險」、「化學以後的出路不好,薪水低」……。中沢教授開始重視這個警訊,以科技立國的日本,化學是重要基礎;高中生不來念理科(化學),這只是單純「高中端」的問題嗎?難道大學就沒有責任嗎?看到四周高中生熱血的棒球運動,中沢教授靈光一閃,來辦個可以與「高校甲子園」相比的「高中生化學大賽」吧!這個主意得到文部科學省、大阪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日本化學會與Panasonic、Springer Nature、第一三共等等企業的支持。

為了讓競賽能夠獲得最好的支持、增加競賽能見度、吸引更多高中參與並發揮最大影響力,「高中生化學大賽」是由學界和媒體界共同主辦。學界部分,一開始是大阪市立大學主辦,然後是和大阪府立大學合辦,近年來參與過共同主辦的學校包含名古屋市立大學、橫濱市立大學等校。媒體界則是邀請了讀賣新聞社(大阪本社)等報社作為共同主辦單位,除了賽事快訊,還有詳細、大篇幅的競賽報導特輯會刊登在讀賣新聞日刊科學版上。(圖2)

E:\保存ファイル\高校化学グラコン資料\15グラコン(中沢)\グラコン掲載記事\2015-11-2特集記事.jpg

圖2 2015高中生化學大賽刊登於讀賣新聞科學板上的賽事特集簡報。內容包含各得獎隊伍研究的簡介、評審講評。中間下方處欄位為2支國際參賽隊伍說明圖文。(資料來源:競賽官網

n  一切建立在好的發表

既然是大學發起主辦的高中生化學大賽,那大學的角色是什麼?應該有更積極的意義。在「高中生化學大賽」裡,高中生、高中教師和大學教師三者緊密結合。高中端提出研究計畫、檢索閱讀相關研究文獻、提出可能的問題解決辦法,進行實驗、搜集數據、解釋數據;大學端則負責邀請相關領域大學教授進行指導,提供研究支援。報名的隊伍需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研究計畫,以隊不以校為單位,也不限隊伍的參加人數。經過2個月的研究輔導後提供4頁研究成果摘要,評審依據摘要審查,公布最後決賽的隊伍名單。決賽分為兩部分,只有前10名的隊伍有資格參加口頭報告競賽,其他隊伍為海報競賽當然參賽者。

競賽的重心除了化學專題研究本身,良好的發表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一個好的報告?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研究,準備好一個結果報告。這個過程有助於培養一個好的學生,同時需要一個好的指導者(老師)。長期下來就能累積建立起一個好的指導環境,變成一個良性循環。這跟108課綱核心的「素養導向」和「探究與實作」,強調科學探究精神,著重表達與分享有著相同的執行方針與目標。

n  邁向國際化,開啟高中生化學的交流

隨著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全球化的概念讓中沢教授開始思考高中生國際觀的重要性。時值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陳竹亭在大阪客座訪問,陳竹亭教授除了是化學系的教授,也是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簡稱NTUCASE)的主任。言談中提到NTUCASE的旗艦活動「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競賽,正好也是以訓練高中生表達能力為核心意義,和「高中生化學大賽」的發表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國際化的高中化學大賽應運而生。

2014年是「高中化學大賽」的第10屆,同時也是「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的第一屆。原先日本主辦單位規劃邀請臺灣、新加坡、中國和韓國等四個地區隊伍參加競賽,之後因為簽證等各種因素,最後只有臺灣和新加坡成行,以觀摩者、口頭報告方式參賽。由於競賽者主體仍是日本學生,大會並未規定須以英文進行發表與交流,但是發表的10個日本隊伍中有9個隊伍自動以英文發表,為競賽國際化和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礎。

n  你來我往,科學對話不間斷

臺灣參加「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的隊伍由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簡稱NTUCASE)協助邀請,作為臺灣與日本在化學大賽的聯絡窗口。除了負責臺灣隊伍赴日與在日期間的相關事務,同時也輔導隊伍的研究摘要撰寫與發表。隊伍遴選基本上以當年度國際科展獲全國科展得獎隊伍為優先,在徵詢其赴日參賽意願並徵得同意後,提供日方參賽隊伍資訊。由於日方主辦單位負責每個參賽隊伍2位學生與1位指導老師的機票與食宿,隨著每年經費的狀況,參賽隊伍在1-2隊間浮動。歷年參賽隊伍請見附錄一。

「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近年來每年固定在10月下旬舉行,為期兩天,第一天下午是海報競賽;第二天上午是日本隊伍的口頭發表競賽,下午則是國際隊伍(臺灣與新加坡)的發表、大師演講和頒獎典禮。國際隊伍不參與競賽評分。每隊發表時間為12分鐘加上2分鐘的問答。

對臺灣學生而言,參賽過程最大的考驗和收穫就是語言。首先要用英文寫4頁正式的研究摘要,準備英文報告,上台面對數百位高中師生、大學教授與企業界人士以英文發表,最後還有大魔王:英文問答時間,這對參賽的高中師生們幾乎都是頭一遭。海報競賽又是另一大挑戰,絕大多數的海報都是日文書寫,只有極少數是以英文表示;只要臺灣師生站在展示海報前,日本學生雖然害羞,但是都樂意或看(手機)或背(稿),以英文與臺灣師生說明、分享他們的研究,雙方用簡單的英文或手寫字溝通。在競賽茶會時間,普遍英文都不是很好的台日學生們,從開始的生疏、不自在,在少數主動熱情日本學生的善意互動下,臺灣學生漸漸的願意主動與更多日本學生交談、拍照,進而交換社交媒體帳號。台日雙方師生間克服語言與心理障礙後的交流,每每讓我們以能協助參與這樣的活動而感動。(圖3)

圖3 「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活動照片(照片提供者:陳藹然)

由於臺灣與新加坡隊伍受邀參加「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圖4),禮尚往來,臺灣和新加坡也邀請「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得獎隊伍分別前往臺灣和新加坡參加「臺灣國際科展 TISF」與「國際科學青年論壇International Science Youth Forum」。經由這樣穩定的高中生科學(化學)國際交流,提供難能可貴的機會,開展高中生的國際視野。

圖4 2018「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得獎者静岡市立高等學校與奈良女子大學附屬中等教育学校參加2019臺灣國際科展 TISF(資料來源:競賽官網

n  石の上にも三十年

日本有句俗諺:「石の上にも三年居れば暖まる」。即使是坐在冰冷的岩石上,坐了三年岩石也會變溫暖;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高中生化學大賽」的辦理意義在「培育喜歡化學高中生」與「支持並培養充滿激情的高中化學教師」,對中沢教授而言「石の上にも三十年」,為了達到讓高中生不再排斥理科(化學)的目標,3年不夠,10年不夠,那就20年、30年,「高中生化學大賽」將持續下去。希望有朝一日,「高中生化學大賽」的參賽學生在大學畢業後,進入高中擔任化學教師,將自己對於化學的熱情、學習的樂趣與經驗傳達給他的學生;當這樣的老師越來越多時,就可以解決高中生排斥理科(化學)的問題了。

臺灣能有機會加入這個有意義、高中生專屬化學的交流非常難得,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競賽首度停辦。2021年改以線上舉行,但是2022年競賽又再度停辦。隨著國境開放,國際交流慢慢回復至疫情前,希望2023年「高中生化學國際大賽」能繼續辦理,臺灣學生再次赴日參與一場專屬高中生的化學交流盛宴。

圖4 中沢浩教授手持高中生化學大賽專書「高中生•化學宣言」。每年高中化學大賽結束後皆會出版「高中生•化學宣言」一書,邀請參賽隊伍寫下了參賽的心路歷程,紀錄並分享研究、發表準備與現場的苦惱、快樂與感動的每一刻。

(圖片來源:大阪府立大學

n  參考資料

1.「第17回高校化学グランドコンテスト」競賽官網 http://www.gracon.jp/gc/gracon2020 [第 17屆高中生化學大賽競賽官網]

2.大阪市立大學新著情報 (2015.01.21) 高校化学グランドコンテストの功績により中沢教授(理)が化学教育賞受賞 https://www.osaka-cu.ac.jp/ja/news/2014/5w4ejf [大阪市立大學最新消息 (2015.01.21) 理學院中沢教授因辦理高中生化學大賽的功績榮獲化學教育獎]

3.中沢 浩/松坂 裕之【監修】高校生・化学宣言〈PART 8〉高校化学グランドコンテストドキュメンタリ 遊タイム出版 [中沢浩/松坂裕之【監修】 (2015) 高中生・化學宣言〈PART 8〉。高中生化學大賽記實。遊タイム出版社。]

附錄

表一、2013-2021年臺灣參賽隊伍


年度


學校1


研究主題


學校2


研究主題


2013


北一女


Applications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 in Wavelength-Converting: Conjugated Polymer Fibers and Fibers with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ttributes


麗山高中


Novel Decellularization Of Cartilage Matrix By Using A Combined Chemical, Physical, And Enzymatic Process


2014


北一女


Enhanced Efficiency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2015


高雄女中


The Optical Studies of Calcium Tartrate Precipitation from Water


2016


台中女中


A Study of Cobalt (II) Porphyrin on Efficient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師大附中


The Application Nano-Gold Particles on Enhancement of Latent Fingerprints Detection


2017


新北中和高中


Systematic Enumeration of Simple Organic Compounds


枋寮高中


Th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Au-Pd Catalysts for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Reaction


2018


中山女中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on non-metallic surfaces


麗山高中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Strips Using Butterfly Pea (Clitoria Ternatea) Extract as An Indicator.


2019


新北中和高中


Flexible Interdigitated Electrod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瀛海高中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arb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2021


高雄新莊高中


Sound-controlled Chladni Patterns in Chemical Reactions Systems


北一女


Metal Dopped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Modified-Electrodes for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