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線上化學實驗和探究與實作課程 / 周金城

星期日 , 11, 12 月 2022 Leave a comment

疫情下線上化學實驗和探究與實作課程

周金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ccchou62@tea.ntue.edu.tw

 

    n  前言

這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反覆停課,讓教師與學生們都被迫需要透過網路來進行教學,也讓大家正視該如設計網路教學課程,也逐步由排斥網路教學到接受網路教學,再到網路教學與實體教學並存等不同階段。若只是概念解說而非實作性課程,透過網路教學應該還能夠應付,但若是需要實驗的課程,該如何設計就變成的一個高度挑戰性的任務。在大學停課時,我們曾經思考讓學生利用家中廚房必備的物品來動手做實驗,但有學生反應是住在學校宿舍,所以要取得家中廚房必備的物品都很困難,這會讓廚房化學實驗都不可能進行,那這樣要如何解決呢?對手邊什麼生活器材都沒有的學生,要如何做實驗的確是一個難題,也需要教師設法來思考解決方法。我們先不討論什麼廚房器材都沒有的學生,若學生手邊有一些器材的學生,要如何來進行遠距動手做探究與實作的實驗。

            

n  本期專題文章簡介

第一篇是大甲高中的廖育茂老師《探究大豆脲酶的催化作用Ⅰ-尿素的分解與檢測》,是透過到家中附近的商店可以買到或家中已有的物品來設計此實驗,透過天然植物蝶豆花或薑黃當作酸鹼指示劑,取不同溫度處理過的生黃豆漿萃取液(含脲酶酵素),加入現今可在加油站購置加入柴油車的尿素,觀察酸鹼指示劑顏色變化以了解對尿素分解情況的影響,這個實驗真的是一個可以在家中進行,但是背後卻有相當化學深度的實驗。這個能夠在家中讓學生自行操作的實驗,也一定很適合在學校進行,是一個非常值得推廣的化學實驗。

第二篇是彰化高中劉曉倩老師《宅在家也可以探究-停課不停學的自然探究實作》,此文是說明數個可以在家進行的實驗活動,能整合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三個活動上。第一個是轉化邱美虹教授在臺灣推動2019年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活動中所設計的元素方塊製作活動(邱美虹,2019),劉老師將之轉變成學生在家動手做的活動。第二個是設計可讓學生在家探究的化學實驗,利用賣場可購得乾燥劑中生石灰加水後產生高溫放熱,觀察不同變因條件下化學反應溫度的變化曲線,並且實際將雞蛋加熱煮熟的實驗,並透過電腦整理數據與製作圖表,找出最佳比例的加熱曲線。第三個是利用光碟片燒錄訊號的細微凹凸面,形成反射光柵來自製光譜儀,來觀察不同光源的可見光譜,這些都是可以在家動手做的化學實驗,很適合推廣。在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期刊上近十幾年來有多篇利用光碟片製作光譜的實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一下。

第三篇是陳育仁老師《完整的線上探究與實作教學實務分享》一文說明有些實驗材料較複雜,學生在家遠距上課時是難以取得的,因此讓學生線上分組討論實驗變因,整合大家的想法後,討論縮減成幾個可行的實驗變因與實驗流程,由老師在學校線上操作學生所設計的實驗,拍攝實驗過程讓學生記錄數據與分析結果,這的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在疫情下的不得不的遠距實驗課,讓學生動腦而由老師來動手,文末也針對線上課程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第四篇是花蓮高中林于人老師《宅實作—天然酸鹼指示趣探究》一文,則是在停課不停學期間,讓高一學生在家找尋生活中的酸鹼指示劑,並測試生活中的各種溶液的酸鹼性,由學生的心得資料可以看到的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能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在既有的手邊資源與設備下,完成這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酸鹼溶液與指示劑是一個由國小到大學都可以進行的實驗,可以設計得很生活化也可以很學術化,這個實驗的重點會是讓學生思考在有限實驗器材下的實驗步驟的創造,並完成教師指定的實驗結果,是一個簡單有趣的探究實驗設計。

第五篇高雄女中呂雲端老師《探究與實作、實驗與專題研究之設計雄女3C白袍魔法科學家》一文,開始先說明探究與實作課程規劃的流程,先進行基礎能力的教學再進行師生對話討論,並結合時事及生活議題來進行研究。後續面臨停課不停學的問題,則調整教學與評量的方式。評量包含三個部分:一、團隊完成小論文20%:論文包含完整的科展架構,但針對因停課而無法繼續未完成實驗的小論文部分,能以研究計畫或創意說明書的方式撰寫。二、個人作業20%:是針對教師提供的網路影片來撰寫心得。三、團隊或個人期末報告20%:針對居家防疫提出有創意的想法,並錄製3至5分鐘的影片。文章內容涉及較多的面向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仔細閱讀。

第六篇是由作者所撰寫《模擬化學實驗與遠距化學實驗課程》,本文是針對大一普化實驗在疫情下的遠距實驗出發,來思考模擬化學實驗與普化實驗結合的可能性。這是由於疫情下利用模擬化學實驗來取代普化動手做實驗,所使用的模擬化學實驗是利用Yenka軟體來設計。本文最後還提供一個已設計雙氧水加二氧化錳催化分解生成氧氣的模擬實驗,可以讓學生操作後得出數據,並計算出反應速率定律式、反應級數與反應速率常數。

   n  結語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學校不得不全面採用線上教學,也激發出教師們許多不同的線上教學模式,改變了大家長久以來的實體教學習慣。以前我總覺得實體授課必定優於線上授課,但在實際參與非實作的化學專業課程線上教學後,竟發現線上比實體能和學生有更多的互動,因為線上可以要求每一位學生留言也可以進行投票,教學的互動性提高很多。但是,需要實作的課程例如普通化學實驗,則仍是很難只透過線上教學來完成,未來還有很多需要投入教學研究發展的地方。目前即使疫情已經趨緩,但有許多地方仍辦理線上會議、線上研習或線上研討會,這免去參與者舟車勞頓之苦,而且出席率與參與人數也提高,以節能減碳的觀點,這不啻是一件美事。

    n  參考文獻

邱美虹(2019)。慶祝IUPAC100 &2019國際週期表年在臺灣(IYPT in Taiwan) 活動成果展示: 系列活動介紹(二)。臺灣化學教育第34期。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35795

5332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