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塌 (Falling Walls) 」科學高峰會議- 打破學科藩籬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邱美虹

星期五 , 2, 12 月 2022 在〈「柏林圍牆倒塌 (Falling Walls) 」科學高峰會議- 打破學科藩籬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邱美虹〉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柏林圍牆倒塌 (Falling Walls) 」科學高峰會議-

打破學科藩籬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
[email protected]

n  前言

「圍牆倒塌」(Falling Walls)基金會是一個連結科學、企業和社會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該基金會主要是促進研究並討論具有創新性和影響力的想法和發現,以共同致力於打破學科之間的藩籬來塑造人類的未來。這個目標驅動該基金會努力不懈去尋找繼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下一個會倒塌的牆是什麼的? 」,這是跨領域也是全球性的問題(Falling Walls, 2022)。該基金會獲得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Robert Bosch基金會、Helmholtz Association以及其他知名學術機構、基金會和公司的資助與支持,並於每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紀念日舉辦Falling Walls Conference國際科學會議(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DAAD], 2022)。

n  活動簡介

「柏林圍牆倒塌科學高峰會議(Falling Walls Science Summit in Berlin)」是一個國際性、跨學科和跨政府部門的論壇,由「圍牆倒塌」基金會所辦理的。該活動旨在促進全球科學領袖與社會之間的對話,並肯定具突破性的科學研究(Break Through)。該活動於每年11月7日至9日在柏林舉行,以紀念柏林圍牆在1989年11月9日倒塌事件。這項高峰會議共頒發出十個獎項,分別是生命科學、理化、工程與科技、社會科學與人文、藝術與科學、未來學習、科學和創新管理、新銳人才 (主辦小組:Falling Walls Lab)、科學啟蒙(主辦小組:Falling Walls Venture)和科學投入(Falling Walls Engage)。

在三天之中演講和競賽活動是平行辦理的,首先是11月7日由「圍牆倒塌實驗室(Falling Walls Lab)」所負責的新銳人才(Emerging Talents)「圍牆倒塌專案 (Falling Walls Pitches) 」的競賽,目的是在挑選出具潛力的年輕學者或創業家,參賽資格是只要年滿18歲,各學科領域的學士/碩士/博士學生、博士後、青年研究人員、企業家、學者,均可報名參加(請注意已取得學位者,學士應為10年內、碩士7年內、博士5年內。其次是11月8日的「圍牆倒塌圈(Falling Walls Circle)」,主要是各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分享與對話科研成果與全球科學性議題,並說明如何獲得創新的想法與做法。最後一天11月9日的重點活動「圍牆倒塌年度科學突破獎(Falling Walls Science Breakthroughs of the Year)」。這項科學高峰會議集合來自學術界、政界、業界、媒體和民間社會的全球科學領袖討論科學突破性研究在解決全球重大議題、面對挑戰和塑造永續未來的活動,同時也希望打破科學和社會之間的隔閡,讓大家更可以有跨領域的對話與成果。

n  突破是為了給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                                                          

筆者這次出席「柏林圍牆倒塌科學高峰會議」的任務主要是擔任「圍牆倒塌實驗室(Falling Walls Lab)」所負責的新銳人才(Emerging Talents)競賽的評審,第一次參加這個會議,也是第一次在一天之內評審來自54個國家80位年輕學者和學生口頭報告他們且具突破性的研究或創意想法,每位參賽者只能在3分鐘內以3張投影片說明自己的研究,頗具挑戰性。20221107_081732今年參賽者的主題大都與永續相關,圍繞在氫燃料電池、淨化水質、碳捕捉、疫苗公平性、全球暖化和處理空間的殘餘物等議題。参賽者皆是已在各自的國家/城市參賽後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再聚集到柏林參加總決賽,這不僅對參賽者是自我挑戰的難得機會外,對評審團而言,要從80人中評選出前三名,更是著實不易,評選的準則主要有三項: 突破性(breakthrough)、關聯性和影響力(relevance & impact)以及結構和表現(structure & performance),同時在評選過程中,委員們也相當重視參賽者是否提出可信賴的資料佐證其想法或作法是可行的,評審團針對參賽者的表現進行相當激烈的討論,尤其是出現歧異度大的評審結果時,評審委員必須提出具體的論點來支持或是反對其成為可能的最終候選名單。由於參賽者提出的主題相當多元,因此評審委員也來自不同領域,如諾貝爾基金會委員會主席Carl-Henrik Heldin、工程企業家Raj B Apte(比爾蓋茲基金會X計畫支持的Malta Inc負責人)、電腦工程師Marco Lohse(曾在德國馬克斯與普朗克中心Max-Planck Institute服務, 現職在 Google’s University Relations工作)、永續化學學者Dr. Dr. Zuin Zeidle、自然(Nature)期刊編輯部主任Swati Meherishi、生物科技專家Sven Wagner、德國國家研究基金會國際關係處主任Kathrin Kohs等審查委員,評審團因有頗具執行力和經驗的主席-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院長Dame Sarah Springman, 還有頗富經驗與博學的委員們和強大的工作團隊,使評審得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今年在這一項類別中,獲得「圍牆倒塌實驗室年度突破獎(BreakThrough) 」首獎是由來自南非比勒托利亞(Pretoria)的塔姆林-莎夏-奈杜(Tamlyn Sasha Naidu)獲得,她的研究主要是因為看到家鄉的水受到採礦而造成汙染和土地流失的問題,於是利用來自煉油和農業部門的廢棄物來處理採礦的廢水,20221107_192321並產生富含養分的污泥,可用於水耕種植。第二名是頒給來自南非開普敦的艾瑪-霍恩(Emma Horn),她是利用一台3D列印機器製作精美的磁磚,而這磁磚的特色是利用生物細菌與碳酸鈣反應製成的,其中所需的能量非常低,且具環保性。第三名則是頒給在印度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就讀博士班的阿尤絲-周漢(Ayushi Chauhan)。有鑑於印度每年死於結核病的人數居高不下,且約有56%的病人未接受檢測。周漢設計一個廉價且有效的可攜帶式檢測DR-TB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的工具,使病人所需負擔的費用甚低,且可以較為普遍的推廣使用。今年三位得獎人皆是女性,令人振奮。誠如評審團主席莎拉-斯普林曼所言:聆聽來自世界各地的80位年輕企業家/學者/學生的演講真的很棒,讓年輕人有舞臺展示他們的想法,對年輕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同時藉由這樣的活動,還可以讓年輕人看到資深研究員或成功企業家所做的事,也是一種典範學習的機會 (Falling Walls Science Summit, 2022)。

                  大會手冊                                            大會評審團現場

                    大會演講廳                                     大會演講台

                 三組評審團團長                                   第一名  Tamlyn Sasha Naidu

                 第二名 Emma  Hora                                 第三名 Ayush Chauhan      

除「圍牆倒塌實驗室(Falling Walls Lab)」頒發的新秀獎(Emerging Talents)以外,大會還頒發生命科學、理化、工程和科技、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和科學、未來學習、科學和創新管理、科學創業、科學參與(Falling Walls Engage)、包容性科學獎、和科學先驅者獎等類別的項目。在 科學研究領域是以突破性的研究為主;”科學參與”類,主要是表彰那些促進科學知識移轉、加強科學交流以及將社會納入科學進程的專案。今年的獎項由Anna Berti Suman和她的項目Sensing for Justice (Breaking the wall to Civic Evidence of Environmental Harms)團隊獲得。該項目研究了由基層推動的環境監測作為環境正義訴訟的證據來源以及作為環境調解工具的潛力。此次參加各項競賽的合計有66個國家的193個項目。其中包容性科學參與特別獎由來自加拿大Carrie Boyce的《科學是一種拖累》(Science is a Drag)項目獲得。這是第一個完全以科學為主題的變裝秀,旨在挑戰科學家的異性戀刻板印象,為同性戀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平臺。

最後一天,由20位來自17個國家的獲獎者介紹他們的獲獎項目,包括針對兒童和資源缺乏社區的科學和STEM計畫、水監測、獲取知識和科學變裝秀。在科學冒險創業(Falling Walls Venture)類中,主要獎項頒給Ribbon Biolabs生物科技公司的執行長Harold de Vladar,肯定其最能結合研究專長(DNA合成)和卓越創業的創新想法。至於年度科學突破獎則頒給來自荷蘭的初創公司QPhox,該公司致力於開發第一個量子數據機,該設計有助於擴展量子電腦並將其連接到未來的量子互聯網網路中。該組評審委員會主席Stefan von Holtzbrinck指出,”只有科學加上創業精神才能確保我們星球上的永續繁榮。正說明這項競賽的意義。另外,今年有25家初創企業在科學峰會上現場展示他們的成果,主題包括疾病的快速和早期診斷、未來營養、肉類和蛋白質生產的新方法以及加速研究和開發的軟體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製藥方面 (https://falling-walls.com/science-summit/)。在工程和科技獎是由柏克萊大學的Ting Xu教授獲得科學研究獎,她主要的研究主題是發展出嵌入酶的聚合物的,使其在製程、使用和丟棄時可以修正或降解(degradation),雖然利用生物降解塑膠品部是新鮮的研究題目但通常過程相當緩慢,通常需要2-3年才可以分解掉。但是Xu教授的團隊發現一種酶可以讓塑膠再5-6週分解 (詳見大會網站https://falling-walls.com/people/ting-xu,以及其在柏克萊大學的個人網站https://xugroup.berkeley.edu/)。還有一個藝術和科學獎也甚有創意,是由Monika Seyfried, Cyrus Clarke, Jeff Nivala的生物體中心(Organism-Based Data Centers)的「數據花園」(Data Garden)獲獎,「數據花園」是一個負碳資料(carbon negative data)基礎設施的互動裝置平台,其特點是以文本、圖像和音效檔將煙草植物和阿拉伯芥的DNA儲存起來,目的是在做綠化數據以及即時測量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https://growyourown.cloud/data-garden/)。科學與創新管理獎則是頒給知名影星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瑞吉兒-克羅帕(Rachel Kropa),他們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以創新且快速的撥款模式資助有潛力的科學家良好的研究環境,並使科學家們能夠透過平臺直接與大眾接觸,分享他們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的研究成果。其審查的過程大約在一個月左右即可知道審查結果,讓有想法的科學家即時擁有資源可以進行創業與研究,不似一般贊助單位的審查既耗時又金額不大難以發揮。

 

n  總結

Falling Walls Science Summit (圍牆倒塌科學高峰會議)在11/9柏林圍牆倒塌的紀念日落幕。

短短三天除看到年輕研究者對基礎科學的熱情與成果外,也聽到學界跨領域專家和企業家對基礎科學、工程、科技、醫學、社會人文、藝術和天文等的研究和創新產業。每場都在短短的3-20分鐘左右完成,讓與會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有寬廣的視野但又聚焦的演講中捕捉當代在地與全球的問題。大會有兩個大會場分在不同地點,每一個會場又都有許多平行場次,實在無法都顧及,難免有遺珠之憾,甚是可惜,若國內有更多人認識這樣的活動帶來的影響力,並與各界專家學者有更多的互動機會,將可更加強化國內基礎科學研究和國際接軌的交流與互動。能參加這樣大型的全球性活動,聆聽獲選專家學者的研究,瞭解研究主題的脈動,實在是很幸運,更何況可以擔任評審委員,聆聽來自世界各地青年學子的創新想法,真的是項殊榮。基本上個人認為,這些活動有三項值得一提的觀點,1.鼓勵跳出思考框架(Thinking Outside of the Box)的研究與創業,並讓年輕人有可以展示他們才華的舞台,2. 傳承的價值,與會的有老中青三代的研究與創業家,建立學習典範是很重要的,3.鼓勵並資助有創新想法的研究或企業,讓他們可以在穩定中發展,對人類永續發展有所貢獻。希望這些經驗可以作為明年臺灣辦理第四屆Falling Walls Lab Taipei的參考。

n  後記

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 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英文為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在臺灣辦理Falling Walls Lab 2023年即將邁入第四年,期待有更多年輕學者和創業家可以共襄盛舉。本人因為執行國科會推動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Basic Scien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YBSSD)」,有幸能參加這次的活動,見識到此項活動的大格局與企圖心,甚是佩服。IYBSSD這項臺灣系列活動團隊,明年將與DAAD合作,並由化學會合作辦理初賽選出臺灣代表出席柏林的總決賽,除可藉此機會讓年輕人有展現創新想法與作為的舞台外,也提供獲獎的年輕學者或創業家到國外與他人交流和學習。歡迎18歲以上的年輕人明年踴躍報名,屆時也希望教授或教師們多多鼓勵學生或年輕學者/創業家參與,讓自我挑戰不受限。這種經驗將是一場知識與行動的饗宴!

「歷史不會被遺忘只是換另一種形式」。這次的活動雖然是由非營利組織「柏林圍牆倒塌基金會(Falling Walls Foundation) 」,但仍有政府的補助、諾貝爾獎基金會的支持以及學界和業界的贊助,除讓資深研究人員能分享研究成果鼓勵年輕學者或創業家,同時對德國整體科學的提升以及國際互動的影響有極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的政府借鏡。

n  致謝

感謝國科會自然處經費補助(STC 111-2627-M-003-001)以及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 – 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金郁夫主任(Dr. Josef Goldberger)的協助,使此行順利。

n  參考資料

DAAD (2022). https://www.daad.org.tw/zh/2022/03/14/2022-falling-walls-lab, 2022 Falling Walls Lab德國創新挑戰賽在臺灣: 3分鐘改變世界

Falling Walls (2022). https://falling-walls.com/

Falling Walls Science Summit (2022). https://falling-walls.com/science-summit/science-summit-winners-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