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人類世」書外篇 (Beyond the Book of “Anthropocene”) /陳竹亭

星期五 , 3, 3 月 2023 在〈「丈量人類世」書外篇 (Beyond the Book of “Anthropocene”) /陳竹亭〉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丈量人類世」書外篇

(Beyond the Book of “Anthropocene”)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email protected]

2022九月,我寫給社會大眾閱讀的科普處女作《丈量人類世》(圖1)終於付梓出版。出乎意外的是十月首刷1300本已經售罄。邱美虹教授希望我分享一下出書的動機和心境,因而有此書外篇。寫書的動機已經在自序中有所交待,本文主要是將全書的核心信息彙整,並且談談書本出版後的一些起心動念。

n  關於「人類世」

2013年第一次讀到關於「人類世」(Anthropocene)(Crutzen, 2002)的概念時,就覺得頗能與我在臺灣大學開授的通識課:「自然、環境與永續文明」(陳竹亭,2013)的旨意契合呼應。荷蘭環境化學家克魯岑(P. Crutsen)2000年倡議當今的世代可以棄全新世(Holocene),而代之以人類世。雖然至今,人類世仍然是一個地質學界懸而未決的地質新世代,但是人類文明對地球及整個自然界的影響已經快速地成為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歡迎且認同的觀點人類文明已經足以影響甚至改變這顆及至目前我們僅知獨一無二、充滿生命的太陽系第三顆藍色行星的生存環境,從大氣、地質直到海洋。

clip_image002

1 《丈量人類世》2022,商周出版

n  科學世界觀

除了人類世的嶄新概念,本書副標: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開宗明義地說明了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希望向大眾介紹科學世界觀的形成,以及在這個世代是否具備科學世界觀可能的影響。世界觀是每個人集合自己的知識和信念,而萃取出對世界的「整全觀點」(wholistic viewpoint)。個體與集體正是智人生命兩個面向的人性特徵。書中有兩句話:個人的世界觀會決定自己的人生觀;大眾的世界觀會決定社會集體的智慧!

要具備科學世界觀可以從認識「宇宙大霹靂理論」(Big-Bang theory for the origin of the space-time)和「生命演化論」(Evolution theory for origin of the species)為起點。換句話說,依據今天的科學知識,時空的源起是大霹靂,生命的遞衍有賴演化。這兩個理論雖然都仍有未盡完備之處,但是都建立在科學的邏輯思考方式與實證的基礎上。此外,這兩個理論還提供了探究後續科學發展的發想問題之源頭,不僅深具啟發性,並且能獲得新知識。譬如近代宇宙學(modern cosmology)和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就是各自站在「宇宙大霹靂」和「生命演化論」思維上所產生的新興學門。新舊知識的系統思考彼此呼應且毫無違和矛盾之處。

n  時間軸線

時間軸線的概念則提供了另一種世界觀的思維。20世紀天文物理根據大霹靂、宇宙膨脹論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提供了人類精準地估算出我們所身處的宇宙壽命為138億年。19世紀英國出了兩位不世出的科學家,萊伊爾在他的《地質學原理》中提出了漫長的「地質時間」概念,達爾文則據此提出了「物種源起」的生命演化概念。放射化學與地質學告訴了我們太陽系和地球的年紀約為50 ~ 46億年。考古學則讓我們知道地球的生命約有35億年的光陰。

要建立這種遠超過我們人生經驗的時間感,以24 小時的時鐘框架可以看出自然界生命的遞衍(2),甚至歷經了五次的生命大滅絕。直到24小時最後的兩分鐘,也就是地球的700-800萬年前,以兩腳站立的猿人終於踏上了大自然生命演化的舞台。

clip_image006



 

2 24小時框架下地球的生命演化(取自陳竹亭,2022,p141)

最早的人屬要算是200萬年前的巧人(homo hablis),人類考古學根據挖出的化石建立了人類樹,經歷了超過100萬年的直立人(homo erectus erectus)的演化,在距今約60-50萬年內有了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和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 ensis),約30萬年內現代智人(homo sapiens)終於出現。

人生不過數十寒暑,很難想像幾十萬、百萬甚至上億年的光陰。但是科學方法有了數學的加持,可以提供精準的測量估算。這些時空軸線使得人類能夠更準確地認識我們所在的時空位置以及人類存活在世上可能扮演的角色。

n  演化論

達爾文著作的《物種源起》中主張生命在環境中是物競天擇,他說:「既非最強的,也非最聰明的得以生存,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才能存活!」今天的世界上現存的生物多樣性約為8.7百萬種,其中大部分是白堊紀之後才演化出來的。然而,只有人類單一的物種能遍佈世界各角落所有的陸地。

在物種演化的洪流中,可能已有約50億個物種已經滅絕了。換句話說,地球上雖然有超過30億年存有永續的生命,但是生命的舞台上卻是後浪不停的驅趕前浪,所有的物種都在生態區位中競爭尋找自己的棲息地,冀能爭得一口喘息之地的就得以苟活。其中99.9%的物種雖然獲得自然界演化舞台露出的機會,但是至終不免消失在環境變遷,以致物種汰換的浪潮中。

在現今的生態區位中,人類明顯的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一旦食物鏈的基礎不穩固,我們也將率先崩盤。當然人類也有將全球棲息地佔好佔滿的優勢,但是並不表示人類已經可以一勞永逸,安然走向永續發展。

地球生命的奧祕除了演化論,還有遺傳學和探究DNA為主旨的分子生物學。如果從宏觀的觀點來看,生態與環境也都甚為重要。地球的環境惡化、系統危機四伏,資源匱乏、能源不足、穩定態失衡,然後就想殖民外太空,聽起來雄心萬丈,其實並不是什麼有智慧的好點子。拓荒墾殖雖屬人性,不表示我們不可以深切檢討文明發展的手段,除非我們學會必須將老家地球整治妥當、得以永續經營,再往外太空求其索。

n  人類文明與永續發展

       現代智人雖然有20-30萬年的原始發展期,文明的歷史是在最近的冰期後,世界變暖的約1萬年內從農牧業的發跡馴化開始。簡而言之,在自然界的時空軸線上,是在相對近的時間踏上了演化的舞台,而且在更短的時空環境中創造了所謂的智慧文明。

image

3 將「全新世」的11,700年框縮成熟悉的24小時來呈現人類文明的加速進程(取自陳竹亭,2022,p213)

3可以看出在人類有了文字之後(ca. 15:00)經過漫長的數千年,歐洲15世紀(ca. 22:50)古騰堡印刷術的發明開啟了歐陸民智。文字發明結合了印刷術就像現今的文化內涵結合新興傳播媒體,總有特殊的文明躍進意涵。在印刷術之後,書籍、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網際網路以至賈伯斯創產的Iphone\Ipad都盛載了心智文化普及的傳播功能。當然博物館、博覽會、商展及各種內容、美學、規模的策展或演出更是後現代社會多元典範的文化活動。

我相信所有人都不會忽略二戰後近代科學與科技是在24小時最後的半小時內以極速加速的發展趨勢向前衝。原子、電子、資訊、太空科技、生物醫學、生物資訊、基因科技、網際網路、量子科技、大腦科學、人工智慧幾乎都是在近五十年內的產物。這些未來技術的潛力充分顯示了人類智力成熟度和智慧可能無力完全駕馭新興科技的窘境。我們發展科技的進程過於急切,只求效率與功利,缺少能長久持衡的價值引導。正是小孩玩大車,危險!危險!

科學並非文明中的唯一成就,理性更非人性中的唯一價值。一方面近代科學的異軍突起,主導文明風騷兩百年,成為影響人類生活的主流因素。另一方面文明至今約一萬年,科學引生了工業革命,就在科技暴衝的同時,世界的人口數也暴增。一戰後的人口約20億,20世紀末的全球人口數已有約60億。這個世紀還不到1/4,總人口數已超過80億。人口的壓力帶來的就是能、資源的不足,環境、生態等因而危機四伏。文明的方向混沌不明,前途未卜。

此外,站在斯諾(C. P. Snow)提出的兩種文化觀點(1),現代文明中科學、人文的各行其是,造成科學、科技獨領風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重的極度傾斜,市場功利價值壟斷經濟發展造成財富分配嚴重不均,我們不禁要問,工業革命帶來的是科技進步還是文明的進步?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是否有需要檢討改進之處?現今文明的發展引起的全球危機要如何緩解?我們的文明能夠永續發展嗎?

n人類可以選擇文明方向嗎?

21世紀全球最重要的普世價值可能不再是經濟發展,而必須是文明永續!人類的文明有如一個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景,但是血氣方剛,既不知如何趨吉避凶,也不能定心明志的選定方向、努力向學,人類的心智能力雖然天資聰穎、充滿創意,也時有佳作,終究是尚無以明辨區分好歹,只會玩物喪志。如果不能及時幡然悔悟,留下問題無從解決的爛攤子,將可能導致覆水難收的局面,玉石俱毀。

但是我寫《丈量人類世》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唱衰我們的文明。畢竟,生命的本質沒有悲觀的權利。寫完這本書我個人對文明永續的使命感與委身更加清晰。人性最特殊之處不正是我們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所以我們要學習選擇永續的信念,冀能產生置之死地,因覺悟而生希望。不該一味地創造人定勝天或甚至是逆天的文化,反而要能學會選擇適應大自然的永續文化,這才是「人類世」振聾發聵的時代信息。

n  附註

C. P. 斯諾(Charles Percy Snow, 1905-1980) 英國物理化學家、小說家。在瑞德講座(Rede Lecture)先發表《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後發表《兩種文化及其再檢討》(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n  參考文獻

陳竹亭(2013)。自然、環境與永續文明。https://case.ntu.edu.tw/CASTUDIO/course.php?speech_ID=3107

陳竹亭(2022)丈量人類世。臺北:商周。

Crutzen, P. J. (2002). Geology of Mankind. Nature, 41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