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化學實驗課程設計與線上教學:臺大普化實驗線上教學—實驗安全與實驗技能
沈晏平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yenping@ntu.edu.tw
n 前言
2021年9月,因應升溫的新冠肺炎疫情,臺灣大學建議全校課程開學前三週先採用遠距教學,待十月再根據疫情的變化將課程調整為實體授課。因此本系普通化學實驗教學組便開始設計對應的線上同步課程,並檢討實施後之教學改進方向。
n 臺灣大學普通化學實驗課程簡介
臺灣大學化學系110學年上學期需要負責23個學系、共約1200位學生的普通化學實驗課程,修課學生均需要參加第一週的實驗安全講習才能進入實驗室進行實作,大部分的學系(約3/4的學生)只需修習一學期的普通化學實驗(如我負責的醫學系和電機系),需要更多化學實驗訓練的系所如化學、物理、化工、農化、材料等則修習二學期的普通化學實驗。專業領域和化學密切相關的系所,則需要繼續修習有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
各班之普通化學實驗課均為3小時1學分,由一位專任助教(如本人)搭配2-3位研究生助理助教來進行教學,實驗的儀器和藥品各由一位專任技術人員負責準備。
n 實驗安全和實驗技能的線上教學
過去本系的實驗教學從未嘗試過線上授課。一般實驗課程安排都是在第一堂課進行普化實驗課程簡介與實驗安全教學;而許多應學習的實驗技能,都是在學生初次使用該技能的那堂課才會進行教導。這次的疫情,讓本系普化教學組開始思考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當學校開放可實體授課時再進行教學,9月就暫時不開課。第二個方案是先將能於線上進行教學的內容教完,等到開放實體授課後,就能更有效率地讓學生完成實驗操作。
學生學習的時間是寶貴的,不能因疫情而停滯。雖然過去沒有執行過實驗線上教學的經驗,但在普化教學組全體助教及與負責教師的討論規劃下,我們決定全面實施二週線上同步實驗課,包括:第一堂的實驗安全講習,及首次增設關於實驗技能介紹,作為第二次線上課的內容,主要為講解前三個實體實驗課要用到的實驗技能。而後待恢復為可實體教學時,再帶學生完成本學期的實作實驗。實驗安全和實驗技能均是可以於線上教學的內容,其在線上同步和線下實體教學所對應的特色分析如表1。
表1 實驗安全和實驗技能的線上同步教學與線下實體教學比較
教學模式
分析項目
|
線上同步教學
|
線下實體教學
|
實驗安全
教學優勢
|
學生能清楚地經視訊螢幕圖片看到各裝置的細節
|
部分學生可以實際操作相關裝置,如滅火器、沖身洗眼裝置等
|
實驗技能
教學優勢
|
學生能清楚地觀看教學影片和助教示範,並能立刻進行文字總結
|
經由教師課堂親自示範後,學生能立刻進行操作演練
|
備課
困難點
|
教師需具備遠距教學硬體裝備、穩定網路及熟悉線上教學工具,隨時能運用所需要的線上功能
|
教師需要快速地巡堂觀察全班60-80位學生的操作,指正學生的錯誤操作
|
n 針對學生特質制訂線上教學目標
這學期負責的實驗班分別是醫學系和電機系一年級學生。針對學生屬性,首先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第一是要幫助學生在後續進行實驗時可以更快速而正確地掌握實驗。第二是讓學生熟悉各種實驗裝置和操作所對應的英文專有名詞。醫學系學生往後在職場進行醫事紀錄或閱讀案例都必須使用英文;電機系學生在開發裝置時,則需要閱讀國際平台上大量的英文技術文件。兩系的學生都需要快速地融入大學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第三是提供學生展現自己、練習表達的機會。由於這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彼此間並不熟悉,也希望能增進他們之間的認識。表2是所設計的二課堂教學流程。
表2 兩堂線上同步實驗課程教學流程
內容
時間
|
第一堂:實驗安全
|
第二堂:實驗技能
|
13:20 -13:40
|
暖場:教學人員和學生自我介紹
|
暖場:用英文說出常用化學用語
|
13:40 -14:30
|
內容一:普化實驗相關規定和評量
內容二:實驗安全講習
|
內容一:英文版實驗技能文件7份
內容二:實驗器材操作示範
|
14:30 -14:45
|
總結:學生發表第一次線上實驗課心得感想
|
總結:學生發表閱讀英文文件之心得感想
|
15:00 -15:05
|
線上小考複習所學
|
線上小考複習所學
|
n 線上教學紀實
(一)第一堂課:實驗安全
由於每班實驗學生人數多,故同步教學採用臺大購買的Webex線上會議系統,以與全班同學視訊。開課前一周,便經由臺大NTU COOL教學平台寄發電郵,引導學生進行安裝軟體,並建議學生自行測試。接著就正式來到第一堂課,這堂課的重點是要讓學生了解這學期的實驗課程規劃,並認識教學相關人員。首先我先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包含曾就讀的高中和大學,還有相關工作經歷,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以面對醫學系的學生為例,分享了在大學時參加過傳統醫學研究社,認識了很多醫學系的朋友,也讀過不少普通生物學和人體生理學的醫學系共同筆記,這些朋友常會和醫學系的學弟妹分享心路歷程。像是他們說醫學系要一直面對讀不完的書,而大一大二的壓力相對較小,要好好善用這段時光探索自我、開發興趣,不要覺得爭取好成績就是生活的一切。雖然往後醫學系在選科別會和成績排名有關,但選科別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和自己性格相近的科別。例如我有個選外科的朋友就表示,內科的看診週期很長,要不斷進行追蹤和分析;外科上刀快速利落,比較符合他的性格。而他就是在大學的各種實作課程中,發現他有操刀的天分。而面對電機系的學生,則分享我曾在協助學生完成科展的上海公司工作,一年需要接觸一百多個各種領域的專案,會和很多電機專業的同事合作。他們常說,電機系喜歡精準控制的感覺,濕濕黏黏的化學物質對他們而言會很難掌握,而能將電機專業應用在化學領域的人則是稀缺人才。建議同學們可以在這實作實驗課程中去探索,看看自己會不會對化學相關的應用有興趣。接著再請另外兩位協助課堂的碩一研究生助理助教進行自我介紹,並說明學生在實體課時有哪些流程必須與助理助教確認。
介紹完教學人員後便是介紹Webex會議系統。首先隨機指定一位同學在聊天窗口打出「666」,並請他示範鏡頭和麥克風的控制,讓同學們熟悉平台界面。接著讓同學進行自我介紹,增加學生間的互動,使其專注度能維持在這個線上空間。因此先引入了這段話題:「我在上了大學後,直到出社會,發現需要不斷地和不同的人們進行合作,尤其難度越高的工作越是如此。一個高難度的工作,需要數種尖端的技術,很難找到一個人同時擁有這些技術,因此一定需要合作。在職場上,準確地介紹自己,快速地認識他人的特質,都是你們該具備的能力。等待開課的時間中,我和幾位同學簡單地聊過,聽到你們已經選出班代了,那我們就請班代先自我介紹吧!」班代介紹後,我接著說:「這是很好的示範,尤其林同學說,希望大家不要這四年都只叫他班代,要記住他的名字,這樣大家都會對這段介紹有深刻地印象。我會繼續提供4個名額讓同學有機會展示自己,這樣你們之後在系上活動或分組報告時,其他同學都會對介紹過的同學有印象。那麼就請有意願的同學在聊天窗口中發個聲。」醫學系學生持續有人自願進行介紹,而電機系則有中斷的情形,便請前一位分享的同學指定下一位同學進行介紹。這個自我介紹暖場結束後,再繼續進行下個階段的講解,說明此課程在一學期中的時程規劃,需要自行準備的課本、實驗衣和護目鏡、線上非同步學習資料位置、要繳交的報告數量和撰寫方式等。過程中,每個段落都會隨機指定同學在聊天窗口進行總結。線上課堂的最後,隨機指定三位同學,簡短地分享此次線上課程的心得感想。下線後,學生再進到NTU COOL進行5分鐘的線上測驗,以瞭解大家這次線上課程的學習情形。
(二)第二堂課:實驗技能
第二堂課的開始,我先和學生分享自己就讀研究所時的體認:國際上愈好的研究所,對學生的期待會愈高,他們會期待你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者,具備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因此會預設你應該熟悉很多基礎的實驗技能,例如藥品秤量、溶液配製和實驗裝置架設與操作等,這些都要能獨立完成。反過來説,當你不會這些基礎技能,你的能力會受到質疑。在後續的各種課程中,化學實驗基礎技能只會在我們這門實驗課進行教授,如果沒有學會,往後在研究室,運氣好的話或許能請教學長姊,運氣不好時就只能找資料自己進行惡補。另外又鋪墊了一個常見的情境:「日後如果需要和國外的研究團隊進行交流,要討論實驗怎麼做,你能用英文進行溝通嗎?像是『稱取藥品』的英文應該怎麼說?『隔水加熱』的英文又該怎樣講?為了讓大家具備上述的能力,這堂課我們要學習閱讀英文版的化學實驗基礎技能,這些技能會在後續三個實驗中使用到。各位等下需要從NTU COOL下載指定的文件,會給大家一段時間進行閱讀,接著抽點同學開啟鏡頭和麥克風,口頭總結說明文件中的指定段落。同學在總結前都需要簡短地介紹自己的姓名、就讀高中和興趣嗜好。要閱讀的文件總共有7份(電子天平、藥品稱量、水銀氣壓計、酒精燈、定量分注器、容量瓶、滴定管和滴定技巧),預計50分鐘內讀完。」。每位同學總結說明後,我均會給予簡短的反饋,如內容的補充,或是給予肯定稱許。遇到英文或實驗觀念特別好的同學,會詢問同學是否願意分享是哪些經歷讓他擁有這些能力。下線前預告了這學期都會使用英文投影片,但以中文講解。遇到專有名詞則會直接使用英文詞彙,大家要熟悉實驗中常會用到的英文專有名詞。第二堂課程結束前,請3位同學分享閱讀這7份實驗技能英文版文件的心得感想。最後同樣用NTU COOL進行線上測驗,作為平時成績的評分依據。
n 結語
當整學期的普化實驗課程結束後,與其他屆沒經歷過線上同步課的學生相比,這屆學生的實驗完成度和報告品質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經歷過線上課的暖場交流設計,得以看到學生們許多不同的面向,也確實提高了我對這屆學生的熟悉程度。
化學實驗是一門實作課程,當受疫情發展限制,必須暫停實體授課但不停學的情勢下,實施線上遠距教學,仍是有可取之處,如:
1. 教師示範實驗時,學生在線上觀看會比在線下來得清晰。
2. 當學生需要依序在全班面前進行交流對談時,線上空間會更適合學生們進行表達。
3. 教師可以隨時進行線上考試,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
以這二堂實驗安全和實驗技能課程為例,主要是實驗安全講解和實驗技能示範,實施線上同步教學似乎可行。但當進入後續的實作實驗,需要學生實際學習安排實驗流程、架設裝置、操作儀器設備、進行反應、觀察與記錄時,線上教學是無法取代學生在線下的實際操作訓練。然而使用線上教學,確實是能創造大量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流機會,營造出一種互助共學的文化。當學生的學習動機被點燃,學生們便會自行去學習各種放在網路上的資源。每個特定時空的教師和學生都有他們要面對的問題,因此當教師設定好適合那個時空的教學目標,不論是線上遠距還是線下實體教學,只要能達成學習目標就是好的教學模式。當未來有教師需要開發實驗線上課時,希望本文分享的線上教學經驗能提供一些幫助。
《臺灣化學教育》第四十七期(2022年6月)
目錄
n 主編的話
u 第四十七期主編的話/邱美虹〔HTML|PDF〕
n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李松濤】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 / 李松濤〔HTML|PDF〕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應用社會性科學議題於科學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 / 林樹聲〔HTML|PDF〕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食安議題的化學教學 / 李 暉〔HTML|PDF〕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的化學教學 / 李啟讓、洪振方、柯承亨〔HTML|PDF〕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小學自然科學領域化學教學之可行性探討 / 陳致澄、王瑞壎、李孟憲〔HTML|PDF〕
u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國小綠色化學視訊實驗活動設計與實踐 / 黃琴扉〔HTML|PDF〕
n 課程教材/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林威志】
u 高中多元選修課程介紹 漫遊幸福川~生活中的化學 / 林威志〔HTML|PDF〕
n 綠色化學/微型化學實驗【專欄編輯/廖旭茂】
u 綠色創客-4:微型電磁攪拌器模組的設計、製作與應用 / 廖旭茂〔HTML|PDF〕
n 新知報導/國內外化學教育交流【專欄編輯/邱美虹】
第四十七期 主編的話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
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Science Council)治理委員會委員及Fellow
中國化學會(臺灣)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學會(NARST)前理事長
[email protected]
在後疫情的六月,我來到巴黎出席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SC)的治理委員會,這是自去年獲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推荐參選並獲選為ISC的治理委員會委員後,首次參加由ISC辦理的實體會議,此次會議主要是讓委員們可以面對面深入討論該組織的未來、2022-2024年的行動計劃(Action Plans 2022-2024)以及ISC對COVID疫情與永續發展的回應。
國際科學理事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於2018年整合國際科學理事會(1931年成立的ICSU)和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1952年成立的ISSC)的組織,其會員包括200多個國際科學聯盟(Unions)和學會(Associations),以及國家級和區域性的科學組織(含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研究理事會)。ISC的願景是將科學作為一種全球公共利益(Science as a Global Public Good),不論是科學知識或是科學資料都必須是可普遍獲得的、其利益也必須是共有的,而在科學實踐面上則應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性、關心全球重要的國際科學性議題和研究,促進世界各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創造性及持續和平發展(詳見https://council.science/),尤其是面對永續目標預定達成的2030年已近以及新冠疫情的發展,更是積極透過多元方式結合各領域科學家的力量來協助各國面對新冠疫情(如COVID報告,ISC, 2022)。
由於組織再造,作為ISC第二屆治理理事會委員的我們對於如何發揮組織跨領域專家的能量、促進彼此的合作、透過科學研究與溝通來服務科學社群與各地區的人們、勾露出共同的願景與提出解決全球科學議題相關的可行方案。以2022-2024擬達成的行動計畫為例(詳見https://council.science/publications/action-plan-2022-2024/),目前ISC規劃的有五個領域的議題,由次委員會來進行細部的討論,這五個領域分別是,領域一:全球永續;領域二:數位世代的科學和科技;領域三:科學政策和公眾對話;領域四:改變在科學和科學系統中的實踐;領域五:科學自由和責任。每個次委員會的成員都必須針對該組所賦予的工作任務加以分析與提出方案,從關注疫情的發展、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到性平問題、推動數位資料的共享、以及建立全球重點區域的駐點辦公室以推動基礎科學研究與討論科學相關議題,讓ISC可以為科學社群及公眾福祉多做貢獻。對我而言,從國內的學術組織(科教學會和化學會)到國際專業學術學會(NARST)及各國的化學會所組成的聯合會(IUPAC),再到由科學和社會科學社群所組織成的跨領域團體(ISC),這些機會讓我有與相同和不同專業背景的學者和人士交流,讓我有更多的看見與學習,也認識到世界各角落都有許多願意在自己的研究之外為更多的人服務的志工,他們獨特的經驗(有大學校長、政府高層人士、國際組織領導人、醫學專家、總統級科學顧問等等)都讓人欽佩,也是學習的對象。在這一屆當中,委員會會致力於Science as a Global Public Good!
最後,本期是以社會性科學議題為主題,亦是彰顯科學與社會不可脫節的關係,而基礎科學更是解決社會性科學問題的基礎。感謝此次專刊主編李松濤教授的規劃以及各篇作者的賜稿,使本期期刊內容豐富,對中學推廣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學校課程有具體的方案可循,也期待學校科學課程可以延伸知識的學習到知識的應用,以情境化的學習讓學生加深對科學的認識。而兩篇常態性文章皆以實驗為主,非常實用且具創意,可以立即為教學使用與參考。
參考資料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2022). Unprecedented & Unfinished: COVID-19 and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and Global Policy. https://council.science/wp-content/uploads/2020/06/UnprecedentedAndUnfinished-OnlineVersion.pdf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
李松濤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在我國以素養導向為主的新課綱概念架構中,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出具有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而問題解決的能力則是科學素養概念中最重要的養成目標之一。在科學教育的研究主軸中,有關「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 的相關探討已有多年,其價值在於此類議題的探討同時涵蓋了科學知識、科學歷程、科學認識觀,科學本質觀,乃至科學社會學與科學價值觀等各項科學教育的重要內涵,無疑地是一種非常適合於科學素養培養的教學切入主題。
所謂「社會性科學議題」,通常泛指一切有爭議的社會性問題,其內涵在概念理解和實施程序上都與科學有相關性,爭議的起源主要是因為此類開放性的問題往往無法順利地找到明確的問題解決方案,因為包括政治、經濟和倫理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此類議題的問題解決歷程,諸如目前常看見的氣候變化、基因改造、核能運用,乃至最新的新冠肺炎疫苗等主題,都與此類議題的特徵相符,而此類議題在科學教學時所應該扮演的角色,也值得關心科學教育發展與實踐的社群夥伴們繼續深入探索。
本期《臺灣化學教育》電子期刊的專題為「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非常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邱美虹教授邀請本人擔任這期文章的客座主編,我們總共收集到五篇相關文章,其中,國立嘉義大學林樹聲教授的文章題目是「應用社會性科學議題於科學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該文首先說明「科學/技學/社會」(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和SSI之間的關係,然後闡述SSI在科學教學與學習的成效,接著提出可以在科學教學中實踐SSI的相關議題、對應的教學策略和評量方式,最後則針對科學教師實踐SSI教學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出相關的建議。其次,國立東華大學李暉教授的文章題目是「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食安議題的化學教學」,該文則是以SSI在食安議題、媒體環境與化學教育的概念交集中,提供了針對非自然學科背景大學生選修課程的設計思維,特別強調在化學相關議題上能引導學生探究與實作,釐清SSI的本質,以培養出媒體識讀的理性思維。接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洪振方教授研究團隊的文章題目是「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化學教學」,該文嘗試結合責任漸進移轉(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GRR)的結構化四階段教學模式與Toulmin’s argumentation pattern (TAP)論證模式,以台灣的再生能源、核能與火力發電方式對生活與環境之影響的社會性科學議題,設計對應的教學流程,希望可以藉由培育學生重要的科學素養以使其成為自主獨立的學習者。
最後二篇文章是有關國小自然科學的SSI課程設計,分別由國立臺南大學陳致澄教授研究團隊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黃琴扉教授提供,題目分別是「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小學自然科學領域化學教學之可行性探討」以及「國小綠色化學視訊實驗活動設計與實踐」,前者主要透過課綱分析找出國小階段與化學教學有關的跨科概念,輔以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核心目標的對應,再蒐集與化學生活有關的新聞議題,提出一些能在小學階段落實的SSI導向化學教學方向與小學階段實施SSI導向化學教學應注意的事項;後者則是在這二年疫情影響實體教學的前提下,探究如何將綠色化學觀念引入視訊課程的實驗中,希望探討視訊實驗課程的可行性。
整體而言,本期電子期刊所呈現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相關文章內容同時呈現了理論與實務等面向的內涵,除了希望可以提供有興趣的化學教育者一起參考之外,也期待讀者與作者之間可以有後續的延伸對話或討論。最後,要再一次感謝前述五篇文章的作者群,您們的貢獻為我們的化學教學社群提供了一個高品質的交流平台,也非常感謝編輯助理夥伴們的協助,更要歡迎長期關注本電子期刊的讀者群,跟我們一起參與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思考激盪! 謝謝大家!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應用社會性科學議題於科學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
林樹聲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數理教育碩士班
n 前言
將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 [SSI])納入科學教學和學習是充實學生科學素養的進向之一,已有許多科學教育研究證實了此點。本文的主旨在介紹應用SSI於中等教育科學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文章首先說明「科學/技學/社會」(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和SSI之間的關係和差異;其次闡述SSI之於科學教學或學習的成效,包括能建構出相關於議題的知識和概念、提升對科學本質的了解、學會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增進道德思考和推理、察覺環境問題……等;接著,提及科學學科中實踐SSI可選擇的議題、SSI的教學模式和策略、評量,最後論述科學教師的準備和實踐、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文末提出相關的建議。
n 引介
繼一九八零年代科學教育界提出「科學/社會/技學」(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大方向後,一九九零年代末期,科學教育界興起另一波的呼籲——將「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科學課程,繼續藉此促進學生建構與議題相關的概念和知識,同時也培育學生各種高層次思考能力。這一個趨勢和力量,直到今天仍方興未艾。到底STS、SSI二者有何關聯和異同?SSI的應用有何理論基礎?又如何將SSI應用到中等教育中的科學課室呢?而教師利用SSI又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知識和能力?本文將針對上述問題一一提出說明和論述。
n 從STS到SSI
1980年代科學教育的改革走向「培育全民科學素養」為目標(AAAS, 1989),不再只是養成「科學從業人員」(科學家或工程師)為主。此一變革意味著科學的課程和教學也必須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才能克盡其成,達成這樣新設定的目標。
過去以來的傳統科學課程(教科書)之組織和編排,基本上都是以學科的「概念」為主軸,由淺而深、由基礎到應用的方向,再配合螺旋式課程的理念做加廣和加深(Bruner, 1960),因此一個單元裡,往往涵蓋相關於主概念的事實、知識、原理和原則、範例,同時搭配相關的實驗。
而在全民科學素養的願景下,STS教育或課程理念的倡導,即是對傳統以「概念為主」的課程做出省思——過度重視科學概念和知識的學習,忽略了科學與生活的連結、科學在社會中的應用,以及其所引發的問題(Yager, 1993)。所以從STS出發的科學教學或學習,目的即在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動機,培育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做決定的能力,並促進學生了解「科學、技學、社會三者既是相互關聯的,也會相互影響」(Ratcliff, 2001)。同時,STS的教學取向一方面拉近科學學習與學生的距離,另一方面也期望學生能將校內所學的科學,應用於校外的生活之中,更期待學生能在未來負起公民的社會責任(Keeves & Aikenhead, 1995),特別是參與一些與科技和社會有關的爭議問題之討論(Ramsey, 1993)。
只是STS教學和課程理念,也受到外界的一些挑戰,尤其是來自家長、社會普遍要求檢視學生的「科學學習成效」的情況。所以,許多STS的教育研究都致力於證明即使使用不同於概念結構出發的教材,學生的科學學習成就依然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尤其是知識建構的成果(eg. Yager, Tamir, & Huang, 1992; Yager, Choi & Akcay, 2009)。也因此,STS出發的教育研究反而較少聚焦在「討論科技爭議的問題」,到底如何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為學生帶來什麼樣有別於知識以外的收穫。
就在STS理念和教育漸漸走向平淡之際,科技應用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科學教育的研究風潮也跟著轉向探討這類議題帶給科學教育的意義和功能。這些議題包括核能使用、生物複製、基因改造、奈米科技……等。而討論這些問題的面向則涉及了倫理、道德、法律、經濟、社會、政治、生態保育……等,是一跨學科、跨領域的思考。如眾所皆知的,面對此類問題,不同的利益團體會從不同的立場出發,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而每一種解決方法都反映著支持者的價值選擇(Oulton, Dillon, & Grace, 2004)。由於不同利益團體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法之間缺乏相當的共識,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價值觀無法協調的情況下,爭議因而形成,問題解決就成了懸而未決的狀態。而有關這類由科技引起、具備爭議、做決定上的兩難、非良好結構(ill-structured)的問題,即被稱為「社會性科學議題」(Stradling, 1984; Levinson, 2006)。
至於為什麼科技應用或發展會形成社會爭議和公共討論的焦點呢?Kolstø (2001)指出:正因為這項科技處在發展當中(science-in-the-making),在證據不足的前提之下,它帶給人類自身、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至今仍然屬於未定的結論,科學家只能從機率出發,談論此項技術帶給社會可能的風險(Christensen, 2009);這也表示議題本身涵蓋的狀況與條件是複雜的,無法像實驗室內的實驗,在充分控制變因之下取得肯定且確切的結果(Millar, 1997)。
由此可知,不論是STS或SSI,在概念上的共通處都是強調學生必須知道科學、技學與社會並非獨立的三個領域,而是相互影響的;且在彼此的互動之下,對人類社會產生正面的效應,也會帶來負面的衝擊,只是目前證據不足,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因此,科技鑲嵌或融滲(embeded)在社會中發展的「科學本質」就不脛而走。同時,二者也強調學習者必須了解相關於議題的知識,當一個人具備議題所涵蓋的相關科學知識,他對此議題下的爭議討論,更能言之有物和成理,而不會流於空泛或純粹的猜測(Sadler & Zeidler, 2005)。
那麼到底STS和SSI二者之間在科學教育中的差異是什麼呢?Zeidler等人(2005)明確的指出SSI與STS較大的差異在於:SSI涵蓋(subsume)了STS的教育理念,有較多來自心理學、社會學和認識論的論述基礎與支持;SSI既作為教學的一種情境,也作為教學的策略之一。而且,除了符應學生的認知能力之外,SSI更重視學生在倫理、道德層面上的推理、發展學生的品格、美德,以及促進學生省思運用科技、審慎做決定的適切與否,由此強化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Zeidler et al, 2002)。換言之,在重視討論科技爭議的前提之下,除了顧及培育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參與討論的能力之外,更多價值傾向、情感層面的因素,被納入討論SSI的過程之中,同時也回過頭來評量這個過程對學生智識上的影響、達成「功能性科學素養(functional science literacy)」的程度如何。這些都是過去STS理念和教育較未著墨,或者曾提及但未突顯出來的內涵。
n SSI之於科學教育
事實上,Zeidler等學者大力倡導於科學課室中實踐SSI的教與學,加上後續眾多科學教育學者的相繼投入,確實將SSI的科學教育研究推上了「顯學」的地位。而以SSI為教材、情境的研究延續至今,仍舊是許多科學教育或環境教育研究的焦點。與其說SSI作為STS的「舊瓶新裝」,不如說SSI是把STS提及但未徹底實踐的目標彰顯和落實出來。即便「品格、美德、負起社會的公民責任」等SSI重視的「具體目標」(Objectives)不易達成或評量,但利用SSI具備「爭議的」特性,確實能在科學教學和學習上,創造出許多的可能(Zeidler, Herman & Sadle, 2019),這是向來強調具有正確答案、遵循嚴謹邏輯推理的科學解題訓練,無法做到的部分。
經過科學教育學者二十多年來的努力,運用SSI於科學教學中,確實為不同教育層級的學生帶來許多正面的學習成效。這些學習成效分別反映在:建構出主題或議題相關的科學知識與概念(e.g. Kiryak & Çalik, 2018; Sadler, Romine, & Topcu, 2016;
Sadler & Zeidler, 2005)、提升對科學的態度(eg. Pelch, & McConnell, 2017)、對科學本質的了解(eg. Khishfe, 2013; Lederman, Antink & Bartos, 2014; Khishfe et al, 2017; Zeidler et al, 2002)、增進反思判斷(e.g. Zeidler et al, 2009)、道德思考和推理(例如盧俊達、林樹聲,2019; Fowler, Zeidler, & Sadler, 2009)、促進非制式推理(e.g. Karpudewan & Roth, 2018)、探究能力(e.g. Lee & Brown, 2018; Eastwood et al, 2013)、論證能力(例如蘇衍丞、林樹聲,2012;Evagorou & Osborne, 2013; Lin & Mintzes, 2010)、做決定的品質(e.g. Gresch, Hasselhorn, & Bögeholz, 2013; Hsu & Lin, 2018)、察覺環境問題 (Mueller & Zeidler, 2010)、溝通技能(Chung et al, 2016)……等。
儘管上述的研究在取樣上多數非隨機,再加上實踐情境的差異、學生素質的不同,這些前提都代表著若要將研究的結果做出推論,都會受到相當的限制。但不可否認的,眾多實徵研究的結果都證實將SSI引入科學課堂進行教與學,確實能為學生帶來許多不同的正面效益。
n 中等教育中科學學科裡的社會性科學議題
Schenk等人(2021)調查近三百篇SSI教學的實徵研究對象後,發現在中等教育中實踐SSI教學研究的佔多數——其中以高中最多,其次是國中。這代表進行SSI教學除了考量學生的成熟度之外,學生的學科背景裡若能具備一些科學知識作為基礎,也會讓SSI的教學或討論進行得較為順利。
至於選擇議題上,正因為SSI是跨學科的議題(既跨科學學科,也跨人文和社會學科),所以很難以單一學科的概念和知識領域,區分什麼議題屬於什麼學科。而若要在中等教育中的科學課室裡實踐,也許可以以什麼單元教什麼主概念的方式,尋找與此單元和主概念相關的SSI。例如談論輻射、電磁波、放射性元素、能源的使用,我們可連結到「手機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嗎?為什麼?」(可參考Albe, 2008a, 2008b; Cajas, 1999; Daylot et al, 2019)、「台灣情境下的電力供應,你會支持繼續使用核能(或太陽能、風力)嗎?為什麼?」再例如,講到「大氣的組成、溫室氣體、氣候變遷」等概念時,就可討論「全球暖化加劇的成因是人為或是自然的一部分?」(可參考Atabey & Topcu, 2017; Flener-Lovitt, 2014 )再例如,教學教到化合物、酸鹼中和、空氣汙染、懸浮粒子(膠體)、化學的生活應用時,可以討論「農夫以燃燒的方式處理收割後田中留下的稻桿,你支持嗎?為什麼?」其他與生命科學的有關主題,例如優生學、人類基因組解讀、基因改造作物、生物複製技術……等,更是不勝枚舉。
n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評量
而接著要問的是:有任何教學模式適合老師們教導SSI時採用嗎?答案是肯定的,科學教育學者從研究上,提供了不少模式和方法給老師們使用。例如Amos與Levinson (2019)、Kurup & Levinson(2021)、Levinson(2018)、Powell(2021)、Presley
et. al, (2013)、Sadler, Foulk與Friedrichsen (2017)……等。
筆者在此推薦使用Ramsey(1993)提出的「議題教學模式」,此一模式的各階段都有清楚的目標,而且具備四個具體的階段,教師只需要在各個階段裡確認目標、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或方法即可。此一模式原本只是提醒實踐STS教師需要注意議題教學時必須達成的四個層面的目標——「基本層次、知覺層次、調查和評估層次、公民責任層次」,但將此四個目標視為議題教學需要涵蓋的內容和順序,亦不失為引導教學進行的四個SSI教學的「階段」或「模式。
Ramsey認為「基本層次」是指議題涵蓋的基本科學概念和知識,這是教師進行議題教學首要幫助學生建立的部分;「覺知層次」則讓學生從不同觀點出發,例如倫理、道德、經濟、生態和環境、宗教、政治……等,去了解議題中涉及的問題,以及各個利益團體對此一議題解決方案的論述;「調查和評估層次」是希望學生能找出證據,支持或否決在覺知層次中不同利益團體的各個論點;最後一個層次則是「公民責任」,旨在讓學生採取行動,發揮行動的力量影響社會,也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
以進行「全球暖化」議題為例(詳見林樹聲,2005),教師必須先建立學生對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二者的關聯、成因和影響、減緩和調適、格拉斯哥協議(更早的京都協議、巴黎協議)等基本概念與知識的了解,以符合「基本層次」的要求,此階段可使用的教學策略會以講述和提問為主。接著,讓學生了解此一議題涵蓋的爭議問題是什麼?(全球暖化加劇的成因是人為或是自然的一部分?)列出涉及此問題的利益團體(例如支持不同解釋的科學家、政治人物、經濟學者、一般民眾……等)有哪些?他們各自持有的觀點(立場)和論點是什麼?從分組查閱、收尋和解讀資料開始,再到各小組口頭或書面報告統整資料的結果,「覺知問題」的所在。再來,教師引導小組進入「調查和評估」層次,小組必須進一步找出背後支持或否決各個論點的證據,判讀證據的可信和強弱程度,甚至發表各團體還可以補強什麼證據來支持自我的論點。最後一個層次則是「公民責任」,教師可以模擬公民投票,讓學生以投票的方式表達支持或反對減緩全球暖化加劇的政策或法規;或者發起一人一信,寫信給立法委員,期待他們加快立法或審核有關減緩和調適全球暖化加劇的法案;亦或是在校園中擺設攤位,鼓吹大家加入減碳行動或強化減碳的行為。原則上,就是帶領學生化認知為行動,真正踏出教室一步,為公民責任做準備或落實公民責任。
至於評量上,除了概念和知識的部分有標準答案之外,筆者建議可藉由SSI教學評量學生「高層次思考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論證(提出論點、反論點、反駁、證據的能力)(林樹聲、黃柏鴻,2009)、批判思考(Lin, 2014)、做決定(Hsu & Lin, 2018),或者使用證據的能力(Manz, 2016)……等。事實上,若教師決定評量學生高層次思考能力,基本上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連帶地使用到已學過的知識或概念,畢竟高層次思考能力是情境相依於議題的,不可能不用到與議題有關的知識或概念。所以,只要教師善用或修正學者發展的評分架構(或稱「評分規準」),或者根據學生填答的結果,教師自行發展和建構出評分架構也是可行的,此一過程也等於教師嘗試實踐素養導向的評量。
n 科學教師的準備和實踐上的問題與困難
至於中等教育中的科學教師若要在課堂中納入SSI,自己需要準備什麼呢?充實自己教授SSI的PCK實屬必然。針對SSI的PCK一樣包括兩大核心知識——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CK] )和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 [PK])(Shulman, 1986),其中內容知識在此是指與議題有關的「議題知識」,意即教師選擇的議題涵蓋哪些必須了解的知識(包括科學知識);PK則是指進行SSI教學時會使用到的「教學模式、方法或策略」。這意味著教師在考量課程主題、學生的興趣和程度後,必須對選擇的SSI建構起相關的背景知識、涉及此一議題的利益團體的觀點、解決問題的論點,及其背後支持與否的證據。也就是說,教師需要確認自己利用SSI,到底想培育學生達成什麼目標,然後針對目標,做目標導向的教學設計。
而過去研究探討教師實踐SSI時,會遇到哪些挑戰或困難呢?Chen與Xiao(2021)指出這些問題可以分成「教師、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層面來談。就教師層面來說,教師具備SSI的知識、實施和引導學生討論的能力、信念、信心等皆會影響教師實踐的意願。學生層面則包括學生具備的科學知識、學習的經驗和習慣(不習慣沒有標準答案的結果)、找尋和判讀資料,以及論述的能力等,都是一些阻礙具體實踐的因素。學校方面則包括進度壓力、教學時間有限、教科書中沒有涵蓋、缺乏可直接利用的教材、來自家長的意見等。
筆者在此當然無法一一幫助教師解決上述的問題或困難,但若有心,在利用機會或與同儕合作(協作)的情況下,做出一些教學上的改變和調整仍屬可能。萬事起頭難,只要教師願意跨出第一步、打破自己向來的教學習慣,給自己、也給學生機會做改變,相信很多問題和困難都能水到渠成,一一被化解。而透過不斷的充實自我、實踐和反思,教師都能越教越上手,越有心得和想法,學生的學習亦然。
n 結語
繼STS之後,SSI的興起為跨領域的科學教學或學習,開啟了另一個可嘗試的途徑。而許多科學教育研究,也都支持和倡議科學教學裡,應該納入這類議題。再者,SSI的教學也讓學生的學習,跳出了只是追求標準答案的過程和結果的框架,變成如何做出合理論述,並找尋證據支持或反駁的過程。基於上述這些理由,中等教育裡的科學老師都應該勇於嘗試SSI教學,為自己的教學注入另一種可能。
筆者在指導一些研究生從事SSI教學時,最常遇到的情況是:教師首次實踐SSI教學的當下,幾乎都會懷疑自己實踐的到底對不對,因而需要有人從旁指導或給予意見。若有專家、學者做諮詢,當然會讓教師更有信心實踐SSI教學;但若沒有,教師們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專業、同儕的力量,透過觀摩、討論和反思,都能讓自己對SSI教學掌握的更透徹、更熟悉。一些教師在實踐SSI教學後的分享如下:
「有耐心地鼓勵後,學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看到這些學生能發言,即使他們不是主動的,感覺還是很棒。」
「雖然我知道討論一次SSI的效果很有限,但若每學期都能實施個一到兩個議題,讓學生習慣全班這樣的討論,相信慢慢的,學生一定能表現得更好。」
「對我自己來說,以前總覺得照著課本教就好,現在則覺得自己也有設計課程的能力,未來可以根據課本的主題和內容做相關SSI延伸,SSI的教學並沒有當初想像的那樣難。」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科學教師們,一起嘗試實踐SSI的教學吧!
n 參考文獻
林樹聲(2005)。通識教育中科學課程之環境議題單元設計與教學建議——以全球暖化議題為例。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2),27-42。
林樹聲、黃柏鴻(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中之論證能力研究──不同學業成就學生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17(2),111-133。https://doi.org/10.6173/CJSE.2009.1702.02
盧俊達、林樹聲(2019)。社會性科學議題情境下高中生道德判斷和其依據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27(3),147-166。https://doi.org/10.6173/CJSE.201909_27(3)0001
蘇衍丞、林樹聲(2012)。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情境下應用鷹架教學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論證能力。科學教育學刊,20(4),343-366。https://doi.org/ 10.6173/CJSE.2012.2004.03
Atabey, N. & Topcu, M. S. (2017).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oscientific issues-based curriculum uni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lobal warming iss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 153-170.
https://doi.org/10.18404/ijemst.296027
Albe, V. (2008a). Students’ posi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of scientific evidence about a controversial socioscientific issue. Science & Education, 17, 805-827. https://doi.org/10.1007/s11191-007-9086-6
Albe, V. (2008b). When scientific knowledge, daily life experience, epistemological and social considerations intersect: Students’ argumentation in group discussions on a socio-scientific issue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1), 67-90. https://doi.org/10.1007/s11165-007-9040-2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1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AAS.
Amos, R. and Levinson, R. (2019). Socio-scientific inquiry-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for engaging with the 20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rough school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Global Learning, 11(1), 29-49. https://doi.org/10.18546/IJDEGL.11.1.03
Bruner, J.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02/bs.3830090108
Cajas, F. (1999).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school science in everyday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7), 765-773. https://doi.org/10.1080/095006999290426
Chen, L. & Xiao, S. (2021). Perceptions,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science teachers in teach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 systematic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32, 100377. https://doi.org/10.1016/j.edurev.2020.100377
Christensen, C. (2009). Risk and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45(2), 205-223. https://doi.org/10.1080/03057260903142293
Chung, Y., Yoo, J., Kim, S.-W. Lee, H., & Zeidler, D. (2016). Enhanc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throug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4(1), 1-27. https://doi.org/10.1007/s10763-014-9557-6
Daylot, K., Sharon, A. J., Orr, D., Ben-David, Y. B., & Baram-Tsabari, A. (2019). 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in everyday life:
Perceptions of Wi-Fi radiation risks in school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51(2), 1035-1054. https://doi.org/10.1007/s11165-019-09894-w
Eastwood, J. L., Sadler, T. D., Sherwood, R. D., & Schlegel, W. M. (2013).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socioscientific issues based undergraduate human biology major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inquir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3(3), 1051-1078. https://doi.org/10.1007/s11165-012-9298-x
Evagorou, M. & Osborne, J. (2013). Exploring young students’ collaborative argumentation within a socioscientific issu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0(2), 209-237. https://doi.org/10.1002/tea.21076
Fowler, S., Zeidler, D., & Sadler, T. (2009). Moral sensi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 hig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2), 279-296. https://doi.org/10.1080/09500690701787909
Flener-Lovitt, C. (2014). Using the socioscientific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to teach chemical content 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10), 1587-1593.
Gresch, H., Hasselhorn , M., & Bögeholz, S. (2013). Training in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n approach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etence to deal wit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5(15), 2587-2607. https://doi.org/10.1080/09500693.2011.617789
Hsu, Y.-S. & Lin, S.-S. (2018). Prompting students to make socioscientific decisions: Embedding metacognitive guidance in an e-Learning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9(7), 964-979.https://doi.org/10.1080/09500693.2017.1312036.
Karpudewan, M. & Roth, W. M. (2018). Changes in primary students’ informal reasoning during an environment-related curriculum o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6(3), 401-419. https://doi.org/10.1007/s10763-016-9787-x
Keeves, J. P. & Aikenhead, G. S. (1995). Science curricula in a changing world. In B. J. Fraser & H. J. Walberg. (Eds), Improving Science Education (pp.13-45).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Khishfe, R. (2013). Transfer of nature of science understandings into similar contexts: Promises and possibilities of an explicit reflective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5(17), 2928-2953. https://doi.org/10.1080/09500693.2012.672774
Khishfe, R., Alshaya, F. S., BouJaoude, S., Mansour, N., & Alrudiyan, K. I. (2017).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ir arguments in the context of four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9(3), 299-334. https://doi.org/10.1080/09500693.2017.1280741
Kiryak, Z. & Çalik, M (2018). Improving grade 7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water pollution via comm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6(6), 1025-1046. https://doi.org/10.1007/s10763-017-9820-8
Kolstø, S. D. (2001). Scientific literacy for citizenship: Tools for dealing with the science dimension of controversial socioscientific issues. Science Education, 85(3), 291-310.https://doi.org/10.1002/sce.1011
Kurup, P. M. & Levinson, R. (2021). Informed-decision regarding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21, 166-185.https://doi.org/10.1007/s42330-020-00123-5
Lederman, N. G. & Lederman, J. S. (2014).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nature of science. In N. G. Lederman, & S. K. Abell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 vol II (pp.600-620). New York: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097267-41
Lee, E. A. & Brown, M. J. (2018). Connecting inquiry and values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27(1-2), 63-79. https://doi.org/10.1007/s11191-017-9952-9
Lederman, N. G., Antink-Meyer, A., & Bartos, S. (2014). Nature of science, scientific inquiry, and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rising from genetics:A pathway to developing a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citizenry. Science & Education 23(2), 285-302. https://doi.org/10.1007/s11191-012-9503-3
Levinson, R. (2006).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evidence in teaching controversial socioscientific issues. The Curriculum Journal, 17(3), 247-262.https://doi.org/10.1080/09585170600909712
Levinson, R. (2018). Introducing socio-scientific inquiry-based learning (SSIBL). School Science Review, 100(371),31-35.
Lin, S.-S. (2014). Science and non-scienc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rgumentation performance in reading a science news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2(5), 1023-1046.http://doi.org/10.1007/s10763-013-9451-7
Lin, S.-S. & Mintzes, J. J. (2010). Learning argumentation skills through instruction i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The effect of ability lev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8(6), 993-1017.https://doi.org/10.1007/s10763-010-9215-6
Manz, E. (2016). Examining evidence construction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world into community knowledg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3(7), 1113-1140.https://doi.org/10.1002/tea.21264
Millar, R. (1997). Science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What can the school curriculum achieve? In R Levinson and J. Thomas. (Eds), Science today—Problem or crisis? (pp.87-101). New York, Routledge.
Mueller, M.P. & Zeidler, D.L. (2010). Moral-ethical character and science education: Ecojustice ethics throug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 In D. Tippins, M., Mueller, M., van Eijck & Adams, J. (Eds), Cultural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ism: The confluence of ecojustice, place-based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pp.105-128). New York: Springer.
https://doi.org/10.1007/978-90-481-3929-3_8
Oulton, C., Dillon, J., & Grace, M. M. (2004). Reconceptualizing the teaching of controversial iss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4), 411-423.https://doi.org/10.1080/0950069032000072746
Pelch, M. A., & McConnell, D. A. (2017). How does adding an emphasis o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fluence student attitudes about science, its relevance,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65(2), 203-214.
https://doi.org/10.5408/16-173.1
Powell, W. A. (2021). Socioscientific issues-based instruction for scientific literacy development. New York: IGI Global.
Presley, M. G., Sickel, A. J., Muslu, N., Johnson, D. M., Witzig, S. B., Izci, K., and Sadler, T.D. (2013). A framework for socio-scientific issues based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or Journal, 22(1), 26-32.
Ramsey, J. (1993). The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Science Education, 77(2), 235-258. https://doi.org/10.1002/sce.3730770210
Ratcliff, M. (2001).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School Science Review, 82(300),83-92.
Sadler, T. D., & Zeidler, D. L. (2005).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nt knowledge for informal reasoning regard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pplying genetics knowledge to genetic engineering issues. Science Education, 89(1), 71-93. https://doi.org/10.1002/sce.20023
Sadler, T. D., Romine, W. L., & Topçu, M. S. (2016). Learning science content through socio-scientific issues-based instruction: a
multi-level assessmen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8(10), 1622-1635, https://doi.org/ 10.1080/09500693.2016.1204481
Sadler, T.D., Foulk, J.A., & Friedrichsen, P.J. (2017). Evolution of a model for socio-scientific issu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 75-87. https://doi.org/10.18404/ijemst.55999
Schenk, L., Hamza, K., Arvanitis, L., Lundegård, I., Wojcik, A., & Haglund, K. (2021).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 science education: An opportunity to incorporate education about risk and risk analysis? Risk Analysis, 41(12), 2209-2219. https://doi.org/10.1111/risa.13737
Stradling, R. (1984). The teaching of controversial issues: an evaluation. Educational Reviews, 36(2), 121-129. https://doi.org/10.1080/0013191840360202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Yager, R. E. (1993).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3(3),145-151. https://doi.org/10.1111/j.1949-8594.1993.tb12213.x
Yager, R. E., (2009). Comparing science learning among 4th-,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STS versus textbook-based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21(2), 15-24.https://doi.org/10.1007/BF03173681
Yager, R. E., Tamir, P., & Huang, D. -S. (1992). An STS approach to human biology instruction affects achievement & 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ience majors.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4(6), 349-355. https://doi.org/10.2307/4449509
Yager, R. E., Choi, A. & Akcay, H. (2009). Comparing science learning among 4th-,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STS versus textbook-based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21(2), 15-24. DOI: 10.1007/BF03173681
Zeidler, D. L., & Sadler, T. D. (2008). The role of moral reasoning in argumentation: Conscience, character and care. In S. Erduran & M. Pilar Jimenez-Aleixandre (Eds.), Argument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Perspectives from classroom-based research (pp.201-216).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Press. https://doi.org/10.1007/978-1-4020-6670-2_10
Zeidler, D. L., Sadler, T. D. Applebaum, S., & Callahan, B. E. (2009). Advancing reflective judgment throug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6(1), 74-101. https://doi.org/10.1002/tea.20281
Zeidler, D. L., Sadler, T. D., Simmons, M. L., & Howes, E. V. (2005). Beyond STS: A research-based. Science Education, 89(3), 357-377. https://doi.org/10.1002/sce.20048.
Zeidler, D., Sadler, T., Applebaum, S., & Callahan, B. (2009). Advancing reflective judgment throug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6(1), 74-101. https://doi.org/10.1002/tea.20281
Zeidler, D.L., Walker, K.A., Ackett, W.A., & Simmons, M. L. (2002). Tangled up in views: Beliefs in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responses to socioscientific dilemmas. Science Education, 86(3), 343-367. https://doi.org/10.1002/sce.10025
Zeidler, L. D., Herman, B. C., & Sadler, T. D. (2019). New directions i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research. 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1:11. https://doi.org/10.1186/s43031-019-0008-7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食安議題的化學教學
李 暉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校科學教育中常忽略偽科學這部分,以致學生普遍存在偽科學信念。因此學校科學應教導學生認識偽科學,並教他們如何以批判思考的方式評鑑偽科學的宣稱。 (Martin, 1994)
n 前言
食安議題關乎每位國民的健康,而媒體中卻偽科學充斥,影響至鉅(鄭怡卉,2013),相關報導為求點閱率常流於嘩眾取寵,引起大眾的食物驚恐(food scare),民眾缺乏相關知識,往往理盲而濫情,基於對「化學」的恐懼和對公務機關的不信賴,造成驚恐而莫知所從。本文介紹之課程與教學就是為改善此一現象,而以食安議題為主軸的化學教學。
n 食安、媒體與化學
媒體是社會大眾得知時事與獲取新知的重要資訊來源,有關科學議題的報導更可能是一般人在離開校園後少數可以接觸到科學資訊的管道(Norris, Phillips & Korpan, 2003;引自鄭怡卉,2013)。
黃俊儒和簡妙如(2008)也指出,科學新聞中「醫藥∕健康∕食品」類(佔22.7%)屬於高頻次的科學知識領域類型。此一類型議題是由來已久的民生問題,其中的食品健康新聞又多半是一件件食安事件所累積而成。民眾從媒體(而非教科書)中接觸到「三聚氰胺」、「順丁烯二酸」、「銅葉綠素」、「塑化劑」……等詞彙時,伴隨的都是「毒害」、「污染」、「致癌」、「慢性自殺」……。無怪乎只要談到「化學」,一般民眾直覺產生「有毒的」、「害人的」印象,甚至「恐懼」而希望生活中不會出現任何化學品。
資深化學家Mark Lorch在2014年5月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發文指出,在新聞、廣告和常見的用法中,「化學的」這個詞彙常常被暗示它們是有害的。由於情感性的語言往往與「化學品”結合使用,導致一系列的迷思出現。他列舉了其中五個最嚴重的迷思。包括:
1. 你可以擁有一個不含化學品的生活
2. 人工製造的化學品都是有害的
3. 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會導致癌症
4. 化學物質像是定時炸彈
5. 我們是不受管控的實驗中的白老鼠
無獨有偶,2016年3月,專欄作家David Robson在BBC上發表一篇文章《讓我們忽視真正危險的「化學恐懼症」》,指出:
大約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種古怪的恐懼氛圍開始在發達國家蔓延開來—有人認為,有一種有毒物質正在對我們構成威脅,入侵我們的身體。它不僅改變了我們食用的食物和呼吸的空氣,甚至改變了我們給孩子購買的玩具。這個「眼中釘」究竟是什麼?「化學製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人工化學製品。即便已經有大量證據證明合成物質是安全的,但還是有很多人一定要選擇天然替代物,認為天然植物提取物肯定比工廠裏生產出來的東西更加安全。科學家給這種恐懼症起了一個名字—「化學恐懼症」。
上述的化學恐懼症又與媒體的推波助瀾息息相關。食安事件透過新聞媒體的傳播,已經成為一般民眾生活中的夢魘,究竟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影響民眾的資訊幾乎全都來自媒體。另一方面,近年來智慧型手機與社交媒體的誕生,資訊傳播網絡之廣,傳遞速度之快,更是甚於以往。每日被灌入之訊息數以百計,更別提主動瀏覽社群活動時廣告與內容農場的轟炸。這些訊息往往以聳動的標題,未經證實的內容,基於民眾對「化學」與「疾病」的恐懼,不僅誇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在民眾恐慌之餘,遂行其廣告之實,或騙取點閱。許多民眾亦基於善意提醒,不經查證(也不知如何查證)就全數分享,以致於相關單位或學者一再澄清,卻實效有限(李暉,2016)。
科學訊息原本就背負「不確定性」的沉重包袱。就邏輯上來說,要證明一個否定命題是非常困難的。基於每個人的體質差異,要承諾大眾群體「吃XX是絕對安全的」確實存在邏輯命題上的困難。人們要求肯定,但他們只是得到了概率,說 「XX物也許有毒」,簡單幾個字,就遠遠抵得過說 「據我們所知,XX物迄今並未發現有危害」。事實上在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 SSI)中,對食物安全的質疑,少數科學家(或醫師)的言論,往往抵銷了官方機構的權威性影響,少數具有科學身份的人會比贊成食用XX物的全部同行産生更大的影響。哪怕這些人即使是無名之輩,平庸之才,沒有聲譽,甚至在科學界只是極少數,這都無妨。只要和食物恐慌連在一起,就會在社會中產生不對稱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已開發國家無溫飽問題時,對於健康問題日益重視,社會大眾在飲食議題上,多採小心原則,寧信其有,即便看似無害,也先採觀望態度。對於飲食小心的程度或嚴或寬原本是個人抉擇,但現況卻是因為對相關知識與邏輯的欠缺,導致在某一方面小心翼翼,另一方面卻門戶大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例如民眾對於癌症的恐懼,只要提到「致癌」或「致癌物」就容易引起恐慌。事實上在WHO公布的致癌物分類中,除了第1類和2A類,其餘儘管有風險(沒有絕對的零風險),可能性卻極低,或並無發現任何案例。常見有人堅決拒用第3類的「三聚氰胺」,卻不排斥危險性更高2B類的「手機輻射」,甚至已確定危害性第1類的「酒精飲料」和「香煙」。
n 課程背景
十二年國教重視素養之培養,成敗關鍵在教師,因此教師科學媒體素養與教學能力之培養至關重要。然而Ching (2014)指出,師培機構課堂生活的複雜現實與師培課程中所教的理論原則存在著差距。
東華大學教育系科學教育碩博士班教育目標之一即為培養中小學科學師資,在課程設計上為符合教育部國小教師加註自然領域專長,在科學專業科目上共開授物理特論、化學特論、生物特論以及地球科學特論四科各3學分課程,以增進國小師資之科學學科知識(content knowledge)。本人科學專業背景為化學,故化學特論一科多年來一直是本人擔綱,課程內容以普通化學和生活化學為主。近年來許多修課學生大學非自然科背景,對於化學一科甚感恐懼與誤解,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即以食安、美食為主題,期望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並增加食安議題之專業知識。
n 課程規畫
以最近一次(110-1)開課之為例,教學計畫如下:
一、教學目標:
化學係科學教育之基礎學科之一,是學習科學內容知識不可或缺的一環。本課程著重於認識與精研中小學化學教材,普通化學基本概念、科學媒體識讀、自然領域化學相關教材與實驗,以培養及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科內容知識(chemical content knowledge)。
二、課程內容:
1. 普通化學基本概念
2. 美食中的科學與食安議題
3. 化學相關之生活事例
4. 基於證據的化學探究與實作
三、實施方式:
講述、實作、討論
四、評量方式:
1. 參與(出席與討論) 25%
2. 口頭報告 25%
3. 實作 25%
4. 期末報告 25%
五、課程參考書目(見附錄一)
六、課程綱要及教學進度(見附錄二)
n 課程實施
本課程之實施如附錄二課程綱要及教學進度,但在實施面向上可分以下四項
一、以生活相關事例解說化學基本概念
許多學生對於化學概念的學習常感枯燥,但融入生活議題就常能吸引學生注意與參與。例如:
• 在氣體方程式的討論中,以瞬間氣化引發之體積變化,在限制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將導致壓力驟增而引發爆炸,說明爆裂物原理以及密閉系加熱的危險,再導入實驗室安全守則。
• 以市面實售之濾水器說明各種淨水原理與選購考量。
• 以不同材質的塑膠解說合成聚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再以實物體驗其區別。
二、以簡單實驗增進學習印象
化學原本就是實驗科學,讓學生親自操作會有極佳的效果,未能在各級學校廣為運用主要在於教師擔心進度、教室經營與準備工作繁重。但是以簡易的操作讓學生親為,會有很好的效果,對進度亦影響不大。例如:
• 在討論將溶液混合體積與熱效應時,直接以酒精與水混合實測體積變化及溫度變化。
• 將油與水混合攪拌,再以果汁機攪拌以及加入少許界面活性劑攪拌,說明溶液不互溶時的界面效應與乳化效應。
• 以簡易的花青素(紫色高麗菜)在不同酸鹼值溶液中的呈色變化體驗酸鹼指示劑的實驗。
• 以水果電池及實際拆解乾電池認識化學電池的作用與結構原理。
三、美食議題與體驗帶入化學概念以吸引學生興趣
美食是吸引人的。這樣的主題主要是貼近生活,而且吸引學生,繼而從中學習科學原理。例如:
• 以酒類為題,討論發酵原理、蒸餾原理與設備。並以數種不同酒類介紹生活中的飲酒文化與禮節,在實際微量試飲後,更能留下印象。
• 以乳酪為題,討論乳類發酵、酪清分離現象,並藉以學習膠體溶液的性質(膠體粒子之凝聚、廷得耳效應、布朗運動等)。再實際品嚐市售乳酪約10種,感受其中因製程不同而產生之差異。
四、SSI(食安議題)之討論與查證
Hobbs (2010)在一項關於《民主社會信息需求的數位與媒體素養建議白皮書》中指出,當代媒體素養的教學實踐通常包括記錄媒體使用日記,使用信息搜索和評估策略,閱讀/查看/收聽和討論,縝密分析,跨媒體比較,遊戲/模擬/角色扮演,以及多媒體的組成成分。本課程參考其建議,在教學設計上採用以下策略:
• 閱讀或觀看媒體中的科學報導
• 通過識別報導者、目的和觀點,評估內容的可信度
• 查找科學訊息來源與提供者
• 查找相關科學內容之學術報告
而在主題內容上,主要討論「基因改造食品」與「食品添加物」,從化學學科的角度討論容許量(tolerance)與毒性的關係,介紹毒理學之父巴拉塞爾士(Paracelsus, 1493-1541)的名言「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毒物。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毒物變成仙丹。」,以及政府安全標準的訂定。
此外,在上述課程中,特別向學生推薦林慶順教授的facebook「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林慶順教授是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擔任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60多家醫學期刊的reviewer。他在2020年榮登首屆台灣生物科技與醫學名人錄。「科學的養生保健」網是以evidence-based的論述,以國際著名期刊之學術著作駁斥許多媒體傳言。介紹學生知道此一網站,期望他們從中學習查找可信的證據的方法,與相關食安知識,並藉此瞭解社會媒體的特質與影響。
n 結語
本課程之實施並非一成不變,事實上自2002年至今已授課近20年,從早期的完全的普通化學概念講授,逐漸增多實驗活動,再因應學生非理科背景增多而趨向教材生活化,近年則因媒體傳播社會事件而導入食安議題的媒體識讀內容與SSI的討論,期望修課者在擔任教師面對學生時,於化學議題上能引導學生探究與實作,釐清社會議題的本質,培養出媒體識讀的理性思維。
以上僅係個人工作分享,雖然在逐年授課中不斷改進以求教學效果,也能從畢業學生在教職上傳達正確的觀念,但不可否認其缺失仍多,尚祈諸方賢達不吝賜教。
n 參考文獻
李暉(2016)。嚇死我了―這些究竟能不能吃?科學研習,55-10,14-19。
鄭怡卉(2013)。新聞中的「偽科學」內容分析研究。新聞學研究,116,47-90。https://doi.org/10.30386/MCR.201307_(116).0002
黃俊儒、簡妙如(2008)。「科學家發明了什麼?!」─解析學生對於科學新聞中的科技產物意象。科學教育學刊,16(4),415-438。https://doi.org/10.6173/CJSE.2008.1604.05
Ching, C. P. (2014). Linking theory topractice: A case-based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3, 280-288.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4.01.1425.
Hobbs, R. (2010).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A Plan of Action. Washington, D.C.: The Aspen Institute, Communications and Society Program. Retrieved Dec. 22, 2019 from https://assets.aspeninstitute.org/content/uploads/2010/11/Digital_and_Media_Literacy.pdf
Lorch, M. (2014). Five myths about the chemicals you breathe, eat and drink.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ive-myths-about-the-chemicals-you-breathe-eat-and-drink-26849
Martin, M. (1994). Pseudoscience, the paranormal, and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3(4), 357-371. https://doi.org/10.1007/BF00488452
Robson, D. (2016). 讓我們忽視真正危險的「化學恐懼症」。BBC英倫網。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fut/2016/03/160304_vert_fut_chemonoia-the-fear-blinding-our-minds-to-real-dangers
n 附錄
附錄一 課程參考書
(一)基礎化學
1. 陳偉民譯(C. Cobb & M. Fetterolf原著)。(2009)。打造化學力(上)(下)。天下文化。
2. 方嘉德等編譯(Chang原著)。(2003)。普通化學。普林斯頓國際公司。
3. 師明睿譯(J. Schwarcz原著)(2004)。蘇老師掰化學。天下文化。
4. 葉偉文譯(J. Schwarcz原著)(2004)。蘇老師化學黑白講。天下文化。
5. 葉偉文譯(J. Schwarcz原著)(2004)。蘇老師化學五四三。天下文化。
6. 莊勝雄譯(J. Emsley原著)(2000)。分子博覽會―輕鬆瞭解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商周文化。
7. 呂慧娟譯(R. Hoffmann原著)(1998)。迴盪化學兩極間。天下文化。
8. 蔡信行譯(P. Ball原著)(2003)。現代化學(I)―改變中的傳統觀念。天下文化。
9. 周業仁、李千毅譯(P. Ball原著)(2003)。現代化學(II)―跨領域的先進思維。天下文化。
10. 林秀麗譯(D. Bodanis原著)(1999)。我和我的秘密家庭―24小時的生活科學。新新聞文化。
(二)食安議題
1. 林慶順(2018)。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一心文化。
2. 林慶順(2019)。餐桌上的偽科學2: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用科學證據解答50個最流行的健康迷思。一心文化。
3. 林慶順(2021)。偽科學檢驗站:從食安、病毒到保健食品,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的50個有問必答。一心文化。
(三)美食化學
1. 陳維真、張簡守展(譯)(2015)。料理的科學The Science of Good Cooking(原作者:The Editors at America’s Test Kitchen & Guy Crosby, Ph D.)。大寫出版。(原著出版年:2012)
2. 邱文寶、林慧珍、蔡承志(譯)(2009)。食物與廚藝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原作者:Harold McGee)。大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3. McGee, H. (2004). 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 New York: Scribner.
4. 潘昱均(譯)(2015)。廚藝好好玩:探究真正飲食科學,破解廚房秘技,料理好食物Cooking for Geeks: Real Science, Great Hacks, and Good Food(原作者:Jeff Potter)。奇光出版。(原著出版年:2010)
5. 陳正益、鄭初英(譯)(2013)。廚藝解構聖經The 4-Hour Chef: The Simple Path to Cooking Like a Pro, Learning Anything, and Living the Good Life(原作者:Timothy Ferriss)。三采文化事業。(原著出版年:2012)
6. 莊靖(譯)(2014)。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Taste What You’re Missing: The Passionate Eater’s Guide to Why Good Food Tastes Good(原作者:Barb Stuckey)。漫遊者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2012)
7. 梁曼嫻、蒲欣珍(譯)(2010)。認識分子廚藝:顛覆傳統美食體驗的料理革命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uisine(原作者:Hervé This)。積木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2002)
8. 蒲欣珍(譯)(2010)。創新前衛的分子料理Petit Précis de Cuisine Moléculaire(原作者:Anne Cazor & Chirstine Liénard)。積目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2008)
附錄二 課程綱要及教學進度
週次 |
日 期 |
進 度 |
教學方式及備註 |
一 |
09/23 |
課程介紹、認識化學與基本觀念 |
因疫情改線上上課 |
二 |
09/30 |
化學計量、水、大氣與氣體 |
講解(線上上課) |
三 |
10/07 |
食安、藥物、飲料 |
講解(線上上課) |
四 |
10/14 |
溶液與溶解 |
講解與實作 |
五 |
10/21 |
酸與鹼(含指示劑實驗) |
溶液配製與指示劑實驗 |
六 |
10/28 |
基改食物與食品添加物 |
討論 |
七 |
11/04 |
酒的化學 |
講解與體驗 |
八 |
11/11 |
美食化學—麻婆豆腐中的科學 |
講解與討論 |
九 |
11/18 |
期中考 |
|
十 |
11/25 |
聚合物(塑膠)、衣料、紙張 |
講解與實物觀察 |
十一 |
12/02 |
澱粉的化學 |
講解與實作 |
十二 |
12/09 |
乳酪與膠體溶液 |
講解與實作 |
十三 |
12/16 |
燃料與能源 |
講解與討論 |
十四 |
12/23 |
油脂化學 |
講解與討論 |
十五 |
12/30 |
氧化還原與防銹、電池 |
講解與實作 |
十六 |
01/06 |
蛋白質化學與梅納反應 |
講解與實作 |
十七 |
01/13 |
清潔劑、污染之防治 |
講解與討論 |
十八 |
01/20 |
彈性補充教學(期末考) |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的化學教學
李啟讓1 *、洪振方2、柯承亨3
1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n 前言
一0八課綱希望教育現場思考,學生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更多、更難,教師要怎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能夠解決問題的終生學習者。臺灣2021年12月18日的公投題目有兩項屬於能源社會性議題,一為你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二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從能源角度分析,此兩項公投涉及三個問題;一為核四安全,二為電力供應,三為碳排空汙。科技的進步將使我們面臨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 縮寫「SSI」)的困境,因為在科技時代,我們已經開始跨越了一個重要,但卻很少受到檢視的門檻;將來我們勢必在SSI這方面做出選擇 (Wilson,2021)。將社會性科學議題真實性情境的學習素材納入教學中,除可強化學生科學知識與生活實例相關的認識外, 亦能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擴及到社會性科學議題,並能更深入的思考與批判,進而發展問題解決和探究之科學素養(邱美虹,2018)。
n 社會性科學議題
社會性的科學議題,其內容從環境化學、食品安全、水質純化、空氣汙染、碳循環,到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在於探討水、大氣、 食品、綠色化學等議題,可使學生認識化學、生物科技、或化工對人類生活與環境的影響(United Nations, 2015)。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特徵是具爭議性、做決定上兩難;Betsch & Haberstron
(2005)認為「做決定」包含了「確認問題、列出可行的方案、蒐集資訊、評估與選擇、行為實踐」等五種能力。「做決定」其實是一個複合、複雜的能力,並非想像中的簡單;正因為如此,過去的研究顯示,學生在做決定時出現了許多缺失; 例如:對問題缺乏全面性的檢視、依直覺判斷(Betsch & Haberstroh, 2005)、只仰賴個人的價值觀(Bell & Lederman, 2003)
、容易受限於偏見、被當時的情緒影響、 無法使用一致性的方法,甚至只會依循先前經驗,做出品質不佳的決定(Betsch & Haberstroh, 2005)。依據上述學者的發現,我們得知學生「做決定」的能力仍不足,而這些缺點則必須藉由教學加以導正。學生若能接受與做決定技巧有關的教學,通常較能做出品質較佳的決定(Eggert & Bögeholz, 2010)。在做決定時,學生若能重新思考與反省自己所做的決定,那麼所做出的決定將更謹慎與成熟。而反省和評估是一種後設認知的能力,若能善用後設認知的技巧,將會協助學生選用最適當的策略,進而提高做決定的品質(Gresch & Bögeholz, 2013)。
■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化學教學—結合GRR四階段教學模式與TAP論證模式
陳聖謨(2021)認為責任漸進移轉(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GRR)的結構化四階段教學模式,讓學生承擔愈來愈多的學習責任,有助於培養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終身學習者,如圖1所示。圖1漸進式責任移轉架構 (引自陳聖謨,2021)
GRR四階段教學模式 ,一、課堂目標的掌握:教師於教學中闡述以傳達自己對科學議題的認知與對教學目標的期待。二、學習歷程指導:經由師生互動的交流,協同學生在學習情境中,有效尋找資料、判斷相關的資訊、何者是正確的訊息、或何種是合理的解釋等。三,協作學習:透過學生群組互動、同儕合作的方式進行問題解決的任務,幫助學生相互學習或發展溝通與學習以科學語言表達其觀點。四、獨立學習:重視學生個別實作,著重如何思考自己的思維,發展後設認知能力,以及依據自己的學習如何採取行動(自我調解)(陳聖謨,2021)。
Toulmin(1958)的論證模式(Toulmin Argumatation Parttern, TAP),已透過驗證在自然科教學有正面的學習成效(邱美虹,2018),如圖2所示。
圖2 TAP論證模式 (引自邱美虹,2018)
TAP論證模式六個主要概念,一、資料(Data):用以支持主張的證據。二、主張(Claim):依據證據提出合理的說法。三、理由(Warrant):解釋資料與主張之間的因果關係。四、條件(Qualifiers):使主張成立的特定要求。五、佐證(Backing):支持理由存在的假設。六、反駁(Rebuttal):與證據、理由、條件或佐證相互牴觸的論點(邱美虹,2018)。TAP論證模式在小組論證架構的建立歷程中,組內需取得足夠的資料,進一步將資料轉換成理由,設立特定條件來弱化反方的衝擊,重視多元資料數據及數據解讀的重要性。而在組間論證例時,經由小組合作提出實用的結論,可增強說服力,培養學生發展「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科學態度。
本文結合GRR四階段教學模式與TAP論證模式,以臺灣的再生能源、核能與火力發電方式對生活與環境之影響的社會性科學議題,設計教學流程如附錄1所示。臺灣的再生能源、核能與火力發電方式對生活與環境之影響的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需要兩節課時間。第一節課﹔第一階段課堂目標的掌握,進行學生分組、挑選正方與反方主題、授課說明(附錄2)、課程評量規準說明(附錄3)、以投影片講解台灣不同能源發電方式、以投影片講解空氣汙染、以投影片講解水汙染的防治與再利用。第二階段學習歷程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及自行查找與整理資料、完成學習單(附錄4),教師以問問題、提示、指引或直接說明指導學生。第二節課﹔第三階段協作學習,首先進行組內相互教學、小組論證架構的建立、製作科學海報(附錄5);再進入同儕交流學習、不同主題的正方與反方小組將各自製作的小組科學海報張貼於黑板進行組間TAP論證活動。第四階段獨立學習,老師在黑板上書寫激發學生發展後設認知的問題、鼓勵學生自我對話、學生修正學習單或科學海報、並填寫教學回饋問卷 (附錄6)、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獨立完成小論文寫作。
n 結語
素養導向的學習是108新課綱的核心元素,教師調整傳統講述教學方法,可以培育學生具備核心素養、成為自主獨立學習者 (陳聖謨,2021)。社會性科學議題是現象式學習與跨領域學習,學習課程素材強調學習主題取自真實世界的社會現象,藉由真實情境中問題的引導,多元識讀、資料蒐集、分析、表述與論證,提升學生之資料整合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主學習的科學素養。GRR教學模式的第四階段獨立學習,大部分學生較難完成教師要求,建議教師提供適當的獎勵,利於達成教學目標。
n 參考文獻
邱美虹(2018)。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7。
Wilson, E. O. (2021)。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索。(陳玉苹譯)。臺北市:大雁文化。(原著出版於2015)
陳聖謨(2021)。素養導向學習的實踐很近或很遠?以GRR架構為例。在洪如玉(主編)教學藝術–素養、創新、多元、議題(頁47-68)。台北市:五南圖書。
Bell, R. L., & Lederman, N. G. (2002). Understandings of the nature of Adobe Acrobat Pro DC
science and decision mak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issues. Science Education, 87(3), 352-377.
Betsch, T., & Haberstroh, S. (2005). Current research on routine decision-making: Advances and prospects. In T. Betsch & S. Haberstroh (Eds.), The routines of decision-making (pp.359-376). Adobe Acrobat Pro D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ggert, S., & Bögeholz, S. (2010). Students’ use of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with regard to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rasch partial credit model. Science Education, 94(2), 230-258.
Gresch, H., Hasselhorn, M., & Bögeholz, S. (2013). Training in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n approach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etence to deal with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5(15), 2587-2607.
United Nations (2015).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取自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
n 附錄1
台灣的再生能源、核能與火力發電方式對生活與環境之影響教學流程
n 附錄2
授課說明
一、評分: 依據課程評量規準、針對課程的發問表現(只加分、不扣分)
二、授課方式:
1.以2週完成一個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活動,每個社會性科學議題都有一個科學影片或投影片,由老師導讀說明。
2.以五人為一組討論完成學習單與科學海報內容,小論文寫作個人獨力完成(有意願者)。
3.老師會提供與社會性科學議題相關的文章或網站給同學參考,以利深入討論主題,各小組口頭發表挑選主題的想法,最好能結合學習單內容之討論心得。
4.每個社會性科學議題最後一週是小組補充或修正學習單內容時間,並加入對於其他組想法之評論。
5.每個單元結束當天收小組學習單,遲交1天扣5分(該組成員)
n 附錄3
課程評量規準
n 附錄4
學習單
組別:
一、自評與同組互評
組員資料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自評個人表現(1-10) |
|
|
|
|
|
對小組貢獻度(%) |
|
|
|
|
|
說明:根據提問、回答、資料收集及解讀、討論發言次數、協助小組互助合作等表現,給予自己和組員評分。
二、問題與討論
1.請說明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及水力)、核能與火力發電原理?
2.比較分析台灣近五年發購電在再生能源、核能與火力發電的發購電比有何趨勢?建議上台電網站(https://www.taipower.com.tw) 查詢。
3.台灣能源局統計,二0二0年電力排碳係數0點五0二,也就是每度發電產生0點五0二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比法定目標0點四九二高,也比IEA(國際能源署)訂出的目標值還要高。為推動二0五0年淨零排碳目標,你認為台灣能源配比應如何規劃?
4.空氣品質指標為依據監測資料,將當日空氣中臭氧 (O3)、細懸浮微粒 (PM2.5)、懸浮微粒 (PM10)、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硫 (SO2) 及二氧化氮 (NO2) 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之副指標值,再以當日各副指標之最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品質指標值 (AQI)。不同汙染物的付指標值換算表,請參閱環保署網站(https://airtw.epa.gov.tw/cht/Information/Standard/AirQualityIndicator.aspx)
紀錄屏東居住地前一週的空氣品質指標值 (AQI)?建議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https://airtw.epa.gov.tw/cht/Information/Standard/AirQualityIndicator.aspx)查詢。
5.舉例說明化學知識的應用,能為空氣汙染、水污染的防治與再利用,帶來了那些改變?
n 附錄5
科學海報
組別:
組員資料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座號: 姓名: |
科學海報你們的主題是:
預定報告重點請以條列式寫在以下空白處
n 附錄6
教學回饋問卷
說明:老師希望藉由這份問卷,瞭解同學目前學習狀況,做為教學的參考,這份問卷,不須註明身分,同學可以安心作答,感謝同學的協助。 |
1.你覺得社會性科學議題上課時,會不會給你壓力? □壓力非常大 □壓力很大 □偶爾有壓力 □壓力很小 □沒有壓力 2.社會性科學議題上課時,你喜歡與同學討論嗎? □非常喜歡 □喜歡 □偶爾有喜歡 □不喜歡 □非常不喜歡 3. 你喜歡社會性科學議題的上課方式嗎? □非常喜歡 □喜歡 □偶爾有喜歡 □不喜歡 □非常不喜歡 4. 你覺得課後與同學討論相關社會性科學議題多不多? □非常多 □太多 □剛剛好 □太少 □非常少 5.整體而言,你覺得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過程是快樂?還是不快樂? □非常快樂 □快樂 □普通 □不快樂 □非常不快樂 6. 你覺得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是有收穫,還是沒有收穫?為什麼? 理由:
|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小學自然科學領域化學教學之可行性探討
陳致澄1、王瑞壎2、李孟憲3
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1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所2
桃園市龍岡國中3
n 前言
《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以下簡稱108課綱)已於 2019年正式於中小學各階段正式實施。薛雅純(2018)指出,108課綱中強調教師應提供學生探究學習與問題解決的機會,協助學生瞭解科學知識產生的方式並養成應用科進行思考與探究的習慣。此外,108課綱之《基本理念》亦提到:「…生活在現代,我們周遭充斥著不斷創新的科技產品、紛至沓來的各項資訊以及因資源開發而衍生出的環境生態問題。因此,未來公民更需要具備科學素養,以瞭解科學的貢獻與限制、能善用科學知識與方法、以理性積極的態度與創新的思維,面對日常生活中各種與科學有關的問題,做出評論、判斷及行動」(教育部,2018)。靳知勤(2014)也指出,科學學習若不能與個人生活及社會需求相關,則將無法有效培養學習者的思考智能、解決切身問題以及與人合作的社會技能。由此可見,若能在自然科學的課室中,提供學生有關現代生活中,因「科學」帶來的便利與因之產生的限制與不利之兩難困境 (dilemma problem)問題,此問題可能涉及個人所持道德與理性間的衝突、可能因時空變遷造成的衝突、不同領域間(例如:宗教與法律、自我利益與公共或他人利益…等)觀點的衝突或是實然面與應然面(例如:理想與實際…等)之衝突(溫明麗,2000),讓學生真正運用或搜尋相關的科學知識與方法,以理性、積極的態度與思維,思考這些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與科學有關的問題,並做出評論、判斷與行動,應是落實108課綱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的一條可行之徑路。
「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以下簡稱 SSI)是在概念或程序上,與科學有關聯的爭議性社會議題 (Sadler, 2004),Zeidler與Keefer (2003)認為,將SSI應用於教學,對於科學教學提供了一種啟示性的作法。究其原因,乃源於近代科技發展增進人類的生活福祉,但在社會中導致的爭議亦層出不窮,而這些爭議性的議題影響的範圍,小至社區或地方(例如:土地開發與否、垃圾處理的方式…等),大至整個社會甚至全球(例如:全球暖化的威脅、複製人式…等)(靳知勤、胡芳禎,2016),若在科學教學的課室中以此些議題作為討論的主題,有別於傳統的科學知識傳授方式,能引導課室中同儕間、師生間的互動對話與協商合作,有助於教學文化的變革。若將SSI與上述兩難困境問題相互對照,彼此恰具一致性的特性與功能。因此,運用SSI於科學課室作為教學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具備未來公民所需之科學素養,也符應當前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的理念與趨勢。
n 小學階段的化學教學主題分析與SSI議題選擇
然而,檢視小學階段自然科學領域所涉及的學習內容,包括「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以及「自然界的永續發展」等三類課題,而這三類課題在國小階段都是以「跨科」的方式進行教學。研究者藉由國中階段的「主題」以及高中階段之「次主題」分析,選擇與SSI議題融入「化學」教學有關的次主題如下表1所示:
表1:國小階段與化學教學有關的主題/次主題分析
課題 |
跨科概念 |
主題 |
次主題 |
1.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
物質與能量 (INa) |
物質的組成與特性 (A) |
物質組成與元素的週期性(Aa) 物質的形態、性質及分類(Ab) |
能量的形式、轉換及 流動(B) |
能量的形式與轉換(Ba) 溫度與熱量(Bb) |
||
構造與功能 (INb) |
物質的結構與功能 (C) |
物質的分離與鑑定(Ca) 物質的結構與功能(Cb) |
|
2.自然界的現象、規律及作用 |
交互作用 (INe) |
物質的反應、平衡及製造(J) |
物質反應規律(Ja) 水溶液中的變化(Jb) 氧化與還原反應(Jc) 酸鹼反應(Jd) 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Je) 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製備及反應(Jf) |
3.自然界的永 續發展 |
科學與生活 (INf) |
科學、科技、社會及人文(M) |
科學、技術及社會的互動關係(Ma) 科學發展的歷史(Mb) 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Mc) 天然災害與防治(Md) 環境汙染與防治(Me) |
資源與永續性(INg) |
資源與永續發展(N) |
永續發展與資源的利用(Na)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Nb) 能源的開發與利用(Nc) |
|
註:「灰底」的內容乃本文推論而得,適合將SSI議題融入進行課程設計之次主題。 |
據此,我們可進一步深入思考如何選擇相關的SSI議題,以符應「與化學教學有關」的目標。邱美虹(2018)指出,SSI議題的內容,可從環境化學、食品安全、水質純化、空氣汙染、碳循環甚至到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等面向進行蒐集與設計,藉由探討水、大氣、 食品、綠色化學…等議題的討論,可讓學生藉此認識化學、生物科技或是化工如何裨益人類生活以及對於人類居住環境的影響。此外,聯合國也在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其核心目標共計17項,期能藉此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United Nations, 2015)。研究者探究其中與「化學教學」有關的目標,包括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氣候行動、保育及維護海洋資源、保育及維設生態領地等議題。
綜合上述邱美虹(2018)對SSI議題之建議以及本研究綜整SDGs有關化學教學之項目,接下來,我們再從SSI議題落實於課室教學的情況,來思考:究竟上表1中呈現的次主題,那些適於結合SSI來進行課程設計?對此,Osborne、Erduran 與Simon (2004)提到,SSI議題融入自然科學課程中進行設計,教學上經常會採用「論證」的形式進行。並且,Osborne等人進而提出「論證」教學的五個層次。筆者分析這五個層次的描述,認為SSI議題融入自然科學課程進行論證教學之設計,則此SSI議題應包含以下特性:該議題能形成正向與反向主張(或是不同主張)、各項主張(含反駁性的主張)均存在相關的資料或理由予以支持。若以此特行重新檢視上表1之次主題,則能量的形式與轉換(Ba) 、科學、技術及社會的互動關係(Ma)、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Mc)、環境汙染與防治(Me)、永續發展與資源的利用(Na)、氣候變遷之影響與調適(Nb)、能源的開發與利用(Nc)這些次主題因為具有「科學發展與道德維護」以及「人類生活與環境永續」等符合上述SSI議題之特性,容易讓學生產生衝突與兩難的情境,故,建議教師可思考將當將當前出現的SSI議題融入這幾個次主題之中。
接續,筆者再搜尋、整理近年來國內外與「化學教學」有關之SSI議題,以108課綱中小學階段自然科學領域學習內容的三類課題為架構,再輔以SDGs作為參考,形成具有「曾被普羅大眾熱烈討論」、有「正面與反面的資訊」出現且與「化學」概念相關的社會性話題內涵如下圖1所示:
圖1:與化學教學有關之SSI議題
上圖1所提供與「化學教學」有關的SSI議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且議題容易再課室中產生上述「科學發展與道德維護」以及「人類生活與環境永續」的衝突與兩難情境,應能作為國小階段自然科學課室中,「化學」主題教學之探究與討論的議題。舉例來說,新聞傳播媒體TVBS報導「越來越多食品科學研究指出,牛奶的營養價值可能比想像中的低,對人體也有可能是弊大於利」這種看似「有憑有據」之似真亦可能為假的社會性話題;網路於2014年刊載之「綠色帝國基金會說:每公升牛奶有兩千萬的活躍細菌跟 7.5 億個膿細胞」這種具有「科學數據」且與人類生活有關的社會性話題(參見https://pansci.asia/archives/98038)…等,圖1中蒐集之SSI議題,多具有「科學發展與道德維護」以及「人類生活與環境永續」之衝突與兩難特性,且該主張的文句內容又淺顯易懂,故,適宜作為國小階段教師將此些議題融入有關「化學教學」的課程設計之中。
n 國小階段實施SSI導向化學教學注意事項
那麼,國小階段除了在自然科學的課堂中SSI導向化學教學外,是否還有其他時段或其他課程可茲進行此較為深化、應用的課程呢?108總綱之《課程架構》一段提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類型可分為「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二大類。其中,「校訂課程」是由學校安排,藉此達成形塑學校教育願景以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之目標。而「校訂課程」在國小階段即為「彈性學習課程」,其內涵可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之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其他類之課程。由此看來,將SSI導向的化學教學置放於「彈性學習課程」亦是可行的方式。再者,白玉玲(2021)指出,「主題課程」 (Thematic courses)是依據學生或教師感興趣的主題,針對該項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的課程。此課程強調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培養,是一個教與學互動的歷程,是符合 108 課綱自發、互動、共好核心要素的課程類型之一。若將SSI導向化學教學與「主題課程」相互對照、比較,彼此間恰有共通的特性與功能。因此,研究者藉「主題課程」實踐的注意事項,提出小學階段實施SSI導向化學教學應注意之事項如下:
一、課程規劃與實施需具備完整性
若將SSI導向化學教學規劃成為「校訂課程」,則須將整體SSI導向教學進行完整且全盤性的規劃,學生須在同一主題下進行統整性與脈絡化的學習,才能完整習得該主題脈絡的知識、技能與態度。考量此類課程跨域的面向以及所需專業師資,必要時,還需引入不同專業領域之師資進行協同教學。
二、討論任務與活動的安排須能促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
鑑於SSI導向教學之議題選擇,乃源於一般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話題,且以學生或教師有興趣的主題做為開端,相信必能在「起始活動」中,扮演好引起動機的功能。然而,在後續「發展活動」中,建議教師仍應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依學生當下的反應(例如:查詢資料是否遇到挫折?同儕溝通是否意見相左?…)進行適度引導與調整。此外,教師也須事先規劃好要提供那些事例和提問?以利學生經由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 等途徑去發現相應的科學原理與原則,以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與步驟,以隨時保持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學習歷程。
n 結語
Zeidler, Sadler, Simmons 與Howes (2005)指出,SSI 是一種理論,亦是一種方法,是將特定的爭議性議題融入教學進行設計,營造出兩難的困境,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同儕間的討論與互動,期能促發學生在彼此對話及論證的過程中建構知識。過去,已有一些研究(例如:林樹聲,2012;靳知勤、胡芳禎,2016)證實,學生能經由討論、解釋及推理的過程,參與決策並獲得探究的技巧,也學會如何有效提問的論證能力。本文透過108課綱分析,從中獲得國小階段與化學教學有關的跨科概念;並透過中學階段主題與次主題的分析,輔以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核心目標的對應;再蒐集過往與化學生活有關的新聞議題,提出一些能在小學階段落實的SSI導向化學教學議題。最後,提出有關小學階段實施SSI導向化學教學應注意的事項,期能協助小學教師未來規劃規劃規劃SSI導向化學教學設計之參考。
n 參考文獻
白玉玲(2021)。108 課綱彈性課程主題化的實踐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47-52。
邱美虹(2018)。以科學素養為導向的新課綱─從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課程談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7。
林樹聲(2012)。在科學課堂中應用爭議性議題教學促進國小六年級學生道德思考。科學教育學刊,20(5),435–459。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靳知勤(2014)。台灣所需優先解決的科學教育問題─科學與科學教育學者的觀點。教育學報,42(1),53-76。
靳知勤、胡芳禎(2016)。如果可以這樣學自然! ─ 國小學生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中知識、動機與合作能力的改變。教育學報,44(2),101-126。
溫明麗(2000)。兩難。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資料檢索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43/。
薛雅純(2018)。從十二年國教課綱看自然科學素養導向的探究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5),259-262。
Osborne, J. F., Erduran, S. & Simon, S.(2004).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rgument in school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10), 994-1020.
Sadler, T. D. (2004). Informal reasoning regard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5), 513–536.
United Nations (2015).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 sustainabledevelopment/.
Zeidler, D. L., & Keefer, M. (2003). The role of moral reasoning and the status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 in science educatio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D. L. Zeidler (Ed.), The role of moral reasoning on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nd discourse in science education (pp. 7–38).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Zeidler, D. L., Sadler, T. D., Simmons, M. L., & Howes, E. V. (2005). Beyond STS: A research- based framework for socio-scientific issues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89(3), 357–377.
社會性科學議題導向的化學教學:
國小綠色化學視訊實驗活動設計與實踐
黃琴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n 綠色化學理念與重要性
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部分,都與化學息息相關,而保育環境並協助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即為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概念。近年來, 能源危機頻傳、環境意識高漲、全球傳染病也引發世界反思永續環境議題,而化學教育也從過去單獨談論化學知識,進而深度探討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更提倡綠色化學科普推廣, 強調在化學反應的研究過程中,透過將能源效率提高、損耗降低以及對環境的傷害減少,提升環境保護的目標。
為了降低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影響,1998 年由 Anastas 和 Warner 兩位學者發表「綠色化學: 理論與實踐(Green
Chemistry: Theory and Practice)」一書,並於書中明確定義綠色化學的相關概念;而行政院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則進一步將綠色化學定義為「從源頭完全阻止環境污染的化學」,換句話說,所謂的綠色化學就是從源頭開始,就充分利用原料和能源,並將有害物質降到最低,以減輕對環境的衝擊(黃琴扉等人,2021)。而來自英國的三位學者-Tang, Smith 和 Poliakoff 則提出,綠色化學的理念需要透過一種更朗朗上口的方式,讓一般民眾快速掌握其概念與實踐,因此創發「PRODUCTIVELY」一字,串聯綠色化學 12 項原則,協助民眾快速記憶,以下針對綠色化學 12 項原則進行說明(表 1):
表1 綠色化學 12 項原則說明 (參考自黃琴扉等人,2021;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網站 https://www.tcsb.gov.tw/cp–306-2973-bcbb0-1.html)
雖然綠色化學理念良好且對地球永續發展十分重要,但是要將此概念推廣給國小學童是較為困難的,因此設計一套適合國小學童的簡易化學實驗活動,並從中置入綠色化學部分概念是迫切需要的。
n 國小綠色化學視訊實驗活動設計與實踐
承上所述,針對國小學生發展綠色化學實驗活動是當代亟需的科學活動之一,然而從2019 年全球爆發 COVID-19 疫情迄今,近三年時間,國內中小學課程時常因應疫情變化改採視訊授課,又因為化學實驗相對有較高的危險性,因此許多老師在視訊授課過程中均放棄化學實驗的操作;然而化學實驗是科學教育脈絡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透過對實驗的觀察與實驗操作技巧,可以全面提升科學素養,為了解決視訊課程中操作實驗的不便,並期許能將綠色化學觀念置入實驗中,因此本文作者自行創發一套適合國小學生安全使用,且可以透過視訊引導的綠色化學實驗,希望藉此文拋磚引玉,與教育先進共同激盪視訊實驗課程的可行性。
(一) 實驗器材的準備
為了讓學生在家裡透過視訊課程,也能親自操作安全簡易的化學實驗,因此本計畫自行研發「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並配送到每位學生家中,讓學生在家裡搭配視訊課程操作實驗(圖 1)。
圖 1(左)本文作者自行研發的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外觀(右) 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體積小易配送
由圖 1 的左圖中可以發現,「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外觀是一個體積不大的小手提箱,提箱內可以裝上實驗所需的所有器材,並可經過手提箱的卡榫扣緊,以避免器材掉落,該材料包不但體積小、重量輕巧,也十分容易配送。本文作者運用此方式,與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開放 24 名國小學生參與課程,並透過小紙箱裝置宅配材料包(如圖1右),發現材料包運送過程十分順利,學生接到材料包時器材的擺放均十分完整,沒有器材掉落或損毀情形。再者,國小學生對於材料包的裝置均表達十分喜愛與驚奇。
圖2(左) 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內容物示意圖(右) 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內裝樣本
由圖2(左)中可以發現,「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的內容物包含許多器材, 而圖2(右)則可以發現所有器材的裝置方式,以下針對材料列表進行說明(表 2):
表 2「線上綠色化學實驗材料包」內容物列表及材料包特色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創意發想出「運用橡皮筋固定試管」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試管架(圖 3)。
圖 3 運用 5 條橡皮筋綁在小提箱上即可取代試管架
(二) 線上實驗活動操作模式 (共 120 小時,含休息 10 分鐘)
1.教學策略步驟一(10 分鐘):大家一起開箱趣!
在視訊課程中,學童可能比較難以專注教師的動作與步驟,為了提升樂趣,本課程在視訊的一開始,就啟動「大家一起開箱趣」。引導國小學童將小手提箱材料包的內容物逐一擺放在桌面上檢查(圖 4),講師並透過視訊鏡頭講解每一個器材的名稱與功能(圖 5)。
圖 4講師與國小學生共同進行「大家一起開箱趣!」以盤點器材並引發學童注意
圖 5講師說明每一個器材的名稱與功能,學生們均專注聆聽
2.教學策略步驟二(40 分鐘):運用 POE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溶解的觀察
為了讓學生熟悉器材的操作與使用,並且能有巨觀的現象觀察,本實驗課一開始先運用 POE(預測–觀察–解釋;Prediction-Observation-Evaluation)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觀察溶解現象。以下針對教學步驟進行詳細說明(表 3):
表 3 教學策略步驟二之歷程說明
3.教學策略步驟三(60 分鐘):引導學生進行溶液密度實驗
上一個步驟讓學生了解溶解度之後,後續課程將引導學生自行配置不同濃度溶液,並滴加食用色素,引導學生製作彩虹漸層水。以下針對教學步驟進行詳細說明(表 4):
表 4 教學策略步驟二之歷程說明
n 結語
綠色化學的理念,講求防廢、保安、低毒、思危,因此如何開創出減少廢棄物又安全的實驗,是近代中小學科學教育與化學教育中不容忽視的環節;而 COVID-19 疫情肆虐之下, 許多課程轉成視訊授課,如何在視訊授課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實驗安全與成效,更是當務之急;有鑑於此,本文作者研發國小綠色化學視訊實驗活動設計,期待能透夠過此活動設計解決國小視訊課程中實驗活動的問題,並且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其中,希冀本文能提供部份淺見,以開啟諸位教育先進後續相關視訊實驗課程辦理之參考。
n 致謝
本文感謝行政院環保署毒物及物質化學局 110 年度「補(捐)助民間團體及學校推廣綠色化學」計畫支持,並感謝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協辦本綠色化學實驗活動視訊課程。
n 參考文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2021)。何謂綠色化學。20210707 檢索自https://www.tcsb.gov.tw/cp-305-2972-75e5e-1.html。
黃琴扉、林寬禮、施雪雯、陳盈瑗(2021)。讓化學陪著地球永續發展-淺談綠色化學。國立科 教 館 生 活 補 給 站( 電子期刊) , 60(5) 。https://www.ntsec.edu.tw/LiveSupply-Content.aspx?cat=15571&a=6829&fld=&key=&isd=1&icop=10&p=1&lsid=17191
Anastas, P. T., & Warner, J. C. (1998). Green Chemistr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高中多元選修課程介紹
漫遊幸福川~生活中的化學
林威志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本校多元選修開設年段原先只有高一,但隨著108課綱的推進,目前高二也已開設相關課程。多元選修課程,可提供同學增廣學科視野,發掘多元潛能,並有加深加廣的選修機會,增加學生動手做的能力。而本校鄰近幸福川(二號運河),因此藉由相關水溶液介紹,期望學生能理解並進而珍惜環境資源,達到永續發展的概念。
n 課程設計理念與評量方式
一、課程設計理念
這門多元選修課程內容主要設定在生活中的化學,內容包含最貼近學生的兩大主題:食物化學與衣物化學,讓學生可以在進入學校的高一生活中,先增加實作經驗,以彌補國中端實驗操作課不足缺憾,並藉由這堂課期望學生能先藉由生活中最熟悉的項目,建立起「喜歡化學、願意思考並動手實作」的重要精神(見表1),進而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理性分析、判斷對錯的思辨能力;嘗試將想法付諸實行,勇於嘗試的實踐力;並由同儕間溝通互動,與科學宅急便的闖關活動,利用口語、文字、圖像、影音或實物等表達方式,有條理且具科學性的陳述探究成果,並與他人分享,達到社會參與的科學人精神。
表1 課程設計理念與學習目標規畫
課程名稱
|
中文名稱:漫遊幸福川~生活中的化學 |
英文名稱: Chemistry in life |
|
課綱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
B溝通互動: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
C社會參與: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學生圖像
|
思辨力: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理性分析、判斷對錯。 1.培養批判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2.運用科學化的方式分析、統整思緒。 3.從多面向角度檢視客觀事實。 實踐力:將想法付諸實行,勇於嘗試。 1.釐清計畫目標,分析計畫需求,擬訂可行計畫。 2.針對計畫所需,尋求且妥善運用校內外資源。 創意力:面對任務時,運用各種心理技巧來產生創意的能力。 1.在學習領域中呈現多面向的思考模式。 . 2.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多元價值觀。, |
學習目標
|
1. 啟發學生對環境的關心及如何應用學校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 培養學生正確的研究方法及設計出適當的實驗解決問題。 3.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多媒體運用能力﹑精準口語報告實驗結果。 4. 擔任化學宅急便闖關關主時,能以清楚口語配合簡易實驗解釋生活中常見化學現象。 |
二、每週教學進度內容與評量方式
教學內容與規畫大致上可分為三大段落(見表2),分別以段考時間來做為區分,先由實驗室安全與器材使用介紹開始,分別為:實驗器材的選擇與使用時機、玻璃儀器的準確度介紹、氣體收集方式與最重要的實驗室安全守則的說明,作為第一堂課的重點項目,以培養學生能建立正確且安全的操作器材設備,以利後續本學習課程能順利運行。
食物化學中可分為幾個主題,分別為:
l 食物標籤解讀:先讓學生選擇某食物包裝後方的標籤含量表,讓學生上網搜尋 (主要參考網站:行政院衛福部—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1] 這些成分的化學結構、添加的優缺點、甚至是否食用過量可能會造成哪些疾病等,讓同學對於日常食用的食物有基本的了解,也可避免長期食用某特定添加物等危害,可培養學生批判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l 成分檢驗介紹與實作:本課程是檢驗市售食醋與維生素C錠的含量百分比,在課程開始前會先介紹酸鹼中和與氧化還原基本概念,練習化學反應式的平衡,並說明滴定的操作技巧及相關原理,培養學生能建立正確且安全的操作器材設備。而在實驗操作後,也可學習到系統性的收集定量的資料數據,並練習高一課程中學到濃度的概念,驗證食品標示與實驗結果的差異程度。另外也配合高一課程,介紹混合物分離技術,分堂練習從咖啡或茶包中萃取出咖啡因、利用層析方法分離出菠菜汁中的不同色素等實作練習。最後在環境永續的部分,也介紹到界面活性劑的使用,說明清潔劑的分解難易程度,並延伸至生活中冰淇淋乳化劑的應用,讓學生實際體會是否添加乳化劑,對成品冰淇淋的口感差異,並能與同儕分享討論、調整配方比例,找出最佳口感的冰淇淋配方。
l 專家學者食安介紹:本學期邀請福智基金會講師,介紹食安問題並搭配食物實作 (色素汽水) 提升學生興趣,並由學生繳交心得報告,作為評量成績使用。
最後則是衣物化學上場,原定主題包含有:植物染布、花瓣香水、手工皂製作與光氧化還原製作藍曬四大主題,期望藉由學生前面學習到的萃取技術、氧化還原原理與實驗操作技術,來自行收尋資料與設計相關實驗,達到作中學,並能將所學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但因疫情影響,很可惜只操作了藍晒創作,但學生可以藉由藍晒創作,從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會運用到科學,而能欣賞科學的重要性。並結合美感設計,培養未來跨領域相關人才,並理解科學知識發展的歷史是與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緊密相關連結的。
評量方面,由於是多元選修課程,並不想帶給學生太大的壓力造成反效果,因此出席分數佔總分的30%,若該學期全勤則可獲得30分滿分,請假一次則扣1分,以此類推。作業共7次 (包含1次心得報告)佔70%,給分方式以整組為單位,只需書寫上課的學習單,下課後繳回即可,不讓同學帶回以免造成後續繳交的困擾,也可練習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學習單若問題皆有完整回答即可得到A (約9分)。若該節上課有成品產出,則由同學各組互評,增加同學間競爭的趣味,也可讓彼此互相觀摩,未來有更好的進步空間。
表2 課程規畫設計與評量方式
教學
大綱
|
操作 時間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1週 |
課程簡介 |
分組並介紹實驗室安全守則與器材使用時機 |
|
4週 |
食物中的化學[2][3][5] |
1. 解讀食品標籤中的各種成分,並進行簡單檢驗 2. 介紹食物中的化學成分,並進行簡單檢驗 3. 介紹食物的酸鹼值,並進行簡單檢測 4. 利用密度及酸鹼製作蝶豆花飲品 (成品作業10%) 5. 介紹膠體溶液及製作果凍 (成品作業10%) |
|
期中考週 |
考試加油~ |
||
5週 |
食物中的化學[6][[7] |
1. 介紹藥品中的化學成分,並進行檢測 2. 萃取茶水,進行檢測 3. 泡咖啡,萃取咖啡因 4. 進行菠菜層析,分析菠菜中成分 5. 介紹乳化劑,製作冰淇淋 6. 邀請大學教授、專家或業師等到校與學生進行講座交流。繳交心得報告 (10%) |
|
期中考週 |
考試加油~ |
||
4週 |
衣物中的化學[4] |
1. 植物染布 (成品作業10%) 2. 利用花瓣製作香水 3. 手工皂製作 (成品作業10%) 4. 利用光氧化還原製作藍曬 (成品作業10%) |
|
1~2週 |
課程分享 |
每小組報告學習成果與經驗分享約10分鐘 (成品作業10%) |
|
學習 評量 |
成品呈現70%,學習態度30%。 |
||
對應 學群 |
數理化、醫藥衛生群 |
n 學生成品與上課花絮
一、學生學習單
每個主題上課時,由於高一學生尚未修習必修化學課程,以滴定主題為例:上半節會由本文作者先教授酸鹼中和觀念與滴定器材操作,並說明指示劑使用與標定,這些說明會放在學習單內容中,方便學生後續查看,也不須一直筆記而錯過上課重點說明,接著說明該節課要挑戰的條件與目標 (例如:標定出未知的氫氧化鈉與鹽酸濃度),並將實驗操作與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下半節則是讓學生去討論與規劃,(例如:如何以類似的實驗去檢驗市售的醋酸濃度),並詳細將實驗設計與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 (見圖1至圖3)。學習單每次皆在上課完成,一來可減輕學生回家作業負擔;二來也可讓學生練習實驗操作分工,有效在時間內完成操作並記錄。
利用沉澱規則測試表,測試不同試劑種類, 理解沉澱表,並寫出可能之方程式 |
練習濃度配製,與序列稀釋的概念 |
圖3 醋到底有多酸 練習酸鹼概念,與滴定技術操作,證明標示是否符合 |
二、上課花絮與活動照片
學生操作時,老師就是負責巡邏、回答問題與協助記錄相關照片,有時可以拍到超棒的笑容畫面,所有照片我們皆用Google Classroom上傳雲端紀錄,學生未來也可下載使用作為學習歷程檔案紀錄(見圖4至圖9)。由於是多元選修課程,因此評分較為寬鬆,若學生皆正常出席,並能在該堂完成實驗記錄學習單,就可獲得不錯的成績。
n 學生回饋與教學反思
本學期課程的介紹與操作,學生參與上課情況良好,最後的回饋也覺得選修此課程非常值得,不但可以驗證學習內容,同時實驗操作技術也大為精進,以下為學生的回饋(見表3):
表3 學生期末線上回饋內容
u 在這學期的課程中,我學到仔細操作實驗的重要性,透過每次細心的觀察,嘗試找出蛛絲馬跡並做合理的推理。此外,在藍晒圖的實作中,不但瞭解化學原理,更提升美感素養,將藝術創作運用於其中,使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 |
u 不同於理論課的紙上談兵,經由這堂專為化學實驗所開的課程學到了許多實驗操作技巧,包括滴定管的使用、溶液濃度測量等,收穫滿滿。 |
u 在學期的課程中不僅讓我了解許多化學知識,更讓我訓練出不怕挫折的態度以及對於問題的解決能力,使我對於各項事務都會全力以赴的去完成 |
u 這門課不只教會我化學知識、實驗的方法與態度,也讓我了解自己的專長與特質,更讓我有更開闊的視野,讓我發現我對於化學領域有很高的興趣,但具有的知識並不足,這激起我想要更深入研究化學、甚至自主進行探究。 |
u 這是一堂多采多姿的課程,學習的不只是實驗,還有實驗精神! |
另外,同學也將此課程轉為多元選修歷程檔案,做為未來升學的相關佐證資料(圖10)。
圖10 學生多元選修歷程檔案
經過這學期的多元選修操作後,有幾點不足處可與大家分享:
1. 課程設計上可再縮少一點實作量,增加學生重複操作與討論實驗的空間,例如:咖啡因萃取實驗時,只有少數組別有真正看到咖啡因結晶,大部分都無法在時間內完成結晶操作,但因下周又有預計的主題,因此對於討論實驗為何失敗(或變因控制上)這塊比較不足,是未來開課老師可以斟酌調整的部分。
2. 此次開課節數是兩節連堂,我的安排是一節介紹基本原理與相關操作,另一節開放同學實際操作,因此主題挑選上受限於時間關係,多為相對簡易的食譜式實驗。未來可建議老師安插部分探究式實驗(或POEC式實驗),可增加該課程的深度與廣度。
3. 本課程建議老師要培養多位小老師,讓他們可以協助配藥、器材整理等相關工作,否則單憑老師一人準備其實是相當大的負擔,善用小幫手才能讓本課程開設長久,且未來也可有一兩次空白時間讓同學自行準備器材發想實驗,而非只靠老師一人單打獨鬥。
4. 較為可惜的是在第二次期中考後,因為疫情的影響轉為線上課程,變成只能由學生在家自行操作簡單的生活實驗,雖然還是有部分的探究過程,但是與在實驗室操作相比,就少了那麼一點感覺。
n 參考資料
1.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7)。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FoodAdditivesList.aspx?nodeID=521
2.鍾曉蘭、呂慧伶(2013)。家庭化學實驗:紫色魔法汁。科學研習,52(11),20-27。
3.臺大化學系教學網(2022)。維生素C之定量。https://teaching.ch.ntu.edu.tw/gclab/doc/demonstration/quantitative_analysis_of_vitamin_C.pdf
4.廖旭茂(2017)。黑白記憶:銀鹽相紙的製作與沖印。臺灣化學教育,18。取自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22162
5.廖旭茂(2015)。2015亞洲化學教育國際研討會:極具巧思和創意的工作坊交流與分享。臺灣化學教育,9。取自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9897
6.顧展兆、楊水平(2020)。化學示範起始探究與實作:漂亮結晶的教師示範和學生實作。臺灣化學教育,40。取自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39601
7.陳映辛、馮松林、劉融諭(2020)。竹山高中多元選修: 生活科學家及科學志工。臺灣化學教育,35。取自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41903
n 附錄(部分空白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