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發展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彈性課程 ∕ 鐘建坪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發展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彈性課程

鐘建坪

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前言

   )。

)。

自然領綱設定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著重學生能夠進行問題的發現、實驗的規劃與研究、數據結果的論證與建模,以及師生、生生之間表達與分享,透過這些歷程進行科學探究主題的課程。雖然國中沒有將探究與實作設定為實際的科目,但是自然領綱強調國中小應該發揮探究與實作的精神進行主題探究。因此,本研究嘗試讓學生透過對環境議題的理解,發展彈性學習課程,以水質檢測為主題,培養學生相關的能力,以促進學生整合相關領域的機會。

  探究與實作取向水質檢測彈性課程

一、探究與實作

    )。名義上國中課程沒有探究與實作的科目,但是可以藉由彈性課程的設計進行議題式的探索與實踐,讓學生發展探究與實作的機會。

二、水質檢測相關教學研究

    )。

    )。然而,目前文獻中所研發的課程較著重在技能的學習,缺少以國中學生程度的課程開發。

三、理念與架構

    )。

    )。

clip_image001

引自Jong, 2023)

四、教學規劃與實施

    ,確認相關研究問題,進行問題確認。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7

觀看淡水河歷史紀錄片

進行心智圖繪製

簡易導電度計設計圖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3

clip_image015

小組討論設計圖

組裝簡易導電度計

測試簡易導電度計

clip_image019

 

clip_image021

clip_image023

設計與實作簡易撈水器

實際至溝渠撈水

簡易導電度計量測

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32

clip_image035

數位導電度計量測

測量不同組別的樣品

上台發表試驗結果

clip_image038

clip_image040

clip_image042

分析資料庫數據

進行數據分析

上台口頭報告

  教師如何規劃學活動與協助學生優化學習內容

一、提供與學生經驗連結的探究題材

    本研究以探索受試學生校園附近溝渠水質出發,進行水質預測、設計工具、進行組裝、實際收集資料,並進行數據分析,讓學生能夠藉由校園附近溝渠的水質,並且經由環保署公開的資料庫數據讓學生分析新店溪不同取水地點的水質差異,讓學生知悉環保署有持續在監控河川水質,並且藉由分析知道不同地點的水質情形。

二、依據探究歷程設計不同階段的探究活動

    讓學生知悉二八張溝的流向與新店溪、淡水河的關係。接著讓學生繪製心智圖,提供學生思考不同影響二八張溝水質的關係。再以導電度為例讓學生實際設計一個簡易的導電度計與撈水器,並進行組裝。從取得的溝渠水,進行簡易導電度計與數位導電度計的試驗,讓學生分析結果並上台進行發表。再說明環保署資料庫的數據,讓學生實際分析不同地點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評估不同地點水質差異的原因。

三、搭配學習單,讓學生有所依循並紀錄所學內容

    節課的簡單實驗活動,而是期待能夠呈現給學生完整的探究歷程,因此教學的過程中,搭配學習單,讓學生在課堂中記錄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一方面教師能夠藉由學習單輔助說明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亦能夠藉由學習單紀錄自己的學習成果。

四、設計與組裝所需器材,教師著重鷹架提供,而非單純材料包組裝

    簡易導電度計與撈水器的設計與組裝,主要是在有限的材料之中,由教師每次逐步提供線索,先讓學生思考可行的設計方案,再開放小組討論,而非單純教師直接教導學生如何組裝材料包的器材。經由學生主動思考過後再進行小組討論,學生能夠更加深入思考彼此間的想法與設計的異同。

五、注重差異化,讓每位學生在課堂皆能夠積極投入

    次線索中思索到設計的方向,而能力中、低者亦能在後續的線索中大致知悉完整的規劃方向。在進入小組討論前,每位同學皆是有初步想法能夠貢獻自己的觀點。

  課程實施後學生想法與收穫

    整學期的課程圍繞在如何進行水質的檢測,包括:利用變因關係圖協助探討影響二八張溝水質的因素,以水體的導電度為例,設計並實作簡易導電度計,設計並實作水體收集器,再讓學生實際比較簡易導電度計與數位導電度計的差異,並將數位導電度計的檢測結果繪製關係圖,小組討論整理之後進行報告。學生認為整學期的課程是有趣不枯燥,能夠協助他們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尤其對於簡易導電度計的設計與實作印象極為深刻,能夠從中理解不同元件之間的關係。另外,學生認為極有助益的在於小組合作,一起進行資料蒐集與報告,藉由報告過程反思自己整個學期的學習歷程。

一、發現問題階段

    學生針對影響學校附近二八張溝水質進行發想,並將相關影響因子繪圖呈現彼此之間的連結關係。學生陳述在此階段「學到了如何畫圖」、「了解如何進行假設」,以及「把流程先擬定好」等內容。因此,藉由視覺化的過程能夠協助學生統整影響水質的相關因素,確認出不同因素之間的影響關係,以作為研究假設的基礎。

二、規劃與研究階段

    雖然學生探討許多影響水質的因素,課堂的活動引導主要探討水質的導電性,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材料範圍內,基於自己先前對於電解質的概念,在教師逐漸引導與提示之下,能夠設計並製作出簡易的導電度計與水質收集器。學生認為過程中不僅可以透過設計進行學習「實驗的設計和手作能力提升」,亦促進手做能力「透過實作來發現一些事情」、「知道該如何製作簡易導電度計與水質收集器」、「學習規畫與研究檢測二八張溝的水質簡易導電度計」。同時,過程中學生亦能針對組裝進行修正與不斷地進行改善「組裝後發現不良,然後改善」。

三、論證與建模階段

    學生初始藉由簡易導電度計收集質性數據,再藉由數位導電度計實際測量導電數值,能夠評估工具的效度。接著讓學生實際分析環保署資料庫的數據,評估學校附近新店溪華中大橋與秀朗大橋的水質差異情形。學生認為過程中可以「比對預期和實際的差別」了解粗略估計與實際檢測之間差異,並且能夠「學會整理數據」、「學會依照表格,觀察出數據之間的關聯」,甚至在分析時「學到可能影響水質的原因」。

四、表達與分享階段

    當學生實際收集完二八張溝水質並進行分析之後,學生進行第一次上台發表,學生認為透過發表的過程能夠「思考變因之間的關係」、「將實驗數據完整的報告」,使得學生能夠思考數據結果與假設之間的差異「讓我能透過數據實證假設」、「學會去做比較,也知道其他水溝水的數據」,同時,也促進學生自己分析數據與上台發表的能力「學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做的成果」、「分析數據和上台報告能力提升」。

  結語與建議

    本課程以水質檢測作為主題,以探究與實作架構進行課程發展,以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交互進行,讓學生學習水質檢測的概念並培養相關的探究能力。本課程為一個具體實踐的方案,可作為國中彈性課程進行跨領域或是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參考。未來實施相關建議如下:

一、如何有效協助不同能力學生,積極投入課程學習

    本課程設計的主題式探究涵蓋探究歷程的心智訓練與手動操作,雖然期待能夠符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準備度,但是實際操作時,授課教師仍需思考如何在課堂之內,能夠讓每位學生不僅動機能夠增長,而且涵蓋相關知識、技能與態度的促進。

二、如何透過探究歷程外顯化,協助學生將探究形成思考架構

    探究不僅是學生探索科學的歷程,也應該是能夠內化於心的思考架構。雖然課程所設計的學習單有外顯化探究歷程,但是如何評量學生探究思考架構,以及學生如何將探究與其相關的議題探索結合需要更細緻的探討。

三、讓學生探索居所附近議題,結合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概念,形成在地全球化的思考模式

    探索學生能夠接觸的議題,則能引起學生較大的關注。本課程嘗試以探究模式讓學生針對自己學校附近溝渠水質的好壞進行工具設計、製作與實測,再結合環保署水質調查資料讓學生進行相關分析。讓學生從學校附近的溝渠水質出發,進而提升對臺灣河川等水源品質進行關注。

  參考文獻

日。取自https://wq.epa.gov.tw/EWQP/zh/Encyclopedia/NounDefinition/Pedia_37.aspx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36337

。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6973

Jong, J. P. (2023, July). Implementing inquiry-oriented school-development curriculum to develop students’ inquiry abilities regarding water qu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s (NICE), July 28 – July 30, Kuching, Malaysi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UN. (2018).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8. https://
unstats.un.org/sdgs/files/report/2018/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Report2018-EN.pdf




《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期/目 錄

《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期(2022年12月)

目  錄

  主編的話

  • 第五十期主編的話/邱美虹HTML|PDF〕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周金城

    國際評量【專欄編輯/邱美虹

  課程教材/化學小故事【專欄編輯/

 新知報導/國內外化學教育交流【專欄編輯/




《臺灣化學教育》第四十九期/ 目錄

《臺灣化學教育》第四十九期(2022年9月)

目  錄

  主編的話

  • 第四十九期主編的話/邱美虹HTML|PDF〕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陳藹然】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 /陳藹然HTML|PDF〕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 推動高中化學教育臺日交流/陳竹亭HTML|PDF〕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 高中生專屬的化學交流盛宴/ 陳藹然HTML|PDF〕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 一場又一場場的盛宴/陳藹然HTML|PDF〕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難忘的科學之旅/李承典、張簡琦麗
  • 台日高中生交流會:疫情下台日高中生的化學交流/許文綺HTML|PDF〕

  課程教材/化學實驗室【專欄編輯/楊水平】

  • 銀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楊水平HTML|PDF〕

  課程教材/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邱美虹】

  • 高中化學教學經驗分享 / 曹淇峰HTML|PDF〕



銀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 / 楊水平

銀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

楊水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email protected]

簡介

本實驗的目的是透過化學還原法來微量合成銀奈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利用氫硼化鈉(sodium borohydride)當作還原劑,還原銀離子(Ag+)成為金屬銀(Ag)。氫硼離子(borohydride ions)也當作穩定劑用於分散銀奈米粒子,並使用PVP當作穩定劑。本實驗的微量鑑定方式有廷得耳效應繞射、聚集、穩定和光譜分析等。為節省藥品用量和保護生態環境,本實驗採取微量實驗和一鍋合成法(one-pot synthesis);為避免用過的器材造成的污染,直接使用未用過的樣品瓶和PE滴管。

實驗原理

奈米材料及其特徵

奈米(Nanometer, nm)是表示長度的單位或尺度,1奈米(nm等於1微米(μm)的1/1000,也等於10‒9 m。通常,奈米用於表示原子或分子等級的粒子大小或電磁波的波長,例如:銀原子的直徑為0.288 nm,能引起尿結石的細菌最想直徑為50nm;病毒的大小範圍為20-250 nm,可見光範圍約為380-750 nm,紫外線的波長為200-380nm。奈米等級的物體肉眼和光學顯微鏡看不到,需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奈米材料就是指是指在三維度中至少有一維度處於奈米尺度(介於1-100 nm)或由奈米尺度範圍的物質為基本結構單元所構成的材料的總稱。銀的原子半徑為0.28 nm,假設銀奈米顆粒球形的直徑範圍為1-100 nm,銀原子的數量從303.0 × 107個原子。

10 nm或更小的奈米粒子中更為普遍發生。在塊狀材料中,電子的移動被視為波狀,並且可以“自由”在原子之間移動。當縮小粒子為奈米大小時,電子波的空間範圍與粒子的大小相當,電子開始“感覺到”粒子邊界的存在並相應地調整它們的能量。透過這種方式,電子被“限制”在量子化的能階中。奈米材料呈現出量子效應有截然不同的特性,例如:鋁等穩定的材料是可燃的,矽等絕緣體則變成導體。

以光學特性為例,當奈米粒子足夠小時,其光譜吸收能量與奈米粒子的表面有很強的耦合,尺寸在2-10 nm的奈米粒子會表現出離子化的共振效應。這是由於奈米粒子的價電子(valence electrons)當照光時激發至能量較高的導帶(conduction band),然後該價電子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自發性釋放而回到穩定的價帶(valence band)。這種共振效應通常稱為表面電漿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ce, SPR或局域表面等離體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ce, LSPR),如圖1所示。不同粒徑的奈米粒子具有不同的能隙大小,表面電漿子共振的能量也不同。(註:開啟圖1的圖片來源網址,雙擊綠色圖示,即可觀察到表面電漿子共振現象。)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1:表面電漿子共振的示意圖,左上圖為面極化入射光:波長520 nm,極化方向與短軸平行;左下圖為面極化入射光:波長520 nm,極化方向與短軸垂直;右上圖為面極化入射光:波長1000 nm,極化方向與長軸垂直,步伐生共振效應;右下圖為面極化入射光:波長1000 nm,極化方向與長軸平行,發生共振效應。

(圖片來源:圖解表面電漿共振,國立中正大學,https://bit.ly/3R7txGo.

以銀奈米粒子的光學特性為例,當金屬銀研磨成為奈米級的大小後,用肉眼可見到其顏色由本來的銀白色轉變成黃色。銀奈米粒子變為黃色是因為此奈米粒子吸收可見光(380~750 nm)中的410 nm波長(藍光),而見到其互補色(黃色),並且吸收藍光的能量與銀奈米粒子表面引起耦合而發生共振效應,使得銀奈米粒子表面的自由移動的電子雲(electron cloud)被極化,亦稱表面電漿子(surface plasmon)或稱表面電漿極化子(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被極化,隨著光波的吸收波長而來回震盪,而發生奈米粒子的共振效應。

銀奈米粒子已廣泛應用於家用器具、醫療保健行業以及食品、環境和生物醫學,例如:在生物和生物醫學的應用抗菌、抗病毒、抗發炎、抗癌和抗癌症等。此外,銀奈米粒子有良好抗菌能力,成為使用最廣泛的殺菌奈米材料,例如:紡織品、冰箱表面和個人護理產品。一般而言,銀奈米粒子大多與二氧化鈦一起作為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銀奈米粒子的合成

銀奈米粒子合成方法有物理和化學方法,化學方法包括:沉澱法微乳液法化學還原法、及電化學還原法。其中以化學還原法最為廣泛,此反應是銀離子還原成為金屬銀,例如:硝酸銀(silver nitrate, AgNO3)當作氧化劑,使用適量的硼氫化鈉(sodium borohydride, NaBH4)當作還原劑,並且用過量當作穩定劑。其反應如式[1]所示。

(銀奈米粒子)

為節省藥品用量和保護生態環境,本實驗採取微量實驗和一鍋合成法(one-pot synthesis);為避免用過的器材造成的污染,直接使用未用過的樣品瓶和PE滴管。此外,裝在小樣品瓶內實驗畢未用完的銀奈米粒子溶液,學生可以帶回家永久保存。

銀奈米粒子的鑑定

Tyndall effect

Tyndall effect)是指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如銀奈米粒子溶液),面相入射光的垂直方向,肉眼可觀察到膠體裡出現一條明亮光束的散射現象。若光束照射到物體的尺寸大於入射光的波長,則光線發生反射,如圖2反射」示意圖所示;若照射物體的尺寸小於或等於入射光的波長,則光線發生的散射,如圖2散射」示意圖所示。

image

圖二:光照射到物體的交互作用:穿透反射折射繞射吸收散射的示意圖

(圖片來源:楊水平,2022

(1000-10000 nm之間。當可見光(波長380-750 nm)照射到膠體(或溶膠)時,可觀察到光波環繞微粒而產生明顯散射,如圖2散射」示意圖所示。由於真溶液(true solution)的粒子小於1 nm,以致光線的強度隨粒子體積的減小而明顯減弱,而導致對光線的散射作用很微弱,光線幾乎直接穿透,如圖2的「穿透」示意圖所示。懸浮液的粒子較膠體的粒子為大,是一種可以沉降的非均相流體,當可見光照射到懸浮液時,光線大多呈現反射,如圖2的「反射」示意圖所示,只有少部分粒子具有廷得耳效應。使用雷射筆的紅光照射銀奈米粒子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藉由廷得耳效應可以區分真溶液、膠體或懸浮液

image

3:銀奈米粒子(左瓶)有廷得耳效應,而硝酸銀溶液(右瓶)則無。

(二)繞射(Diffraction

繞射(Diffraction)是指光束遇到障礙物(如光碟片)或小開口(如光柵)時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散傳播現象,形成幾何陰影區域的干涉或彎曲,如圖2的「繞射」示意圖所示。若一個障礙物的小開口放置在光源和觀察屏之間,則於觀察屏上會出現光亮區域與陰晦區域,形成明暗相間的繞射現象,如圖4所示。

image image

4:紅色雷射光束穿過小圓孔後投射到觀察屏上的繞射圖案(左),來自寬度為四個波長的狹縫與入射平面波的繞射圖案(右)

本實驗滴加銀奈米粒子溶液在透明玻璃上,乾燥後銀奈米粒子形成固體堆積物。利用雷射光照射,在暗室的觀察屏上可觀察到繞射的圓形圖案,如圖5右所示。

image image

5:紅色雷射光照射到有銀奈米粒子固體堆積物時呈現較大的圓形圖案(左),而沒有銀奈米粒子堆積物呈現較小圖案(右)。

(三)聚集(Aggregation

膠體和懸浮液分散在連續介質中,其顆粒大小的範圍在1~1000 nm之間。超過這尺寸的粒子可能從懸浮液中發生沉澱。奈米材料的尺寸範圍(1-100 nm)是在膠體和懸浮液顆粒的尺寸範圍內,這樣的粒子具有極小尺寸而導致高表面能。為降低表面能,此樣的粒子傾向發生聚集(aggregation)現象。科學家應用金奈米粒子與金屬離子混合會發生聚集的現象,透過簡單快速的比色法可檢測重金屬離子的濃度,如Cu2+Co2+Pb2+離子的濃度。

本實驗使用實驗當作聚集物,當銀奈米粒子溶液加入食鹽時,食鹽在水中解離的鈉離子與氫硼離子發生作用,進而造成負電荷層遭受破壞,使得溶液中的銀奈米粒子發生聚集現象,顆粒變大而沉澱析出,如圖6所示。

image

6:銀奈米粒子溶液在蠟層上形成兩顆圓球狀的液滴,左側未加顆粒狀食鹽(黃色),右側有加入顆粒狀食鹽(暗黃色)。

(四)穩定(Stabilization

奈米粒子結構具有高表面能的熱力學不利因素。透過吸附顆粒表面周圍的穩定劑,可以分散並穩定奈米粒子的結構。適當厚度的分散層對於穩定含有高濃度奈米粒子的膠體十分重要。厚的分散劑層(穩定劑層)會導致顆粒周圍過多的排除體積,以致粒子不穩定;而薄的分散劑層,導致顆粒不穩定而發生粒子聚集。這兩種效應都會降低膠體中奈米粒子存在的最大濃度。

本實驗合成銀奈米粒子,使用過量的氫硼化鈉(NaBH4)當作還原劑,過量的氫硼化鈉在水中會解離出氫硼離子(BH4)當作穩定劑,導致銀奈米粒子均勻地分散在水溶液中。這分散的可能原因是銀奈米粒子表面的銀原子有空軌域(缺電子),氫硼離子帶負電(有多餘電子),兩者之間在銀奈米粒子的表面以靜電力相互吸引而包覆一層負電荷層;抑或氫硼離子解離成三氫化硼(BH3)和氫負離子(:H),:H有孤電子對與銀奈米粒子之間以路易斯酸鹼相互吸引而包覆一層負電荷層,形成穩定的銀奈米粒子溶液,如圖7左所示。

image image

7:穩定劑與銀奈米粒子表面銀原子之間的作用,穩定劑為氫硼離子(左)和PVP(右),上面兩圖為示意圖,僅表示銀奈米粒子與穩定劑之間的作用,而不表示銀奈米粒子的大小與穩定劑的數量之間的關聯

本實驗也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當作穩定劑。PVP分散銀奈米粒子的可能原因是銀奈米粒子表面的銀原子有空軌域,PVP的氧原子帶有部分負電荷(有孤電子對),兩者之間在銀奈米粒子的表面以路易斯酸鹼相互吸引而包覆一層負電荷層,形成穩定的銀奈米粒子溶液,如圖7右所示。

(五)可見光光譜分析(Visibl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透過紫外可見光譜儀(UV-Visible spectrometer),可測得合成銀奈米粒子的可見吸收光譜。進而找到最大吸收度的光譜波長,並且推知合成金奈米粒子直徑大小。可見光照射到銀奈米粒子溶液的吸收光譜,如圖2吸收」示意圖所示。

藉由文獻資料(見參考資料3)提供的銀奈米粒子不同粒徑大小的最大吸收度波長的光譜(見參考資料3),可以轉化成為最大吸收度波長與其顆粒大小的關係之趨勢線,如圖8所示。根據圖8的趨勢線,銀奈米粒子的顆粒越小,其最大吸收度的波長越短。若合成銀奈米粒子最大吸收度的波長為410 nm,則可透過趨勢線推知其顆粒大小為23 nm。抑或,藉由趨勢線的二元方程式y = 0.0108x2 + 0.173x + 400.67,若最大吸收度的波長y = 410 nm時,則其顆粒的大小x = 22.5 nm

image

8:銀奈米粒子的最大吸收波長與顆粒大小的關係

此外,藉由光譜圖的吸收度最大一半的波峰寬度(The peak width at half the absorption maximum, PWHM)可以判定銀奈米粒子大小的均一程度,PWHM越小表示奈米粒子的大小越均一。圖9為銀奈米粒子溶液的吸收光譜圖,其最大吸收度為1.57,其最大吸收度的一半為0.7851.57/2),此吸收度與波峰有兩個交點,高波長與低波長之差即為PWHM。低波長之處在375 nm,高波長之處在436 nm,此PWHM436 nm – 375 nm = 61 nm

image

9:銀奈米粒子的吸收光譜PWHM

(六)電子顯微鏡圖像(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

藉由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的圖像,可觀察到銀奈米粒子的粒徑大小和形狀。圖10左顯示由銀離子在腐殖酸(humic acid)溶液中形成的銀奈米粒子的穿透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圖像(添加顏色是便於清楚觀察),比例尺代表50 nm,此圖像中的銀奈米粒子的大小並非均一,其粒子形狀也非全部圓形。腐殖酸傾向於吸附在奈米顆粒上(此處可見為淡淡的雲),使之分散在膠體中。圖10右顯示銀奈米粒子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比例尺代表2 μm(有10格,每格200 nm),此圖像中的銀奈米粒子的粒徑大小並非均一,其粒子形狀也有很大的差異。

image image

10:銀奈米粒子的穿透電子顯微鏡(左)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右)圖像

https://bit.ly/3Avct66.

實驗步驟

銀奈米粒子的合成

使用未用過乾淨的PE滴管,滴加1.5 mL30滴)新鮮製備的0.0020 M NaBH4(硼氫化鈉)到一個3 mL玻璃樣品瓶中,此瓶無需清潔直接使用未用過。用附特氟龍蓋,緊緊地轉蓋。放置此樣品瓶在一個50 mL燒杯的冰水浴中,使其冷卻。取出此樣品瓶,立即打開瓶蓋。使用PE滴管,立即滴加10滴(0.5 mL0.0010 M AgNO3(硝酸銀)到此樣品瓶中,滴加速率約11滴,並且滴加時需要搖晃。滴加完畢後,緊緊地轉蓋,立即放入冰水浴中,直到溶液變成鮮黃色,如圖11所示。(Yang, 2013註:(1)硝酸銀溶液不可連續滴加,否則銀奈米粒子溶液會變黑(2)燒杯的選用不宜過大且冰水浴水位不宜超過樣品瓶的高度,否則樣品瓶難以直立。】

image image

11:冷卻樣品瓶並滴加硼氫化鈉溶液直至溶液呈現鮮黃色,右圖為左圖的放大。

銀奈米粒子的鑑定

Tyndall effect

使用紅光雷射筆,直接照在兩個樣品瓶中含有合成銀奈米粒子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觀察兩種溶液是否出現一道紅光光束。其操作方式,詳見圖3

(二)繞射(Diffraction

取一片乾淨的玻璃片或載玻片,在此片上距離1.5 cm處分別滴加2-3滴銀奈米粒子溶液。使用電磁加熱攪拌器,以微熱狀態,放置此片在加熱板的邊緣位置,慢慢地加熱直到溶液乾燥。在暗室中,用紅光雷射筆對準並照射銀奈米粒子形成固體堆積的區域,在屏幕上觀察是否出現紅光圓點放大。同樣地,雷射光照射到沒有銀奈米粒子堆積的區域,觀察是否出現紅光放大。其操作方式,詳見圖5

(三)聚集(Aggregation

1/4A4大小的白色紙(或影印紙),使用一小塊白蠟用力地塗上一厚厚的蠟(蠟層不可有孔洞而使溶液滲透到紙張)。在蠟層上距離約1-2 cm的兩處,用乾淨的PE滴管,分別滴加2滴的銀奈米粒子溶液,形成兩個圓球狀的液滴。在其中一顆液滴,加入少量的顆粒狀氯化鈉,觀察其顏色變化,並比較與另一顆液滴的顏色。其操作方式,詳見圖6和圖12【註:進行聚集之前,不可加入PVP穩定劑。否則,聚集不易發生。】

image

12:進行銀奈米粒子聚集試驗的兩顆圓球狀的液滴

(四)定(Stabilization

為了在穩定的條件下以利保存銀奈米粒子溶液,在樣品瓶中加入5滴約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當作此溶液的穩定劑,蓋緊瓶蓋子並搖動混合均勻。

(五)可見光光譜分析(Visibl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取一支1.5 mL乾淨的塑膠比色管,用乾淨的PE滴管,加入10滴(約0.5 mL)銀奈米粒子溶液到該管中,並用蒸餾水進行等量稀釋。利用紫外可見光譜儀(UV-Visible spectrometer),測定合成銀奈米粒子的吸收光譜。透過吸收光譜,找到最大吸收度的光譜。然後,藉由最大吸收度的光譜,推知銀奈米粒子的粒徑大小,詳見圖8。再來,透過製作PWHM,推知自己合成的銀奈米粒子的均一程度,並與別人或他組比較是否較佳,詳見圖9【註:(1)若已加入PVP穩定劑,則不必加入蒸餾水稀釋;(2)測量吸收光譜後,銀奈米粒子溶液可倒入樣品瓶中。】

(六)電子顯微鏡圖像(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

依照穿透或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操作手冊,自己實際操作或由熟悉儀器操作者操作電子顯微鏡。取得圖像後,觀察到銀奈米粒子的粒徑大小和形狀。【註:這實驗是可選的,視學校的設備而定。】

教學提示

l 教學時間分配:(1)講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約20-40分鐘;(2)實驗操作時間:合成方面:約5-10分鐘,鑑定方面:約30-50分鐘(不含電子顯微鏡圖譜的鑑定)。合計時間約55-100分鐘,教師可依照學生的程度,安排教學時間的長短。

l 本實驗可與另一實驗由作者編寫的「金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合併,上課時間約100-150分鐘(不含電子顯微鏡圖譜的鑑定),可在3小時的實驗課完成。

l 教學流程:本實驗的教學流程可為先解說實驗原理再操作實驗,或先操作實驗(包含合成和鑑定步驟說明)再解說實驗原理。前者為傳統實驗室教學,後者為學生先做實驗對實驗變化現象產生好奇,進而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渴望。

l 上課地點與對象:本微量實驗的操作容易,實驗用器材和配製溶液集中在置物箱,可帶到教室或室外讓國高中學生操作實驗。作者曾經指導學生在教室進行實驗,實施方便且順利。針對國中生,鑑定方面只做容易操作的廷得耳效應、繞射、聚集及穩定;針對高中生,鑑定方面可增加一項光譜分析。

l 硝酸銀價格:有一家商家販賣純度99%1,26025 g18,375450 g。有一家電商販賣(未標示純度),15,015500 g;另一家電商販賣0.1 M溶液(試藥級),280100 mL280500 mL。配製100.0 mL 0.0010 M硝酸銀,0.017 g,以15,015500 g計,其價格約0.5元;每位學生或每組花費0.0026元;以280500 mL計,其價格約0.56元;每位學生或每組花費0.0028元。其實,本微量實驗硝酸銀的花費單價很低。教師可考慮實驗藥品兩倍用量,增加學生攜帶回家成品的用量。

l 樣本瓶價格:容量3 mL,一盒100,有臺灣商家販賣一盒價格2,500元,每個25元;有一家境外電商販賣3 mL一盒100個,新台幣500元,每個5元。兩家價格差異很大。若經費短缺且希望學生攜帶自己的實驗作品回家永久保存,教師可選購便宜的樣本瓶。

l 在合成金奈米粒子之後立即加入穩定劑PVP,可穩定期溶液而不易使之聚集而變黑。但是此舉不利於進行銀奈米粒子的聚集實驗。為成功完成實驗,教師指導學生時應該特別注意實驗步驟的附註。

l 實驗操作時,請學生注意安全防護,必須穿實驗衣、戴乳膠手套和安全眼鏡。

參考資料

Shui-Ping Yang, Microsca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the Teaching Laboratory, 15th ACC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Poster, No. 1318, Singapore, Augest 25-27, 2013.

Diffrac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ffraction.

Silver Nanoparticles: Optical Properties, https://bit.ly/3QXDwxv.

Silver Nanoparticles, https://bit.ly/3B01X8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https://bit.ly/3Avct66.

圖解表面電漿共振,國立中正大學,https://bit.ly/3R7txGo.

  楊水平。金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臺灣化學教育。第48期,82022。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42346

學生實驗講義

下載學生實驗講義PDF銀奈米粒子的微量合成和鑑定




第四十八期 主編的話 / 邱美虹

第四十八期 主編的話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
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Fellow

中國化學會(臺灣)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學會NARST前理事長
[email protected] 

開幕典禮,來自政府單位和學術單位的人員集結在基隆港碼頭一艘由女性擔任船長的勵進船是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第一次大型活動在勵進船上辦理。一方面彰顯臺灣重視藍色經濟的推動,另一方面,特選於由臺灣首位女性擔任船長的最大科研船進行啟動儀式,凸顯女性亦可在科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此次透過開幕來宣揚「扎根科學,永續臺灣」的目標以及活動四大核心訴求「科學平權、科學啟蒙、全民參與、國際連結」,並由總統蔡英文女士鳴笛啟航,響應國際以基礎科學提供解決和開創永續的未來。

強調婦女參與度和能見度的提升及基礎科學作為國際對話與和平的來源。

、從PISA看科學素養、金奈米和銀奈米的實驗設計設計與運用、化學實驗到探究式文本的應用。後者則是以全國第一次的化學實驗課程設計線上交流會的成果報告為主,當日線上參與者有百餘人,能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大學化學實驗,實在是令人相當振奮。

image

 

與勵進號黃久倖船長合影(2022/08/15)

 




從微觀到巨觀:由DNA來看世界 /洪文東

從微觀到巨觀:DNA來看世界

洪文東

華夏科際整合聯合總會監事

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化學與生物學系教授

前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

前國家科學委員會副研究員
[email protected]

  前言

科學知識是一套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科學家以虛心客觀的態度追求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真理。科學家探究自然界事物、現象,經由觀察、描述、解釋、預測等過程,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由已知資訊歸納出定理、定律、原理、原則等規律性,再由所提出的規律性加以演繹,推理預測未知的事物、現象從中獲取資訊,進一步提出理論,以探究未來的可能世界。科學研究有它的極限,以目前科學家所開發的科學儀器觀察,其顯微鏡能夠觀察到最小的維度是10的負18次方米,而天文望遠鏡能觀測到最大的維度是1028次方米。換言之,從微觀角度而言,比10的負18次方更微小的世界是什麼?
我們不知道;從巨觀角度而言,比1027次方更巨大的世界是什麼?
我們也不知道,這就是科學家探討宇宙世界與自然萬物的限制。

  DNA的發現與其組成結構

西元1952年,James Watson Francis Crick 宣佈發現生物學家所稱遺傳物質:去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
簡稱DNA)的雙股螺旋結構。從此之後生物化學的知識進展神速。科學家應用化學原理與方法以確認合理解釋生物功能的分子結構。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科學家們是在分子的層次對生命的過程進行描述、解釋、預測,並利用創新技術、精密儀器進一步加以控制。DNA主要是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於細胞核中,作為遺傳訊息的儲存物質,負責指揮細胞內組成分子的合成。DNA包含去氧腺嘌呤核苷5′-單磷酸(簡稱DAMP)、去氧鳥糞嘌呤核苷5′-單磷酸(簡稱DGMP)、去氧胸腺咪啶核苷5′-單磷酸(簡稱DTMP)及去氧胞咪啶核苷單磷酸(簡稱DCMP)DNA是遺傳訊息的化學儲存形式,包含DAMPDGMPDTMPDCMP四種單體。在人體染色體中,每一個DNA分子含有上百萬個核苷酸(Nucleotides)。而參與遺傳訊息傳遞及生物性催化作用的核醣核酸(Ribonucleic Acid簡稱RNA)是一種腺嘌呤核苷5′-單磷酸(AMP)、鳥糞嘌呤核苷5′-單磷酸(GMP)、胞咪啶核苷5′-單磷酸(CMP)及尿咪啶核苷5′-單磷酸(UMP)所組成之單質聚合物。存在於核苷酸中的遺傳訊息主要是由組成的核苷酸序列所解碼(王姿文等7人,2009)。以化學觀點而言,所有物質皆是由原子組合而成,相同的原子組合成元素,不同的原子組合成化合物。例如水,它是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化合而成。以生物化學角度而言,所有生物體都含有碳、氫、氧、氮、磷、硫等元素,這些元素再以不同結構組成化合物,諸如:醣類、蛋白質、脂質、胺基酸、維生素等巨分子。生物細胞中的DNA主要就是由四種不同的核苷酸AGCT
連接形成的異質聚合物。

  自然界物質的循環

從生物進化論觀之,人是最高等的動物,人類出現在地球約4~5百萬年前,人體內的各種元素同樣是碳、氫、氧、氮、磷、硫等,體內主要化合物也同樣是醣類、蛋白質、脂質等。再從化學角度觀之,自然界的物質皆由原子以不同數量、排列方式、組織結構、組合而成,這些物質皆在自然界中生、生、滅、滅,以各種化學變化方式在循環著,人在自然界中與其他生物一樣,從出生到死亡,其組成的各式化合物,最後回再分解成各種元素、原子等,所謂塵歸塵,土歸途,最終都會回歸自然。化學家所謂的物質循環,例如:【水循環】,地面上的河水、湖水、海水等經陽光照射,這些水遇熱先蒸發成水蒸氣,上升至高空中集結成白雲,白雲遇到冷空氣再冷卻凝結變成小水珠,小水珠浮懸在高空中集結成烏雲,烏雲集結成雨滴,再下雨降落到地面上,形成所謂的【水循環】。又例如【碳循環】,生物不管是動物或植物,皆是由碳、氫、氧等元素組合而成,其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然後擴散混合在空氣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分子,經光合作用再合成為葡萄糖,植物吸收後進一步合成為澱粉、纖維素等,提供營養成分,給植物攝取營養素,從種子發芽以成長茁壯。動物也是攝取這些植物或動物養分,形成所謂【食物鏈】。這些植物或動物死亡,都是有機物,會再分解成碳、氫、氧等元素,這就是碳的循環。換言之,現在生存的地球環境,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各種分子、原子,同樣都是古代人物所呼吸的各種分子、原子再循環著。以此推論,我們現在所呼吸的分子、原子,其中有可能是春秋時代的孔夫子、或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這些古代人物分解後的分子、原子。從DNA角度觀之,人和動物有著大部份相同基因,它們執行著類似的生化功能,此種相似度起源於約8000萬年前有著共同的祖先。

  結語

2009年國際科學研究期刊「SCIENCE」上有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人和家養牛的基因有80%的相似度。國際另一篇研究報告發現人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6%。另外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人與香蕉基因相似度也有60%。這些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類和動物、或植物的基因相似度簡直令人驚訝。人類身體中有著30億的DNA鹼基對,這些DNA基因組合建構了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在這30DNA基因中,只有極小部份是屬於自己個人所有。換言之,人與人之間,其基因相似度高達99.9%,其餘0.1%的基因決定了不同人的膚色、髮色、各種遺傳疾病等。以DNA看世界,正如禮運大同篇所謂【世界大同】,世界上各民族人民都同樣擁有99.9%的基因相似,所不同的只有那0.1%。從DNA看世界上各民族人民,不同膚色、髮色、遺傳,人類共有30億的DNA基因組合其中有99.9%相似性,所差異的只有0.1%而已。

換句話說30億的DNA基因,有300萬個基因,影響人類各民族的膚色、髮色、遺傳疾病、個人特質等。從99.9%宏觀來看,是世界大同。從0.1%的微觀來看,又有個別差異性。正如明儒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格物致知,求同存異,同人大有。

  參考資料

 




國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燃燒的本質-氧化還原反應 / 鄭志鵬

國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燃燒的本質氧化還原反應

鄭志鵬

臺北市龍山國中

[email protected]

  • 簡介

本教學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物質燃燒的本質,是物質與氧結合產生劇烈的放熱反應。作者運用科學史中拉瓦節史塔爾對燃燒本質的辯證作為素材,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批判思辨必須以實驗事實為本,進行邏輯的推論。再藉由許多不同的氧化還原現象認識物質的活性不同,並從巨觀實驗結果中,推論物質在微觀分子層次上會因活性大小不同而發生氧元素的交換現象。

  • 教學設計理念

國中的化學課程,往往被視為「背科」,也就是純記憶性質的科目。學習化學反應時,「記憶」化學反應的現象、反應式和分類好像就是全部的學習目標。但是化學作為一門科學,難道在探究的層次上真的這麼薄弱嗎?其實以科學史中,拉瓦節探究燃燒本質為例,他也是進行了許多實驗,收集了許多實驗證據後,透過抽絲剝繭的方式逐步的找到燃燒的本質,這個過程絕對是高強度的探究。因此,在國中進行氧化還原單元時,其實可以以化學史作為背景架構設計課程,讓學生跟隨拉瓦節的腳步來探究燃燒的本質。接著延伸此一主題,觀察各種不同元素與氧元素進行交換的反應,從巨觀現象觀察、想像、猜測在微觀分子層次發生的變化,並且學習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並在此過程中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以及諸多探究能力。

  • 教學設計

作者利用物質的氧化與還原單元設計兩節課的探究活動。實施的對象為國中八年級的學生。此單元可於八年級下學期中段進行,在實施前學生對於化學反應已有初步認識,知道化學反應是原子的重新排列組合。他們也曾觀察過鎂帶在純氧中燃燒會產生白色的產物,對於一些元素的特性也有簡單的認識。除此之外,學生也需操作過燒杯、錐形瓶、酒精燈、燃燒匙等基本化學實驗器材。有操作實驗器材的基礎以及進行化學實驗的能力。

        有關本單元如何與108年課綱所訂的學習內容目標,思考智能與問題解決目標,科學態度與本質目標的關聯,如下表:

 

節次

 

 

學習內容目標

 

 

思考智能與問題解決目標

 

 

科學態度與本質目標

 

 

第一節

 

燃燒的本質

 

 

Jc-IV-2
物質燃燒實驗認識氧化。

 

 

1.pa-IV-2
能從簡單的燃燒質量變化數據和學習單(如附錄)文本提供的實驗結果,形成對燃燒現象的解釋。

 

2.tm-IV-1
能從實際實驗數據以及科學史文本中取得的資訊,比較史塔爾與拉瓦節對燃燒概念的差異

 

 

1.ah-IV-1對於權威解釋,如:史塔爾的燃素說能抱持懷疑的態度,評估推論證據是否充分。

 

2.an-IV-2能分辨科學知識(如燃素說)的確定性會因科學研究的時空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

 

 

第二節

 

活性與氧的交換

 

 

Jc-IV-3
不同金屬元素燃燒實驗認識元素對氧氣的活性。

 

Jc-IV-1
氧化與還原的狹義定義為:物質得到氧稱為氧化反應;失去氧稱為還原反應。

 

 

1.pa-IV-2
能比較鎂、鋅、銅在空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認識不同元素對氧的活性大小不同。

 

2.tr-IV-1
觀察高溫的鎂和銅在二氧化碳中反應的現象。根據產物的顏色及性質推論產物,並以活性大小來解釋反應的現象。

 

3.tr-IV-1
能依據活性大小與是否產生反應的概念,推論氧化銅是否能和碳產生反應。並設計實驗驗證。

 

 

1.ai-IV-1動手實作解決問題或驗證想法,獲得成就感

 


(一)
  
評量方式:以課程中討論、實驗操作以及學習單內容表現作為評分依據

  • 教學流程

本教學流程的起、承、轉、合階段的構想來自於吳月鈴老師的研發構想。

 

第一節課燃燒的本質

一、(導入與初步探究):教師先引言說明人類知道「火」和「燃燒」已經歷史悠久,但人類直到近三四百年才有能力提出理論來說明燃燒現象。接著教師對學生提問:你們知道燃燒是怎麼回事嗎?(氧化)。你們怎麼知道是氧化?是看到氧氣了嗎?提出問題後,接著教師說明這堂課就是要來回答我們怎麼知道燃燒是一種氧化現象?的問題。之後,教師示範燃燒酒精燈與鋼絲絨過程中的質量變化,請學生觀察並紀錄。幫助學生聚焦兩種的燃燒現象其中相同處與相異處。學生會記錄到燃燒時同樣會發光發熱,但酒精燈燃燒過程,質量會變輕;鋼絲絨燃燒後則會變重。

二、(進階探究活動)15分鐘:教師請學生閱讀學習單中描述史塔爾如何以「燃素」的觀點描述燃燒現象以及燃燒過程中質量變化。在閱讀中教師提醒學生學習分辨「證據」、「主張」與「推論」。要求學生學習以CER模式(Claim Evidence Reasoning Framework)做論述練習。例如:(1)練習使用燃素說解釋酒精燈燃燒與鋼絲絨燃燒的質量變化。重點是依據他人的主張,來解釋自己的實驗事實。(2)閱讀學習單中拉瓦節進行的實驗。使用繪圖方式轉譯拉瓦節的實驗結果。教學的重點在讓學生更仔細閱讀實驗結果,並學習將較難分析的文字,轉譯成較容易分析的圖片。並做為下一階段討論的依據。

三、(討論實驗結果)15分鐘:教師讓各組學生以燃素說這個主張解釋拉瓦節的實驗結果(證據),讓學生發現衝突矛盾之處。接著教師讓學生將主張改變為拉瓦節的氧化說,以此解釋相同的實驗證據。比較哪一個主張可以做出更好的解釋。最後教師要求學生學習論述的方式,以文章第二、三段作為範例,練習書寫或口說論述。

四、(總結)5分鐘:透過上述的活動之後,最後教師進行總結,教師歸納:以燃素說解釋拉瓦節燃燒的現象時,有些難以解釋之處。但若以氧化的主張,則可以更完美的解釋許多燃燒現象。之後教師再提出燃素說和氧化論何者較佳?除了氧化說能解釋更多的實驗現象之外,拉瓦節實際找到氧氣作為直接證據,因而獲得極大的支持。但燃素觀點則一直沒有找到燃素因此逐漸沒落。依據上述的科學史的活動,教師提出人類對於科學現象的認識,是與時俱進的,不同的時代對於同樣的現象,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觀點,但新的觀點往往能更完整的解釋更多現象。

 

第二節課活性與氧的交換

一、(導入與初步探究)10分鐘:教師提示學生一些先備知識:鎂在純氧中燃燒會產生強烈白光,並產生白色的產物。根據化學反應前後不會產生新元素,只會將元素重新排列組合的規則來思考,白色物質必然是「氧化鎂」。接著教師將二氧化碳以排水集氣法灌滿廣口瓶,並將燃燒中的鎂帶放入,讓學生觀察燃燒現象,並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透過此實驗可看出:

鎂帶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並產生白色與黑色的產物。接著讓同學討論白色產物最可能是氧化鎂,黑色產物最可能是碳。接著重複上述的實驗,將鎂帶改為銅粉進行燃燒,發現高溫銅粉在空氣中會逐漸形成黑色氧化銅,放在排水及氣法所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廣口瓶中,銅的燃燒現象會熄滅。

二、承(進階探究活動)15分鐘:各組學生進行觀察與推論:根據以上實驗結果,推論不同元素搶奪氧元素的能力有差異。從二氧化碳與鎂的反應可推論,鎂與碳相比,鎂有能力將二氧化碳上的氧元素搶奪過來。代表鎂元素搶奪氧的能力勝過碳元素。在銅粉燃燒的實驗中透過觀察與推論可發現高溫銅粉在二氧化碳中會熄滅的結果,可推論出銅與碳元素搶奪氧的能力:銅無法將二氧化碳上的氧元素搶奪過來。各組學生透過上述的兩個活動的觀察與推論,他們會提出下列的假設與推論:將碳與氧化銅混合加熱,是否會產生反應?教師也請學生提出他們認為會產生反應,或者無法產生反應的理由。接著教師要求各組學生進行計劃與執行:假如碳可以搶奪氧化銅的氧元素,將會產生二氧化碳。那可以用什麼方式檢驗二氧化碳?各組學生將混合粉末放入硬試管中,在單孔橡皮塞中插入玻璃管,塞住試管後,架設在鐵架上並用酒精燈加熱。玻璃管裝上橡皮管,並將橡皮管另一端放進澄清石灰水中。此階段如果時間或是器材不夠,也可由教師進行示範實驗。

三、轉(討論實驗結果)15分鐘:請學生根據觀察,寫下檢測結果:「氧化銅和碳粉在高溫下會反應產生氣體,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產生混濁現象。另外將粉末倒出後會看到原本黑色的粉末產生了紅色物質」,透過此活動讓學生學習探究中的分析。接著教師請學生根據實驗結果討論氧元素在反應過程中會如何移動:氧元素會脫離氧化銅和碳結合,因此產生二氧化碳和紅色的銅金屬。代表碳和銅相比,碳搶奪氧的能力是更強的。透過此步驟讓學生發現他們探究的結果。教師提問學生:如果將鎂和氧化銅混合加熱,是否會發生氧元素交換位置的反應?會。因為搶奪氧的能力鎂>碳,碳>銅,因此可以推論鎂>銅。此步驟可讓學生進行探究歷程中的推論。教師可再透過提問,讓學生將探究的結果進行延伸。例如:已知水煤氣是將高溫的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碳後,會產生氫氣和一氧化碳。根據此結果,推論碳和氫相比,何者搶奪氧的能力更強?根據水煤氣的討論,判斷將高溫鎂帶放入熱水中,是否會產生氫氣?

結論

化學作為基礎科學的一門學科,在學科知識建立與形成的過程,必然有許多探究的成分在其中。在化學教育上,可以運用科學史作為脈絡進行閱讀式的探究。讓學生置身於燃素說與氧化說爭執不休的時代,參與其中共同討論來學習化學的探究。另外也可以以一系列化學反應實驗的觀察與分析,認識到氧與其他元素的關係。學習在化學探究上,常常會從巨觀世界的實驗結果推論微觀世界的原理。化學學科有其獨特的探究手法和思考策略,我們應該可以藉由適當的課程設計來傳達此一概念。以上提供兩節課程示例,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現場老師參考。

南一出版社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八下)p86(108)

第一堂課學習單

 

壹、以實驗收集關於燃燒現象的事實

一、實驗觀察與紀錄

 

實驗觀察與紀錄

 

 

外觀現象

 

 

燃燒前重量

 

 

燃燒後重量

 

 

蠟燭燃燒

 

 

 

 

 

 

 

 

 

 

 

鋼絲絨燃燒

 

 

 

 

 

 

 

 

 

 


二、問題與討論

請問蠟燭和鋼絲絨燃燒時,有那些現象看起來是類似的?我們有時候會將不同物質產生的相類似現象歸納,成為描述該現象的方式。例如歸納蠟燭和鋼絲絨燃燒中相類似的部分,就可以做為「燃燒」現象的粗略定義。

(二)  鋼絲絨和蠟燭燃燒時,重量的增減是否有不同?何者重量上升?何者下降?

我們會觀察相似現象中的差異,並思考造成差異的原因。從探討產生差異的原因,往往能獲得對該現象更進一步的發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過往的科學家,對於燃燒現象的觀察與理解。看看他們的思考以及辯證的過程,我們也一起來參與他們的研究討論吧。

、科學史上關於燃燒的證據、主張與推論

一、燃素派的觀點

        我們發現燃燒不同的物質時,有些物質像是蠟燭,燃燒起來質量會減少;有些物質燃燒過後質量則會上升。

        1703年,德國的史塔爾Georg Ernst Stahl, 1660-1734)提倡「燃素說」-他認為可燃的要素是一種氣態的物質,它存在於一切可燃的物質中,他把這種要素稱為燃素」。

        燃素派認為物質燃燒時,物質裡面的可燃成分(燃素),會從物質內逃逸出來,與空氣結合,從而發光發熱,這就是火,並且因為燃素從物質中釋放出來,重量就變輕了,釋放燃素的物質只剩下灰。但有些物質像是金屬它們內部的空隙就像容器一樣,裡面充滿了燃素。燃素與金屬分離後,空出來的容器會變空氣填滿,容器裝著比燃素重的空氣,重量自然就變重了。燃素派認為物質在加熱時燃素並不能自動分解出來,必須藉空氣來吸收燃素,才能將燃素釋放出來,而且越好的空氣吸收燃素的效果越好。

        例如說普利士特利將俗稱「三仙丹」的紅色粉末加熱分解產生了汞和某種氣體。他蒐集產生的氣體,發現物體在該氣體中,能產生非常劇烈的燃燒。於是普利士特利將這種氣體稱為「脫燃素氣體」。他認為物體在該氣體中能劇烈燃燒的原因,是因為該氣體吸收燃素的氣體非常好的原因。

        我們在論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包含CER三個要素。分別是主張C(Claim)、證據E(Evidence)以及推論R(Reasoning)。主張,像是陳述的結論;證據是你握有的事實;推論則是連結證據和主張之間的論述。來想想看以下的問題:

二、關於燃素派的問題與討論

(一)  關於燃素說的內容中,哪些是關於燃燒的「證據」?請用紅筆標記出來;哪些是屬於「主張」?請用藍筆標記出來;哪些是屬於「推論」?請用黑筆標記出來。

(二)  試著用燃素說解釋我們實驗中,蠟燭和鋼絲絨重量改變的現象

三、反對燃素派的拉瓦節

拉瓦節先將汞在有空氣的密閉空間中加熱燃燒得到「三仙丹」,發現:

(一)  燃燒前後總重量並不會改變。但是金屬重量增加了一些,代表空氣的重量減少了一些。

(二)  他將密閉容器打開,發現空氣會從外面流進容器中。

著他用了普利士特利的方式,將三仙丹加熱後產生氣體,經過測量他發現:

(三)  產生的氣體重量就恰好等於一開始空氣減少的重量。

        於是他認為燃燒的關鍵並非來自物體內部的燃素,而是來自外面空氣的某種成分。這成分就是普利士特利所謂的「脫燃素氣體」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氧氣」。

四、關於拉瓦節觀點的討論

(一)  小軒讀了拉瓦節的發現,覺得很難懂。請幫他把上述拉瓦節的發現,用簡單的畫圖加上標示的方式呈現。

(二)  試著用燃素說解釋拉瓦節實驗的現象,有沒有什麼現象是燃素說難以解釋的呢?請注意這裡是討論拉瓦節的實驗結果,而非實驗方法。可以用剛剛畫的圖,輔助解說喔。

(三)  拉瓦節主張物體燃燒的關鍵是因為物體與空氣裡的某種氣體結合。試著幫拉瓦節的主張提出解釋。論述的方式可以參考文章相關段落。

 

五、總結說明

與燃素說相比,拉瓦節的氧化說,能解釋更多實驗的現象以及測量到的數據。拉瓦節也找到了更多而且更直接的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相反的,燃素說並無法解釋為何金屬的燃素釋放後,空氣可以填補進來造成重量增加,其他物體燃燒卻不會發生相同的事情,也無法解釋拉瓦節定量測量出來的許多結果。更重要的是燃素派也從來沒有真的找到他們聲稱的燃素,於是漸漸的式微。人類就捨棄了燃素的觀點,接受了燃燒是氧化現象的說法。

 

第二節課學習單

 

氧化與還原

 

記得我們曾經燒過的那些物質。我們了解燃燒的現象是物質與氧結合,產生高溫與火焰的現象。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物質與氧結合的現象。

 

■鎂帶(鎂元素)在純氧中燃燒後會產生強烈白光,產生白色物質。代表白色物質必然為___________

 

■酒精燈或蠟燭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代表酒精和蠟燭裡都有__________元素

 

■紅褐色的銅燃燒時,反應較不劇烈,但會逐漸變成黑色的___________

 

壹、實驗觀察與分析

一、實驗步驟

(一)    以排水集氣法在廣口瓶中收集兩罐二氧化碳

(二)    把一小段鎂帶放在燃燒匙上,以瓦斯燈點燃後,放到裝滿二氧化碳的廣口瓶中,觀察鎂帶是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三)    火焰熄滅後,將殘餘的物質取出,觀察外觀並記錄。

(四)    將步驟二中的鎂帶替換成銅粉,重複步驟二~三。

二、實驗記錄

 

物質

 

 

是否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產物外觀

 

 

 

 

 

 

 

 

 

 

 

 

 

 

 

 

 

 

 

 

 

 

 

 

 

 

三、推論

(一)    從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之後的產物外觀,可以猜想產生了哪些產物?

(二)    從反應物和產物的關係,我們可以推論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了氧元素的交換。代表鎂元素和碳元素,何者搶奪氧元素的能力更強?

(三)    從燃燒的銅粉會在二氧化碳中熄滅的現象,可以猜想銅是否有能力搶奪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銅與碳元素何者搶奪氧的能力更強?

(四)    根據()的猜想,請問如果將氧化銅粉和碳粉混合後加熱,是否會產生氧元素交換的反應?

(五)    假設氧化銅與碳粉加熱會產生氧元素交換的反應,請問會產生哪些產物?

四、以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步驟:將約一刮杓(平匙)的碳粉與氧化銅粉充分混合後,放入硬試管底部。依照上圖組組裝實驗器材。組裝完成後,讓老師檢查,確認了解所有安全注意事項後,請老師點燃酒精燈開始觀察實驗現象。

(二)    實驗結果

1.   澄清石灰水是否變色?代表產生什麼物質?

2.   倒出試管中的反應物,是否有觀察到紅棕色物質產生?代表產生什麼物質?

(三)    實驗推論:根據以上反應結果,我們可以推論銅和碳何者搶奪氧的能力更強?

(四) 進一步猜想:根據以上結果進行推論,如果將鎂帶和氧化銅混合加熱,是否會發生反應?為什麼?

五、延伸思考1:以前人會將高溫的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焦煤()之後,蒐集產生的氫氣與一氧化碳,作為氣體燃料使用。根據水煤氣製造的過程我們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氫元素相比,何者搶奪氧的能力更強?

六、延伸思考2:根據上述的資料判斷,若將鎂帶放入熱水中,是否會產生氫氣?為什麼?




組織與成員

《臺灣化學教育》組織與成員

2017.05~2018.04 (第19期~第24期)

發行單位:中國化學會(臺灣)化學教育委員會

發行人:許千樹

顧問王瑜、王文竹、李賢哲、林煥祥、洪振方、段曉林、連啟瑞、陳竹亭、陶雨台、傅麗玉、彭旭明、黃萬居、葉名倉、趙奕姼、劉陵崗、蕭次融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主編:邱美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副主編楊水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執行編輯周金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

專欄編輯方金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祥和園創意微型科學工作室

                        王瓊蘭/新北市立新店高級中學、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林如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林靜雯/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李賢哲/國立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

周金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

施建輝/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洪文東/美和科技大學

洪振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翁榮源/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

張一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許良榮/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傅麗玉/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楊水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廖旭茂/臺中市立大甲高級中學、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劉曉倩/國立彰化高級中學、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鍾曉蘭/新北市立新北高級中學、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

鐘建坪/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網站建置:周金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

網站管理:游輝宏/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編輯助理李宜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Logo設計:邱美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Banner設計:唐尉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臺灣化學教育》組織與人員/2014.05~2015.04 (第1期~第6期)

《臺灣化學教育》組織與人員/2015.05~2016.04 (第7期~第12期)

《臺灣化學教育》組織與人員/2016.05~2017.04 (第13期~第18期)




《臺灣化學教育》第三十期 目 錄 / 2019年3月

《臺灣化學教育》第三十期(20193月)

 

n主編的話

HTMLPDF

n本期專題【專題編輯/周金城】

u  設計適合國小學生動手做的化學實驗周金城〔HTMLPDF

HTMLPDF

HTMLPDF

HTMLPDF

HTMLPDF

HTMLPDF

n新知報導/多元文化的化學【專欄編輯/傅麗玉

HTMLPDF

n新知報導/多元文化的化學【專欄編輯/周金城

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與實驗/郭世文、周承志、洪振方、陳良瑞HTMLPDF

n課程教材/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李啟讓

HTMLPDF

n新知報導/化學小故事【專欄編輯/周金城

從科學史來認識科學本質以燃素說為例/范賢娟HTMLPDF

n化學實驗/化學實驗含影片【專欄編輯/廖旭茂

綠色膠黏,交聯:硼砂的取代調查/廖旭茂、王玉睿、梁書銘HTMLPDF

n課程教材/化學課程與教材【專欄編輯/劉燕孝

利用手機App及雷切技術開發高中化學探究與實作課程—水中結晶紫的吸附去除與濃度測定/劉燕孝、廖家榮、趙君傑HTMLPDF




設計適合國小學生動手做的化學實驗: 「美國中學化學教材–分子問題單元」 在臺灣小學高年級實施現況分析 / 周正秋、張自立、辛懷梓

設計適合國小學生動手做的化學實驗:

在臺灣小學高年級實施現況分析

周正秋1,3,*、張自立2、辛懷梓2

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2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3臺北市立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email protected]

 

前言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手冊初稿中的新舊課綱學習內容的對照表裡提到:在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的課題中學習內容Ina-III-1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所組成,而且粒子不斷的運動。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安排在第四學習階段之認識物質,以及次主題120物質的組成與功用第三學習階段物質可以分解與組合實施。新課程綱要則將此課程內容調移到第三學習階段實施,但以物質可以分解為更小的粒子,不必提及原子的概念(教育部,2017)

目前的自然領域教材在國小六年級上學期關於「熱對物質的影響」的課程裡安排了多項實驗,如物質受熱後可以恢復原狀或無法恢復原狀的變化、物質三態皆有熱漲冷縮的現象、熱的傳播方式,對於剛進入自然領域教學的菜鳥「老」老師我而言,大多只能按照課本中的內容來進行教學活動,剛開始我會擔心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臨時提問答不出來的窘境,因此在上課前便會將廠商提供的教師手冊、教師專用課本一看再看。即使在教過一年(7個班級)之後,對於教材與教法也只是處在較為熟稔的階段。

去年9月有幸進入國北教大自然教育研究所就讀,在化學特論周老師的課堂上,接觸到美國中學的化學教材,它的第一章就是在探討物質固態、液態和氣態,因此萌生了想要把該章節中與六上「熱對物質的影響」有關的內容加入我的課堂教學之中的想法。在翻譯第一節分子重要性的過程中,讓我感受到臺灣與美國教材的差異,一開始便讓學生知道這個章節的重點概念是什麼,讓學生透過各種有系統的活動操作,從中去觀察、去紀錄自己看到的現象為何?如何解釋這種現象?並試著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利用現代的科技網路媒體資源,讓學生能具體的體現水分子的各項活動。

因此,筆者試著將美國中學的化學教材(第一章第一課分子問題的教材內容翻譯,融入在自然課程康軒版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的第二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教學內容中來實施。希望藉由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六年級學生對於物質的組成與特性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物質的組成是什麼?

物質是一個科學上沒有明確定義的詞,一般是指靜止質量不為零的東西。物質也常用來泛稱所有組成可觀測物體的成份。所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是由互相作用的次原子粒子所組成,其中包括由質子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以及許多電子組成的電子雲。一般而言科學上會將上述的複合粒子視為物質,因為它們具有靜止質量及體積。原子本身並非靜止不動,而會因溫度影響不斷做熱運動(振動)。物質中的原子由於電力的作用而產生鍵結,此鍵結使得原子間會保持在某一特定的平均距離(穩定距離),當原子間距太近時會有排斥力,太遠時則會產生吸引力(信望愛文教基金會,2017)

美國物理學家費曼在教學時使用的《物理學講義》(The Feynman Lecture on Physics) 第一冊第一章曾說:假如由於某種大災難,所有的科學知識都弄丟了,只有一句話可以傳給下一代,如何才能使用最少的詞彙來傳達最多的訊息?就是:「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原子所構成。」(科學園2010)

表一有關物質的三態的微觀解釋

物質

金屬的晶體結構及混合物

化合物

組成

物質由同類原子或不同類原子聚集而成

物質由同類原子或不同類原子結合而成

 

成因

原子之間主要以電磁力的交互作用,使彼此間維持適當的距離。原子不停地運動著,當彼此略微離開時會相互吸引,而當彼此靠近時則會相互排斥。

例如:兩個氧原子結合成為一個氧分子,或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結合成為一個水分子。原子之間形成化學鍵,將分子內的原子束縛成為一定的形狀,但原子不停的振動,動態地維持一定的平均距離。

 

 

固態

a.固體內的原子呈現規則的排列。

b.原子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凌亂無序的微小振動,這種原子的運動現象與溫度有關,稱為熱運動。

c.當溫度不高時,在電磁力的強力束縛下,原子間無法產生結構性的改變,故固體有一定的體積及一定的形狀。

a.在熔點以下的溫度時,物質呈現固態。

b.原子與分子形成排列整齊的晶體結構並維持一定的相對位置。

c.原子與分子僅能在其排列位置上振動而不能自由移動,因此固體有一定的體積及一定的形狀。

 

 

液態

a.溫度升高時,原子的熱運動加劇,振動現象變得較為激烈,原子可以掙脫在固定位置上的束縛,此時固體將熔化成為液態。

b.液體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

 

a.溫度高於熔點、又低於沸點時,物質呈現液態。

b.分子內原子的振動速度增大,分子的運動速度也增大,打破晶體結構的束縛,使分子可以自由移動,但分子間仍有電磁力的約束,使相鄰分子間仍保持一定的平均距離。

c.液體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

 

 

氣態

a.溫度再升高時,原子的振動更為激烈,可以掙脫彼此間的束縛,每個原子可以不受拘束的自由運動,此時的狀態稱為氣態。

b.氣體沒有一定的體積,也沒有一定的形狀。

a.溫度高於沸點時,物體呈現氣態。

b.分子的平均運動速度甚大,使得分子間不再相互束縛,每個分子皆可自由運動,因此氣體沒有一定的體積、也沒有一定的形狀。

c.分子內的每個原子不斷在振動,分子也在快速的移動與旋轉,與器壁發生碰撞時產生壓力。當溫度增高時,分子的運動速度增大,即可使氣壓增大。

資料來源:科學園高中物理(高一)Chap2-1物質由原子所組成。

 

本課程實驗器材

一、每組的材料:小杯水、滴管、兩根冰棒棍、蠟紙、2張大型的索引卡(5×8”)、膠帶

 

 

教學流程

壹、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          討論一下化學和物質

你可以透過簡短的討論來開始上課。詢問學生他們的想法關於化學的研究可能是甚麼。你可以感受到學生以前的知識,找出一些迷思概念,並試圖讓學生在同一層面。告訴學生化學是研究關於物質及其作用為何的一種學習。你也可以這麼說,化學是關於物質如何在一個非常小的狀態下產生作用的研究。詢問學生,地球上常見的三種物質型態(固體,液體和氣體)。 

(1)       向學生提問如下,以引導他們的思考:

什麼是物質的一些例子?

告訴學生,物質被定義為有質量並占有空間的任何物品。以水為例繼續討論。

水是否有質量,是否佔用空間?

一桶水是非常重的。它天生就有質量,它也佔用桶子的空間。由於它有質量和占用空間,所以水是一種物質。但是,這只是一開始,在化學方面,我們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物質是如何形成和如何作用的。 

(2)       給每個學生一個活動表

學生將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並回答有關活動表上的相關問題,不論是以一個班級、分組或單獨的方式來完成,完全取決於教學者的指示。他們可以原子和分子來解釋它或者採取進一步的部分活動表來完成,並且可以從活動手冊的教師版本中發現問題和答案。

貳、發展活動

l   探索

1.設計一個活動來探索水分子間彼此的引力

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仔細觀察一滴水及其在蠟紙上移動的情形,他們會看到水滴很容易聚在一起卻不容易分開的現象。目的是要讓學生開始思考關於水或是任何實體,在分子水平上得到水分子彼此間互相吸引的結論,產生這些吸引力的原因會在後面章節中討論。

進行問題調查

水是否容易結合在一起?

每組材料

裝水的小杯子、滴管、2根冰棍棒、蠟紙(wax paper)2張大的索引卡片(5×8”)、膠帶

教師準備

用蠟紙將索引卡完全覆蓋住,並在蠟紙邊緣處用膠帶固定,為每組準備兩張卡。

操作步驟

(1)      使用滴管輕輕擠壓出一滴水,但不要讓這滴水完全從滴管中落下。在不讓懸掛在滴管上的水掉落下來的狀態下,看看你可以移動多遠。
(2)      45滴水放在蠟紙上,使它們聚集成一滴中等尺寸的水珠。
(3)      輕輕地將蠟紙向不同方向傾斜,以使上述活動中的水珠移動。
(4)      使用你的冰棒棍在蠟紙上慢慢移動你的水珠,並嘗試使用你的冰棒棍將水珠分成兩個。
(5)      用你的冰棒棍將兩滴水珠移近彼此。只要移動其中之一,就可以讓兩滴水珠合一。

3.紀錄和討論學生的觀察

在回答後續問題活動之前,讓學生有時間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一旦他們開始回答問

題,必須以整組的方式來進行討論。

(1)       當你從滴管中擠出一滴水時,水是否破裂?還是在一起的?

(2)       當你傾斜蠟紙時,水珠是分散或是在一起的?

(3)       當你在蠟紙上拉起水珠時,水珠看起來是聚合在一起還是容易分開的樣子?

(4)       當你試圖分開你的水珠時,它很容易被分開嗎?

(5)       當兩滴小水珠碰在一起時發生了什麼事?

預期結果

當蠟紙傾斜或移動時,水珠會堆在蠟紙上並保持在一起的型態,要把這樣的水珠分成兩個是很困難的。當水珠一接觸到彼此,便會快速且容易的結合在一起。

 

clip_image004

圖一:從滴管中擠出一滴水珠

圖二:試著讓水珠不掉落

圖三:將一滴水珠移近另一滴水珠

圖四:兩個水珠聚合成一個較大的水珠

 

4.做一個實驗證明水分子是在運動

材料

高透明塑料杯、室溫水、白紙、食用色素(紅色,藍色或綠色)

步驟

(1)      加室溫水至杯中,大概到3/4杯。

(2)      讓學生仔細觀察,當你添加一到兩滴食用色素到水杯時,別太快,讓顏色慢慢地混入水中。

(3)      拿起杯子,並在杯子後面放上一張白紙,讓學生更容易看到顏料在水中移動和混合的情形。   

預期結果

一滴食用色素會慢慢移動並混入水中,最後所有的杯子中的水分會被均勻著色。 

詢問學生

你的觀察如何支持水分子正在移動的想法?

幫助學生理解,由於水分子移動並將顏色向各個方向推動,因此食用色素混入水中,同時食用色素本身的分子也正在運動。

注意:在美國中學化學教材第五章中,學生將會知道水分子和著色分子對彼此是相互吸引的。這些吸引力也有助於解釋水中顏色的混合。

l   說明

5.展示在液態水中顯示分子的動畫。

顯示液體的分子模型動畫粒子。

www.middleschoolchemistry.com/multimedia/chapter1/lesson1#particles_of_a_liquid

解釋一下,小球是代表水分子,讓學生知道,現在,你將使用圓或球來表示分子和原子,但最終他們會使用更詳細的模型。現在,學生應該關注分子的運動,它們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相互移動,但彼此距離不遠。

 

6.讓學生在分子水平上繪製自己的水模型和完成活動表。

繪製或投影插圖水分子

www.middleschoolchemistry.com/multimedia/chapter1/lesson1#water_molecules

學生解釋這是一個水分子模型。指出這些分子沒有任何確切的順序,但彼此靠近。它們有一彎曲的運動線來顯示分子正在移動。讓學生在他們活動表單上繪製分子水平的模型。他們應該使用之前教學者顯示的模型來做為引導。

 

學生的圖畫應該顯示分子是:

clip_image010

圖五繪圖顯示分子運動方式

確保學生認識到這個模型顯示的水分子比實際上大得多。水分子不僅體積小,它們的數量也非常多。一滴水是由超過十億億個極小的水分子所組成。

為了讓學生了解水分子是多麼小,你可以告訴學生以下幾點:在大約1湯匙的水裡,大約有6000億億個水分子。如果你能每秒鐘計算一百萬個水分子,那就需要大約2億年的時間才能計算出一大湯匙水中的所有分子。原子和分子數量巨大,規模卻小得令人難以置信。

l   延伸

7.展示影片,讓學生看到一個水分子互相吸引的例子
顯示慢動作彈出的水氣球的影片。

www.middleschoolchemistry.com/multimedia/chapter1/lesson1#water_balloon

詢問學生

你為什麼認為在氣球爆裂的時候,水保持了它的形狀?

學生們應該意識到,水很好地保持在一起,因為水分子是相互吸引的。

想像一下,你的手指上掛著一滴水。氣球彈出後,這與水一起怎麼樣?

這也可以藉由水分子彼此間極具引力的現象來解釋。

額外的延伸

如果你有時間,讓學生有機會玩水滴遊戲。

1.水滴,團結力量大(見附錄三)
教師準備
給每組2張「團結力量大」表。

程序

(1)       把一張蠟紙粘在「團結力量大」表上。

(2)       在外面的每個小圓圈裡放5滴水。

(3)       盡快地用你的吸管將每一個小圈裡的水滴拖到中心的大圓圈裡。當所有水滴都聚集在大圓圈裡,就表示你完成了。

(4)       挑戰你的伙伴,看看誰能最快地把所有的水滴團結在一起。 

2.水珠競速比賽(見附錄四)

教師準備
為每組準備2張水珠競速比賽(Race Drop Raceway)表。你和夥伴可以跟著下面的方向來和對方比賽。

程序

1.   “Race Drop Raceway”表單放在一張硬紙板上加以固定。

2.   “Race Drop Raceway”表單上粘上一張蠟紙。

3.   在「開始」處滴上2-4滴水,讓它成為一個較大的水滴。

4.   把紙板傾斜,引導表單上的水滴沿著賽道盡快的滾落到「終點」處。盡量不要碰

到賽道的邊緣,最快完成的便是勝利者。

參、綜合活動

 

 學生課程回饋單

筆者在學習單背面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學生對此次實驗與活動的看法及收獲,回答問卷的六年級學生共28人,男15人、女13人,問題與摘錄如下。

 

問題1你對這個活動所感受到的喜愛程度如何?

表二: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統計

選項

非常喜歡

有點喜歡

普通

不太喜歡

非常不喜歡

人數

  18

   9

  1          

 0            

  0

比率

64.29%

 32.14%

3.57%

0%

0%

由表一可知道,有64.29%的學生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對於此課程的感受是「非常喜歡」,32.14%感到「有點喜歡」,有1位學生回應喜愛程度「普通」,因為這位學生對這個活動沒有那麼感興趣的緣故。因此,整體而言,對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課程設計是他們能夠接受而且是受到喜愛的。

 

問題2  承上題,為什麼你會勾這個選項?因為

根據參與學童的問卷回饋,他們之所以會勾選喜歡的原因是對課程活動感到好玩、可以競賽和玩遊戲,對於日常隨處可見的水珠竟然有不易分開卻可以輕易的聚合在一起的現象感到很新奇。本次進行實驗的學生班級共有28位學生,以S01S28為代號,摘錄幾位同學特別的學習感受,分享給大家(如下所示)

S02:有點喜歡,因為我喜歡自然科的活動,而且很好玩。

S06:非常喜歡,因為我覺得這些水珠的實驗很有趣。

S10:非常喜歡,因為我覺得這個活動是在生活中不難見到的,但是卻沒有深入瞭解。

S11:非常喜歡,因為水分子的活動在家裡也可以玩。

S14:有點喜歡,因為活動中的遊戲很好玩。

S15:有點喜歡,因為我覺得水有很多種變化,令人感到有趣。

S21:非常喜歡,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觀察水分子。

S25:非常喜歡,因為我覺得這個活動很好玩,可以競賽和玩遊戲。

S27:非常喜歡,因為它很有趣又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我喜歡這樣的課程。

S28:非常喜歡,因為覺得這活動非常棒,讓我增加很多知識。 

 

問題3  在這次的課程中,你學到了什麼?

課程結束後,學生是否學習到課程中的核心概念,是教學者設計課程的主要目標,本次進行課程的學生學到了什麼,根據參與學童的問卷回答,他們在課程活動中的主要學習收穫是了解如何利用水分子的拆分、聚合來理解物質是由極小的粒子所組成;水分子會碰撞產生運動,因此物質中的粒子也可以運動。筆者摘錄如下:

S02:我學到了水分子的特性。

S06:水珠的分子會因為相互碰撞,而分開。

S10:我學到了水分子的運動和特性。

S11:我學到了水滴聚在一起是容易的。

S14:我學到了:1.水分子的運動2.水分子會互相吸引3.水分子有擴散的性質。

S15:我學到水分子會互相聚集,所以氣球破掉時,水會維持一樣的形狀。

S21:水分子的碰撞和路線,和水不容易分散。

S25:我學到了水分子容易聚集且不易分散,還有水分子會運動。

S27:我學到水分子易聚合但不易分散。

S28:我學到了原來水很難拆分,但很容易加入在一起。

clip_image012

圖六學生填寫課程回饋單

 

 教師的教學省思

經由學生們在完成上述課程後所填寫的課程回饋單,讓筆者可以了解學生們心中對此課程活動的真實想法。只要能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有趣又能動手做的課程,即使是用問答式的課程內容來進行教學,學生也能透過實際的操作、觀察與紀錄來了解教材內容所欲傳達的知識。在自然科學課程當中多給與學生實際動手做的教學方式會比講述式的教學來得活潑有趣,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更能讓學生體悟「做中學」的重要性,對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是有助益的。

在現代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身為老師的我們,不能只單靠一本教科書或者是一本教師手冊來進行教學活動,我們應該善加運用影音媒體或電腦科技,讓一些不易在課堂上呈現的現象或實驗結果可以透過影片、動畫、互動式的教學媒材,具體的呈現在學生眼前,幫助他們去了解、去分析課程內容所欲傳達的知識,甚至能激勵學生們做更進一步的探究。

 

 課程實施過程及注意事項

一、本次主要課程活動設計大約需一節課的時間,在進行探索活動前先發下活動紀錄表給學生,讓學生能對此活動實施的目的、步驟與要觀察的事物加以瞭解,並在活動過程中詳實記錄下所看到的現象。

二、因為在進行此實驗前尚無法取得蠟紙(wax paper),故而此實驗中的蠟紙先以塑膠膜暫代(水滴可在膠膜上移動);為了避免紙張受潮,已在課前事先將各種表單加以護貝;為了易於觀察水滴在紙上的移動情形,因此以藍色紙張來印製表單。

三、因為室溫中的水滴是透明無色的,不易觀察它的各種變化,因此,事先在水裡添加紅色顏料,讓學生容易看到滴管中擠出的水滴形態與水滴在表單上的移動情形。

四、筆者試著利用五種不同材質的紙張來進行水滴移動及分合的活動,結果發現,效果最佳的是蠟光紙,水滴在蠟光紙上可以輕易移動與進行分合,不易留下水漬;其次是烘焙紙,易讓水滴移動與分合,但容易留下水漬;至於表面有覆膜的牛皮紙、卡典西德紙(膠膜)及護貝過的紙,雖然不會被滲透,但容易在移動過程中留下水痕,因此水滴移動與分合的實驗成效不如使用蠟光紙和烘焙紙(圖七~圖十)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圖七:實驗前

圖八:進行實驗中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圖九:進行實驗中

圖十:實驗後

 

結語

很高興能順利的在自己的教學課堂上完成這個課程,雖然目前只有在一個班級中實施。但能看到學生們驚奇且樂於學習的表情,也讓我備感欣慰。誠如S10學生所言:這個活動是在生活中不難見到的,但是卻沒有深入瞭解,期望藉由此課程的進行能讓同學們了解到生活中處處皆科學的道理。

 

 參考資料

1.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手冊(初稿)2018 115日,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196757124.pdf

2.美國中學化學教材。2018 114日,取自:

http://www.middleschoolchemistry.com/lessonplans/chapter1/lesson1

3.信望愛文教基金會(2017)項少龍老師物理1進階講義20171229日,取自:

https://www.learnmode.net/flip/book_reader/423

4.20171229日,取自:

http://enjoy.phy.ntnu.edu.tw/mod/resource/view.php?id=20561

5.      康軒書局(2016)國民小學自然與生科技教師手冊第七冊(第三版)。臺北市:康軒。

謝誌

在此感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106學年度第1學期化學特論()周金城教授與全體同學協助,提供本文架構調整與內文修正之意見,讓本文可以更好,在此謹深摯謝忱。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