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化學教育》第五十三期(2023年9月)目錄
n 主編的話
u 第五十三期主編的話/邱美虹〔HTML|PDF〕
n 本期專題【專題編輯/鐘建坪】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鐘建坪〔HTML|PDF〕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校訂課程精進作為:以一所國中自然彈性學習課程為例/張純寧〔HTML|PDF〕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三峽區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向下扎根計畫/陳育仁〔HTML|PDF〕
u 高中化學銜接教材如何轉化為國中彈性課程/鍾曉蘭、鐘建坪〔HTML|PDF〕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108課綱下龍山國中彈性課程的樣貌/鄭志鵬〔HTML|PDF〕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細菌檢測/曾茂仁、王秀勻、楊全琮〔HTML|PDF〕
u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發展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彈性課程/鐘建坪〔HTML|PDF〕
n 教學教法/多元教學法【專欄編輯/周金城】
u 新北市自編雙語自然教材課程實踐 —The Fire Triangle/簡敏如〔HTML|PDF〕
n 課程教材/化學小故事【專欄編輯/楊水平】
u 以現代化學觀點 詮釋一篇給呂薩克定律的回憶錄/游文綺、胡景瀚〔HTML|PDF〕
第五十三期主編的話
邱美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名譽教授
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治理委員會委員及Fellow
中國化學會(臺灣)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學會(NARST)前理事長
[email protected]
2023年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雙年會於8月17日-8月25日在荷蘭海牙舉辦,因為新冠疫情所致,此次是事隔四年後再次以實體會議的方式來辦理,相識(見圖1)與不相識的人皆以雀躍的心情來出席這次的會議,彷彿歷劫歸來喜獲重生,話語和眉目之間不時流露出喜相逢之感。
話說本文作者與IUPAC的結緣,源自於牟中原院士在2002年將我引進IUPAC擔任化學教育委員會國家代表,屈指一算至今已21個年頭了,歲月總是在不經意中從指間滑過。在過去這段期間,個人有幸參與IUPAC各類型計畫案和擔任不同職位,因而有了服務社群和向同行學習的機會,基本上算忠誠度很高,也感謝化學會多年來給予的支持與信任,讓我有機會更深入瞭解這個組織的結構與使命以及認識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熱心化學事務的志工,展開一趟繽紛的化學教育之旅。
上過理化課的人可能知道世界上有個組織負責化學元素的命名,也有可能有些人知道那個組織是IUPAC,但可能僅止於元素命名的工作項目而已。IUPAC在1911年由一群化學家於巴黎所成立,主要是體認到化學標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針對元素和化合物命名、單位、符號等要進行標準化,以使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可以有一個共同遵行的準則。2011年還由聯合國宣稱該年為化學國際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慶祝IUPAC成立100年以及瑪麗居禮獲得化學諾貝爾獎100年。IUPAC有50多個國際組織所組成,設有理事會、八個常設委員會(以學科內容屬性分類,如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分析化學、化學與環境等)和14個委員會(如化學教育、化學和工業、專有名詞、命名和符號的跨組委員會等),IUPAC除了透過各委員會在運作外,同時也經由各類型的計畫案來推動化學教育、化學安全、永續與綠色化學、新興科技、環境與化學、女性平權以及協助年輕學者成長等等,讓世人可以更加瞭解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化學對藥物、環境、能源、科技發展及人才培育等的貢獻,尤其是針對開發中國家提供化學教育和化學專業知識與實驗技能的服務更是不遺餘力。目前IUPAC有大約1200-1400位志工協助各項計畫的執行。在過去的20年間,本文作者因緣際會先後參加年輕化學大使(Young Ambassadors for Chemistry, YAC)計畫培訓種子教師,帶領學生和社會大眾一起進行簡易、安全且具知識性的化學實驗活動,進而推廣生活中的化學,降低社會對於化學的距離感與迷思。此外,也負責和參與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不定期透過邀請學者(Flying Chemistry Educators Program, FCEP)前往開發不同區域的國家推展化學教育並強化教師專業知能,足跡遍及菲律賓、斯里蘭卡、緬甸、衣索比亞、泰國、巴拿馬、墨西哥、克羅埃西亞、南非、模里西斯、蒙古等十多國。同時,亦代表IUPAC參與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的性別差異全球調查計畫,並以該計畫共同主持人的身分和11個科學組織的代表們合作,執行女性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簡稱STEM)領域中參與研究及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問題之差距、論文發表趨勢以及相關的影響因子的分析,並提出建議方案,以作為改善工作、求學和研究的環境和條件之參考。
如今在服務年資屆滿的情況下,終於要說再會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回首望向來時路,從以前對IUPAC只是教科書中的名詞–是化學元素命名的組織,是那麼遙遠那麼崇高不可及的學術團體,到成為臺灣在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的國家代表、化學教育委員會的主席、IUPAC理事到成為理事和最高執行委員會委員(理事選舉是由各國代表團投票分別以第二和第一高票榮任兩屆八年的委員), 這些不同層次的職位給予個人能力與見識的磨練與成長外,一路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更是啟發與支持我的貴人,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是無私的奉獻–犧牲個人研究與私人時間,有時甚至是冒著風險為事,而這些工作都不會算在升等或學術貢獻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中,但無怨無悔付出的人生價值觀,都是我終身學習的對象。雖捨不得離開卻也很快就放下了!這個旅途上必定還有更多年輕學者會貢獻他們的才智與時間、讓世界變得更好。
最後,面對12月即將卸下所有職位,感恩之外還是感恩,這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令人難忘!希望大家對IUPAC有些許的認識後,有機會也能為這個社群或是更廣大的群眾服務,讓旁人感受化學人的努力與付出,是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本期專刊是邀請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國中部)鐘建坪化學教師針對「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進行專題論述,專刊共計6篇文章,分別以國中階段的議題或主題設計探究學習課程和從行政角度看課程落實的問題,如新北市錦和高中張純寧校長的校訂課程說明國中自然彈性學習課程如何面對跨領域教學的挑戰、新北市明德高中教務陳育仁主任推動協作平台及教師共備發揮資源與人才共享的功能、新北市立新北高中鍾曉蘭與新北市錦和高中國中部鐘建坪兩位教師針對國高中課程銜接可採取的策略加以評析、臺北市龍山國中鄭志鵬教師跨越學科的範疇,推動跨領域議題式課程發俺學校特色環境課程、臺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曾茂仁、王秀勻、楊全琮三位教師以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jBL)發展讓學生體會化學就在身邊的課程、以及新北市錦和高中國中部鐘建坪老師發展並落實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活動,強化學生探究問題與實際操作相互結合的科學素養。另外,還有一篇常態性文章由新北市安坑國小簡敏如教師以燃燒三要素作為雙語教學的主題,以不同的中英文用語比例進行教學,雖有重重困難,但終究在學校的支持下得以克服語言與學習內容的挑戰,並反思為來如何落實有效雙語教學。本期內容應可提供教師立即可以借鏡並運用於教學上的素材。
圖1 2021年IUPAC 四位傑出女性化學與化工獎(IUPAC 2021 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 or Chemical Engineering)得獎人因當年疫情未能合影,此次特別合影留念
(由左而右: 美國Marcy Towns, 以色列Rachel Mamlok-Naaman,泰國Supawan Tantayanon, 臺灣邱美虹)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鐘建坪
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類型區分為「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部定課程由國家統一規劃,其中國民中、小學稱為「領域學習課程」,高級中等學校(包括: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為「部定必修課程」,包含有一班科目、專業科目,以及實習科目(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
校定課程是指由學校安排,目的在形塑學校願景,以促進學生的適性發展。總綱規劃高級中等學校的校定課程涵蓋有「校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不同類型高級中等學校團體活動為每週2至3節,彈性學習時間為每週1至3節,而校訂必修與選修為3年修習62學分(普通型高中)、42-79學分(技術型高中)、132學分(綜合型高中、單科型高中)。國民中、小學的校訂必修課程教學時數依不同學習階段有所不同,國民小學階段最少每週2至4節,最多4至7節,而國民中學則為每週3至5節或3至6節,其主題可以涵蓋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彈性學習課程強調跨域、適性、選修,不得為部定課程單一科目的重複學習(教育部,2023;黃琇屏,2020)。
本期的專題是《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著重國中彈性課程的規劃與設計,以自然領域為核心結合其他領域,進行議題或主題式的探究學習課程,內容包括行政領導與教師課程設計。共有六篇專文,包括:新北市錦和高中張純寧校長《校訂課程精進作為:以一所國中自然彈性學習課程為例》、新北市明德高中教務陳育仁主任《三峽區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向下扎根計畫》、新北市立新北高中鍾曉蘭老師與新北市錦和高中國中部鐘建坪老師《高中化學銜接教材如何轉化為國中彈性課程》、臺北市龍山國中鄭志鵬老師《108課綱下龍山國中彈性課程的樣貌》、臺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曾茂仁、王秀勻、楊全琮老師《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細菌檢測》、新北市錦和高中國中部鐘建坪老師《發展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彈性課程》。
上述六篇專文的作者群對課程規劃,或有深入的研究,或有豐富的執行經驗,他們的文章內容將有助於教師在國中彈性課程設計符合自然與其他領域進行跨領域探索或是議題探討的施行方針。
第一篇張純寧嘗試在新課綱課程發展脈絡下,觀察一所國中校訂課程的規劃轉變。藉由訪談個案學校教師,找出該校如何改變原有組織動能以達到落實新課綱彈性課程理念,說明學校如何發展符合自然領綱要求的跨領域統整性主題探究課程。作者發現國中彈性學習課程發展跨領域學習之困境在於沒有進行跨領域的統整,且通常是避免教師超額開設的課程。經由該校校長帶領操作型的課程設計工作坊,將學校願景與課程設計連結,開發出科學閱讀議題「錦中森生」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議題的「能源好好玩」等課程。
第二篇陳育仁介紹新北市教育局新課綱行動協作平臺推動的高中端向下與國中端合作的扎根計畫。計畫目的藉由新北市資源共享的理念,由高中與附近國中合作,進行教師共備,以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作為媒介,協助國中端開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作者親力親為籌組共備社群,並辦理探究與實作教材教法研習,同時帶領社區國中學校合作開發課程教材,並由新北大聯盟計畫提供課程所需之設備與耗材經費。期待能夠協助開設國中、國小探究與實作課程,以完成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推動的一貫性。
第三篇鍾曉蘭與鐘建坪嘗試將進入高中學習基礎化學之前的高中化學銜接教材進行轉化,設計以適合國中彈性課程使用。作者首先說明高中化學銜接課程的由來與概念內容,接著將重心設定在原子結構的歷史發展,嘗試以問題導向的探究模式,協助學生思考原子是否能夠分割,並佐以實驗影片、模擬動畫的方式協助學生建構不同原子模型的發展歷程。學生在授課過程需要找尋證據,推理不同原子模型的主張。藉此學生不僅可以學習科學模型的轉變歷程,亦可獲得初階的論證能力。
第四篇鄭志鵬首先分析108課綱的挑戰,再描述龍山國中的區域特性,並介紹塑膠議題的「不塑之課」,以及生態平衡的「北極熊怎麼了」,兩門跨領域議題式課程。作者提出適切的環境議題課程規劃與施做方向,包括:認識問題、思考與規劃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採取行動與反思,並以兩門課程進行實際的說明。
第五篇曾茂仁等人在Covid-19期間,藉由每天消毒、擦拭殺菌行為,發想以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jBL)為基礎的課程架構,發展八年級自然科學領域之彈性學習課程。經由規劃與研究、資料分析與詮釋,以及學生成果呈現等階段,讓學生回應營業場所應選用何種濃度的酒精。
第六篇鐘建坪嘗試以自然領綱探究與實作為課程發展架構,介紹學校周圍溝渠環境,促進學生對於環境議題的理解,並以水質檢測為主題,進行二個循環的探究歷程,包含: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以及表達與分享,讓學生探索校園附近溝群的水質,並實際分析環保署網站的公開資料,判定不同地點新店溪的水質,藉此過程培養學生相關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整合相關領域的機會。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部(2023)。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網址: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729
黃琇屏(2020)。國中小校訂課程規劃與實施之思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8),1-14。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校訂課程精進作為:以一所國中自然彈性學習課程為例
張純寧
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自2014年公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以下簡稱108課綱),108學年度正式實施迄今,回顧過去108課綱的推動歷程,在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整體架構下,讓國、高中成為實踐素養導向學習的場域,培養學生成為未來多元創新的人才,仍是當前教學現場的一大考驗。
地方政府在課程與教學上,為了給予學校教師更多的支持,並能以系統性思考整合各項外部資源,協助學校建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規劃,藉由國教輔導團,希冀將課綱政策推動至學校現場,然而學校本身組織文化,以及教師接收外部資源訊息、時間點與內在轉化過程,究竟是如何影響教學現場對108課綱課程的理解與實施?值得進一步分析探討。
本文嘗試分析在108課綱課程發展脈絡下,觀察一所國中校訂課程的規劃轉變,以自然領域彈性學習課程為例,探討個案學校如何改變原有組織動能以達到落實108課綱課程理念。
一、108課綱國中階段自然科學領域綱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以下簡稱自然科學領域領綱),談到「科學學習的方法,應當從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意願為起點,引導其從既有經驗出發,進行主動探索、實驗操作與多元學習,使學生能具備科學核心知識、探究實作與科學論證溝通能力。」(教育部,2018)。
國中階段的自然科學課程提供學生統整的學習經驗,強調跨學科之間的整合,綜合運用七項跨科概念(物質與能量、構造與功能、系統與尺度、改變與穩定、交互作用、科學與生活、資源與永續性),希望能達到學理與實踐相互為用。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看,授課教師了解領綱內涵與具備「課程發展與設計」的教學內容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是實施這門課程的重要影響因素(陳竹亭,2016)。
回顧國高中教學現場,教師協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自實作中獲得科學知識與技能,培養自然領域領綱的核心素養是重要科學教育目標(張珮珊,2018)。國中階段,自然領域教師設計彈性學習課程多結合生活科技、閱讀教育、食農教育或是戶外教育等議題,配合校訂課程方向與特色,發展出各式各樣課程設計。例如,在各縣市審定通過的國中校訂課程計畫裡,許多由自然領域教師授課的彈性學習課程,多選擇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Engineering( 工程)、Arts( 藝術)和Mathematics( 數學)(STEAM)、專題研究、地理實察、戶外教育、探究與實作、科學閱讀、食農教育或是實驗課程等主題。然而,國中教師如何配合108課綱規劃實施校訂課程,則是需要進一步探討。
二、108課綱國中階段彈性學習課程
108課綱的校訂課程規劃,鼓勵學校能結合願景與各種資源,發展校本位的特色課程。在國中小階段主要是在「彈性學習課程」的時數內,藉由辦理全校性、全年級或班級活動,達到落實學校本位以及特色課程。透過彈性學習課程與時間的規劃,讓學校發展各自特色,同時增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洪詠善、范信賢,2015)。
校訂課程在國民中學階段,稱為「彈性學習課程」,在國中時數規劃為3至6節。可規劃之課程類型包括:(1)跨領域統整性主題探究課程;(2)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3)特殊需求領域課程;(4)其他類課程,包括本土語文新住
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領域補救教學等各式課程(教育部,2014)。自110學年度後,本土語課程已納入國七與國八彈性課程規劃必修一節。
一般而言,校訂課程主要希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能適性發展,學校可依據學校特色與學生需求規劃校訂課程,同時,校訂課程強調跨領域、適性學習以及自由選修,為讓學生能多元學習,所有四類課程不得為部定課程單一科目的重複學習(教育部,2014)。
然而許多學校在實際發展與實施關於自然與其他領域的跨領域彈性課程之際,皆有內部發展對應108課綱要求的疑慮。有鑑於此,本文作者藉由訪談一所完全中學的國中部教師,觀察該校在發展校定彈性學習課程的困境,與如何發展符合自然領綱要求的跨領域統整性主題探究課程式進行探討。
一、個案學校介紹
個案學校為新北市一所國中,學生來源為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部分)、板橋區(部分)在地就學為主。學校依據108課綱規劃校訂課程彈性學習時數6節,分別為跨領域統整性主題探究課程3節、社團活動1節、班級活動1節與本土語1節。
二、資料收集方式
本次研究資料利用文件分析及參與者訪談進行。
(一)文件分析
使用文件內容包括:個案學校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課程發展委員會議記錄與領域教學研究會議記錄等,透過文字資料觀察學校課程規劃歷程與自然領域彈性學習課程轉化,藉由參與者訪談形式,描述學校現場的實務面貌。
(二)參與者訪談
本次訪談對象有二,A教師為個案學校國中部自然領域理化科教師,現為負責國七彈性學習課程教學。B教學組長負責國中部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規劃與繳交、課程節數安排,以及師資員額調度等相關行政問題。進行訪談可以由客觀的角度,瞭解事件發展的過程與還原當時景況,是質性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實施參與者訪談,得以讓研究者不停修正研究假設與問題意識,找出更適合對該個案的詮釋(簡菲莉,2019)。
本研究在訪談前,已提供訪談大綱給參與受訪者,訪談問題係以108課綱實施時程為經、個案學校實際進程為緯,盡可能讓參與受訪者陳述己身經驗感受,以及對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之剖析,讓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描繪出學校自然領域彈性學習課程轉變的關鍵時刻以及後續帶來的影響。受限於參與受訪者僅為開課教師與行政人員代表各一人,研究資料詮釋有一定的侷限性。此外,為顧及研究倫理,相關參與受訪者均以代號命名呈現。
表1:個案學校參與受訪者資料表
代碼 |
性別 |
職稱 |
經歷 |
年資 |
訪談日期 |
受訪時數(分) |
A |
男 |
理化教師 |
專任教師、專案協行、組長、主任 |
23 |
112.05.01 |
40分鐘 |
B |
女 |
教學組長 |
專任教師、導師、組長 |
18 |
112.05.01 |
40分鐘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國中彈性學習課程發展跨領域學習之困境
由受訪者回應可知,自108學年度起,教育局為提升國中校訂課程計畫撰寫品質,由國教輔導團資深輔導員與聘任督學、課程督學,合作辦理多次計畫撰寫工作坊與說明會議,主要針對總體課程計畫與彈性學習課程,對學校端進行輔導與協助檢視工作。學校會薦派開課領域之相關教師代表出席,回校撰寫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表。
實際上從學校108-110學年度開設的彈性學習課程來看,均為單領域課程延伸內容為主,這一點明顯表現在國七的彈性學習課程規劃。根據受訪者B回顧學校發展彈性學習課程規劃歷程,最初僅是讓要開課的領域學科「各科寫自己的,沒有跨領域的概念」。因為沒有太多外部研習資訊,且108課綱縮減時數已經讓各科無法教完因應國中教育會考。當108學年度上路時,學校決議以各科加一節原有課程內容延伸,例如:讓生物科有時間做實驗課程。
受訪者A則表示,教師希望可以利用彈性學習課程,補足不夠的課程時數,不會去顧及108課綱精神,「最現實的情況,常常是因為課不夠的學科教師避免超額,不得不去開彈性學習課程。如果課務是足夠的,那麼也不會有人想去開課。」A教師認為在國中現場,授課的節數太少,會讓學生的學習理解力下降,變成「本科學習能力都不保」。
二、教師課務繁重缺乏參與外部研習動機
學校教師是否有主動參與外部研習,了解國中階段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受訪者B表示學校老師因為課務繁重,以及擔任導師較忙不習慣外出,加上當時學校傾向先回補課務需求,因此,行政端跟教師並沒有針對彈性學習課程內涵跟實際教學模式有過深入對話,「甚至一開始會是朝著原班老師授課的模式」。
受訪者A回答相似,「知道教育局辦的研習,但是場次太遠,並不方便教師出席」,且教育局不一定知道學校課程實質發展到什麼程度。大致而言,學校教師知道教育局有辦理相關研習,但主要還是根據過去的授課經驗為主,至110學年度為止,校內老師對於彈性學習課程並沒有真正的聚焦討論。
另外,由於學校教師在過去108-110年相關研習次數偏低,而學校領域教學研究會以分工的方式處理課程規劃表,也合乎受訪者A說明以過去的經驗與學校現有的師資條件,先滿足授課節數為主,教師並未關注與討論課堂中怎麼進行教學。學校依循過去經驗重製對彈性學習課程的規劃,至於外部資源對學校幾乎沒有太多影響性。
三、學校重構彈性學習課程的關鍵
受訪者B談到學校調整彈性學習課程計畫的原因,最主要是教學正常化未通過。這件事情讓學校行政與教師們備感壓力,也幾次被教育局訪視,但是教師沒有方向,也不知道要怎麼更正相關內容。直到110學年度新任校長就職後,才比較有明確的調整課程發展方向。
受訪者A表示,校長會說明彈性學習課程的設計理念與108課綱的內涵,直接帶領操作型的課程設計工作坊,「讓教師理解設計跨領域統整性主題探究課程不是食譜式的堆疊」,應該要有主題、議題去涵蓋原來的學科知識,而在設計課程時,知道找對一個主題,就可以縱向串連各項學科知識內容。
從學校110學年度彈性學習課程相關資料,可以看到第一次辦理工作坊讓各科代表共同出席,將學校願景與課程設計連結,在不影響教師超額以及納入本土語教學的雙重前提下,重新打散彈性學習課程配置,以議題融入領域學科知識,讓自然領域有了在國七授課的機會。學校依據108課綱概念及學校願景,在校訂課程的整體規劃,以國七彈性學習課程為例,強化跨領域、適性學習,包括語文領域合開「英閱視界」、自然領域的科學閱讀議題「錦中森生」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議題的「能源好好玩」等三門課程。
整體而言,在彈性學習課程的修正歷程,看到學校教師在過往「108課綱就是由現有課程延伸加一節概念」的歷史脈絡,經過教學正常化的外部檢視,加上校長運用課程發展策略,改變教師氛圍及實際運作增能,才修正國中跨領域彈性學習課程規劃,111學年度國七實施調整過的彈性學習課程後,教師改變過去課程發展慣性,選擇新的模式落實彈性學習課程。
一、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主的議題課程
為了符合國中校訂課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鼓勵學生適性發展之精神,且必須具有跨領域、適性學習之規劃,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記錄,可以看出110學年度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表內容有明顯的調整,特別是自然領域彈性學習課程。以議題為主規劃三門課程,其中自然領域教師有意願開兩門課程,分別是「錦中森生」跟「能源好好玩」。
以「能源好好玩」課程為例,設計課程教師以國七學生在小學階段已有的知識背景,銜接到國中階段,為了要讓學生理解自然領域的學科知識,結合生活科技的動手實作與SDGs永續發展議題,開發「能源好好玩」這門課程。課程架構依據自然領域課程綱要學習內容,將國九理化科教授能源課程,利用SDGs永續發展議題,設計新的實驗課程,帶領學生從實際生活例子了解功跟能量之間的轉換,以及能源到能量的概念改變。例如:從能源危機這個議題,引導學生討論能量轉換的功率問題,同時設計操作節能工具,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什麼是功率的應用。
此外,引導學生做很多議題討論,透過心智圖與繪畫,讓學生慢慢學會以自然科學知識為題材,運用生活科技創作小型物件及手工繪本,在作品裡得到更多生活美感體驗。
二、結合學校願景的教學活動設計
學校願景「智慧、創意、優雅與國際」,在設計校訂課程時,融入願景概念,期待強化學生多元智慧與創意思考。由於國小銜接至國中階段,理化科學習內容多是抽象理論,特別是國八、九的理化課程比較抽象,像力學、微觀粒子的概念,都不是學生可以輕易理解的,更遑論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激發創意思考。
為了彌補這部分學生學習困境,設計課程教師在上下學期的教學活動裡,以「再生能源」、「能源危機」與「永續發展」三大主題,循序漸進安排設計思考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再生能源,再經由觀察與實作,討論今日能源濫用帶來的災難,同時結合科技教育AR(Augmented Reality)& VR(Virtual Reality)軟體製作各種能源辨識圖片或影片,最後繪製永續發展桌遊劇本、設計桌遊發表。
設計課程教師表示「規劃議題式的課程教學活動,學科知識只是課程素材,不是課程運作的全部。」少了課本與紙筆測驗,透過分組活動與開放式討論、產製作品,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增進團隊合作、觀察實作能力及科學素養,對於未來在自然領域其他課程的學習極有幫助。
圖2:個案學校國七「能源好好玩」彈性學習課程剪影
三、運用科技輔助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為智慧學習典範基地學校,長年發展科技教育,「以科技向未來學習」做為校訂課程架構主軸,自110學年度起,配合教育部「生生用平板」政策,在彈性學習課程設計上,均大量融入平板教學與虛擬AR、VR實作。以「能源好好玩」彈性學習課程規劃上課空間為例,即是利用圖書館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廣場,課程中提供學生使用科技輔助數位學習,並結合永續環境的情境空間,讓學生經由教師課程引導能自主學習探索。
同時,教師也因應課程內容不時穿插利用Kahoot、因才網教學平台,檢視學生理解程度,增加教學互動外,讓學生更熟捻相關資訊平台的檢索資源及運用策略。在下學期後半段的課程內容,也會利用永續發展公民議題,讓學生發展簡易繪本,未來也規劃掃描放置學校網站展示。
本文探討一所國中彈性學習課程在既存的課程發展脈絡下,如何改變原有組織動能與達到落實108課綱理念。在學校的案例中,發現改變的關鍵時刻始於校內教師正確了解校訂課程的定義與操作方式,同時在兼顧授課節數下,願意重新形成共識設計議題為主的跨領域彈性學習課程。教師改變過去課程發展的慣性,跳脫原有的課程思考框架,出現改變課程規劃的驅力。
以自然領域彈性學習課程「能源好好玩」為例,結合SDGs議題與生活科技跨科概念,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議題課程規劃,並能設計符合學校願景的教學活動,導入科技輔助善用數位教學平台,均已跳脫原有的學科課程領域,又能加深加廣讓學生有動手實作與訓練表達力的學習體驗,充分符合108課綱校訂課程強調跨領域、適性學習的精神。
實際上,教育現場的外部環境與內在因素均會影響課程教學,學校長期用既有的學科教學處理校訂課程規劃,從舊課綱過渡到108課綱沒有產生太大變動,可以見得當教育當局對學校沒有採取有效的實質督導時,僅止於課程計畫的書面形式審查,或是地方輔導團辦理研習,都會讓學校推動108課綱校訂課程的落實度有限。為了精進國中校訂課程設計規劃,有以下兩點建議:
一、結合地方輔導團規劃各校校訂課程教師社群陪伴機制
以個案學校為例,行政及領域教師利用過去的經驗與學校現有的師資條件,並未產出對應學校願景及教師社群共備預先規劃的意識形態,僅止於領域學科回填課務,顯示學校依循過去經驗再重製對彈性學習課程的安排。儘管教育局安排相關課程研習,對學校現場擾動有限。然而,若能讓地方輔導團針對各校發展方向,規劃到校陪伴校訂課程教師社群,不僅可以提供較新的課程研發資訊,且能給予課程共備的支持與諮詢,陪伴教師課程教學的不斷修正。
二、自然領域可依學校條件發展議題課程取代食譜式實驗規劃
在個案學校彈性學習課程發展歷程,看到學校文化脈絡、師資條件會影響教師對108課綱課程規劃的理解,外部資源並非是線性的進入學校內部。值得注意的是,國中教師在學科教學普遍仍有課程時數不足的焦慮,加上若缺乏課程設計的先備知識,往往會對於跨領域課程躊躇不前,甚至心生恐慌。
以自然領域為例,若能妥善引導教師理解領綱課程架構與學習內容,檢擇學習較弱或抽象的概念,規劃議題式課程設計,往往可以收到加深加廣之效,比食譜式實驗規劃更符合108課綱校訂課程精神,且能發展學校特色教學。只是要達到此一目標,除了外部資源持續有效挹注外,更需要教師社群形成制度化運作,方可以穩定學校校訂課程規劃。
n 參考文獻
洪詠善、范信賢主編(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171/2e43a379-fee8-43a3-a027-0f98bb59cabb.pdf
張珮珊(2018)。發展與實施「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總綱綱要。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竹亭(2016)。探究是實事求是的第一步!。科學研習,55-02,2-4。
簡菲莉(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自主學習建制化之實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三峽區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向下扎根計畫
陳育仁
新北市立明德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n 向下扎根計畫的萌芽
新北市教育局新課綱行動協作平臺於110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積極推動社區學校大聯盟計畫,除了向上與大學端積極合作之外,更推動高中端向下與國中端合作的扎根計畫(資源共享計畫)。新北市立明德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明德高中)也藉由本次新北市大聯盟之資源共享計畫(以下簡稱大聯盟計畫),自111學年度開始召集了區域內的國中學校,籌組高、國中自然科教師共備團體,以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作為媒介,積極協助國中端開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開啟社區內高中及三所國中的合作序幕。
n 推動國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契機及可行性
為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具體內涵與學生學習表現,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曾說明未來教育會考評量探究能力的試題比例會適度增加(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20)。隨著近兩年國中會考自然考科的試題開始融入探究與實作模式、較為靈活的考題後,國中自然科教師對探究與實作教學內涵了解的需求漸趨迫切。再者108課綱所推動的「探究式學習」更是未來世界對人才需求的基本素養,我國教育在高中以前並沒有探究與實作類型的課程,因此為了教育的一貫性而言,向下扎根推動國中探究與實作課程有其需求與必要性。
加上國中彈性時間的課程規劃,甚至是社團時間的知識性社團的課程設計等,都提供了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在國中端推動的機會,也提高了課程推動的可行性。
n 國中推動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可能面對的挑戰
為了提高計畫推動成功的機率,先行盤點可能面對的困難並擬訂克服策略至關重要。故明德高中在推動大聯盟計畫之前,分析了國中現行的教學現況、課程推動限制及需求,彙整了以下五項在國中推動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時可能面對的挑戰:
一、國中老師對本課程之教材教法並不熟悉
國中教師一般都是依照部定課程的內容在教學,比較少有自創課程教學的經驗。特別是在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上,因為108課綱並未將之編列在國中的課程教學中,所以國中教師很可能並未去瞭解、弄清楚本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在課程設計上也比較不知道如何去讓課程對應到教學的目標。對於不熟悉的教學目標,以及對教材及教學方法的不瞭解,難免會使國中教師對本課程之執行產生疑慮或恐懼的心理,甚至排斥本課程。
二、因本課程非國中必修課程而可能使教師在推動時積極度不足
(一)在國中階段,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並非必修課程,所以只能在彈性課程中爭取開課。 一般上國中階段的彈性課程,欲開課的教師是需要每學期提報課程計畫以爭取下一學期的課程開設機會,而且盡管108課綱對國中彈性學習課程有發展「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等要求(教育部,2014),但在國中教師的普遍認知中彈性課程的開設更希望是能直接對應到必修課程的學習或補強,開發這樣一個相對與必修課程較無明顯直接關聯的課程之動力相對薄弱, 比較少老師願意去嘗試這種全新的課程。
(二)雖然近幾年的國中教育會考,在自然科的考題已經相當靈活,也更接近自然探究與實作的目標概念,但一般國中教師因為對於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等,沒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並不會對本課程之影響與重要有所體悟,也未提高大家對於推行本課程之動力。
三、若教師不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108課綱減少國中學科課程時數將成教學壓力
國中教師若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學習或教學經驗中,還是由大量練習、背誦、記憶等讓學生熟練典型的問題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上將覺得現行教學時數嚴重不足。在教學上並沒有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與論證,及自主學習等習慣與概念。在課程時數嚴重不足的認識前提下,一般國中教師在開設彈性課程後,就容易導致把彈性課程用在補充部定必修課程的教學上,並未想要去真正的創造一門不一樣的彈性學習課程。
四、國中學習階段並沒有額外的經費可以提供推動本課程所需的耗材費用。
承上所述,本課程並非國中階段之必修課程,所以在國中階段開設這門課程並沒有額外的經費補助,而且在學生的學雜費中尚需要研究有沒有辦法加收這門課程的一些耗材費用。再加上國中的實驗室設備擴充等經費需求,國中學習階段並沒有額外的經費提供確實限縮了這門課程開設的可能。
五、國中學習階段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可以用來推動本課程
在國中學習階段推動本課程比較欠缺一個明確可推動的時間,國中的彈性課程大部分以單節方式分散在各個不同的時間,所以較需要以兩節課連堂的實作課程相對不容易達成。再者本土語課程佔去了國一及國二各一節彈性課後,彈性課程每學期的開課競爭更加激烈,當課程開課及延續性不易確定時,課程也相對不容易設計。
除了彈性課程外,在國中學習階段另一個較有可能開設本課程的時間是社團活動時間,但在社團課開設面對的另一挑戰則是受益學生數會受限,無法讓學生普遍受益,而且上、下學期選習的學生可能不同,課程延續性也會受到限制。
n 三鶯區推動國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策略與規劃
有鑑於上述各種在國中學習階段推動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可能面對的各項挑戰分析,明德高中在推動三鶯區大聯盟計劃上,擬訂了以下的四個策略與規劃,希望在推動上能夠有所助益,並確保成功。
一、籌組高、國中自然探究與實作跨校共備社群並辦理探究與實作教材教法研習
首先明德高中複製了新北市高中自然科跨科跨校核心教師共備小組的成功經驗,籌組了一個三鶯區的高國中自然科跨校教師共備社群(以下簡稱共備社群),每月固定辦理一場聚會共備研習,直接由高中端的經驗來協助國中端開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同時在共備社群中針對國中教師開設了自然探究與實作教材教法工作坊,並且提供了高中開設課程的經驗,以及各種教學的策略與技巧,讓國中教師可直接用在國中的教學上。藉此提高國中教師對本課程學習功效的信心、對課程目標的瞭解和對教學技巧的掌握,進而降低對開設本課程的疑慮。
二、編列提供社區國中辦理本課程所需之設備、耗材等經費
在協助國中端的經費取得上,明德高中借助新北大聯盟計畫,協助社區內有意開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國中學校編列所需的耗材以及各種設備費用,以新北大聯盟計劃的經費完全協助開設本課程之社區國中學校解決在經費上面對的各種困難。甚至配合開設本課程之社區國中學校改善實驗室設備的需求。現行的新北大聯盟計畫就可以透過高中端的計畫撰寫,將經費挹注到合作國中學校,來改善國中學校經費不足的現象。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補足了國中學校在開課經費上面對的短缺。
三、帶領社區國中學校合作開發課程教材並共編課程計畫
由明德高中每月辦理一場共備社群的共備會,上學期辦理完整之自然探究與實作教材教法工作坊,讓社群教師熟悉本課程之目標與教學內涵。下學期則開始分組研發國中適用教材,提供課程研發所需各項耗材,並由高中教師依高中執行課程的經驗提供建議,再由各小組共編課程計畫,提供各校共用。新北市在112學年度對國中學校有關彈性學習課程的開課要求,希望是非學科延伸或單科課程,且學校至少有一門為跨學科、領域之統整課程等要求(李惠銘,2023),確實讓不少有意開設彈性學習課程的老師感受到不小的壓力。明德高中推動的跨校共編課程計畫,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各校老師獨立創作的壓力與工作量。而且更能開發真正以科學活動為媒介,以概念學習為目標的統整性課程。
然而在開課時間的不確定上也讓共編工作帶來一些挑戰,畢竟以1節課或2節課來編的課程計畫是有一定的差異的,所以在課程計畫設計上必須考慮各校在使用時能方便依開課節數做必要的調整,也計畫附上申請開課時向課程發展委員會提供之說明參考。
四、辦理社區國中教學實例分享以及成果展覽
在下學期每月辦理一場共備社群的共備會中,安排社區中有開始實施或嘗試實施本課程,或類似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國中教師分享教學實例,以及教學上的成功經驗、面對的難題等。讓社區學校能觀摩各種教學成果,也能夠對各校所面對挑戰集思廣益,尋求更好的解方,以達成社區學校共好的理想。未來亦規劃修正調整後的課程推動成果對外發表,讓探究教學得以推廣,也更加鞏固共備社群教師們推動探究教學的使命。
n 對未來的展望
近期open AI的Chat GPT聊天機器人問世,更突顯學生的探究能力會是未來人才的必備條件。所以在教學上以培養學生探究與論證的習慣及素養為主要目標的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更有其執行的必要。在推動本課程向下扎根的計畫上,可以規劃出以下三個對未來的展望。
一、完成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推動的一貫性
依現行108課綱的學習規劃來說,在國中學習階段並沒有類似自然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內容,然而到了高中學習階段卻出現了本課程的必修課(教育部,2021)。學生在學習上等於是從零開始學習。如果能讓學生從小就學習、養成探究與論證的習慣及素養,或是熟悉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則學生升上高中後就會相對比較容易接受探究式的學習,並更進一步的加深加廣學習。
但本課程之教材需由學校教師自行研發編訂,為了避免國中端與高中端課程取材雷同,在執行層面上希望國中學習階段所學能夠是高中學習的基礎,而非重複性的學習浪費。要達成這一目標,國、高中教師的跨校聯繫共備就是一個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讓合作學校來共同擬定本課程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教學目標,也讓社區國、高中學校能更進一步的緊密垂直整合起來,組建成共同學習社區學校,讓區域內學生學習一貫化。
二、推動國中學習階段學科的探究式教學
希望藉由國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教學,能讓國中教師更熟悉探究式教學的訣竅,進而推動學科課程的探究式教學。依據108課綱,國中學習階段的探究式課程並不限自然科,所以本課程可算是一個開端,未來更希望可以引領國中其他學科的老師一同投入到探究式教學上。期許探究式教學這個有別於過去較偏重記憶或背誦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與創意上取得一些成效,更貼近未來所需人才的培育。
國中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可看成是為國中探究式教學方法埋下了一顆種子,最終的期望還是希望探究式教學方法能夠發芽、茁壯成為國中學習階段普遍的教學和學習方法。
三、再向下札根推動國小端的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
一貫化的學習一般能達成更大的成效,所以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養成了學生探究、論證的習慣,讓學習往下札根當然會是有效的方法。希望未來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亦如語言、數學課程等,推動向下札根到國小學習階段,在國小開設較簡易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讓學生自國小開始接受探究式學習的啟蒙。使得人類天生的好奇能夠得以維持與鼓勵,對於未知與知識能夠保持探究的習慣與態度。
n 對主管機關的建議
課程推動的成功,教育現場第一線工作教師的努力當然相對重要,但是課程推動所面對的一些困擾與限制,往往卻是只有教育主管機關才能給予有效的協助與排除。以下就合作學校共備教師的反映,歸納出兩項希望教育主管機關能給予支持與協助的建議:
一、學校校長、教務主任應給予教師開設本課程的穩定時間
當課程沒有穩定的開課時間時,在課程設計上會產生不小的困擾。若自然探究與實作課能獲得學校的支持,每學期可以有兩節課連排,就算是與其他科目對開式的兩節課連排,在課程設計上就會更加明確可規劃多少內容。若未獲得學校的支持而需要由教師自行與其他科目協調,這種要教師去處理其相對不擅長的行政協調工作,通常是磨滅教師開課熱忱最有效的方法。
若學校主管能在學校課發會推動讓特定年級固定在彈性學習課程開設本課程,使得課程能夠永續經營,並且鼓勵老師有效投入、參與課程的推動。相信不難達成以自然科出發而終將引入各科參與的規劃,以及引導一般部定課程以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授課的目標。且成為學校辦學的鮮明特色。若一個學區中的各合作學校能夠做到從國小到高中的垂直整合,展現教學上的一貫化,則學區的學習特色必油然而生,而且拉高了其他學區參與競爭之門檻,也相信會對人才培育提供正向的助益。
二、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參與的學校推動課程的必要資源
不論是願意嘗試推動本課程之國中學校,還是努力推動垂直整合的社區學校,都免不了必須要有一定經費與資源的投注。對推動課程的老師們、積極參與的學校主管、參與推動之人員等,主管機關能夠提供足夠的經費與資源,是最直接、有效的鼓勵與支持。也最能保證可以維繫相關人員之熱忱與動力。
針對欲開設本課程的國中學校,改善其實驗室設備及部分耗材的補充,乃至於教師協同上課的新增鐘點費等,都是必要的經費投入。在有意合作垂直整合的社區學校,提供開辦課程教材教法、探究式教學方法等研習,或是召開各合作學校推動人員之共識、工作會議等,亦都是必要的經費投入。
除了經費之外,主管機關的政策支持等也是必要的資源投入。例如給予參與教師會議、研習時之公假,適度關心、掌握合作學校之進度,並給予公開發表之舞臺。甚至是提供合作學校更彈性的升學方式等,都是有效的政策資源投入。
n 參考文獻
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20)。111年教育會考自然科試題評量目標說明。臺北市:心測中心。
李惠銘(2023)。國中課程計畫協作審閱工作坊。創新教育定義未來–課綱2.0/校訂課程再進化。新北市:北大高級中學。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高中化學銜接教材如何轉化為國中彈性課程
鍾曉蘭*、鐘建坪
新北市立新北高級中學*、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考慮學生巨觀到微觀的認知發展歷程,將高一必修化學部分的概念移至國中理化。因108課綱從108年於國、高中同步施行,故從108至110年,有三年學習九年一貫課綱的國三畢業生,在修習108課綱的高一必修化學之前,需將部分重要的概念與實驗重新學習,以利新、舊課綱的銜接。
為此,高中化學學科中心邀請四位大學化學系教授與四位高中化學教師,為期一年的時間,以多次共備會議進行高中化學銜接教材的內容與課程設計。除了協助高中教師與學生,進行自然領綱的學習內容銜接之外,更以素養導向教學理念融入課程設計,期能以實例說明十二年國教的教學理念與精神。
隨著銜接課程的任務結束,若將相關教材束之高閣實屬可惜,考量教材內容的設計與深度相當於國中學習階段的加深加廣課程。因此,若將原有的銜接教材進行轉化並符合探究與實作精神,不僅可作為國中教師在規劃彈性課程的取材內容,亦可發揮銜接教材的後續應用。
國中階段新增加四個概念或實作:(1)原子模型的發展、(2)百萬分點濃度(ppm)表示法與電子pH計、(3)濾紙色層分析法,以及(4)透過實作來認識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差異。銜接教材整體概念圖如圖1所示。因篇幅所限,本文僅簡介「原子結構與科學史」的課程,其主要概念包含道耳頓原子說、陰極射線實驗與西瓜模型、α散射實驗與核型原子模型、質子與中子的發現、原子模型發展的演變。此單元主要以科學史角度介紹原子模型發展,期待學生能從歷史上相關重大的實驗,探索電子、質子與中子的發現歷程,了解科學家如何依據證據修正模型,並能分辨科學知識的確定性和持久性會因科學研究的時空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
圖1 高中化學銜接教材整體概念圖
(引自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p.6)
「原子結構與科學史」的課程,主要以「問題導向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作為課程設計的架構(鍾曉蘭,2021)。教師以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學生探討原子的結構與原子模型在科學史中發展的歷程,提問與對應的概念詳見表1。詳細的教材內容、提問與參考答案、教案等,請參閱高中化學108課綱銜接教材教師手冊(網址https://reurl.cc/GA7Ne3)。
表1 「原子結構與科學史」課程中的提問 (整理自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
提問 |
對應的概念 |
你認為物質是由什麼基本粒子所組成的?試著提出你的想法? |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的概念、道耳頓原子說的內容。 |
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 |
探討道耳頓提出的「原子不能分割」想法的正確性。 |
陰極射線是光還是物質?
觀察實驗結果,能說明陰極射線是電中性還是帶電粒子? |
從三個陰極射線實驗影片中,學生歸納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束。 |
陰極射線實驗推論出實驗的重要發現與道耳頓原子說衝突之處為何?
根據陰極射線實驗結果,湯姆森的原子模型為何?並提出解釋原因。 |
修正道耳頓原子說的內容,原子是可分割成帶正電的球體與帶負電的粒子(電子),並從證據中建立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 |
請學生預測依據湯姆森的原子模型,α粒子散射的實驗結果為何? |
拉塞福試圖要證明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是正確的,以α粒子進行一連串撞擊極薄的金箔的實驗。根據西瓜模型預測α粒子散射的實驗結果,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
α粒子散射實驗的發現與湯姆森的西瓜模型衝突之處為何? |
原子的基本結構與組成方式,分為帶正電原子核與核外帶負電的電子。 |
根據α散射實驗的結果,拉塞福的原子模型為何?並提出解釋原因。 |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為核原子模型或稱行星模型 |
α散射實驗中湯姆森原子模型與拉塞福原子模型之差異為何? |
學生繪圖說明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與拉塞福原子模型α粒子撞擊金箔的差異。
|
至今原子核中已有許多的微粒(質子與中子)陸續被發現。請學生根據以上各種發現及實驗結果,原子結構的組成圖為何? |
註1 原子模型比較圖引自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p25;註2
原子結構分類引自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p26
一、銜接教材轉化成國中彈性課程之課程規劃表
如果將銜節教材「原子結構與科學史」的內容全部納入國中理化教學,現場教師反映教學時間會大幅度增加,不符合教學現況,故筆者嘗試依據探究式教學的理念(問題導向的教學),將其轉化為六節課的國中彈性課程,課程設計簡介如附錄1。每週皆以驅動問題出發,讓學生在完成該週學習活動之後,能夠回應驅動問題。第一節主題為「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陰極射線到底是什麼?」教師藉由提問學生導引思考道耳頓原子說的內容,進而引導觀看陰極射線的實驗,讓學生思考什麼是陰極射線,並發表各組討論結果。第二節主題為「湯姆森原子模型為何?」學生基於第一節課的討論,需要歸納出陰極射線實驗與道耳頓原子說衝突之處,並根據陰極射線實驗結果,推論哪種模型符合湯姆森的原子模型。第三節主題為「湯姆森原子模型是正確的嗎?」教師會藉由PhET電腦模擬實驗,讓同學模擬不同原子模型的差異。同學在開始模擬實驗前,需要依據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進行推測,實驗理論上應該會得到什麼結果。並歸納與推論出模擬實驗的發現與湯姆森的西瓜模型衝突之處。第四節主題為「拉塞福的原子模型為何?」讓學生根據拉塞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進行推論以確認哪種模型符合拉塞福的原子模型。第五節主題為「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學生需要根據先前的學習內容與查詢相關資料,並嘗試以CER論證模式(claim,evidence, reasoning;主張、證據、推理)回答原子是否能分割的問題,協助學生檢視主張與證據之間的關聯。第六節為「原子模型是如何演變的?」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軟體(如X-mind),以心智圖統整出前五次的學習內容與查詢的資料,以圖像與文字方式,呈現如何依據實驗的證據修正原子模型的歷程。
新設計的課程規劃與銜接教材不同之處有二:其一是引入PhET電腦模擬實驗,引導學生自行操弄不同的變因,統整實驗的結果,進而提出初步結論;其二是引導學生根據先前的學習內容與查詢相關資料,以CER論證模式回答原子是否能分割的問題。
二、應用PhET進行模擬實驗,協助學生理解不同原子模型的實證差異
PhET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建置的網站,其中的教學範例與模擬程式由其專業開發團隊製作,學習主題聚焦在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生物、地球科學、物理和化學等模擬程式,教學主題包含聲音與波動、運動學、理想氣體等單元。在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支持下,目前臺灣已建置了PhET中文網站(網址: https://phet.colorado.edu/zh_TW/),內含多樣性的中文的教學範例,PhET的模擬程式以Java或Flash多媒體製作,能夠支援不同平臺的執行系統(羅正漢,2010)。
本文應用的模擬實驗為「Rutherford Scattering_拉塞福散射實驗」(網址見圖2、圖3),模擬實驗可幫助學生建立原子模型的微觀概念,先引導學生操作李子布丁原子的α粒子散射實驗,會觀察到α粒子會筆直穿過原子,沒有偏折的現象(見圖2)。接著學生操作拉塞福原子,會觀察到大部分α粒子會筆直穿過原子,但有少部分α粒子會產生偏折的現象,有極少部分會產生大角度(接近180度)的偏轉(見圖3),同學也可以改變中子與質子數目,讓同學觀察到原子核越重,α粒子產生偏折的現象越多。請同學儘量以科學的語詞描述所觀察的現象,嘗試下初步的結論,並進一步以圖像呈現並比較兩種原子模型的α粒子散射實驗差異。
圖2 PhET:拉塞福散射實驗_李子布丁原子
圖3 PhET:拉塞福散射實驗_拉塞福原子
三、設計適合國中生學習的論證模式,促進理解主張與證據之間的關係
常見的論證模式:蘇格拉底的反詰法、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模式、Toulmin
Argumentation Pattern(簡稱TAP模式)、Lawson架構(檢驗論證–演繹的有效性)(林志能、洪振芳,2008)。高中學習階段常使用TAP論證,此模式中有六個組成因子,分別為資料(data)、主張(claim)、理由(warrant)、支持(backing)、限制(qualifiers)與反駁(rebuttal),詳見圖4(Toulmin,1958)。論證過程如果能夠提及支持、限制以及存在的反駁條件,則論證的能力較單純提供理由者為高。但是高中以下的學生在自然科學探究過程,若以TAP模式進行「論證與建模」,學生需要同時理解科學實作內容與論證架構,歷程可能會太過複雜與困難,故探究與實作北區協作平台建議將TAP模式以較易理解的CER論證模式取代,將論證的架構聚焦在C為主張(Claim):對問題的答案或假說;E為證據(Evidence):事實、觀察或資料;R為推理或論述(Reasoning):對於證據之所以能支持主張的解釋或科學原理(洪逸文,2023)。
學生初次論證時,往往以因為…所以…作為主張與證據之間的關係論述,但是提供架構能夠讓學生更加思索需要哪些證據才能佐證主張,而該如何進行推理才能適切地連結證據與主張之間的關聯(鐘建坪,2020)。因此本文建議國中教師以CER模式教導學生進行論證時,對於提出的問題、證據與推理需要儘量先以國中學過的科學現象為主,如「鎂粉燃燒後是否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CER論證的示例如下圖5所示(鍾曉蘭,2022)。當鎂粉工廠爆炸時,學生提出主張:不能以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其證據在於先前學生學過點燃的鎂帶在二氧化碳之中仍可繼續燃燒,進行推理時,以鎂的活性比碳大,鎂與二氧化碳可持續反應,無法達到滅火的目的。
圖5 鎂粉工廠起火時,能否以二氧化碳滅火的CER論證示例(鍾曉蘭,2022)
接著以CER模式論證「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由於國中學生可能無法提出證據或推理,或者無法區別證據與推理知的差異,建議老師可先聚焦在引導學生如何區別主張、證據與推理,示例如下圖6。當學生熟悉論證架構與細部的證據、主張與推理的內容之後,則可讓學生進行原子模型演變的完整相關論證。 圖6 「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區分主張、證據與推論的教學示例
本文轉化先前高中化學學科中心設計的銜接教材,嘗試設計以科學史的角度融入問題導向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探究「原子模型」的發展脈絡,讓學生從活動中瞭解科學本質,學習將已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觀察的現象,進而提出初步的結論與合理的解釋。因為微觀粒子實驗無法讓學生實際操作,藉由觀看影片以及搭配電腦動畫的模擬實驗,將抽象的實驗轉化成巨象結果,讓學生能眼見為憑,學習從實驗結果中,逐步歸納變因與變因之間可能的關係,建立初步的質性模型,並且藉由CER模式培養學生初階的論證能力。
林志能、洪振芳(2008)。論證模式分析及其評量要素。科學教育月刊,312,2-18。
洪逸文(2023)。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來檢驗ChatGPT(下)。檢索日期2023/4/10引自https://collego.edu.tw/Media/Article/746
教育部高中化學學科中心(2018)。十二年國教高中化學科銜接教材教師手冊。檢索日期2020/3/20引自https://reurl.cc/GA7Ne3
鍾曉蘭(2021)。高中化學教材教法專書導讀:第六章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臺灣化學教育,40。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40994
鍾曉蘭(2022,3月)。如何從生活現象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中區探究與實作共備研習,忠明高中。
羅正漢(2010)。PhET自由授權教材網站讓教學更生動便利。iTHome新聞網站。檢索日期2023/7/26引自https://www.ithome.com.tw/article/93407
鐘建坪(2020)。文組學生議題導向論證教學模組規劃與實施—以基因改造食品為例。檢索日期2023/09/06網址:https://reurl.cc/ed5myR
「原子結構與科學史」轉化成國中彈性課程之課程規劃表
授課年段 |
國二或國三 |
節數 |
6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
C社會參與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學習目標 |
1. 自-J-A2:能將所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並能對問題、方法、資訊或數據進行檢核,進而解釋因果關係或提出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2. 自-J-A3:具備從日常生活經驗中找出問題,並能根據問題特性、資源等因素,善用生活週遭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與資源,規劃自然科學探究活動。
3. 自-J-B1: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與數學運算等方法,整理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並利用多元的形式,表達探究之過程與成果。
4. 自-J-C2:透過合作學習,發展與同儕溝通、共同參與、共同執行及共同發掘科學相關知識的能力。 |
|||||
學習表現 |
1. tc-Ⅳ-1:能依據已知的自然科學知識與概念,對自己蒐集與分類的科學數據,抱持合理的懷疑態度,並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釋。
2. pa-Ⅳ-2:能運用科學原理與思考智能,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或其它相關的資訊比較對照,相互檢核,確認結果。
3. an -Ⅳ-2:分辨科學知識的確定性和持久性會因科學研究的時空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 |
|||||
教學大綱 |
節次 |
主題(驅動問題) |
內容綱要 |
|||
1 |
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起始問題)
陰極射線到底是什麼? |
教師提問並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道耳頓原子說的內容。接著提問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
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陰極射線到底是什麼?請同學請學生從教師提供的實驗影片觀察陰極射線實驗,小組討論以下的問題,並發表各組的討論結果:
Ø陰極射線是光還是物質?
Ø實驗結果,能說明陰極射線是光還是物質?
Ø如果能,你提出的解釋為何?
Ø如果不能,你提出的解釋為何?
請學生反思:如何不做過度的推論? |
||||
2 |
湯姆森原子模型為何? |
請學生從前次討論結果,接著討論以下的問題,並發表各組的討論結果:
Ø歸納出陰極射線實驗與道耳頓原子說衝突之處為何?
Ø根據陰極射線實驗結果,下列哪種模型符合湯姆森的原子模型?
Ø嘗試提出你的推論原因為何?
Ø請學生反思:你的解釋是依據實驗的證據還是先前的知識? |
||||
3 |
湯姆森原子模型是正確的嗎? |
探討湯姆森原子模型的正確性?
Ø請同學在開始模擬實驗前,依據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進行推測,實驗理論上應該會得到什麼結果?
Ø請同學進行電腦模擬實驗:Rutherford Scattering_拉塞福散射實驗(https://phet.colorado.edu/zh_TW/simulations/rutherford-scattering)
Ø先以西瓜模型(網站上為李子布丁原子),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結果與學生預測的異同為何?
Ø再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設定不同的原子,請學生觀察並紀錄模擬實驗結果。
Ø根據模擬實驗結果,推論出α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結論為何?
Ø推論出實驗的重要發現與湯姆森的西瓜模型衝突之處為何? |
||||
4 |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為何? |
如何從實驗推論建立拉塞福的原子模型?
Ø根據拉塞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哪種模型符合拉塞福的原子模型?
Ø嘗試提出你的推論原因為何?
Ø請學生比較湯姆森原子模型與拉塞福原子模型之異同?(根據模擬實驗結果與紀錄,繪圖說明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與拉塞福原子模型α粒子撞擊金箔的差異,可參見表1。) |
||||
5 |
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
(CER論證) |
學生根據先前的學習內容與查詢相關資料,以CER論證模式回答原子是否能分割的問題?學習CER論證模式,其中C為主張(Claim):對問題的答案或假說;E為證據(Evidence):事實、觀察或資料;R為推理(Reasoning):對於證據之所以能支持主張的解釋或科學原理(理論)。 |
||||
6 |
原子模型是如何演變的? |
如何以心智圖統整出原子模型發展歷程,說明科學模型的演變情形?
Ø引導學生使用軟體(如X-mind),以心智圖統整出前五次的學習內容與查詢的資料,以圖像與文字方式,呈現如何依據實驗的證據修正原子模型的歷程。 |
||||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108課綱下龍山國中彈性課程的樣貌
鄭志鵬
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
[email protected]
說到教育改革,大多數人大概都對2004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與2019年開始的108課綱印象深刻。對國中自然領域而言,108課綱有三大挑戰。首先是必須更加落實自然科科學探究的學習,第二是跨科概念學習,第三則是跨領域的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與執行。
探究是自然科課程核心,但在臺灣課堂中尚未徹底落實,許多科學教師還在持續摸索建構適合的科學探究課程架構與教法;跨科概念學習是在九年一貫原有的「課題」、「主題」、「次主題」學習內容架構上,在課題與主題之間,插入「跨科概念」的層級,希望用「物質與能量」、「構造與功能」、「系統與尺度」、「改變與穩定」、「交互作用」、「科學與生活」、「資源與永續」等跨科概念作為提供學生更宏觀、系統化的知識架構觀點。但就目前觀察,跨科概念學習的落實,甚至還更落後探究課程。
最後一項挑戰,就是彈性學習課程的規劃與執行。2004年的九年一貫課程已規範中小學每週有3至6節的彈性學習時數,課程內容由學校自行規劃全校性和全年級活動。但在九年一貫實施的十餘年中,教育現場的彈性學習課程大多規劃為考試科目補救或延伸課程,使彈性課程喪失原本希望適性、自主學習的教育願景。於是在108課綱中,不但保留彈性學習時數的設計,更清楚說明彈性學習課程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以一週35節的學習總節數來說,應包括6節的彈性學習課程。除了大多會開設的班會週會社團課程,佔用2-3節時數之外,剩餘的3-4節,就應以跨領域統整性的方式來規劃校訂課程,思考在地學生特性與需求,提供學生校本、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龍山國中也在這波教改的機會中,因應學生學習需求、在地特色和師資結構等狀態,經過許多討論,逐步規劃出數門彈性課程,並實施至今。
臺北市龍山國中位於萬華區,鄰近百年古蹟龍山寺,在臺北市中屬於較早發展的區域,因而有較多老舊社區、古蹟和產業,學生家庭平均社經地位較臺北市其他地區低,全校約有1/3具有清寒或中低收身分。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龍山國中家長們還是非常努力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所以龍山的學生們大多數都品行良好,但在學習內容的豐富度和深度上,就略差一點。部分基礎能力與認知,包括閱讀理解、資訊工具使用、表達分享等能力,或是對全球較為重要的議題,例如環保、生態的問題意識,都常是老師發現學生需要加強的。
龍山國中教師在規劃彈性課程時,考量學生特性,經由許多討論與思考,規劃許多課程並執行至今。舉例來說,「鈔寫故事」課程以「紙鈔」作為素材,讓學生認識各國鈔票設計,從這些設計中瞭解各國的歷史人文風情與地理環境特色(圖1);並根據貨幣要素,結合藝文領域的課程教學,指導同學設計出具有臺灣特色的鈔票。這學期配合校慶活動,課程就調整為設計出具有龍山國中特色的鈔票,並在校慶時進行展覽。
自然領域部分,則是結合科技領域,安排了「科技科學」與「科學魔法車」兩門彈性課程。結合科學原理與科技應用、電學基本原理與電子電路學的應用等等。可惜部分規劃好的彈性課程因本土語課程實施的緣故,必須讓出而取消。
上述舉出的課程,大多屬於「主題式」課程。除此之外,龍山國中還有談論塑膠議題的「不塑之課」,以及談論生態平衡的「北極熊怎麼了」兩門跨領域議題式課程。
彈性課程本來就是跨領域課程,亦即理論上不該有某一門彈性課程「屬於特定領域」。但在學校實務上,往往還是會把這些彈性課程劃分到特定領域,就像前述課程會被劃分到社會或自然領域一樣。但議題式課程,其實各科目屬性會更加弱化,更強調提升學生作為一般公民的綜合能力,不應將課程劃分至特定領域,也不需要由特定領域教師來授課,只要經過充分備課,教師發揮專業後都能上場。以本文主要介紹的「不塑之課」與「北極熊怎麼了」兩門課為例,授課老師有國文和自然科老師,但在每週常態共備下,課程皆能順利執行。
n 自然科在跨領域彈性課程扮演的角色
在跨領域的議題中,科學常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跨領域議題必然是複雜的,要探討跨領域議題,常需要具備對基礎事實的認識、因果與相關性的釐清、利害的權衡、最後才能採取行動,並且要能對行動效益做出預測評估以及後續成效追蹤。若在討論議題時,缺乏對基礎事實的認識,或是不瞭解其中因果和相關性,往往在採取行動時,會做出無效甚至有反效果的決定;或是在與他人溝通時,難以理解意見不同的人,會因為取捨角度有異而做出不同決定。對問題的認識不夠全面時,就很難提出妥善的解決方案,也難以與意見不同的人溝通折衝。
當然,既然是「議題」,就不是單純的科學研究,目標也並非鑽研某個科學主題,而是要對想探討的主題有最基礎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科學的方法、精神與態度來面對議題。在與他人討論時,能理解雙方都是基於相同事實基礎;在認識現象時,也要能具備基本科學解讀現象的能力。
「不塑之課」是龍山國中教師們自主規劃的跨領域彈性課程,也是以塑膠作為主題探討的環境教育議題課程,課程目標是希望學生在認識與討論塑膠問題的過程中,增進閱讀理解、資訊工具運用、討論與表達等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對塑膠使用的問題意識,並且採取自己可以做到的行動,落實在生活中(註1)。
環境議題類型的課程,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認識問題,第二階段為思考與規劃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三階段則是採取行動與反思。以本課程為例,第一階段要認識塑膠,並且要認識塑膠的貢獻與造成的問題。第二階段則是要基於對塑膠的認識,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塑膠造成的問題?第三階段是實際執行行動方案,也同時回顧成果以及過程中的妥協與犧牲。我們不希望只讓學生覺得塑膠是一無是處的壞東西,說捨棄就能捨棄。捨棄了塑膠,要用什麼方式替代?替代方案是否真的更加環保?會不會反而造成更多問題?一廂情願的解決方案什麼都不能解決,塑膠之所以成為議題,就是因為它沒有簡單的正確答案,知道議題沒有正確答案,只有評估、權衡與選擇、行動與反思,是我們希望在課程中帶給學生的重要學習。
那麼科學在這樣的課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首先,要談論塑膠問題,當然要先認識塑膠。要認識多深才夠呢?先要知道什麼是塑膠,也要知道塑膠分成許多不同的類型;知道有些塑膠受熱後可以重新被塑形,稱為熱塑性塑膠;有些塑膠無法加熱重新塑形,稱為熱固性塑膠。前者能夠被回收再利用,後者則無法回收再利用。
學生於此階段,不需要認識塑膠的高分子結構,不需要認識分子層級的鏈狀、網狀結構,更不需要認識其化學式寫法與平均分子量等觀念。這些屬於塑膠的專業化學知識,是在理化課要學習的。但在議題類型課程中,認識常見塑膠名稱、代號與回收編碼,以及可回收塑膠的熱塑性,學生具備這些基礎認知,對於學習已經足夠。
所以在第一階段「認識問題」中,我們首先讓學生辨認哪些產品是塑膠製品,確認學生能分辨塑膠與非塑膠物質,然後以實驗展示塑膠的熱塑性。例如廢棄不用的牙刷,將刷頭附近的刷柄用打火機稍微加熱軟化,再將刷頭彎折九十度後,等待冷卻硬化,就變成可以用來刷容器底部髒污的小刷子。
有了這樣的經驗後,就可以連結學生資源回收的經驗,討論為什麼塑膠可以回收?為什麼塑膠要標示不同的號碼與名稱?這些可回收的塑膠,都是可以加熱塑形的,只要將廢棄的塑膠分別為單一材料,清洗乾淨後,就能切碎加熱,重新成為塑膠原料,並製作出全新產品。從這個角度看起來,只要有良好的回收習慣與系統,塑膠似乎是非常環保永續的材質,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接下來要認識的,是我們對於塑膠的重度依賴,甚至有人以「塑膠成癮」描述現在人類使用塑膠的狀態。課程中以「充滿塑膠的一天」活動,讓學生記錄一整天下來,使用了哪些塑膠製品,有哪些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有哪些是一次性用過即丟?一天當中使用多少塑膠,丟棄多少塑膠?讓學生學習設計表格來記錄,以實際數據認識生活中對塑膠的極度依賴(圖2)。並不是今天提出「拒絕塑膠」,明天就可以擺脫塑膠,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各方面都重度依賴塑膠,已經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希望藉由課程活動,讓學生對於使用塑膠產品產生意識,才有機會從中思考各種塑膠減量與替代的方案。
|
|
圖2學生在「不塑之課_充滿塑膠的一天」課程中整理自己使用塑膠的紀錄 |
本階段最後,我們希望學生能強烈感受到人類塑膠成癮帶來的危害。當塑膠危害並未在眼前發生,我們確實難以感受,於是在每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下午,我們安排淨灘活動,率領七年級全體學生驅車前往北海岸白沙灣至麟山鼻一帶,進行一個下午的淨灘活動(圖3至圖5)。學生們會發現:沙灘上絕大多數垃圾,都是難以在自然界中被代謝掉的塑膠,它們卻大量漂浮於海洋中,被海水潮汐帶上沙灘。沙灘上的塑膠來源與種類千奇百怪,有些看起來在海上漂流數百公里才到達臺灣,而這些漂上岸的塑膠,只不過是海上塑膠垃圾的冰山一角。讓學生體驗到塑膠垃圾量極為龐大,也認識到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影響的可能是全世界。認識塑膠的性質、重要性和問題之後,我們才開始進入到思考與規劃階段的課程。
在第二階段「思考與規劃」課程中,我們希望學生以自己的角度出發,想想在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什麼行動可以幫助減輕塑膠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於是規劃出「沒有塑膠的兩週」活動(圖6)。讓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後,規劃如果要執行塑膠減量生活,可以怎麼做?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察覺到自己購買的餐食、飲料中使用許多一次性的塑膠,許多學生就提到可以自備水壺或餐盒來盛裝飲食,使塑膠減量;也有學生提出可以自備餐具、常在家中開伙或店內用餐,減少外帶也是減少塑膠的方式之一。透過發想與實踐,讓學生實際行動後,增進學生的感受與思考。學習也進入第三階段「行動與反思」。
行動實際執行兩週後,請學生將執行紀錄與經歷、感受,於課堂中進行統計、整理,彙整為投影片後,報告給同學聆聽,並進行自評、互評。課程最後,則是請同學將整個學期的課程經歷,運用塑膠廢棄物製作成海報,在一學期的學習匯集整理過程中,再次強化對塑膠問題的意識(圖7)。整學期的課程,有許多機會讓學生作資訊的整理、分類、表格規劃、討論、簡報製作與上台發表。這些能力的培養,也都有對應的課程培力。教師並非只是交辦任務而已,同時還需因應不同學習任務,安排對應課程來培養學生上述許多基本能力。
「不塑之課」是以塑膠為議題設計的課程,讓學生認識此議題相關知識外,也讓學生體認到議題的複雜性、嚴重性,讓學生經由思考討論後,能採取自己能力所及的行動,並且評估檢視,未來希望能持續保持行動。
接續塑膠議題的課程,下學期則是進行生態平衡相關的「北極熊怎麼了」課程(註2)。名稱雖然為北極熊,但只是作為我們關心的物種代表,許多物種都面臨絕種的危險,或因成為優勢物種造成生態失衡。這門課以一張媒體聲稱是飢餓瀕死的北極熊照片作為起點,照片標題為「這就是氣候變遷的模樣」,從照片引入我們想討論的,也就是生態物種平衡相關議題。
從這張照片,我們讓學生感受到媒體的圖片文字給我們強烈訊息,但這樣的訊息正確嗎?照片裡的北極熊確實是極度飢餓的嗎?若是,牠的飢餓,真的是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嗎?從一隻飢餓的北極熊,就能判斷整個北極熊族群的危機嗎?從一隻飢餓的北極熊,真的能推論出全球氣候變遷的急迫性嗎?
要討論這個議題,必須要認識科學中「改變與穩定」這個概念。有許多自然現象處於動態平衡的時候,雖然看起來正在改變,其實是穩定的狀態。當我們看到眼前有一隻北極熊死亡,當然不能就此推論整個北極熊族群都瀕臨危險,當我們看到今年北極熊族群比去年減少,也不能就此推論牠們將會持續縮小直到滅絕。如果沒有學習「改變與穩定」概念,很容易在討論生態保護的議題上,落入太過偏誤或主觀情緒判斷,因為一張圖片煽動或媒體報導,就採取錯誤的行動。
我們在課程中引用了國家教育研究院「改變與穩定跨科概念課程案例(曾世杰等,2016),運用其中一段討論二氧化碳濃度處於改變或是穩定的課程,讓學生在訊息中逐漸揭露,逐步討論過程中,去學習要判斷像是一個物種的變化或是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這麼大尺度的自然現象變化時,必須要參照各種不同時間尺度的資料,才能做出較合理的判斷。
除了改變與穩定概念外,我們也在課程中引進一系列的媒體識讀課程,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文字或影像,可能會產生哪些誤導的情況;分辨文章中事實與觀點的差異;也讓學生瞭解在網路上搜尋、閱讀資料時,哪些資料呈現的方式是更具有可信度的。
學習自然界中改變與穩定以及基本媒體識讀素養之後,接著就讓同學挑選幾樣我們關心的瀕危或強勢外來種,搜尋相關資料,篩選、彙整後製作成簡報。簡報中除了呈現物種狀態、問題與因應策略之外,還需要報告他們引用哪些資料,捨棄了哪些資料以及捨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認識我們關心的生態問題與其複雜性,一方面學習辨認從較有可信度的網站取得資訊,彙整成自己的報告。
課程最後再以團隊設計的石虎桌遊,讓學生扮演人類、石虎、老鼠和雞等角色,以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體驗人類的選擇是如何影響自然界的物種變化,知道人類可以透過更聰明積極的方式,維持自然界的穩定與平衡。
彈性課程是108課綱成功的重要關鍵,需要在地的學校教師,為在地學生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國中生要面對複雜的未來,除了基礎知識能力要足夠之外,也要儘早提升對議題的理解、思考,增進討論與取捨決定的能力。有些議題是全球性的,有些則是具在地特殊性的,不論是哪一類議題,都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態度以及對議題本質的理解,才有機會正確面對各項議題。
以自然科來說,生物課的生態系、理化課的塑膠和能源,都是非常值得以議題方式探討的單元,但受限於時數,老師往往很難在部定課程中讓學生討論議題,於是在108課綱架構下,老師們可以將科學專業內容留在科學課程中,議題的部分規劃於彈性課程中進行。在彈性課程中,將許多科學素養納入教學,讓學生學習科學的議題討論,並在過程中學習強化各種基本能力;同時知道這些議題不只是科學問題,還包括許多取捨,同時也能認知這些議題不可能脫離科學憑空討論。
許多學校藉由108課綱的機會,發展了許多精采的課程,龍山國中也是其中之一,希望藉由此文與更多人交流分享,彼此精進、提升課程,也讓下一代學子具備面對未來的能力。
1.詳細的學習單等內容皆在曾世杰等(2016)可查閱,有興趣讀者可參閱。
2.同註1
曾世杰、張俊彥、黃博鴻、黃茂在、吳文龍(2016年3月31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研發模式與示例研發計畫 104 年成果報告 (三) 國中組主題北極熊的處境 「改變與穩定」跨科概念教學模組。取自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865/%E5%9C%8B%E4%B8%AD104%E6%94%B9%E8%AE%8A.pdf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
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細菌檢測
曾茂仁*、王秀勻、楊全琮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實施,促使各校盤點與審視既有的課程設計,並且鼓勵各校在符合新課綱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下,發展呈現學校願景、連結學生生活經驗的與需求的課程,藉此強化學生知能整合與生活運用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因此,以跨領域(科目)、結合各類型議題,發展統整性主題、專題與議題探究類型的彈性學習課程能夠作為各校發展特色課程的依據。近年來,無論是教師社群自行發起課程共備工作坊或由學科輔導團辦理的增能研習,都能看見彈性學習課程的落實能夠呈現各校特色,也替學生增加多元的學習經驗。
然而,針對中學教師發展與實施彈性學習課程仍存在許多問題(曾善美,2022)。從課程設計的觀點來看,教師需要跳脫過去設計領域學習課程的習慣,需要契合自然科學領域綱要與學校願景的方向、搜尋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議題與尋求不同學習科目教師的合作。換句話說,教師設計課程的經驗、跨領域(科目)課程設計架構與相關統整性議題的學習資源,都會增加教師設計課程的挑戰。另外,從評量學習表現的觀點來看,彈性學習課程能夠促進學生知能整合與生活運用的能力,難以透過紙筆測驗評量學生多元的學習表現。因此,教師如何設計適切的評量工具提供學生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用以調整與修正未來學習方向的依據,則是鼓勵學生持續投入學習的關鍵。
為了鼓勵學生投入科學學習並積極參與當代社會議題的討論,科學教育研究者提出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jBL)的課程架構,此架構整合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主動建構(active construction)、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與認知工具(cognitive tool)等理論基礎(Krajcik & Shin, 2023),由教師考量學生生活經驗設計課程,並在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過程中,提供學生需要的學習鷹架、協助學生應用既有知識理解與解釋現象。過程中,教師與同儕的互動提供學生修正學習成果的機會,最終學生學習成果即是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行動方案或成品等多元的成果表現。因此,本校以PjBL的課程架構為基礎,發展八年級自然科學領域發展之彈性學習課程,並歷經多次調整與修正課程設計。其中,本篇以「細菌檢測」之學習主題分享本校自然科學團隊發展之彈性學習課程與評量學生學習表現的評量設計。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倡議與科學教育研究成果的支持,科學實踐的課程設計逐漸由食譜式探究(教師為中心)轉向引導式探究(學生為中心),換句話說,學習者為中心的科學課程設計以是當代的共識。科學教育相關實徵研究指出,PjBL呈現學習者為中心與探究取向的課程設計特徵,教師能夠促進學生科學學習(Bielik et al., 2022)。此外,PjBL課程以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為核心(情境學習),由教師引導學生連結既有生活經驗或科學知識(主動建構),並鼓勵使用科技工具幫助學生解釋與表達想法(認知工具)。當學生參與調查與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則需考量教師與同儕則提供不同觀點的想法,提升解決方案或成品的品質(社會互動)。
Krajcik與Shin (2015, 2023)針對PjBL課程提出六項教學特徵:一、教師使用驅動問題開啟課程:驅動問題幫助教師設計一致性的學習活動,而學生經歷各學習活動時則是回應與解釋驅動問題;二、課程設計聚焦學習目標:選擇學課程自然科學領域綱要的內容作為學習目標;三、學生透過科學探究理解問題情境:學生使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分析問題情境,並設計出特定的解決方案,而教師則須提供適合的鷹架協助學生投入科探究活動;四、師生透過協作活動回應驅動問題:知識的建構與發展是透過社群成員經歷特定活動所形成的共識,而協作活動則是透過教師與同儕的互動過程精緻原有的成品;五、學生應用科技工具幫助學習:學生透過科技工具蒐集、產生與分析資料或是建構模型,用以表達與分享想法;六、發展學習成品:學生發展外顯化的表徵(例:模型或繪圖等)回答驅動問題,能夠呈現學生對於特定科學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考量教師與同儕的建議,修建原有的學習成品。
本校自然學科研究團隊考量十二年國教課綱、自然科學領域綱要與學校願景,規畫與發展本校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阿河你好嗎?」,此彈性課程以引導學生投入探究與實踐科學活動為課程為核心目標,並參考學生的生活經驗彙整適合的議題作為課程內容,最後,以專題式學習課程的教學特徵作為設計彈性課程的架構。此外,本課程會根據學生的課程回饋修正部分學習內容,貼近學生學習需求。
本次分享的課程內容起源於Covid-19疫情四起(2020至2021間),量測體溫與消毒教室環境,已是校園生活每日例行公事。此外,學生是否理解消毒教室環境的目的與效果,進一步連結過去學習經驗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促進學生投入課程的關鍵。因此,本研究團隊以「細菌檢測」為課程主題,透過科學實踐探討校園環境的乾淨程度與消毒效益,並鼓勵學生以政策決策者的角度詮釋科學實踐的證據,最後自製短片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雖然,各組學生選取情境不同,發展的研究流程也略有差異,教師在過程中提供相關的學習單,幫助學生設計研究流程與檢核成品所具備的要素。另外,為了穩定呈現細菌生長的效率,教師提供學生滅菌培養皿與培養基,協助學生順利採樣、觀察與紀錄細菌的數量。
根據學生於本課程活動任務的不同,可分為三個階段:一、研究規劃與執行:學生挑選特定情境(圖一),並針對特定情境規劃研究流程、採樣地點與執行研究;二、資料分析與詮釋:學生分析滅菌培養品中細菌生長情形、規劃影片拍攝的腳本與剪輯影片;三、成果呈現與評鑑:教師彙整學生影片,學生觀賞各組影片成果並填寫同儕互評表與提出建議。最後,本課程會參考學生課程回饋修正部分活動內容,例如:採集材料的嚴謹性、影片製作時間等因素。
表一:細菌鑑測課程內容 |
||
階段 |
週數
|
活動內容
|
第一階段 |
||
研究規劃 |
1
|
學生選定情境、規劃研究流程與組內分工
|
研究執行 |
1
|
教師說明細菌採樣流程、學生執行校園細菌採樣
|
第二階段 |
||
資料分析 |
1 |
學生分析培養品中細菌生長情形(計算細菌於培養皿內生長面積) |
資料詮釋 |
2 |
學生規劃影片拍攝的腳本、拍攝與剪輯影片 |
第三階段 |
||
成果呈現 |
1 |
學生觀看各組同學製作的影片並給予回饋 |
本課程將專題式教學的六項特徵做為課程發展的基礎,以下則以驅動問題、教學鷹架與學生學習成品說明本課程內容:
本團隊發展六項情境(圖1),由學生興趣根據選取一項情境作為本課程的待解決任務。以情境A為例:「國外COVID-19疫情未見降溫,臺灣營業場所備有酒精讓民眾消毒手部,身為疫情決策小組的你,如何建議營業場所選用何種濃度的酒精呢?」。教師所提供的情境描述包含驅動問題(營業場所應選用何種濃度的酒精?),能夠作為學生設計與執行研究規劃的依據。因此,學生執行各項任務是以回答此驅動問題為首要任務,包含拍攝與剪輯影片亦需考量以何種觀點回答此驅動問題。另外,學生執行活動任務時,教師為了聚焦學生討論「研究分析方法」或「提升學生研究設計品質」,則會使用課堂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的主題,例如:如何確定培養皿上生物種類(細菌或黴菌)、數量的計算?;除了校園各處採樣之外,需要設計對照組嗎?。
考量學生缺少自行設計研究流程的經驗,本課程透過教學鷹架協助學生根據特定情境設計研究流程。因此,本課程藉由兩類型的教學鷹架幫助學生設計與檢視研究品質。首先,當學生確定情境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關於此情境的操縱、控制與應變變因,協助學生分析驅動問題與研究設計(圖2)。此外,學生製作影片時,為了得到同儕的認可而加入過多的趣味橋段,而減少呈現以科學觀點分析情境的內容。因此,教師提供檢核表幫助學生掌握影片關鍵要素,並且此檢核表和之後續同儕評分的指標相近,能夠協助學生聚焦以科學觀點呈現學習成品的學習目的(圖3)。
圖2:引導學生分析驅動問題與研究設計 |
圖3:幫助學生掌握影片關鍵要素 |
考量課程屬於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因此,課程研發團隊選擇以多媒體的方式(照片、影片的剪輯)呈現學生的學習成品。為了協助學生製作影片,本課程提供相關的設備,例如:iPad、Chromebook與Surface Pro等。此外,也事先詢問教師與學生習慣使用的剪輯軟體,並安裝於設備中提供學生使用。除了設備與軟體的協助之外,顧及製作影片的時間規劃,教師也使用學習單協助學生設計影片腳本、規劃拍攝進度與剪輯內容。根據本次實施的經驗,學生發展學習成品的過程需要教師提供充足的時間與充分的溝通,例如:學生需要離開教室至校園其他處採集、學生需要教師提醒分工情形與進度掌握。
由於本課程的學生成品為影片,因此,藉由同儕互評的方式作為評量學生影片的依據(評量為四點量表:不認同(1)、認同(2)、相當認同(3)、超出預期的認同(4))。此份同儕互評的評量(表2),學生根據影片內容的符合程度評分,其內容可分為三部分:一、研究設計:影片中是否呈現研究實施的過程;二、研究成果:使用不同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三、研究情境:考量不同的研究情境,並且提出符合該研究情境的結論。為了協助學生製作符合課程方向的影片內容,在規劃影片階段由教師提供檢核表,確保學生影片製作的品質。
表2:同儕互評問卷 |
一、研究設計 |
1.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操作、控制與應變變因 |
2.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如何設定控制變因 |
3.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如何設計對照組與實驗組 |
4.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實驗操作流程 |
二、研究成果 |
5.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文字敘述“說明描述黴菌或細菌生長的情形 |
6.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數字敘述“說明描述黴菌或細菌生長的情形 |
7.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比較“不同條件黴菌或細菌生長的情形 |
三、研究情境 |
8. 我認為影片內容的情境說明清楚 |
9.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提出“特定條件下“黴菌或細菌生長情形的結論 |
10.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以“官員或決策者的口吻“回答問題 |
11. 我認為影片的有呈現有考慮現實因素,不僅只有呈現科學證據 |
學生影片成果如圖4所示,各小組上傳完整影片製教師所指定的雲端硬碟,由教師彙整後,製作同儕評分線上問卷,作為學生的學習成品評量。以本課程最佳影片為例(圖5,線上平台影片網址為:https://youtu.be/rP4DXB-DRck),學生能夠結合照片、照片與背景音樂等不同影音媒體的優勢呈現研究器材、流程與討論等內容,並且針對流程中需要詳細說明的內容以文字方式呈現,例如:研究器材與研究成果。雖然,此影片未加入許多趣味的片段且僅有一分鐘,但是,呈現內容完整且清楚描述研究流程,因此,獲得同儕認可,評選為該班級最佳影片。整體而言,本課程影片長度約為三分鐘,大部分影片內容強調說明研究流程,例如:清潔桌面與採集過程,關於影片品質的同儕評分成果於下一個部分說明。除此之外,根據圖6所示,學生為了呈現培養品中細菌的生長情形,在製作影片的過程當中使用不同的拍攝角度呈現適合的畫面,教師也能夠觀察小組分工的情形,作為學生課程投入程度的依據。因此,多元活動的彈性學習課程也能夠看見學生有別於課堂上學科學習的表現。
圖5:最佳影片呈現 |
圖6:學生製作影片過程 |
根據學生互評結果顯示(圖7),各影片在「研究設計」的平均表現皆在認同以上,其中,實驗操作流程則是得到相當認同的肯定。而「研究情境」各項度的表現也落在認同以上,而以官員或決策者的口吻回答問題則落在認同邊緣,最後,「研究成果」的表現皆低於或在認同邊緣。根據簡單的同儕互評成果可知,此課程學生成果影片能夠清楚呈現與說明研究歷程,但在成果的呈現上卻不夠完整,並且缺少特定觀點提出建議。此次的成果能夠作為課程發展團隊修正原有課程的參考。
學校教育不再僅強調學科知識的培養,更需著重學生素養的展現,而專題式學習能夠鼓勵學生運用過去的學習經驗或知識解決問題。舉例來說,學生透過驅動問題與教室提供的教學鷹架協助下,除了能夠協助學生投入各項學習活動,並且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使用適合的探究方式分析問題情境、設計研究流程,也能夠在過程中與同儕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取得小組內的共識。上述課程進行的歷程即是讓學生經歷建構與評鑑知識的過程,也從此歷程中看見教師是課程的引導者,提供學生所需要的資源與協助學生完成任務,學生則是課程進行的主要參與者亦是課程的中心。最後,學習成品的呈現,各組則是揉合組員與教師的建議,呈現小組成員運用過去學習經驗與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表現。
根據學生的自評結果,學生在「研究成果」與「研究情境」的表現需要教師提供協助,例如:引導學生量化資料的呈現方式、以不同觀點的角度思考問題。關於本次課程學生缺少量化資料的呈現,主要原因可能是學生認為僅需要呈現細菌生長的質性描述,而忽略量化結果的說明,因此,能夠在腳本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再次提醒質性與量化資料共同呈現的必要性。另外,不同觀點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本團隊認為學生少有以不同觀點思考問題的機會,因此,在原有自然科學領域彈性學習課程規劃下,則需較加入此類型的課程內容,例如:拉馬克與達爾文對於演化論與進化論的觀點、賈法尼與伏打對於化學電池的詮釋。此課程並非呈現當代科學所支持的理論,而是讓學生理解在不同的年代、情境下,科學家不同角度的推理過程,則會形成不同的結論。
曾善美(2022)。新課綱國中彈性學習課程實施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7), 161-165。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年11月28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查詢日期:2023年4月01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Bielik, T., Finnie, K., Peek-Brown, D.,Klager, C., Touitou, I., Schneider, B., & Krajcik, J. (2022). High school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shifting towards teaching ngss-aligned project based learning curricular units.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33(4), 413-434.
Krajcik, J., & Shin, N. (2023). Student conceptions, conceptual Change, and learning
Progressions. In K. Sawyer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 Volume III (pp. 37-xxx). Routledge.
國中自然科學彈性課程設計與教學:發展探究與實作取向的水質檢測彈性課程
鐘建坪
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環境永續發展是全人類應該重視的課題,其牽涉的範圍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聯合國於2015年發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期待人類在滿足現今需求的同時,又不損害後代人類的發展模式。透過教育,以素養進行推動,讓學生能夠面對當代環境議題,擴展國際視野,並進行在地行動(UN, 2018)。
12年國教期待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著重「自主行動」、「溝通互動」,以及「社會參與」。總綱揭示在社會參與面向期待學生具備環境意識,主動參與公益活動與關懷生態環境。自然領綱更進一步認為可以透過相關議題的學習,了解生活周遭的居住環境,以增加學生主動探索的機會(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2018)。
彈性學習課程為學校規劃之全校、全年級或班群的學習活動,主要希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落實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彈性學習課程可以跨領域/科目結合各項議題,發展「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能夠強化不同的知能與議題整合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
自然領綱設定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著重學生能夠進行問題的發現、實驗的規劃與研究、數據結果的論證與建模,以及師生、生生之間表達與分享,透過這些歷程進行科學探究主題的課程。雖然國中沒有將探究與實作設定為實際的科目,但是自然領綱強調國中小應該發揮探究與實作的精神進行主題探究。因此,本研究嘗試讓學生透過對環境議題的理解,發展彈性學習課程,以水質檢測為主題,培養學生相關的能力,以促進學生整合相關領域的機會。
一、探究與實作
科學的學習方法著重探究歷程,讓學生從發現問題、確認變因關係、搜尋資料、尋找器材組織設備,接著進行資料收集與數據分析,最後形成論點與結果,讓學生從中統整學習相關概念知識、探究能力與正向的科學態度。因此,自然領綱期望各學習階段應該重視並貫徹「探究與實作」的方法,提供學生學習自然科學(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名義上國中課程沒有探究與實作的科目,但是可以藉由彈性課程的設計進行議題式的探索與實踐,讓學生發展探究與實作的機會。
二、水質檢測相關教學研究
河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因工業發展、垃圾增量等因素影響,造成水質下降。為確保河川水質,目前使用河川汙染指標監測河水的水中溶氧量(Dissolved Oxygen, 簡稱DO)、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簡稱BOD)、懸浮固體(Suspended Solids, 簡稱SS),以及氨氮(NH3-N)等四項水質參數之濃度值,經計算轉化數值之後判定為未受汙染、輕度汙染、中度汙染以極重度汙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2020)。
目前國內進行水資源學習的相關教學設計仍屬少數,其進行的方式主要以高中校定必修課程為主(張明絹、吳德鵬,2020;鍾曉蘭,2015)。張明絹與吳德鵬以桃園地方文化特色,發展以埤塘為主題的跨領域課程,藉由試劑與導電度計測量埤塘的溶氧量與導電度大小,以確認埤塘水質汙染程度(張明絹、吳德鵬,2020)。鍾曉蘭則以淡水河左岸為主題的跨學科課程,在學校附近進行生態調查以及水質檢測,探討許多因素,包括:優養化、熱污染、濁度、酸鹼度、導電度、溶氧量等地改變對生態的影響(鍾曉蘭,2015)。然而,目前文獻中所研發的課程較著重在技能的學習,缺少以國中學生程度的課程開發。
三、理念與架構
探究與實作包含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以及表達與分享等階段步驟,每個階段並非直線歷程,而是可依照主題穿插轉換不同階段順序。教師在教學上提供議題為主的探究學習能夠協助學生深入主題的概念內容、發展相關的探究能力,以及促進正向的科學態度(NRC, 1996; 2000)。
本課程模組區分2個階段,首先嘗試讓學生預測學校附近溝渠水質情況出發,導入環境永續議題讓學生對生活周遭溝渠的地理環境有所認識,藉由探究與實作的架構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設計簡易的導電度計與水質收集器,並與數位導電度計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確認、比較,並進行分享回饋。接著再以環保署資料庫的資料分析確認不同水質收集地點的水質狀況(圖1)。
圖1:課程架構(引自Jong, 2023)
教學設計主要依據議題式教學進行,強調讓學生在學習歷程進行探究學習。首先進行環境永續指標與淡水河紀錄影片的介紹,說明環境議題的重要性,讓學生具有環境意識,並對居住地附近的河川進行認識(圖2)。接著讓學生思索影響學校附近溝渠水質的影響因素,繪製變因關係圖(圖3),確認相關研究問題,進行問題確認。
圖2 觀看淡水河歷史紀錄片 |
圖3 進行心智圖繪製 |
圖4 簡易導電度計設計圖 |
為結合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從眾多的影響因素中,選擇導電度因素進行水質探討。學生在有限的材料提示下,需先繪製簡易導電度的設計圖(圖4),過程中教師逐步提示(圖5),而非直接給予材料包讓學生組裝。當學生完成設計圖之後,才能開始組裝簡易導電度計(圖6)。
|
||
圖5小組討論設計圖 |
圖6 組裝簡易導電度計 |
圖7 測試簡易導電度計 |
因為學生對於電阻接點仍未熟悉,因此簡易導電度計的工具實作需要時間進行組裝(圖7)。經過簡易導電度計的設計與組裝,學生對於集水器較能駕輕就熟,並實際練習收集水體的可行性(圖8),練習後實際採集並收集(圖9)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圖10)。
|
||
圖8 設計與實作簡易撈水器 |
圖9 實際至溝渠撈水 |
圖10 簡易導電度計量測 |
由於簡易導電度計只具有質性亮與暗程度的區別,因此,學生會進行數位導電度計的水質檢測以進行比較(圖11、圖12)。接著依據結果進行說明(圖13)。因為溶氧量的數位計與檢測方式昂貴或其原理超過國中學生程度,但為求學生能有系統的了解,接著利用環保署實際收集的資料庫進行不同地點水質的分析與比較(圖14、圖15),讓學生知悉水質檢驗的項目與過程,並讓學生上台分享分析結果(圖16)。
圖11 數位導電度計量測 |
圖12 測量不同組別的樣品 |
圖13 上台發表試驗結果 |
圖14 分析資料庫數據 |
圖15 進行數據分析 |
圖16 上台口頭報告 |
一、提供與學生經驗連結的探究題材
本研究以探索受試學生校園附近溝渠水質出發,進行水質預測、設計工具、進行組裝、實際收集資料,並進行數據分析,讓學生能夠藉由校園附近溝渠的水質,並且經由環保署公開的資料庫數據讓學生分析新店溪不同取水地點的水質差異,讓學生知悉環保署有持續在監控河川水質,並且藉由分析知道不同地點的水質情形。
二、依據探究歷程設計不同階段的探究活動
本研究以自然領綱探究歷程為基礎,規劃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以及表達與分享四個階段為基礎。在發現問題部分,先讓學生觀看淡水河相關歷史,並藉由google map讓學生知悉二八張溝的流向與新店溪、淡水河的關係。接著讓學生繪製心智圖,提供學生思考不同影響二八張溝水質的關係。再以導電度為例讓學生實際設計一個簡易的導電度計與撈水器,並進行組裝。從取得的溝渠水,進行簡易導電度計與數位導電度計的試驗,讓學生分析結果並上台進行發表。再說明環保署資料庫的數據,讓學生實際分析不同地點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評估不同地點水質差異的原因。
三、搭配學習單,讓學生有所依循並紀錄所學內容
因為探究的時程並非只是1至3節課的簡單實驗活動,而是期待能夠呈現給學生完整的探究歷程,因此教學的過程中,搭配學習單,讓學生在課堂中記錄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一方面教師能夠藉由學習單輔助說明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亦能夠藉由學習單紀錄自己的學習成果。
四、設計與組裝所需器材,教師著重鷹架提供,而非單純材料包組裝
簡易導電度計與撈水器的設計與組裝,主要是在有限的材料之中,由教師每次逐步提供線索,先讓學生思考可行的設計方案,再開放小組討論,而非單純教師直接教導學生如何組裝材料包的器材。經由學生主動思考過後再進行小組討論,學生能夠更加深入思考彼此間的想法與設計的異同。
五、注重差異化,讓每位學生在課堂皆能夠積極投入
本探索活動有思考心智活動,亦有動手操作的組裝活動。過程中教師採用逐步增加線索的方式協助學生思考設計方向,能力佳者能在教師提供的前1或2次線索中思索到設計的方向,而能力中、低者亦能在後續的線索中大致知悉完整的規劃方向。在進入小組討論前,每位同學皆是有初步想法能夠貢獻自己的觀點。
整學期的課程圍繞在如何進行水質的檢測,包括:利用變因關係圖協助探討影響二八張溝水質的因素,以水體的導電度為例,設計並實作簡易導電度計,設計並實作水體收集器,再讓學生實際比較簡易導電度計與數位導電度計的差異,並將數位導電度計的檢測結果繪製關係圖,小組討論整理之後進行報告。學生認為整學期的課程是有趣不枯燥,能夠協助他們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尤其對於簡易導電度計的設計與實作印象極為深刻,能夠從中理解不同元件之間的關係。另外,學生認為極有助益的在於小組合作,一起進行資料蒐集與報告,藉由報告過程反思自己整個學期的學習歷程。
一、發現問題階段
學生針對影響學校附近二八張溝水質進行發想,並將相關影響因子繪圖呈現彼此之間的連結關係。學生陳述在此階段「學到了如何畫圖」、「了解如何進行假設」,以及「把流程先擬定好」等內容。因此,藉由視覺化的過程能夠協助學生統整影響水質的相關因素,確認出不同因素之間的影響關係,以作為研究假設的基礎。
二、規劃與研究階段
雖然學生探討許多影響水質的因素,課堂的活動引導主要探討水質的導電性,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材料範圍內,基於自己先前對於電解質的概念,在教師逐漸引導與提示之下,能夠設計並製作出簡易的導電度計與水質收集器。學生認為過程中不僅可以透過設計進行學習「實驗的設計和手作能力提升」,亦促進手做能力「透過實作來發現一些事情」、「知道該如何製作簡易導電度計與水質收集器」、「學習規畫與研究檢測二八張溝的水質簡易導電度計」。同時,過程中學生亦能針對組裝進行修正與不斷地進行改善「組裝後發現不良,然後改善」。
三、論證與建模階段
學生初始藉由簡易導電度計收集質性數據,再藉由數位導電度計實際測量導電數值,能夠評估工具的效度。接著讓學生實際分析環保署資料庫的數據,評估學校附近新店溪華中大橋與秀朗大橋的水質差異情形。學生認為過程中可以「比對預期和實際的差別」了解粗略估計與實際檢測之間差異,並且能夠「學會整理數據」、「學會依照表格,觀察出數據之間的關聯」,甚至在分析時「學到可能影響水質的原因」。
四、表達與分享階段
當學生實際收集完二八張溝水質並進行分析之後,學生進行第一次上台發表,學生認為透過發表的過程能夠「思考變因之間的關係」、「將實驗數據完整的報告」,使得學生能夠思考數據結果與假設之間的差異「讓我能透過數據實證假設」、「學會去做比較,也知道其他水溝水的數據」,同時,也促進學生自己分析數據與上台發表的能力「學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做的成果」、「分析數據和上台報告能力提升」。
本課程以水質檢測作為主題,以探究與實作架構進行課程發展,以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交互進行,讓學生學習水質檢測的概念並培養相關的探究能力。本課程為一個具體實踐的方案,可作為國中彈性課程進行跨領域或是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參考。未來實施相關建議如下:
一、如何有效協助不同能力學生,積極投入課程學習
本課程設計的主題式探究涵蓋探究歷程的心智訓練與手動操作,雖然期待能夠符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準備度,但是實際操作時,授課教師仍需思考如何在課堂之內,能夠讓每位學生不僅動機能夠增長,而且涵蓋相關知識、技能與態度的促進。
二、如何透過探究歷程外顯化,協助學生將探究形成思考架構
探究不僅是學生探索科學的歷程,也應該是能夠內化於心的思考架構。雖然課程所設計的學習單有外顯化探究歷程,但是如何評量學生探究思考架構,以及學生如何將探究與其相關的議題探索結合需要更細緻的探討。
三、讓學生探索居所附近議題,結合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概念,形成在地全球化的思考模式
探索學生能夠接觸的議題,則能引起學生較大的關注。本課程嘗試以探究模式讓學生針對自己學校附近溝渠水質的好壞進行工具設計、製作與實測,再結合環保署水質調查資料讓學生進行相關分析。讓學生從學校附近的溝渠水質出發,進而提升對臺灣河川等水源品質進行關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2020)。河川汙染指數(RPI)。檢索日期:2022年4月5日。取自https://wq.epa.gov.tw/EWQP/zh/Encyclopedia/NounDefinition/Pedia_37.aspx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明絹、吳德鵬(2020)。武陵高中校定必修:千塘桃花源。臺灣化學教育,35。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36337
鍾曉蘭(2015)。跨學科科學課程設計—「淡水河左岸」專題研究課程。臺灣化學教育,7。網址: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6973
Jong, J. P. (2023, July). Implementing inquiry-oriented school-development curriculum to develop students’ inquiry abilities regarding water qu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for Inter-Asian Chemistry Educators (NICE), July 28 – July 30, Kuching, Malaysi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UN. (2018).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8. https://
unstats.un.org/sdgs/files/report/2018/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Report2018-EN.pdf
以現代化學觀點
游文綺、胡景瀚*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email protected]
n 譯者導讀
在中學自然科學和大學化學的教科書中,常見到給呂薩克定律(Gay-Lussac’s law),此定律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給呂薩克定律是指在同溫同壓下,氣體反應物相互之間依照簡單體積比例進行反應,並且產生的任一氣體產物也與氣體反應物的體積成簡單整數比。此定律由法國化學家約瑟夫·路易·給呂薩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 1778-1850)於1808年發現,其畫像如圖一左所示;並且他於1809年以法文發表一篇論文名為Mémoire sur la combinaison des substances gazeuses les unes avec les autres(Gay-Lussac, 1809),如圖一中所示。這篇英譯名為Memoir on the Combination of Gaseous Substances with Each Other(Henry A. B. etc., 1966),如圖一右所示。這篇論文筆者中譯為《關於氣態物質相互結合的回憶錄》,如見附錄。在此論文中,並沒有提到「給呂薩克定律」一詞,此定律是後人對給呂薩克的研究貢獻以他的姓氏作為科學定律的尊榮。
圖一:路易·給呂薩克(左)、原文法文版本(中)和英譯版本(右)
(圖片來源:http://belkihistory12.blogspot.com/2015/、http://www.numdam.org/item/?id=ASENS_1886_3_3__89_0 和 https://web.lemoyne.edu/~giunta/gaylussac.html )
在18-19世紀,化學界主要研究項目為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特性和對壓力、熱量的反應。1808年之前,給呂薩克參與當時一個重要的問題:「確定化合物是否以各種比例形成?」與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克洛德·路易·貝托萊(Claude-Louis Bertholle)、約翰·道耳頓(John Dalton)等人相繼提出觀點。
給呂薩克在發現200份體積的水蒸氣為氧氣和氫氣以100:200份體積比反應,他懷疑氣態物質之間的化合物是以非常簡單的體積比例形成的,經由一系列的實驗發現,氣態物質結合的比例為1:1、1:2或1:3,在固體或液體物質中,這種比例無法觀察到。此外,道耳頓原子說認為由兩種物質組成的化合物中的元素有一定的結合比例。
給呂薩克的《回憶錄》論文提到利用氟硼酸氣體、鹽酸氣體和碳酸氣體,分別與氨氣結合,證明出相等體積的酸和鹼結合會導致中性化;分析氮氧化合物的元素比例得出氣體在相互作用時總是以最簡單的比例結合,這些成果揭示氣態物質在對壓力和熱量的反應存在著規律性。
給呂薩克的《回憶錄》論文有些描述過於精簡或計算過程省略,以致不易理解他發現定律的前後關系。為易於閱讀上的理解,筆者在這篇中譯論文中加註現代的化合物分子式和化學反應式,以斜體字呈現在全形中刮號中,例如:碳酸氣體〔CO2(g)〕,以便詮釋該論文的重要內涵和探究氣體結合的體積關係;並且加註英文的專有名詞和當時的物質名稱(俗名)在小刮號內,以標準字形呈現,例如:鹽酸氣體(muriatic gas),以幫助讀者知道論文中提到的專有名詞和俗名的意思。筆者加註的分子式和反應式,對當時的給呂薩克來說,他不知道所做實驗化合物的分子式和進行的反應式,也不知道在反應式中的係數是他進行實驗的「體積比」、更不知道是「分子數比」或「莫耳數比」。以下是該文的中英文翻譯的標題;在內文中,除「結論」的次標題之外,其他為筆者所添加。
給呂薩克的《回憶錄》論文有多方面的價值:(1)透過給呂薩克的實驗結果,發現一項科學定律的過程,值得閱讀並理解科學定律的建立;(2)科學定律的建立是基於定量實驗的測量和結果與討論,值得閱讀並仿效其科學方法和過程;(3)透過200多年前的論文,值得閱讀並初探早期科學原理的建立,知道科學歷史的發展過程。
關於氣態物質相互化合的回憶錄
約瑟夫·路易·給呂薩克
Memoir on the Combination of Gaseous
Substances with Each Other
Joseph Louis Gay-Lussac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d’Arcueil 2, 207 (1809)
n 前言
無論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下的物質,有一些與內聚力無關的特性;但是這些物質似乎受到某種力量的影響,影響的程度並不確定,也沒有明確的規律。雖然不同物質在受到相同壓力作用下體積改變量是不同的,但是當我們〔指給呂薩克在其論文的第一人稱,以下同〕對所有彈性流體施加相同的壓力時,它們會呈現相同的體積減少,這類結果也適用在熱量對物質膨脹的特性。這個現象暗示著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對壓力或熱量的反應不盡相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包括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排列的結構性特徵以及物質的物理性質等等。我們對於這種力量的影響程度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瞭解。
固體和液體中分子的吸引力是改變其特殊性質的原因,只有當吸引力完全被破壞時,如在氣體中,或是類似條件下的物體,才會服從簡單而有規律的定律。我〔指給呂薩克,以下同〕打算解釋氣體中的規律性來支持這一點。藉由說明物質以非常簡單的方式彼此結合,它們在結合時經歷的體積收縮也遵循規律,使人們瞭解氣體中的一些新特性。希望藉由這種方式來證明一些傑出化學家提出的先進觀點,也許離能夠把大部分化學現象提交給「計算」的時候不遠了。
n 等待解答的事實
「確定化合物是否以各種比例形成?」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化學家之間討論最多的問題。普魯斯特先生(M. Proust)是第一個注意這個問題的人。他認為金屬只有兩種氧化程度,即最小和最大氧化程度。但是在這個假設下,他被迫接受與物理學相反的原則,才能將同一種金屬的所有氧化物僅僅化約為兩種氧化物。另一方面,貝托萊先生(M. Berthollet)從一般的狀況下和他的實驗中推理:「化合物的形成往往以非常不固定的比例進行,除非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如結晶、不溶性或彈性。」最後,道耳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兩種物質的化合物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形成的:一個原子與另一個原子的一個、兩個、三個或更多原子結合。」若按照這種方式來看化合物的話,就會發現它們是以恆定比例形成的,且不存在中間體,從這個角度來看,道耳頓的理論就與普魯斯特的先生理論相似,但貝托萊先生在為湯姆森的《化學》(Thomson’s Chemistry)撰寫的引言中強烈反對這一點。我們將會看到,實際上它不是完全正確的,它仍然未得到解決,我希望現在要陳述的這些事實,是一些被化學家所忽略的事實,將有助於闡明這個問題。
n 氣體實驗的結果與討論
根據洪堡先生(M. Humboldt)和我的觀察,我們已經確定水蒸氣的比例為100份氧氣對200份氫氣結合〔O2(g) + 2H2(g) → 2H2O(g)〕,我懷疑其他氣體也可能以簡單的比例結合。為此,進行以下實驗,我準備氟硼酸、鹽酸和碳酸氣體(fluoboric, muriatic, and carbonic gases),分別將它們與氨氣結合。100份鹽酸氣體〔HCl(g)〕體積恰好飽和(saturate)〔完全結合或化合之意〕100份氨氣體積,它們所形成的鹽是完全中性的〔NH3(g) + HCl(g) → NH4Cl(s)〕,無論哪一種氣體使用過量都是如此。相反地,氟硼酸氣體〔HBF4(g)〕以兩種比例方式與氨氣結合。其一:如果先將氟硼酸氣體放入刻度管中,然後再通入氨氣,可以發現兩種氣體以相等體積結合,所形成的鹽也是中性的〔NH3(g) + HBF4(g) → NH4BF4(s),可能的原因是氣態NH3的密度比HBF4小很多,且相互結合的速率慢,以致在下層的HBF4只能與適量的NH3反應而產生NH4BF4,其溶液pH值略低於7.0〕。其二:如果我們先將氨氣放入刻度管中,然後在單一氣泡中引入氟硼酸氣體,第一種氣體〔NH3(g)〕將會相對於第二種氣體〔HBF4(g)〕過量,所以得到的鹽就會帶有過量的鹼,它由100份氟硼酸氣體和200份氨氣組成〔先反應:NH3(g) +HBF4(g) →NH4BF4(s),後反應:NH4BF4(s) + NH3(g) → NH3BF4–NH4+(s),或以氫鍵結合而形成NH4BF4·NH3(s)。可能的原因是氣態NH3的密度比HBF4小很多,引入的HBF4會下沉,且生成的NH4BF4也會下沉,以致NH4BF4與下層的NH3繼續結合而產生NH4BF4·NH3或形成NH3BF4–NH4+,其溶液pH是鹼性〕。
如果碳酸氣體〔CO2(g)〕和氨氣接觸,不論先通入碳酸氣體或氨氣管中,最後都會形成由100份碳酸氣體和200份氨氣組成的亞碳酸鹽(sub-carbonate)〔(NH4)2CO3〕〔CO2(g) +2NH3(g) + H2O(l) → (NH4)2CO3(s)〕。然而,可以證明的是,中性的碳酸銨〔碳酸氫銨,(NH4)HCO3,其溶液的pH 7.4-7.6低於(NH4)2CO3的pH 10.3〕由相等體積的這兩種成分組成〔CO2(g) + NH3(g) + H2O(l) → (NH4)HCO3(s)〕。貝托萊先生將碳酸氣體通入亞碳酸銨中進行分析〔(NH4)2CO3(s) + CO2(g)+ H2O(l) → 2NH4HCO3(s)〕,發現它的組成重量為73.34份的碳酸氣體和26.66份的氨氣。現在,如果我們假設它由等體積的成分組成,根據已知的比重〔二氧化碳氣體密度為1.5196 kg/m3、氨氣氣體密度約為0.5902 kg/m3,本文氣體密度皆相對於空氣密度〕,我們可以計算出它的重量百分含量〔等體積組成,密度比即為重量比〕為碳酸氣體約占71.81〔1.5196 / (1.5196 +0.5902) =0 .7203〕;氨氣約佔28.19〔0.5902 / (1.5196 +0.5902) = 0.2797〕,這與前述的比例僅有些微的不同。
如果碳酸氣體和氨氣的混合可以形成中性的碳酸銨〔(NH4)HCO3〕,那麼其中一種氣體和另一種氣體將被等體積吸收,但事實上只能藉由水的介入來獲得中性的碳酸銨,因此得出結論,水與氨的親和力競爭,克服碳酸氣體的彈性。只有透過水的介入,中性的碳酸銨才能存在。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鹽酸、氟硼酸和碳酸氣體皆需要相等體積的氨氣來形成中性鹽〔例如:NH4BF4、(NH4)HCO3〕,而氟硼酸和碳酸氣體可以由兩倍的氨氣來製成亞鹽(sub-salts)〔例如:NH3BF4–NH4+或NH4BF4·NH3、(NH4)2CO3〕。可以看到不同的酸能夠與相等體積的氨氣中和。因此我懷疑,如果所有的酸和所有的鹼都能以氣態形式獲得,那麼相等體積的酸和鹼結合將導致中性化。
還可以看出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得到一個中性鹽或者是亞鹽,它們的元素都是以簡單的比例結合在一起,這可以被視為對元素比例的限制。因此,如果接受由比奧先生(M. Biot)和我確定的鹽酸氣體比重,且由比奧和阿拉戈先生(M. Biot and Arago)所提供的鹽酸氣體和氨氣的密度可以發現氨的中性鹽〔NH4Cl〕的氨氣體對鹽酸氣體重量比為100.0:160.7,與貝托萊的結論100.0:213相差甚遠〔給呂薩克使用的中性鹽(NH4Cl)密度誤差非常大,因此得到錯誤的結果,氨氣與鹽酸氣體正確的重量比為100:214〕。
同理,可以發現氨鹽類的重量比〔氨氣的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 × 體積倍數〕為
氨鹽類 |
氨重量比 |
碳酸氣體重量比 |
亞鹽〔(NH4)2CO3〕 |
100.0 |
127.3 |
中性鹽〔NH4HCO3〕 |
100.0 |
254.6 |
根據前面的結果,可以很容易確定氟硼酸、鹽酸和碳酸氣體的容積比(ratios of the capacity)〔即體積比〕。因為這三種氣體飽和相同體積的氨氣,考慮到鹽酸中含有的水,這些氣體的相對容量〔即相對體積〕與它們的密度成反比〔密度=質量/體積,當質量固定,體積與密度成反比〕。根據上述可以得出結論:「氣體以非常簡單的體積比相互結合」。
根據貝托萊先生的實驗,氨氣的組成的體積比為100份氮氣加上300份氫氣〔N2(g) + 3H2(g) → 2NH3(g)〕。我在《阿爾斯日爾曼學會論文集》第一卷中發現,硫酸(sulphuric acid)〔指硫酸氣體,SO3〕的組成為100份含硫氣體(sulphurous gas)〔SO2(g)〕和50份的氧氣〔SO2(g) + 1/2O2(g) → SO3(g)〕。當50份氧氣和100份碳氧化物(carbonic oxide)〔CO〕(藉由鋅氧化物與高溫鍛燒的木炭蒸餾製成),這兩種氣體被消耗,並產生100份碳酸氣體。因此,碳酸氣體可被視為由100份碳氧化物氣體和50份氧氣組成〔CO(g) + 1/2O2(g) → CO2(g)〕。
戴維(Davy)從對氮氣與氧氣的各種氧化物中分析,找出以下重量比。〔中括號內的分子式和現代數字為譯者所標示〕
氮氧化物 |
氮氣重量比 |
氧氣重量比 |
63.3〔63.65〕 |
36.70〔36.35〕 |
|
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 |
44.05〔46.68〕 |
55.95〔53.32〕 |
硝酸氣體(Nitric acid)〔NO2〕 |
29.50〔30.45〕 |
70.50〔69.55〕 |
我們可以承認下表內數字表示氮氣與氧氣的化合物的體積比:〔氣體的體積等於重量除以密度,再相對於氮氣為100。〕
氮氧化物 |
氮氣重量比 |
氧氣重量比 |
100 |
49.5 |
|
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 |
100 |
108.9 |
硝酸氣體(Nitric acid)〔NO2〕 |
100 |
204.7 |
這些比例中,第一項和最後一項的結果與整數比100:50、100:200只有微小的差異;只有第二項的結果與整數比100:100有些偏差。不過這差異不是很大,符合這類實驗的標準誤差,而且我向自己保證,這種差異實際上是0。當100份體積的亞氮氣體〔NO(g)〕在來自新可燃物質中的鉀燃燒時,產生50份體積的氮氣〔NO(g) + 2K(s) →
1/2N2(g) + K2O(s)〕。根據測量的亞氮氣體(由阿爾克伊的貝拉爾先生(M. Berard at Arcueil)精確測定)的重量,減去氮氣的重量,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氣體由等體積的氮氣和氧氣組成〔N2(g) + O2(g) → 2NO(g)〕。
因此,我們可以接受以下數字,即氮氣與氧氣的化合物的體積比例:
氮氧化物 |
氮氣體積比 |
氧氣體積比 |
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N2O〕 |
100 |
50 |
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 |
100 |
100 |
硝酸氣體(Nitric acid)〔NO2〕 |
100 |
200 |
根據我的實驗,含氧鹽酸(oxygenated muriatic acid)〔18世紀化學家將氯化合物稱為含氧鹽酸或氧化鹽酸,直到1811年,戴維博士才將其確認為氯氣,Cl2(g)〕的重量百分比由氧氣比鹽酸氣體為22.92:77.08組成〔轉換成莫耳數比為1.000:2.987,可能的反應是O2(g) + 3HCl(g) →2HClO·HCl(g),此產物是HClO與HCl以氫鍵結合,後面會繼續談到〕,這與舍內維克斯先生(M. Chenevix)的實驗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上述重量換算成體積〔體積=重量/密度〕,我們發現含氧鹽酸是由以下物質形成的。〔在1772年,化學家認為氧是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並定義氧為酸生成者,直到1811年,戴維博士才證明部分酸中未含氧原子(高憲章,2015)〕。
氮氧化物 |
氧氣體積比 |
鹽酸氣體體積比 |
含氧鹽酸〔實驗計算值〕 |
103.2 |
300.0 |
含氧鹽酸〔趨近值〕 |
100 |
300 |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氣體在相互作用時總是以最簡單的比結合。在前面的所有例子中,我們看到體積結合的比例是1:1、1:2或1:3。非常重要的觀察是,在考慮重量時,任何一種化合物的元素之間沒有簡單和有限制的關係。在相同元素之間出現第二種化合物時,已加入元素的新比例才是第一種數量的倍數〔例如:上述的三種氮氧化物〕。相反地,無論氣體以什麼比例結合所產生的化合物的元素體積為彼此的倍數。
氣體的結合體積不僅以非常簡單的比例,正如我們剛才所看到的那樣,而且它們在結合時所經歷的體積外觀收縮也與氣體的體積有關係,或者至少與其中一種氣體的體積有著簡單的關係。
上述曾提到,根據貝托萊先生的研究,當由蒸餾鋅氧化物和強鍛燒木炭製備而成的100份碳氧化物氣體〔CO(g)〕與50份氧氣結合,會產生100份碳酸氣體〔CO(g) + 1/2O2(g) → CO2(g)〕。由此可以得知,這兩種氣體的收縮量〔(1 + 1/2) – 1 =1/2份〕正好等於添加的氧氣體積〔1/2份〕。因此,碳酸氣體〔CO2(g)〕的密度等於碳氧化物氣體〔CO(g)〕的密度加上氧氣密度的一半;或者反過來說,碳氧化物氣體的密度等於碳酸氣體氣體的密度減去氧氣密度的一半。以空氣密度為單位,我們發現碳氧化物氣體〔CO(g)〕的密度為0.9678〔原文提到密度都沒有寫出單位(kg/m3)。氧氣密度為1.10359 kg/m3;二氧化碳氣體密度為1.5196 kg/m3,因此一氧化碳氣體密度為1.5196 – (1/2 × 1.10359) = 0.9678 kg/m3〕,而不是由克魯克尚克斯(Cruickshanks)實驗測得的0.9569。我們還知道,相同體積的氧氣可以產生相同體積的碳酸氣體〔C(s) + O2(g) → CO2(g)〕。因此,氧氣體在與碳結合形成碳氧化物氣體時體積雙倍〔O2(g) + 2C(s) → 2CO(g)〕。由於氧氣可以產生相同體積的碳酸氣體,而且碳氧化物氣體的密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容易地計算這元素的重量比例。藉由這種方式,我們發現碳酸氣體〔CO2(g)〕的碳:氧重量百分比為27.38:72.62 〔12/(12+16×2):16×2/(12+16×2);正確值為27.27:72.73〕;碳氧化物氣體〔CO(g)〕的碳:氧重量百分比為42.99:57.01 〔12/(12+16):16/(12+16);正確值為42.86:57.14〕。
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若硫需要100份氧來製造亞硫酸(sulphurous acid)氣體〔S(s) + O2(g) → SO2(g)〕,則需要150份氧來製造硫酸(sulphuric acid)氣體〔S(s) + 1.5O2(g) → SO3(g)〕。實際上,根據克拉普羅斯、布霍爾茨和里克特先生(M. Klaproth, Bucholz, and Richter)的實驗,硫酸氣體由100份硫重和138份氧重組成〔莫耳數比為100/32.07:138/32.00 = 3.12:4.31 = 100:138,與上面反應的係數比1.0:1.5比較,有些許的誤差〕。
也可以說,2份硫酸氣體是由2份體積的亞硫酸氣體和1份氧氣組成〔2SO2(g) + O2(g)→ 2SO3(g)〕。2份的硫酸氣體的重量與2份亞硫酸氣體重量和1份氧氣的重量相加應該相同,即2 × 2.265加上1.10359,得到5.63359〔原文提到重量都沒有寫出單位(g)〕;亞硫酸氣體比重為2.265,是根據基爾萬(Kirwan)的說法。但是從硫酸氣體的100份硫與138份氧氣的體積比中,硫酸氣體重量包含3.26653份的氧重〔5.63359 × 138/238 = 3.26653 (g)〕,如果從中減去1.10359的氧重,那麼還剩下2.16294亞硫酸氣體重量〔3.26653 – 1.10359 = 2.16294 (g)〕,此重量為亞硫酸氣體中的2份氧重,或者在1份亞硫酸氣體重中含有1.08147份氧重。〔由於這份氧的重量之值約等於氧氣的密度之值,原文作者在下一段文字中嘗試說服讀者,與定量的硫反應,形成100份亞硫酸氣體和硫酸氣體所需的氧氣體積分別為100份和150份〕
由於這最後一個量〔1.08147份氧重〕只比代表氧氣密度的1.10359少了2%。因此得出結論,氧氣在與硫結合形成亞硫酸氣體時,只會經歷其體積的1/50的減少,如果使用的數據更精確,這可能為零。在這最後一個假設下,使用基爾萬對亞硫酸氣體密度之值〔2.265〕,我們發現亞硫酸氣體是由100.00份的硫重和95.02份的氧重組成〔重量比為 (2.2650 – 1.10359):1.10359 = 100:95.02〕。但是,如果我們採用前述的硫酸氣體比例,並假設100份亞硫酸氣體中含有100份氧氣,並且產生亞硫酸氣體後,還需要再加入50份氧氣才能轉化為硫酸氣體,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亞硫酸氣體的重量比為100.0份的硫重和92.0份氧重〔100.0:(138 × 2/3) = 100:92.0〕。以相同假設計算其比重,並參照空氣比重,得到亞硫酸氣體比重是2.30314〔100.0:92.0 = (亞硫酸氣體密度 – 1.10359):1.10359,得到亞硫酸密度為2.30314 kg/m3〕,而不是基爾萬直接測得的2.2650。
磷和硫有非常密切相關,因為它們的比重幾乎相同。磷在轉變為亞磷酸(phosphorous acid)〔4P(s) + 3O2(g) + 6H2O(l)→ 4H3PO3(l)〕,需要吸收的氧氣量是亞磷酸轉變為磷酸(phosphoric acid)〔4H3PO3(l) + 2O2(g) → 4H3PO4(l)〕所需氧氣量的兩倍〔理論上應為3/2 = 1.50倍,磷酸與亞磷酸所需氧氣比為1.5:1,這與硫與氧結合成硫酸與亞硫酸相似〕。根據羅斯(Rose)的實驗,磷酸的組成為100.0份的磷重和114.0份的氧重〔應為155份重,(16.0 × 3) / 31.0 = 1.55份重〕,亞磷酸氣體包含100.0份的磷重和76.0份的氧重〔理論上應為103份重,(16.0 × 2) / 31.0 = 1.03份重,誤差很大〕。
我們已經看到,100份體積的氮氣需要50份體積的氧氣來形成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N2O(g)〕〔N2(g) + 1/2O2(g) → N2O(g)〕,而需要100份體積的氧氣才能形成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g)〕〔N2(g) + O2(g) → 2NO(g)〕。在第一種情況下,體積收縮量略大於添加的氧氣體積〔理論上,體積收縮量為(1
+ 1/2) – 1=1/2份,氧氣體積為1/2份〕。根據這假設計算氧化亞氮的比重為1.52092〔1份氮氣密度加上1/2份氧氣密度即可得出氧化亞氮氣體密度〕,而戴維給出的密度為1.61414。但是從戴維的一些實驗中可以很容易地證明,體積收縮量恰好等於添加的氧氣體積。當100份氫氣和97.5份氧化亞氮的混合物通過電火花時,氫氣被破壞,留下102份氮氣〔H2(g) + N2O(g) → N2(g) + H2O(l)〕,包括幾乎是與氫氣混合的那些氮氣〔體積比為係數比 = N2O:N2 = 1:1〕,以及一些逃逸的未燃燒的氫氣剩餘物,在所有的修正後,幾乎等於所使用的氧化亞氮的體積。同樣地,當100份磷化氫(phosphorated hydrogen)〔PH3〕和250份氧化亞氮的混合物通入電火花時,生成水和磷酸(phosphoric acid)〔H3PO4〕,恰好留下250份氮氣〔PH3(g) + 4N2O(g) → H3PO4(l) + 4N2(g),此反應式的係數比(PH3:N2O = 100:400)與上述實驗使用體積(100:250)比差異很大,可能的原因是PH3對O2敏感而降低其含量,且N2O對水蒸氣的親和力大而降低其對PH3的活性〕。另外明顯的證據表明〔2N2(g) + O2(g) → 2N2O(g)〕,氧化亞氮的元素外觀收縮量〔(2 + 1) – 2 =1份〕等於添加氧氣的全部體積〔1份〕。由此看來,與空氣相比,氧化亞氮的比重為1.52092。
另一方面,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g)〕的元素外觀收縮似乎是零。如果我們假設它由氧氣和氮氣的等量組成〔N2(g) + O2(g) → 2NO(g)〕,那麼在假設不存在收縮的情況下,其密度應為1.036〔(1.10359 + 0.9722)/2 = 1.036〕,而實際測得的密度為1.038。氨氣是由三份氫氣和一份氮氣組成〔3H2(g) + N2(g) → 2NH3(g)〕,與空氣相比,氨氣的密度為0.596〔3份氫氣密度加上1份氧氣密度再除以2即可得〕。但是如果我們假設其元素的外觀收縮量〔(3 +1) – 2 = 2份〕是整個體積〔3 +1 = 4份〕的一半,我們會發現氨氣的密度為0.594。因此,這種近乎完美的一致證明,其元素的收縮量恰好是總體積的一半,或者說是氮氣體積的兩倍。
我已經證明含氧鹽酸氣體是由300份鹽酸氣體和100份氧氣組成的〔此反應可能是3HCl(g) + O2(g) → 2HClO·HCl(g),此產物可能是HClO與HCl以氫鍵結合的物質〕。如果我們假設這兩種氣體的外觀收縮量是整個體積的一半,那麼它的密度就是2.468〔戴維提供鹽酸氣體密度為1.278,(3 × 1.278 + 1.10359)/2= 2.468 kg/m3〕,而實驗值為2.470。我還進行幾個實驗來確認含氧鹽酸的元素比例,發現它與金屬形成中性鹽。例如:如果我們通過氧化鹽酸氣體(oxygenated muriatic gas)〔HClO·HCl〕在銅上,就會形成微酸性的綠色鹽,而且還會沉澱出少量的銅氧化物,這種鹽不能完全中性化〔HClO·HCl(g)+ Cu(s) → CuCl2(s) + H2O(l) → 2HCl(g)+ CuO(s),CuCl2(aq)為綠色且弱酸性,CuO為銅氧化物〕。由此可見,在所有的酸鹽中,例如在氧化鹽酸中,酸與氧氣的體積比為3:1。對於碳酸鹽和氟化物來說也是如此,它們的酸在相同體積下具有與鹽酸相同的飽和容量(saturation capacity)〔完全結合或化合體積量之意〕。
n 體積變化與比例的解釋
透過這些各式各樣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氣體在結合時經歷的收縮與它們的體積幾乎完全相關,或者說與它們其中一種氣體的體積相關。」計算所得化合物的密度與實驗結果之間只存在非常微小的差異,而且有可能在進行新的研究時,這些差異會完全消失。
回顧化學親和力的偉大定律,即每一種組合都牽涉到基本分子的近似性(approximation)〔親和力不盡相同〕,很難理解為什麼碳氧化物氣體(carbonic oxide gas)〔CO(g)〕會比氧氣輕〔比氧氣的密度小〕。事實上,這是導致貝托萊先生假定氫存在於這種氣體中,並因此解釋其低密度的主要原因。但是我認為,困難來自於假設基本分子在氣體中的近似性是由它們在結合時體積收縮的變化來表示。這種假設並不一定每次都成立,我們可以舉出幾個氣態化合物的例子,它們的分子組成非常接近,有些體積不僅沒有減少,甚至還會膨脹。例如:亞氮氣體(nitrous gas)〔NO(g)〕,無論我們認為它是由氮氣和氧氣直接形成〔N2(g) + O2(g)→ 2NO(g)〕,還是由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氣體〔N2O(g)〕和氧氣形成〔N2O(g) + 1/2O2(g)→ 2NO(g)〕。在第一種情況下,體積不會減少〔理論上,2 – (1 + 1) = 0〕;在第二種情況下,混合100份的氮氧化物和50份的氧氣會產生200份的氧化亞氮,因此會有膨脹〔理論上,2 – (1 + 1/2) = 1/2〕。我們也知道,碳酸氣體(carbonic gas)〔CO2(g)〕代表完全相同體積的氧氣〔與碳氣結合〕,並且其元素結合的親和力非常強大〔C(g) + O2(g) → CO2(g)〕。然而,若我們承認元素的凝聚(condensation)〔收縮之意〕與體積的凝聚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則與實驗結果相反的結論是,碳酸氣體並不會經歷凝聚。否則,我們將不得不假設如果碳處於氣態,那麼它與氧以相等的體積(或其他比例)結合,而且外觀收縮量〔(1 +1) – 1 = 1份〕等於整個氣態碳的體積〔1份〕。但是如果我們對於碳酸氣體做此假設,也可以對於碳氧化物(carbonic oxide)〔CO(g)〕做出同樣的假設,例如:假定100份的氣態碳與50份的氧氣結合會產生100份的碳氧化物〔C(g) + 1/2O2(g) → CO(g)〕。儘管這些假設能夠使氧氣與固體物質結合產生比自身輕〔比氧氣密度小〕的化合物變得可行,我們仍必須承認一個經過多次觀察而成立的事實,那就是在兩個物質,特別是兩種氣體結合時,對體積的凝聚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我們經常看到其中一個變化很大,而另一個變化很小甚至沒有變化。
根據道耳頓巧妙的想法,即結合是從原子到原子形成的,兩種物質可以形成的各種化合物,由一種物質的一個分子與另一種物質的一個分子,或兩個或更多的分子的結合而產生。但是始終沒有中間化合物。事實上湯姆森(Thomson)和沃拉斯頓(Wollaston)已經證實這理論的實驗。湯姆森發現鉀氧化物的超草酸鹽(super-oxalate of potash)〔草酸鉀(K2C2O4),它是一種超酸鹽(super-acid salts)〕含有的酸是使鹼飽和所需酸的兩倍〔K2O(s) + 2KHC2O4(s) → 2K2C2O4(s) + H2O(l),此反應式依照(Wollaston, W. H., 1808)撰寫;依照此反應式,莫耳數比K2O:KHC2O4 = 1:2〕;另一方面,沃拉斯頓認為鉀氧化物的亞碳酸鹽(sub-carbonate of potash)〔碳酸鉀(K2CO3),它是一種亞酸鹽(sub-acid salts)(Dharavath, A., 2023)〕含有的鹼是使酸飽和所需鹼的兩倍〔K2CO3(s) + 2HCl(aq) → CO2(s) + H2O(l)+ 2KCl(aq),此反應式依照(Wollaston, W. H., 1808)撰寫;依照此反應式,莫耳數比K2CO3:HCl = 1:2〕。
在這篇論文中,我提出的很多結果也非常有利於這一理論。但是貝托萊先生認為結合是連續形成的,他引用酸式硫酸鹽、玻璃合金、各種液體混合物等來證明他的觀點—這些都是比例變化很大的化合物,並且主張產生化合物和溶液有相同的結合力。因此,這兩種看法都有大量事實支持,儘管它們表面上是完全相反的,但很容易加以解釋。
首先,我們必須像貝托萊先生一樣承認,無論物質的數量和比例如何,化學作用都是無限持續地在物質的分子之間發生,並且通常我們可以得到具有非常多變比例的化合物。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承認,— 除了不溶性、凝聚力和彈性之外,這些傾向於形成固定比例化合物;— 當元素之間以簡單的比例或倍數比例存在時,化學作用會更加強烈,並且產生較容易分離的化合物。藉由這種方式,我們調和這兩種觀點,並且維護重要的化學定律,即當兩種物質相互存在時,它們會根據其質量在它們的活性範圍內進行作用,通常產生具有非常多變比例的化合物,除非這些比例由特殊情況所確定。
n 結論:簡單比例與體積的相關性
我在這篇《回憶錄》論文中表明氣態物質之間的化合物總是以非常簡單的體積比例形成,以致可以用統一術語〔指氣態物質之間的化合物〕來表示其中一項,另一項比例數值為1或2,或至多3〔指簡單的體積比例〕。這些體積比例在固體或液體物質中無法觀察到,當我們考慮重量時也不會有這種情況,這證明只有在氣態狀態下,物質處於相同的環境並遵守這個定律。值得一提的是,氨氣體恰好能中和其自身體積的氣態酸;而且如果所有的酸和鹼都處於彈性狀態,那麼它們將以相等的體積結合形成中性鹽是可能的。藉由體積測量,酸和鹼的飽和容量〔完全結合或化合的體積〕將會相同,這也可能是測定酸和鹼的真正方式。氣體在結合時所受到的外觀體積收縮也與其中一種氣體的體積有簡單的相關,這種特性同樣是氣態物質所特有的。
n 誌謝
承蒙彰化師大化學系楊水平副教授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指正,以迄本文之撰寫,不斷地予以指導與啟迪,更對初稿逐字斧正,使得本篇文章得以順利完成,謹致以最深的謝意。
n 附錄
n 參考文獻
Dharavath, A. Potassium Carbonate. 2023. Source: https://protonstalk.com/chemistry/potassium-carbonate/.
Gay-Lussac, J. L. Mémoire sur la combinaison des substances gazeuses les unes avec les autres.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d’Arcueil 2, 207-234 (1809). Source: http://www.numdam.org/item/?id=ASENS_1886_3_3__89_0.
Henry A. Boorse and Lloyd Motz, eds. Memoir on the Combination of Gaseous Substances with Each. Other. The World of the Atom, vol. 1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6) (translation: Alembic Club Reprint No. 4). Source: https://web.lemoyne.edu/~giunta/gaylussac.html.
Hijmans, S. and Llored, J.-P. How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pinnings of sciences? The case
of the element chlorine.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2022, 22, 447–456.
Wollaston, W. H. On Super-Acid and Sub-Acid Sal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 1808, Vol. 98 (1808), pp. 96-102.
Source: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7284.
高憲章。酸還要更酸—天下第一酸。552期,2015年11月,科學月刊。https://www.scimonth.com.tw/archives/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