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學考試與化學評量 / 吳國良

星期三 , 13, 5 月 2015 在〈大學入學考試與化學評量 / 吳國良〉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大學入學考試與化學評量

吳國良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email protected]

臺灣的教育一向與考試密不可分,《臺灣化學教育》的第七期專題「大學入學考試與化學評量」,嘗試討論大學入學考試中有關化學評量的不同面向,包括:學測和指考的現況、挑戰與省思評析有機化學試題、探討化學實驗試題與學生表現、融入學測試題於化學App、說明化學考科人工閱卷、介紹個人申請作業、比較化學競賽試題與大學指考題目。

本期專題以大學入學考試和化學評量為題,探討考試、教學與評量的關係,各文章有其不同的觀點與訴求,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說明如下。在本專題中,首先由吳國良研究員撰寫的大學入學考試的現況挑戰與省思〉起頭,討論大學入學考試與招生制度的現況,其所遭遇的相關問題以及可能解決之道。

n  大學入學考試

一、學測與推薦甄試

大學入學考試非常受到高中學生、高中教師或高中學生家長的重視。目前的大學入學考試(簡稱大考)是由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簡稱招聯會),委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簡稱大考中心)所辦理。大學入學考試中與化學評量相關者,可分成兩大類,分別是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學測的考科是有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其中社會與自然是綜合性考科:社會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自然考科則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四科。學測目的是測驗考生進入大學的基本知能,考生五科皆須報考,由於其屬基本門檻性質的測驗,因此採級分方式的設計,以避免學生分分計較。各校系可針對其需求,對考生的成績設置各科或總分不同級分的篩選標準,通過這項標準的考生,則可進入各校系第二階段的指定項目甄試。

各校系第二階段甄試的情況有所不同,大部分的校系都會要求備審資料,有些會進行小論文、口試或團體面談,有些校系甚或進行筆試。結合這些學測成績、備審資料(高中成績)、面試、小論文、筆試成績等,作為進入大學校系與否的標準。

二、指定考試

學測是屬於測驗考生基本知能的考試,相對地,指考則是屬於較為進階與專精的測驗。指考共分為十個考科,分別是國文、英文、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及生物。指考的設計是採校系指定、學生選考,即各校系指定其採計科目,考生選擇科目報考。指考是作為考試分發入學使用,計分方式是採百分計,每一科目的總分都是100分,以原始分數呈現。校系亦可對指考設置不同的檢定標準或加權方式,考生的成績若能通過此檢定標準,即可以該校系為志願,考生錄取該校系與否的唯一標準,是以指考成績總分為依據。在104學年度之前,校系採計指考的科目為3~6科。104學年度開始,為減輕學生的負擔,改為3~5科。

三、與化學試題相關的文章

臺灣化學教育》的「本期專題」中,有三篇文章是討論學測和指考試題及其相關的文章,分別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撰寫的有機化學相關試題之評析,作者以有機化學家的觀點,評析近幾年學測和指考有機化學方面的相關試題;以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吳國良研究員撰寫的學測和指考化學實驗相關試題探究,藉由化學實驗相關試題,探討學生的表現與大考納入實驗題對教學的影響及其施測的限制。另外,陳昭錦、江青釗及廖静宜撰寫的學測試題融入化學App的開發與教學,是藉由化學定性分析實驗的例子,說明大考化學測驗試題與教學的關係,開發沉澱表查詢機及快打沉澱表App作輔助,再以遊戲方式讓學生可充分練習,發展寓教於樂的創新教學模式。

n  大學入學管道

一、學測和指考與入學管道

學測和指考與各項入學管道間的關係,簡化後如圖一所示。基本上,高中學生於高三上學期的寒假會參加學測,有了學測成績之後,就可以進行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是為了照顧偏鄉學校而設計的入學管道,學生只要學測成績達到校系門檻的要求,就有資格進行繁星推薦,大學校系錄取與否是取決於學生高中成績的表現。舉例來說,在偏鄉地區非明星級學校的學生,若其高中三年的成績表現優異,會比在都會地區明星級學校表現普通的學生,更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學測完後,除了繁星推薦外,亦可進行個人申請。

image

圖一:入學考試與入學管道間的關係

高中學生參加甄選入學管道(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後,若對其結果不滿意,則可參加七月份的指考,由其成績的結果進行考試分發入學。指考各科之中,除公民與社會外,皆有非選擇題,非選擇題的閱卷是一項繁複的工作,閱卷委員藉由不斷的溝通和討論,使其彼此之間可達一致性的共識;並且,每一份試卷都要由兩位的閱卷委員評閱,若有差異過大的情況,會再進行主閱,以確保閱卷的信效度。

二、不同招生管道錄取人數和比例

近幾年來,經由各管道進入大學的比例,如表一所示。由此表中得知,各年度間大學招生的員額大致不變,但甄選入學比例逐年升高,幾乎已經與考試分發入學比例相近。再加上,少子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已經逐漸浮現。甄選入學比例逐年增加對高中教學現場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少子化後對大學招生與入學考試的調整,是現行大學招生和入學考試制度下的兩個重要議題。

表一:100-103學年度大專校院不同招生管道錄取人數和比例

入學年度

項目

繁星推薦

個人申請

考試入學

其他管道

總計

100

錄取人數

6,790

34,247

66,683

5,467

113,187

(比例%)

(6.00)

(30.26)

(58.91)

(4.83)

(100)

101

錄取人數

8,213

39,587

59,696

5,837

113,333

(比例%)

(7.25)

(34.93)

(52.67)

(5.15)

(100)

102

錄取人數

9,670

43,186

55,307

5,450

113,613

(比例%)

(8.51)

(38.01)

(48.68)

(4.80)

(100)

103

錄取人數

10,939

42,527

52,608

7,159

113,233

(比例%)

(9.66)

(37.56)

(46.46)

(6.32)

(100)

(資料來源:教育部103年版「教育統計」,原始資料取自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與入學管道和人工閱卷相關的文章

個人申請視校系的要求而有不同的方式,此次的專題中國立臺灣大學陸駿逸教授和大考中心吳國良研究員撰寫的個人申請作業介紹以臺灣大學化學系為例一文,是介紹化學相關校系的龍頭臺灣大學化學系,其申請入學方式的申請作業和注意事項。此次專題中國立臺灣大學林英智和吳國良研究員撰寫的指定科目考試化學考科人工閱卷的說明,即是介紹化學考科的閱卷流程,利用層層的方式保障閱卷的公平性,以及藉其由電腦輔助閱卷後所帶來的便利性。

比較化學競賽與大考化學試題

除了入學考試之外,化學競賽也是一種型式的化學評量與測驗。與大考不同的是,並非每位高中生都會參與化學競賽。另外,化學競賽除了筆試之外,通常會包括實驗的實作評量。本期與化學評量相關的化學競賽,是由國立清華大學洪嘉呈撰寫的清華盃化學競賽及其試題與大學指考題目之比較,是介紹清華大學化學科能力競賽,其命題、進行的方式,比較其競賽試題與大考試題。化學競賽提供了有別於大考的評量方式,這種不同型式的評量,是希望吸引更多優秀的高中學生,藉由競賽的方式,更進一步了解化學並喜愛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