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高中生化學交流
陳藹然
前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執行長
參與台日高中的科學交流是2006年春天,那年我即將從東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我在臺灣的恩師,臺灣大學化學系陳竹亭教授聯繫我,問我願不願意跟著他和多位台灣高中職校長一起去參訪日本名門高校之一,筑波大學附屬駒場高等學校,正好是我日本指導教授中村榮一的母校。這是我第一次踏入日本高校,接觸日本高校的師生,看到日本高校的實驗室。在交流過程中,首度了解社團活動對日本學生進行化學研究的重要性,驚異於日本化學教師工作的辛勞與低薪。取得學位回到台灣後,因緣際會擔任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執行長,由於我的化學專長、留日背景與職務性質,我開始協助一些零星的台日間高中生交流活動,例如大阪千里高校和大阪丘高校在台北的實驗與課程等行程安排和接待。其中「高中生化學大賽(高校化学グランドコンテスト Grand Contest on Chemistr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是每年最重要也是最盛大的活動。這個競賽原是一個日本全國性、由大學端發起支援高中化學專題研究的活動;與台灣科展的核心精神相同,發揚PBL教學,同時寓教於樂,以誘發高中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為出發點。2014年起國際賽邀請臺灣與新加坡的高中師生參加,開啟台日間高中的化學教育全新的交流方式。
「台日高中生化學交流」專題由5篇文章組成。第一篇文章邀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陳竹亭執筆,談高中化學教育台日交流歷史。第二篇文章介紹了此次專題的核心活動「高中生化學大賽」,詳細說明競賽起源、精神與賽事規則,還有臺灣參賽的契機與過程。第三篇文章深入擴充描述「高中生化學大賽」的化學與文化交流。第四篇與第五篇文章則是邀請曾經參與競賽的老師撰寫,分別由枋寮高中的李承典、張簡琦麗老師和高雄新莊高中的許文綺老師負責。枋寮高中位於屏東縣枋寮鄉,以偏鄉地區高中的角度談參與國際交流的價值,以及對非都會區高中生的意義。高雄新莊高中是2021年的參賽隊伍之一,適逢COVID-19疫情嚴峻時期,在所有實體交流皆停止的狀態下首度的「高中生化學大賽」,無論是賽前的討論與準備,賽事現場,都是由一場場google meet串起;參賽師生不能赴日實地交流,實為一大憾事。
非常謝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邱美虹教授的邀請,能夠有機會擔任這期《臺灣化學教育》的客座主編,策劃這個有意義的特別專題。在規劃專題文章方向與邀請作者時,才赫然發現「高中生化學大賽」的獨特性,竟是臺灣唯一一個專為高中生進行「化學專題研究」國際交流的活動,且台日高中間的化學教育深入交流機會並不多。希望未來這樣的交流能在政府、學界甚至業界支援協助下持續甚至擴大規模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