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評量:素養導向試題−以國中教育會考為例
田鎧豪
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自然科研究員
n 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希望能解決過去國中小九年一貫與高中課綱的銜接落差,以助於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課程連貫發展,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為配合以核心素養為主軸之課綱,發展素養導向評量勢在必行。參酌國家教育研究院對研發素養導向試題的建議,未來國中教育會考(以下簡稱教育會考)除了維持「學科基本素養題」,評量學科重要的核心概念,也會持續精進「生活實踐題」之設計,以強調應用核心知識與技能,解決真實情境脈絡中的問題,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培養學習策略。
n 核心素養的試題
所謂「生活實踐題」,其題幹設計應盡可能符合日常生活或學術探究的真實情境,而提問也應該是在此情境脈絡下會問的真實問題,此外,適時選用跨領域素材或課綱所列相關議題作為題幹情境將更能反映課綱精神。透過這類試題的引導,有助培養學生思考、探究課堂所學與生活的關聯性,這也正是發展素養導向評量的目的。
檢視歷年教育會考的試題,符合課綱核心素養的試題,主要有幾項特點:
1.試題情境主要以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為主,不僅有學科知識,也包含學習概念延伸的判斷與應用。
2.為了能清楚描述問題情境,有些試題的閱讀量高,也常需配合圖表或數據資料,或是以題組的方式呈現。
例如過去的教育會考數學科試題,就曾把生活常見的通訊軟體情境,融入數學素養後,拿來評量學生是否具備理解溝通的能力,並能應用直角坐標系的概念找出兩地點位置的關係。
以下列舉教育會考自然科數題符合課綱核心素養的試題,作為第一線國中老師教學的參考,期望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呼應課綱素養導向之精神。
題目 |
在沿海的紅樹林地區,某些水位過淺的區域會立起竹竿作為警示,提醒船隻勿往此處航行,如圖(九)所示。為了讓航行的船隻清楚看到竹竿,在一般情況下,竹竿在任何時刻都應露出水面至少2公尺。圖(十)是直立於水中的竹竿示意圖,已知此地區的水深皆不為0,若想得到符合上述條件的竹竿之「最短」長度,採用下列何者的計算結果最恰當? (A)土中的長度+潮差+2公尺 (B)土中的長度+乾潮時的水深+2公尺 (C)土中的長度+滿潮時的水深+2公尺 (D)土中的長度+乾潮時的水深+滿潮時的水深+2公尺 |
|
答案 |
C |
|
核心素養 |
自-J-A2 |
能將所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學習自我或團體探索證據、回應多元觀點,並能對問題、方法、資訊或數據的可信性抱持合理的懷疑態度或進行檢核,提出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
學習表現 |
tr-IV-1 |
能將所習得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並推論出其中的關聯,進而運用習得的知識來解釋自己論點的正確性。 |
學習內容 |
Ic-IV-4 |
潮汐變化具有規律性。 |
試題概念與分析 |
本題評量學生是否能應用潮汐的概念,得知在符合條件之下的竹竿長度。學生的學習表現符合[tr-IV-1]中,「能將所習得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並推論出其中的關聯」。此題對應核心素養[自-J-A2]內涵中,「能將所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並能對問題進行檢核,提出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
題幹 |
竹筍是一種常見的食材,竹筍帶有苦味是因為含有化合物X,若化合物X在酵素參與下和水反應,產物之一為有毒的氫氰酸(HCN),可避免被動物取食,是植物本身的一種保護機制。 當竹筍從地下莖冒出土,筍尖被陽光照射後會轉為綠色,俗稱「出青」。竹筍的尖端嫩芽,尤其是出青的竹筍嫩芽,含有較多的化合物X,所以此部位更易帶有苦味。有鑒於此,農民常在竹筍生長處事先覆蓋土壤或使用其他方式,以避免竹筍出青,對品質和口感帶來影響。 |
|
子題一 |
已知化合物X是含有−OH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上述畫線處的反應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是催化反應,化合物X最多含有3種元素 (B)是催化反應,化合物X最少含有4種元素 (C)是脫水反應,化合物X最多含有3種元素 (D)是脫水反應,化合物X最少含有4種元素 |
|
答案 |
B |
|
核心素養 |
自-J-A2 |
能將所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學習自我或團體探索證據、回應多元觀點,並能對問題、方法、資訊或數據的可信性抱持合理的懷疑態度或進行檢核,提出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
學習表現 |
pa-IV-2 |
能運用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等方法,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或其他相關的資訊比較對照,相互檢核,確認結果。 |
學習內容 |
Ja-IV-2 |
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 |
試題概念與分析 |
本題主要評量學生是否理解催化反應與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學生的學習表現符合[pa–Ⅳ-2]中,「能運用科學原理等方法,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解決問題」。此題對應核心素養[自-J-A2]內涵中,「能將所習得的科學知識,連結到自己觀察到的實驗數據,並能對問題進行檢核,提出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 |
|
子題二 |
上述農民「使用其他方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在竹筍生長處覆蓋透明塑膠布,每日陽光較弱時採收 (B)在竹筍生長處覆蓋透明塑膠布,每日陽光較強時採收 (C)在竹筍生長處覆蓋黑色塑膠布,每日陽光較弱時採收 (D)在竹筍生長處覆蓋黑色塑膠布,每日陽光較強時採收 |
|
答案 |
C |
|
核心素養 |
自-J-A1 |
能應用科學知識、方法與態度於日常生活當中。 |
學習表現 |
tr-IV-1 |
能將所習得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及實驗數據,並推論出其中的關聯,進而運用習得的知識來解釋自己論點的正確性。 |
試題概念與分析 |
本題透過提供的資訊,評量學生是否能推論出筍農的採收方式。學生的學習表現符合[tr-Ⅳ-1]中,「能將所習得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並推論出其中的關聯」。此題對應核心素養[自-J-A1]內涵中,「能應用科學知識於日常生活當中」。 |
|
子題三 |
將未出青和出青的同一種新鮮竹筍,分別取頂段、中段和底段三部位加以分析,並將產生氫氰酸的質量記錄於圖(二)中。圖中各空白處待填入的數值,表示每公克新鮮竹筍反應後,含有氫氰酸的毫克數。
圖(二) 則圖中頂段、中段和底段三部位由上至下的數值,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
|
答案 |
A |
|
核心素養 |
自-J-B1 |
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及數學運算等方法,整理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並利用口語、影像、文字與圖案、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數學公式、模型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與成果、價值和限制等。 |
學習表現 |
pa-IV-1 |
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及數學等方法,整理資訊或數據。 |
試題概念與分析 |
本題透過提供的資訊與圖表,評量學生是否能分析歸納出實驗結果的數據。學生的學習表現符合[pa-Ⅳ-1]中,「能分析歸納、使用資訊等方法,整理資訊或數據」。此題對應核心素養[自-J-B1]內涵中,「能分析歸納、使用資訊等方法,整理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 |
n 參考資料
1. 國家教育研究院。素養導向「紙筆測驗」要素與範例試題,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159548289.pdf
2. 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等級表現描述與參考試題本公告,取自https://cap.rcpet.edu.tw/PressRelease10808.html
3. 109年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試題本,取自https://cap.rcpet.edu.tw/exam/109/109P_Nature150DPI.pdf
4. 109年國中教育會考(補考)自然科試題本,取自https://cap.rcpet.edu.tw/exam/109/109S.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