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鉻不叫Chromium,也是五彩繽紛!

­元素名稱字源趣談

李祐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email protected]

  對化學家來說,Chromium不只是Google瀏覽器的名稱,更是鉻元素最貼切的名字。鉻化合物有多種顏色,其礦石常用於油畫等顏料。1797年,藥劑師兼化學家沃克蘭(Nicholas Louis Vauquelin )分離出鉻(Cr, chromium元素時,就以希臘文中表示顏色、顏料的字根chrome,加上金屬元素常見的字尾-ium命名。和英文當中的chroma(彩度)、polychrome(多彩,指印刷等)、chromatography(色層分析法),chromosome(染色體)等,是同樣的字根來源。

  週期表上的元素按原子序排序,秩序井然。但名稱卻五花八門,饒有趣味。2017年,IUPAC正式頒佈了週期表第七列上第113號鉨(Nhnihomium)、115鏌(Mcmoscovium)、117Tstennessine)和118Ogoganesson)號元素的符號與命名。這對化學家來說,就像是每個元素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性格和歷史,從此以後再也不用面對冷冰冰又念不出來的UupUuo等符號了[1]!細究各元素名稱由來,正是一部化學發展史的微小縮影,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n   氫生水、氧生酸、氮生硝

  傳統的週期表形式,將元素按照原子序排列,而名稱則隱含了個別元素的化學性質。許多元素的名稱來自於其化學特性或化學反應(參照表一)。如與人類生存最息息相關的氣體元素:氫(H, hydrogen氧(O, oxygen氮(N, nitrogen,名稱分別來自於希臘字根的hydro(水)、oxys(酸)、nitron(或nitre,硝石,指硝酸鉀)與gen(產生、創造)字根結合,名稱中即說明了它們具代表性的化學反應或化合物。又如鹵素(halogen可與金屬生成鹽類,名稱源於希臘字根hals(鹽)與gen(產生、創造),「鹵」正是中文對鹽類的古稱。

  hydro(水)加上dynamis(力量),就成為hydrodynamics(流體力學)。既oxys(尖酸)又moros(愚蠢)的描述,叫做oxymoron(矛盾修飾法)。而化學家研究物質的生滅,也在探索生命的根源,就如同人類以科學的角度,研究gene(基因)和genetics(遺傳學),或是以神學的角度,寫下Genesis(舊約創世紀)。

n   氟會流、氯很綠、溴好臭

有特殊顏色、氣味,或其他物理性質的元素,也常得到相對應的名稱。氟(F, fluorine的名稱源於拉丁字根fluere(流動),與fluid(液體)、fluent(流利)這些常見字彙同源。據說是因為從前冶金常以螢石(fluorite, CaF2)作為助熔劑(flux)。氯(Cl, chlorine就如中文名稱所暗示的,來自於希臘字根khloros(綠色),當然和chlorophyll(葉綠素)、chloroplast(葉綠體)一樣,都是綠色的!溴(Br, bromine的蒸氣相當刺鼻,是讓人難以忍受的bromos(希臘字根:惡臭),真是名符其實的「臭水」了。 

n   多采多姿的週期表

週期表中,有不少元素是以顏色命名(參見表二)。但本身具有顏色的元素其實不多。除了氯(Cl, chlorine)、碘(I, iodine)理所當然的得到相對應的名稱,最幸運的大概就是鋯(Zr, zirconium了。在眾多銀白閃亮的金屬元素中,只有鋯和鋯石(zicron)得到了來自阿拉伯字根zargun(金色)的「金光閃閃」的名字。

莎士比亞說過,玫瑰不叫玫瑰,還是一樣芬芳,但玫瑰如果不叫rose銠(Rh, rhodium也不叫rhodium啦!銠的一種氯化物會呈現美麗的玫瑰紅色,因此以希臘字根rhodon(玫瑰)命名。

有些元素的名稱來源,不是因為元素本身或是化合物的顏色,而是原子光譜中的代表譜線。如銫(Cs, cesium銦(In, indium銣(Rb, rubidium、光譜中會出現強烈的caesius(天藍色)、indicum (靛藍色)、rubidus(深紅色)特徵譜線,當然可讓人連結到indigo(靛藍)、ruby(紅寶石)等常用字了。而銫元素以字源來說,甚至可能牽連到Caesar(凱撒)、德國的Kaiser(君王),和俄國的Tsar(沙皇)呢! 

n   眾神的國度

  許多元素的化合物,特別是過度金屬的錯合物,具有五彩繽紛的顏色。例如銥(Ir, iridium的名稱得自拉丁字根iris(彩虹)。Iris也是希臘的虹彩女神或可指眼睛的虹膜,而銥的鹽類具有多種顏色,真是iridescent(色彩斑斕的)無誤。

  虹彩女神並不孤單,週期表中還有不少元素是以神話中的人物命名(參見表三)。鉭(Ta, Tantalum 同族的鈮(Nb, Niobium性質相似,在礦物中經常共生,好比「有其父必有其女」的坦塔洛斯(Tantalus)和尼俄比(Niobe)。希臘神話中,塔坦洛斯和尼俄比都因過於驕傲,觸怒眾神,受到嚴厲處罰。塔坦洛斯被處罰終生站在河中,卻喝不到水;眼前果樹結實累累,卻吃不到果實。如此tantalizing(誘人),有如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的煎熬,正是當初分離鉭元素過程的寫照,故以此命名

鉕(Pm, Promethium是鑭系中唯一的放射元素。放射性元素隱藏了無比威力,取決於人類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駕馭與正確的使用,就如勇敢盜火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送給人類的禮物。北歐的神祇也不甘寂寞,釩(V, Vanadium釷(Th, Thorium,名稱分別來自北歐神話的愛神凡納迪斯(Vanadis)和雷神索爾(Thor),都是由瑞典化學家所命名。 

n   古老的元素

  化學家熱愛規則與形式,當早期化學家為新發現的元素命名時,即已努力將其系統化。週期表中最明顯的系統,就是字尾規則,例如金屬(-ium)、鹵素(-ine)、非金屬(-on)等(見圖一)。

但週期表中,有 17個元素名稱沒有任何可分辨的字尾形式。這17個元素是在1784年就已發現並命名的錳(Mn, manganese)、鐵(Fe, iron)、鈷(Co, cobalt)、鎳(Ni, nickel)、銅(Cu, copper)、鋅(Zn, zinc)、鎢(W, tungston)、銀(Ag, silver)、金(Au, gold)、汞(Hg, mercury)、磷(P, phosphorous)、硫(S, sulfur)、砷(As, arsenic)、銻(Sb, Antimony)、鉍(Bi, bismuth)、錫(Sn, tin)、和鉛(Pb, lead)。

clip_image002

圖一:週期表元素之字尾規則分類:以-ium-um結尾之元素(灰底)有83個(含NhMc), 除了HeSe以外,其餘皆為金屬元素;以-ine結尾(桃紅)的鹵素元素有6個(含Ts);以-on結尾的有兩類:BC、和Si3個非金屬元素(綠色)和6個惰性氣體(含Og,但不含He)(橘色);HN、和O這三個氣體元素是以-gen結尾( 藍色)。另有17個元素沒有任何可分辨的字尾規則(駝色)。原圖出自Thornton (2013),根據2012年之週期表製作,當時的四個空格,在2017年已正式命名補滿。Reprinted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Nature Chemistry, 2013, 5, 350-352. Copyright 2013 Springer Nature.

  這17種元素,都是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為人所知。其中一部分,例如鐵(iron)、銅(copper)、金(gold)等,甚至在「元素」的概念成形之前,就已被認為是一種「純物質」。早在化學系統化的發展之前,人們就熟知這些元素,在生活中多有利用。古老元素的名稱經常來自於不同地區對這些物質的稱呼(參見表四),例如鋅(Zn, zinc)的名稱來自於德文Zinke(「鋸齒狀物」之意,可能指此元素冶煉時的外觀)。鈷(Co, cobalt鎳(Ni, nickel的名稱來自於德文小鬼(Kobald)和撒旦的名字(Old Nick),都是在形容古時人類尋找與冶煉這些金屬困難重重,有如遭邪靈阻礙。鎢(W, tungsten是唯一名字來自於瑞典文的的元素,意思是「重」(tung)的「石頭」(sten)。

一般來說,元素的符號大多對應到其英文名稱的前1-2個字母,但有些古老元素的符號與名稱則乍看之下風馬牛不相及,這是因為兩者來自不同的語源。例如鐵(Fe, iron鉛(Pb, lead金、(Au, gold銀(Ag, silver的名稱是盎格魯撒克遜語源,但符號則分別來自拉丁文的ferrumplumbumaurumargentum。這些字源也常見於一般的字彙如ferromagnetic(鐵磁性)、plumber(鉛管工人)、aureole(聖徒的金色光圈)、Argentina(阿根廷,意為銀之國或閃亮之國)等。 

n   英國的鋁和美國的鋁

週期表放眼望去,是一片廣大的「金屬之海」。週期表中以金屬元素最多,除了1784年就已發現並命名的17個元素,名稱沒有任何可分辨的字尾形式,所有其他的金屬都是-ium。也有少數的金屬元素,是以-um結尾,例如鉑(Pt, Platinum)、鑭(La, Lanthanum)和鉬(Mo, Molybdenum)等。

在現有的118個元素中,總共有83個是以-ium-um結尾。金屬的-um字尾原本來自於拉丁文中的金屬字尾,例如先前介紹的ferrumplumbumaurumargentum。但為什麼-um又會大幅轉換為-ium呢?具體的原因已不可考,據說是十九世紀初期的化學家偏好-ium的字尾。例如鋁(Al, aluminium元素,戴維原本在1812年命名為Aluminum。有化學家認為這個名字過度「典雅」(classical白話一點,就是說它太「假高尚」了啦!),遂改為Aluminium。如今大多數的國家,包括英國,都採用Aluminium,以符合大多數金屬元素字尾規則。反倒是戴維取的原名Aluminum流傳到美國,並繼續沿用,且隨著美式英語的流行,普及到眾多非英語系國家。到底何者比較「上流」呢?就見仁見智囉。

n   各式各樣的礦石

  鋁的名稱源於其礦石alum(明礬),明礬自古以來就有淨水、殺菌、與止血等用途。金屬元素中,有相當多是以其礦石或礦物質來源命名(參見表五)。例如鈹(Be, berylium)的名稱來自含鈹的礦石beryl(綠柱石),晶形美麗的beryl礦石,可能成為寶石emerald(祖母綠)。

  以礦物或礦石命名的元素,反映出過去兩三百年來人類使用這些元素的習慣。鈉(Na, sodium)和鉀(K, potassium),名稱分別來自於過去人類生活中常用的鹼性物質:soda(蘇打)和potash(草鹼)。Soda是多種含鈉的鹼性物質的統稱,來自特定的草木灰。例如lye(鹼液)或caustic soda(苛性鈉)的主成分為氫氧化鈉、washing soda是碳酸鈉(「蘇打」),baking soda是碳酸氫鈉(「小蘇打」)。以「小蘇打」製作的餅乾當然就是soda-cracker(蘇打餅)。小蘇打水溶液加酸生成二氧化碳,引申出soda water(蘇打水、氣泡水,雖然現在的蘇打水當然不是這麼做出來的)。Potash也是多種水溶性鉀鹽的統稱,由potash兩字組合而成,直譯為草木灰泡成的「一盆灰水」。鉀的元素符號來自拉丁文的Kalium(鹼),鹼金屬元素alkali來自於阿拉伯文,即the kali(鹼性物質)之意。

  鈣(Ca, calcium)的名稱源於拉丁文的calx(石灰)。Calx原是泛指金屬燃燒後生成的土灰(燒渣),鍛燒的過程稱為calcinationCalx也可特指氧化鈣(石灰),英文是limeLimestone(石灰岩)是碳酸鈣岩,如常見的大理石,加熱後會產生lime

n   週期表中的太陽系

  以ium結尾的元素中,偏偏有兩個不是金屬,那就是氦與硒。硒(Se, selenium1817年左右由貝吉里斯所發現。硒的外觀呈鐵灰色,貝吉里斯當時認為它是金屬。硒與同一家族的碲(Te, tellurium性質相近,容易混淆。碲的名稱來自於拉丁文的tellus(地球),因此就以相對的selene(月亮)為硒命名,但現今將它分類為類金屬。而氦(He, helium1860年代由太陽光譜中辨識出來,故以helios(太陽)命名,且也誤認其為金屬元素。當時的化學家對氦毫無認識,也無從研究。直到1888年,美國地質化學家希爾布蘭德(William Francis Hillebrand)從鈾礦中分離出氦(但誤判為氮氣),又到1895年經拉姆賽(William Ramsay)重新鑑定而更正,化學家才逐漸了解其惰性氣體之特性。過去曾有人提議將氦改名為helion,以符合其他惰性氣體家族命名原則,但helium一名既已約定成俗,也沿用至今。

  週期表中有太陽、月亮、地球,還有沒有別的星體呢(參見表六)?1789年發現鈾(U, uranium時,為了紀念當時發現不久的Uranus(天王星)而以此命名。當並排的錼(Np, neptunium鈽(Pu, plutonium1940年發現時,也就順理成章的以Neptune(海王星)、Pluto(冥王星)命名了。

  鈀(Pd, palladium鈰(Ce, cerium的名稱來自於同時期發現的,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Pallas(智神星)與Ceres(鼓神星)。如果再把也可代表金星(Venus)和水星(Mercury)的釩(V, vanadium汞(Hg, mercury也算上,只差幾個,就可以湊齊太陽系啦!

n   炭中有碳

  非金屬元素中,有兩組是以-on結尾。碳(C, carbon是最古老的非金屬元素之一。1787年,拉瓦節原將碳元素命名為charbone,和charcoal(煤炭)都是來自於同樣的拉丁語源carbonem。碳的最後一個音節on變成了鄰居硼(B, boron矽(Si, silicon的字尾,在語言學中有「類似碳的元素」之意。硼和矽在發現的早先都被誤認為金屬,戴維原將硼命名為boracium,源於borax(硼砂),貝吉里斯將矽命名為silicium,源於silica(矽石,二氧化矽),但都在短期內就經確認而改正。

n   自成一格的惰性氣體

  另一組以-on結尾的元素是惰性氣體家族,大多由其拓荒者拉姆賽所命名。為新元素命名並非易事,拉姆賽自己就曾說過:「英文字母只有二十六個,化學元素卻已經超過七十個。要選一個尚未使用的名稱及對應的化學符號已經不容易,名稱還要能描述元素特質,更加困難。」1894 – 1898年間,氬(Ar, argon氖(Ne, neon氪(Kr, krypton氙(xenon陸續被發現及命名,名字分別來自希臘字根argos(懶惰的)、neos(新的)、kryptos(隱藏的)、xenos(奇異的)。惰性氣體的命名,充分彰顯了這個家族的發現不易,須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才能挖掘出其「安逸」地「隱身」於其他元素中的「奇異」安定特性。這項困難的任務,拉姆賽真是做得不錯!

  neos(新的)是常見的前綴字首,可與其他字彙結合而生新意,如neoclassical(新古典主義的)、neoplasm(新生質、腫瘤)。lethe(遺忘)和argos(遲鈍)組成lethargy(昏睡),正是「忘卻人間事」地「睡他個昏天暗地」!隱密(kryptos)的書寫(graph),就是cryptography(密碼學)。最後,有些人有xenophobia(恐外國人症),不外乎是認為外國人「非我族類」,都很「奇異」!

  惰性氣體中稍後才發現的氡(Rn, radon,名稱來自於發現氡元素的來源鐳(Ra, radium1898年由居里夫人發現的鐳元素,本身名稱則是來自拉丁字根radius(放射),描述它的放射特性。說到鐳的性質,當然也少不了radiation(輻射)、radioactivity(放射活性),以及在黑暗中也是radiant(光芒四射)這些字眼了。

n   插旗競賽:永垂不朽的科學家名錄

  19世紀中旬到20世紀中旬,科學家四處攻堅週期表上尚未填滿的空格,搶先以各自的祖國命名插旗(見表七)。鎵(Ga, gallium鍺(Ge, germanium比鄰而居,一如它們的母國Gallia(高盧)與German(日耳曼)。法國還佔領了鍅(Fr, francium)與鎦(Lu, lutetium)。俄國占領了釕(Ru, ruthenium,居里夫人為她的祖國波蘭贏得釙(Po, polonium。在過去尚未有IUPAC規範的年代,一切成者為王,先喊先贏,一村如鍶(Sr, strontium、一河如錸(Re, renium,均可上榜。最大贏家非瑞典東岸的伊特比村(Ytterby),莫屬,這個無人知曉的小村礦廠,不但出產了七種新的未知元素,甚至贏得了其中四個的命名:釔(Y, yttrium鋱(Tb, terbium鉺(Er, erbium鐿(Yb, ytterbium。其中鋱、鉺、鐿都是鄰近的鑭系元素,有如長相相同,名字相近的三胞胎,連媽媽都會叫錯。

  當1789年鈾元素發現時,是人類所知的最後一個元素。此後的大約一百五十年間,鈾都是週期表上的終點。很長一段期間,科學家忙著填補原子序1-92號之間的空格,無暇思考「超鈾元素」的可能。

clip_image004

圖二:以化學元素標示之地圖。原圖出自Ringnes (1989),紅字為之後新增的元素。Reprinted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89, 66(9), 731-738. Copyright 198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依據現代化學(chemistry)的概念,古代煉金術(alchemy)嚮往的「點石成金」是不可能的,因為化學反應中,元素只會重組,不會改變。但1936年,人類首次以人工方式合成出元素鎝(Tc, technetium,證明了科學家能藉由高能粒子的碰撞,改變原子核的結構,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或無法穩定存在的新元素。這是棋高一著的「現代煉金術」。鎝以希臘字根technetos(人工)命名,是technology(科技)、technique(技術)最好的象徵。隨著人類對放射性元素的了解與粒子迴旋加速技術的掌控日增,爾後10年間,不但陸續發現了長久以來身分不明的87, 85, 61號元素,正式完成1-92號的週期表,更在1940年合成出93號的錼,開啟了「超鈾元素」的篇章。

  原子序超過92「超鈾元素」都是人工合成元素,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這些元素大多半衰期短,具有高度放射性,難以穩定的元素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象徵的意義大於實用的目的。科學家在週期表的邊境開疆闢土,將人類的心智推展與延伸至極限。自原子序96號起的人造元素命名,獻給了多位偉大的科學家與原子物理學家(參見表七)。再也沒有別的方式,更能代表這些人類偉大心智的結晶。

  人工合成元素需要耗費鉅額的資金,也是國力的展現。近年來新發現的人造元素命名,逐漸走向表揚研究團隊、與其所屬地域(參見表七、表八)。Sg, seaborgium的名稱來自於發現10種超鈾元素的美國核化學家西博格(Glenn Seaborg),是第一位以當代還在世化學家命名的元素。有人曾打趣說,你可以完全用元素的名稱,寫成一封信的收件地址,例如:

Seaborgium,

Lawrencium,

Berkelium, Californium, Americium

  保證能順利寄達西博格所在的研究室:美國加州伯克萊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LBNL)。

這個地址讓俄國人大為羨慕,直到2017年,俄國人終於也能驕傲的拿出一個元素地址:

Organesson,

Flerovium,

Dubnium, Moscovium, Ruthenium

  這麽寫可寄到俄國莫斯科州杜布納市的「聯合核能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of Nuclear Research),交到領導「佛雷洛夫核反應實驗室」(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 FLNR)的科學家奧加涅相(Yuri Oganessian)手中。看來二戰以來的美俄科學競賽,還真是沒完沒了。奧加涅相也成為西博格之後,第二位還在世時就榮獲元素命名殊榮的科學家。

n   結語

週期表的建立,見證了過去將近兩百五十年來,人類無止盡的求知慾,以及不惜一切代價突破科學極限的卓絕毅力。有史以來,週期表第一次排成了一個完整而美麗的方形,對科學家個人來說,能在短暫的生命期間恭逢此一盛事,是空前而絕後的。這118個獨特的元素,如同118顆鑲嵌在夜空璀璨的星辰,它們每一個獨特的名字,都發出響亮的回音。What’s in a name? Everything is in a name! 每個元素的名字,都是人類對它發出最崇高的禮讚。

表一:元素的命名——依化學或物理性質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1

H

Hydrogen

Gr., hydros(水)+gen(創造、產生)

7

N

Nitrogen

Gr., notron ”nitre”(硝石)+gen(創造、產生)

8

O

Oxygen

Gr.,oxys(酸)+gen(創造、產生)

9

F

Fluorine

Gr.,fluere(流動)

10

Ne

Neon

Gr.,neos(新的)

15

P

Phosphorous

Gr.,phos(光)+phoros(攜帶者)

18

Ar

Argon

Gr.,argos(懶惰、遲鈍的)

25

Mn

Manganese

L.,magnes(磁鐵)

35

Br

Bromine

Gr.,bromos(惡臭)

36

Kr

Krypton

Gr.,kryptos(隱密)

42

Mo

Molybdenum

Gr.,molybdos(鉛)

43

Tc

Technetium

Gr.,technetos(人造的)

51

Sb

Antimony

Gr.,anti(否定字首)+monos(單獨的)

54

Xe

Xenon

Gr.,xenos(奇異的)

56

Ba

Barium

Gr.,baryos(重的)

57

La

Lanthanum

Gr., lanthanein(隱藏的)

60

Nd

Neodymium

Gr.,neos(新的)+ didymos(雙生)

66

Dy

Dysprosium

Gr.,dysprositos(難以獲得)

74

W

Tungsten

Sw.,tung(重的)+sten(石頭)

76

Os

Osmium

Gr.,osme(氣味)

78

Pt

Platinum

Sp.,Platina(微小的銀)

85

At

Astatine

Gr.,astatos(不穩定)

86

Rn

Radon

“from radium”

88

Ra

Radium

L., radius(光輝)

89

Ac

Actinium

Gr.,aktinos(光輝)

91

Pa

Protactinium

Gr.,proto(原生)+actinium

字根來源縮寫:Gr. = Greek(希臘)、L. = Latin(拉丁)、Ang.-Sax. = Anglo-Saxon(盎格魯撒克遜)、Ger. = German(德語)、Eng. = English(英語)、Swed. = Swedish(瑞典語)、Sp. = Spanish(西班牙語)、ME=Middle English(中古英語)

表二:元素的命名——依顏色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17

Cl

Chlorine

L., chloros(黃綠色)

24

Cr

Chromium

Gr.,chroma(色彩)

37

Rb

Rubidium

L., rubidius(深紅色)

40

Zr

Zirconium

Ar., zargun(金色)

45

Rh

Rhodium

Gr., rhodon(玫瑰)

49

In

Indium

L., indicum(靛藍色)

53

I

Iodine

Gr., iodes(紫色)

55

Cs

Cesium

L., caesius(天藍色)

59

Pr

Praseodymium

Gr., prasios(蔥綠色)+ didymos(雙生)

77

Ir

Iridium

L.,iris(彩虹、希臘神話彩虹女神)

81

Tl

Thallium

L., thallos(新發的綠枝)

83

Bi

Bismuth

Ger.,Weisse Masse “white mass”白色塊狀物

表三:元素的命名——依神話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22

Ti

Titanium

Titan(希臘神話之泰坦巨人)

23

V

Vanadium

Vanadis(北歐神話之美麗女神凡納迪斯)

41

Nb

Niobium

Niobe(希臘神話中坦塔洛斯之女尼俄伯)

61

Pm

Promethium

Prometheus(希臘神話之盜火者普羅米修斯)

73

Ta

Tantalum

Tantalus(希臘神話中宙斯之子坦塔羅斯)

77

Ir

Iridium

Iris(彩虹、希臘神話彩虹女神)

80

Hg

Mercury

Mercury(羅馬神話中傳信使者墨丘利,即希臘神話之荷米斯Hermes)。符號來自Gr.,hydragyrum(液態銀)

90

Th

Thorium

Thor(北歐神話之雷神索爾)

表四:元素的命名——依其古稱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6

C

Carbon

L., carbo

16

S

sulfur

L.,sulpur

26

Fe

Iron

L., ferrum; Ang.-Sax. iron

27

Co

Cobalt

Ge.,kobold(德國妖精之名)

28

Ni

Nickel

Ge.,Kupfernickel, ”O Nick’s copper”(撒旦的銅)

29

Cu

Copper

L.,cuprum

30

Zn

Zinc

Ger.,Zinke

47

Ag

Silver

L., argentum; Ang.-Sax.,Seolfor

50

Sn

Tin

L., stannum; Ang.-Sax.,tin

79

Au

Gold

L.,aurum; Ang.-Sax.,Gold

82

Pb

lead

L., plumbum; Ang.-Sax.,Lead

表五:元素的命名——依礦石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3

Li

Lithium

Gr., lithos(石頭)

4

Be

Berylium

Gr.,Beryllo “beryl”(綠柱石)

5

B

Boron

Ar.,buraq “borax”(硼砂)

11

Na

Sodium

“soda”(蘇打,泛指多種含鈉的鹼性物質); L., natron(碳酸鈉礦)

13

Al

Aluminium

L.,alumen “alum”(明礬,作為止血劑)

14

Si

Silicon

L., silex “silicate”(燧石,即二氧化矽)

19

K

Potassium

Ang.-Sax., potash(草木灰); L., Kalium(鹼)

20

Ca

Calcium

L.,calx(石灰)

33

As

Arsenic

Gr.,arsenikon (雄性、強壯)

48

Cd

Cadmium

Gr.,cadmia “calamine”(卡拉明洗劑,主成分為碳酸鋅,內含鎘)

62

Sm

Samarium

“Samarskite”鈮釔礦

64

Gd

Gadolinium

“gadolinite”(矽鈹釔礦)

表六:元素的命名——依天體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2

He

Helium

Gr., helios(太陽)

34

Se

Selenium

Gr., selene(月亮)

46

Pd

Palladium

Pallas(智神星,一個小行星)

52

Te

Tellurium

Gr., tellus(地球)

58

Ce

Cerium

Ceres(穀神星,一個小行星)

92

U

Uranium

Uranus(天王星)

93

Np

Neptunium

Neptune(海王星)

94

Pu

Plutonium

Pluto(冥王星)


表七:元素的命名
——依地名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12

Mg

Magnesium

Magnesia(美格尼西亞)

21

Sc

Scandium

Scandinavia(斯堪地那維亞)

31

Ga

Gallium

L.,Gallia(高盧,法國古稱)

32

Ge

Germanium

Germany(德國)

38

Sr

Strontium

Strontian(蘇格蘭斯特朗申)

39

Y

Yttrium

Ytterby(瑞典伊特比)

44

Ru

Ruthenium

L.,Ruthenia(羅賽尼亞,俄國古稱)

63

Eu

Europium

Europe(歐洲)

65

Tb

Terbium

Ytterby(瑞典伊特比)

67

Ho

Holmium

Stockholm(Hormia)(瑞典斯德哥爾摩)

68

Er

Erbium

Ytterby(瑞典伊特比)

69

Tm

Thulium

L.,Thule(圖勒,斯堪地那維亞古稱)

70

Yb

Ytterbium

Ytterby(瑞典伊特比)

71

Lu

Lutetium

Paris(Lutecia)(法國巴黎)

72

Hf

Hafnium

Copenhagen (Hafnia)(丹麥哥本哈根)

75

Re

Rhenium

L.,Rhenus(萊茵河之古稱)

84

Po

Polonium

Poland(波蘭)

87

Fr

Francium

France(法國)

95

Am

Americium

The Americas(美國)

97

Bk

Berkelium

Berkeley(美國加州柏克萊)

98

Cf

Californium

California(美國加州)

105

Db

Dubnium

Dubna(俄國杜布納)

108

Hs

Hassium

Hesse(德國黑森)

110

Ds

Darmstadtium

Darmstat(德國黑森達姆斯塔特)

113

Nh

Nihonium

Nihon(日本)

114

Fl

Flerovium

Flerov(俄國佛雷洛夫核反應實驗室

115

Mc

Moscovium

Moscow(俄國莫斯科)

116

Lv

Livermorium

Livermore(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

117

Ts

Tennessine

Tennessee(美國田納西州)

表八:元素的命名——依科學家

No.

符號

名稱

名稱來源

96

Cm

Curium

Marie and Pierre Currie(居里夫婦,釐清元素放射性)

99

Es

Einsteinium

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光電效應等)

100

Fm

Fermium

Enrico Fermi(費米,主持曼哈頓計畫)

101

Md

Mendelevium

Dimitri Mendeleev(門得列夫,提出週期表)

102

No

Nobelium

Alfred Nobel(諾貝爾,發明黃色炸藥,設置諾貝爾獎)

103

Lr

Lawrencium

Ernest O. Lawrence(勞倫斯,開發迴旋加速器)

104

Rf

Rutherfordium

Ernest Rutherford(拉塞福,提出原子核結構)

106

Sg

Seaborgium

Glenn T. Seaborg(西博格,發現多種超鈾元素)

107

Bh

Borium

Niels Bohr(波耳,量子理論的創始物理學家之一)

109

Md

Meitnerium

Lise Meitner(麥特納,核物理學家)

111

Rg

Roentgenium

Wilhelm Rontgen(倫琴,發現X射線)

112

Cn

Copernicium

Nicolaus Copernicus(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118

Og

Organesson

Yuri Oganessian(奧加涅相,核物理學家)

n  參考資料

1.          Ball, D. W. (1985). Elemental Etymology: What’s in a Name?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2(9), 787-788

2.          Thornton, B. F. and Burdette, S. C. (2013) The ends of elements. Nature Chemistry 5, 350-352

3.          Loyson, P. (2010). Influences from Latin on Chemical Terminolog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7(12), 1303-1307

4.          Loyson, P. (2010). Influences from Greek on Chemical Terminolog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6(10), 1195-1199

5.          Ringnes, V. (1989). Origin of the Names of Chemical Elem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6(9), 731-738

6.          Wolke, R. L. (1992). Names and Discoverer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9(2), 171

7.          大嶋建一著、高佩琳譯,看得到的化學美麗的元素。大是文化出版(2019

8.          巴金漢(John Buckingham)著、李祐慈譯,超乎想像的化學課。天下文化出版 

 


[1]新發現的元素尚未正式命名前,會以其原子序數字的拉丁語和希臘語字根(見下表),加上代表金屬的字尾ium   ,組合為暫定名稱,其縮寫為暫定符號。例如最新的四個元素,在獲得正式名稱前,暫時的名稱分別為:ununtrium113Uut)、ununpentium115Uup)、ununseptium117Uus)、和ununoctium118Uuo)。

數字

0

1

2

3

4

5

6

7

8

9

表記

nil

un

bi

tri

quad

pent

hex

sept

oct

enn

縮寫

n

u

b

t

q

p

h

s

o

e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 煉金術經濟學──從商業活動來看現代化學的誕生 / 蔡文潔、戴桓青

星期一 , 14,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 煉金術經濟學──從商業活動來看現代化學的誕生 / 蔡文潔、戴桓青〉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

煉金術經濟學──從商業活動來看現代化學的誕生

蔡文潔1、戴桓青2 

福建農林大學傳媒系/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創意產業博士班1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2*

[email protected]2

中世紀歐洲的煉金術,其實就是現代化學的前身。在16-17世紀,鍊金術逐漸催生出現代化學。可惜的是,鍊金術在數百年來長期被污名化,連帶煉金術士這類化學從業人員也被誤解。假如我們從商業活動的角度去還原煉金術士的職業性質,會發現他們其實主要是藥劑師與藥房主人,是當時有限科技水平下的實業家,不只是江湖術士。從這樣的觀點出發,我們才能客觀地了解鍊金術的價值與成就。

  化學的起源,來自於古代文明對於物質本質的思考。古代中國人認為有金木水火土五類元素。古代希臘人則認為土、空氣、水與火是基本元素。到了十六世紀,瑞士人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 1493–1541)認為,基本的元素有三類:硫、汞與鹽。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一直都是科學與自然哲學中最基本的核心問題。

  人類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元素,應該是碳。自從人類在一百萬年前懂得用火之後,就有能力焚燒木材製造木炭。木炭的燃燒溫度遠高於木材,達到攝氏1100度,因此有助於各項冶金技術,也造就了煉金術的開端。而人類用化學方法所製造出的第一個元素則是磷。在1669年,德國煉金術士亨尼格·布蘭德(Hennig Brand)利用曲頸玻璃瓶將尿液加熱濃縮,最後竟然得到了白磷。白磷接觸氧氣會發出微弱的冷光,也很容易自燃。如此神秘的元素竟然來自動物體液,開啟了人類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的興趣。當化學實驗技術進步到足以發現新元素的時候,也是注重實證主義的現代化學觀念開始發展之際。

  一般認為,現代化學起源於英國人勞勃波以耳(Robert Boyle, 1627-1691)所出版的《懷疑的化學家》(The Sceptical Chymist, 1661)。他所質疑的是中世紀化學那些偏向神祕主義的理論、隱晦的密碼符號與缺乏重現性的秘方。波以耳提倡的是可重現的實驗方法與邏輯辯論(Sutton, 2011)。在那之前的古代化學,被稱為alchemy,中文翻譯為「煉金術」。從十七世紀開始,煉金術漸漸過渡到現代化學,到了十九世紀初,英國人道耳頓所提出的原子說與測得的原子量被科學界接受之後,現代化學正式開展,煉金術也就消失無蹤了。

  對於今日的科學家來說,alchemy代表一種神祕、過時、錯誤的歷史遺跡,被視為一個”dirty word”。但筆者認為,不論是alchemy還是煉金術,這些名詞本身都長期被科學家與大眾誤解。

  英文的alchemy(中古拉丁文的alkymia)來自於阿拉伯文al-kimiya,其中”al-“是定冠詞,例如”al jazera”代表”the island”。阿拉伯文kimiya來自希臘文khemia,是冶煉金屬的技術,也是化學的代名詞。英文chemist的字源也是中古拉丁文的alchimista。因此alchemychemistry的字源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古希臘的化學。用alchemy來貶低十七世紀以前的古代化學,卻用chemistry來表揚波以耳乃至道耳頓以後的近代化學,這種二分法本身就是不科學也不符合歷史的。其實alchemy就是化學,而且中世紀化學家的許多貢獻是不可抹滅的,其觀念就算不正確也有部份是有趣的。

  中世紀歐洲煉金術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在尋找賢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而提煉賢者之石的密方又用隱晦的密碼編寫,無人能懂也無人複製成功。傳說中的賢者之石,可以將便宜的金屬變成貴重金屬,也可以變出治百病抗老化的神藥。賢者之石固然不存在,但今日的科學家不也試圖將便宜的石墨轉換為高價值的鑽石、碳六十(1996年諾貝爾獎)與石墨烯(2010年諾貝爾獎),並且不斷地提出尋找抗老化藥物的研究計畫(儘管從未有成功案例)?在中世紀不了解化學基本原理的情況下,化學家就已經知道化學知識的應用層面在於材料科學與藥物開發。化學的原理在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有了爆炸性的發展,但是二十一世紀的化學逐漸在基本原理上難以取得太多突破,於是化學界重新將研究重點放在材料科學與生物醫藥的應用,不是又回到了歷史的原點?這也證明古代化學家的真知灼見。

  在煉金術的觀點中,最純粹的金屬是黃金,而其他的金屬都是黃金摻雜了各種雜質所形成的。只要經過適當的純化,縱使步驟複雜,最後都可以回收部分的黃金。以現代的化學元素觀點當然知道這是錯誤的。但是大部分的金屬在自然界也不以元素態存在,需要純化才能獲得,因此純化的邏輯觀念本身並沒有錯。而且阿拉伯的煉金術士也在十三世紀發明了能溶解黃金的王水,至今仍被應用於極高純度黃金的純化。

  事實上,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早在16世紀初,已經提出人體的本質是一種化學系統。他認為煉金術的真正目的並非冶煉黃金,而是要製造有益人體健康的醫藥品。他認為藥物皆有毒,重點是劑量,因此被視為藥物化學與毒理學之父。當時具備化學專業的人士(alchemist),較少在從事冶金工作,更多是藥劑師(pharmacistdruggist,也常被稱為apothecary)。若要真正了解煉金術的本質,我們必須了解藥劑師(apothecary)這個職業在做什麼。可惜的是,很少科學史著作對於藥劑師(apothecary)的職業本質與商業經營有充分的描述,使得大眾對於這些古代的化學從業人員產生了錯誤印象。

  Alchemy這個字被汙名化,可以從牛頓(1642-1736)的經歷看出。牛頓曾在劍橋大學擔任盧卡遜(Lucasian)講座(1669-1696),講授數學與物理,但是也私下研究煉金術,希望能用粒子碰撞的力學來解釋化學反應。之後他遷居倫敦,利用化學專業擔任真正與冶金技術有關的皇家造幣廠的管理人與局長職位(1696-1727)。由此看來,牛頓從事化學專業的時間比物理教授還久,但是卻鮮少人提起牛頓也是化學家,可見煉金術被汙名化的嚴重程度。事實上,牛頓在皇家造幣局提交了非常重要的化學檢驗報告,揭露了各國金幣的實際黃金純度(如圖一),免得英國商人與外國交易時被蒙騙,是了解十八世紀國際貨幣價值的權威文獻(Newman, 1975; Newton 1896)。此外,他還偽裝成顧客,到酒吧裡去蒐集黑市流通的偽幣證據,親自起訴鑄造偽幣的人,樂於扮演化學柯南偵探。 

image

圖一、牛頓對於各國金幣所提出的檢驗報告 (Newton, 1896)(由Google Books數位化)

  如果回到十六與十七世紀,一個非學院派、以藥劑師為業的化學家,到底平日如何謀生呢?而筆者為何又會在科研項目裡接觸這個問題呢?這都要從義大利的巴洛克名琴說起(見圖二)。

clip_image004

圖二、左為阿馬悌(Andrea Amati)1570年小提琴,右為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722年小提琴(圖片來源:奇美博物館)。

  如果說有那一項東西,是幾百年前的古代人做得比現在好,而現代人還得每天使用古董來發揮實用效果,做不出更好的替代品,那肯定就是義大利的古董小提琴了。三百年前在義大利克里蒙納(Cremona)小鎮,住了兩位天才製琴師: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與耶穌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 1698-1744)。時至今日,大部分的世界頂尖的小提琴家仍每天使用這兩位老大師的名琴來練習與演奏,生怕失去手中的名琴就失去自己的藝術靈魂,無法在現代提琴中找到替代品。

  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塗漆美麗得無與倫比,音色又甜美明亮,三百年來無人能複製。他到底有什麼秘密,在歐美已經辯論了兩百多年,是文化史上一大謎團。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Joseph Nagyvary教授首先提出,史特拉底瓦里的塗漆與木材,都藏有化學秘密,是與當地的藥劑師合作的結果(Nagyvary 1978)。那麼,克里蒙納小鎮上的藥劑師(煉金術士兼化學家),又是怎樣的一種職業?

   Apothecary這個字,源自於希臘文的apothēkē,原意是顧店的人,通常指的是藥房與藥房的主人。想要了解藥房的生意,首先需做市場調查。在臺灣與日本的城市裡,滿街可見便利商店,其密度是每兩千居民有一家。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克里蒙納的居民是四萬,卻有三十七家藥房(義大利文speziali),比便利商店的密度還高,可見生意很好。藥房的老闆,主要是具備化學知識的藥劑師。Apothecary賣的不只是藥物,還有化妝品、香料、油漆、顏料、糖果等等加工製品。於是醫師在裡面給人看病當場抓藥,理髮師也在裡面攬客理髮做美容,畫家要選顏料,工人要找油漆,小孩要買糖果,全都聚在店裡,連街頭巷尾的八卦議論也少不了,自然是生意興隆。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只有零售(見圖三),還兼批發與製造,有自己的倉庫與工作坊(見圖四)。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8

圖三()1500年左右的歐洲藥房(An apothecary’s shop, Castello di Issogne, atrium, Valle d’Aosta)(圖片來源:Web Gallery of Art

圖四()、荷蘭畫家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1569) 所繪製的鍊金術士工作坊(The Alchemist)Wikimedia公眾領域圖片)

  有些藥房的帳冊顯示,光是各種精油、樹脂就囤積了幾噸。將樹脂加工得到松香、塗漆、松節油等產品,都牽涉到加熱與易燃物,稍不慎就會引起火災,當然得由藥劑師化學家親自監督。史特拉底瓦里不會在自己家裡煮樹脂做塗漆,過於危險,也沒有閒功夫自己研磨顏料,塗漆所需的各種原料自然是向藥房購買。藥房的零售項目包山包海,不可能都是自己製造,所以每個藥劑師有自己擅長製造的產品類別與外部貨源,必須互相交換批貨。所以不僅扮演藥劑師,當時的化學家更懂得製造、批發與零售,還要應付顧客與街頭巷尾,相當忙碌。這跟傳統上所想像,躲在小房間裡秘密煉丹寫著秘密符號的煉金術士,相當不一樣。藥劑師的核心謀生技能就是將各種植物與礦物轉化為日常商品的化學知識,他們就是古代的化學從業人員。

  一旦了解城市裡的化學家如何賺錢謀生,煉金術也沒有那麼神秘了。史特拉底瓦里在城裡轉幾圈,就有幾十位的化學家可以幫忙他開發新的材料技術,製作更精美更好聽的小提琴。透過化學分析技術,科學家已經在史特拉底瓦里的塗漆中找出二十多種成份,都是當時藥房經常販賣的商品(Tai, 2009)。反過來說,史特拉底瓦里是一位鮮少離開倫巴第區域的土生土長居民,也無從取得藥房沒有販售的特殊原物料。但是同樣的原物料,透過不同的準備工序與工藝技巧,仍有可能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塗漆效果。 

  小提琴使用數百年必有破損,有嚴重缺損的木料必須被刮除,以新的木材黏上補實,才不會越破越嚴重。修復過程中所移除的木料,成為科學研究的絕佳機會。透過與奇美博物館及國外專家的合作,我們取得了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的木材,並發現鋁、鉀、鈉等元素異常增加。因此我們推測史特拉底瓦里習慣用明礬(硫酸鉀鋁)與食鹽(氯化鈉)來處理木材 (Tai 2017)。鋁離子的作用可能是與木材纖維形成配位鍵達成化學交聯。而氯化鈉的作用可能是在冬天乾冷的天氣維持濕度避免乾裂。事實上,用明礬與食鹽處理木材,都是古羅馬時代就知道的技術,而且帕拉塞爾蘇斯曾指出,將木材泡明礬,可以有如石頭般硬化保存的效果 (Waite 2005)

  我們注意到,第一位將阿拉伯文的煉金術書籍翻譯成拉丁文的歐洲學者,就是來自於克里蒙納的學者吉拉德(Gerard of Cremona)。在十二世紀他翻譯了阿拉伯名著《論明礬與鹽》(拉丁文De aluminibus et salibus;英文On Alums and Salts(Cremona, 1929),也因此史特拉底瓦里會使用明礬與食鹽來處理木材是有其歷史脈絡的,而耶穌瓜奈里的木材的含鋁量甚至更高。克里蒙納作為鍊金術知識的發源地,也一度擁有全歐洲最高的磚造鐘塔,其藥房行業的發達並不是意外。而阿瑪悌(Andrea Amati, c. 1505-1577)在克里蒙納發明了小提琴,成為史上第一位製琴大師,傳承到十八世紀,形成了高級訂製樂器產業聚落。因此,克里蒙納名琴不只是天才與巧合,更可視為化學與製琴兩個產業的合作結果。事實上,歌劇的發明人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不但出生於克里蒙納,業餘也喜歡研究鍊金術,還從威尼斯訂製玻璃實驗器皿(Monteverdi 1980)。由此可見,在克里蒙納,煉金術與音樂的結合並不奇特。 

  木材,是地球上蘊藏量最多的有機物質,也是儲存碳元素最重要的機制。木材是高度複雜的複合材料,一般生物難以消化其中的養分,其化學結構與分子排列仍有許多未知的謎題。後代製琴師一向以為史特拉底瓦里所使用的雲杉與楓木,只是自然風乾的木材。直到科學家進行了元素分析實驗(Nagyvary, 1978; Tai, 2017),才發現它們經過了多種礦物質的處理,形成了一種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是煉金術結合頂尖工藝與天才創作所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也讓我們重新地認識到古代化學技術的價值。就算我們利用多種現代化學的光譜與同步輻射技術,都無法明確了解史特拉底瓦里木材內部的原子分子排列情形。

  由以上的歷史回顧可知,16-18世紀的煉金術,超越了一般所想像的江湖術士與騙人的玄學。更精準地說,16-18世紀的鍊金術應該稱為現代早期(early modern period)的化學,鍊金術士應該稱為現代早期的化學家,代表性的人物包含牛頓。牛頓將鍊金的技術應用於精準的黃金定量分析,對於國際金融與貿易有重大貢獻。而學院以外的現代早期化學家,擅於經營藥房生意,是涉足製造、批發與零售的實業家。在克里蒙納的現代早期化學家,更協助了製琴大師創造出難以被超越的名琴,其中的材料秘密仍有待現代科學家來發掘。在紀念元素週期表150周年的今天,我們應該記得現代早期化學家的卓越貢獻,而不只是他們無法從鉛與銅之中提煉出黃金的失敗案例。

  其實古代的化學與人類的文明進展與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其中仍有等待我們去發掘的許多秘密。例如油畫的發明人揚··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他的油畫筆觸比起十六世紀以後的油畫都精細。這是因為他在乾性油之中添加了特殊的樹脂,造成流動性不一樣。他的配方在十六世紀失傳以後,就無法創造出類似的精細筆觸效果。至今我們既不瞭解其秘方也無法複製,利用現代質譜分析也一籌莫展,只能測出含有萜烯類化合物,無法知道樹脂的種類與調和方式。油畫發明的秘密,還有待未來的有志青年挺身而出,解開這個六百年前重大秘密。

  飲水思源。當我們慶祝門得列夫的元素週期表150周年,紀念現代化學在原子與元素學說上取得重大突破時,也不應該忘記,古代的化學家也曾經過數千年的積累,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突破,為人類的物質文明打下基礎。在古代化學領域中,甚至有一些超越現代科技的成就,值得我們去深思與探討。

n  參考資料

1.          Cremona, G. O., & Steele, R. (1929). Practical Chemistry in the Twelfth Century Rasis de aluminibus et salibus. Isis, 12(1), 10-46.

2.          Monteverdi, C. (1980). The Letters of Claudio Monteverd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Nagyvary, J. (1978). 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emical knowledge available to violin makers. Journal of he Violin Society of America, 4(3-4), 147-176.

4.          Nagyvary, J., Guillemette, R. N., & Spiegelman, C. H. (2009). Mineral preservatives in the wood of Stradivari and Guarneri. PloS one, 4(1), e4245.

5.          Newton, I. (1896). Sir Isaac Newton’s Mint Reports. Select Tracts and Documents Illustrative of English Monetary History, 1626-1730.

6.          Newman, E. G. V. (1975). The gold metallurgy of Isaac Newton. Gold Bulletin, 8(3), 90-95.

7.          Sutton, M. (2011). Doubts and paradoxes. Chemistry World, 8(4), 46-49.

8.          Tai, H. C. (2009). Stradivari’s Varnish: A review of scientific findings—Part II. Journal of the Violin Society of America, 22, 1-31.

9.          Tai, H. C., Li, G. C., Huang, S. J., Jhu, C. R., Chung, J. H., Wang, B. Y., … & Chan, J. C. C. (2017). Che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Stradivari’s maple and modern tonewo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1), 27-32.

10.      Waite, A. E. (2005). The Hermetic and Alchemical Writings of Paracelsus the Great. Kessinger Publishing.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同位素之簡介及應用 ∕廖文昌、連經憶

星期日 , 13,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同位素之簡介及應用 ∕廖文昌、連經憶〉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同位素之簡介及應用

廖文昌1、連經憶2*

1長庚科技大學謢理系

2國立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

2[email protected]

 

「化學」是研究物質變化的一門科學,追根究底,所有對人類有重要貢獻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所構成的,相同或不同原子間的結合,創造了成千上萬數不完的化合物,原子的組成十分單純,質子、中子、及電子,但因電子的數目及排列方式不同,造就了週期表上118種元素,這個數目不代表核種(nuclide)的數量僅有118種,核種是質子及中子的組合1,總數可達7000種,約有3000是已知的核種,包含常見且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同位素(isotope)。同位素是什麼?當提及同位素時很多人都會立即刻聯想到「放射性」,同位素真的都具有放射性嗎?答案是否定的,同位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質子數、但中子數不同的核種,換言之,同位素是相同的元素,只是原子的質量不同,例如大家較為熟悉的「」元素,包含了碳12 (12C)、碳13 (13C)、及碳14(14C)三種同位素(圖一),三者皆有6個質子,但中子的數目分別為67、及8個,其中只有14C具放射性,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12C13C不具放射性,被稱為穩定性同位素(Stable Isotope)

clip_image003

圖一、碳12 (12C)、碳13 (23C)、及碳14(14C)三種同位素示意圖。

 

一、同位素發現

        同位素出現的歷史要從具放射性物質說起,第一個被發現的同位素是具有放射性的。1896年貝克勒(Antoine Henri Becquerel)將鈾鹽放在用厚紙蓋住的照相底板上而發現了源自於238U的放射線1。在當時的年代,科學家還不了解其中的原委,就已經利用放射線的型式及能量來區分不同的物質,因而發現了許多的「放射性元素(Radioactive-element)」,也就是現在所知同位素的前身。雖然當時發現了許多同位素,如氡、釙、鉛等,但直到1913年,索迪(Frederick Soddy)終於了解「有些物質具有相同的性質,不同的原子量」2,同年12月索迪提出了「isotope(同位素)」這個名詞,這個名詞是源自於希臘字「iso」及「tope」,「iso」是相同的意思,「tope」是地方,同位素在週期表上是在相同的位置。

        1913年當湯姆森(Joseph John Thomson)在研究氖(Neon)時發現,同一種元素可能有二種不同質量的原子,20Ne22Ne。湯姆森使用放電管(Electric Discharge Tube)讓氖氣離子化,通過電場及磁場時,這些離子會受質量及速度影響偏離了原來的路徑,最後在照相底板形成抛物線,相同質量及電核的離子形成相同的抛物線,因此照相底板可以看出對應20Ne22Ne的二條亮帶(圖二),這是第一個發現穩定性同位素的例,但發現氖有二同位素的功勞最終給了湯姆森的助理阿斯頓(Francis Aston)。二人一同進行實驗,湯姆森並未聯想到索迪提出的同位素概念,將22Ne誤認為H2Ne,阿斯頓分析純度非常高的氣體,證實了20Ne22Ne的存在。雖然如此,湯姆森利用質量區分同位素的做法為日後分析穩定性同位素時所用的儀器質譜儀(Mass Spectrometer)立下了基礎,19171939年間,德姆斯(Arthur Jeffrey Dempster)及阿斯頓利用質量攝譜儀(Mass Spectrograph)發現了許多穩定的同位素。(表一)

 

clip_image005

圖二、湯姆森實驗結果照片(截取自維基百科)3,下方圈起來的地方可以看到對應20Ne22Ne之亮帶。 

表一、阿斯頓及德姆斯1917 ~ 1939間利用質量攝譜儀發現的穩定性同位素1

阿斯頓發現的同位素(1917 ~ 1939)

德姆斯發現的同位素(1919 ~ 1924)

1H, 16O, 23N, 39K; 24Mg, 25Mg, 26Mg;

40Ca, 44Ca, 64Zn, 66Zn, 68Zn, 70Zn

192Pt, 198Pt, 102Pd, 104Pd, 105Pd, 106Pd, 108Pd, 110Pd, 197Au, 235U, 130Ba, 132Ba

136Ce, 138Ce, 120Te, 148Nd, 180W, 152Gd, 154Gd, 158Dy, 158Dy, 160Dy, 162Er, 168Yb, 170Yb, 174Hf

20Ne, 22Ne, 12C, 35Cl, 37Cl, 14N, 36Ar, 40Ar, 78Kr, 80Kr, 82Kr, 83Kr, 84Kr, 86Kr, 202Hg, 204Hg, 10B, 11B, 19F, 28Si, 29Si, 31P, 32S, 75As, 79Br, 81Br, 127I, 129Xe, 131Xe, 132Xe, 134Xe, 136Xe, 6Li, 7Li, 41K, 85Rb, 87Rb, 133Cs, 58Ni, 60Ni, 116Sn, 117Sn, 118Sn, 119Sn, 120Sn, 122Sn, 124Sn, 128Xe, 130Xe, 56Fe, 27Al, 74Se, 76Se, 77Se, 78Se, 80Se, 82Se, 124Xe, 126Xe, 121Sb, 123Sb, 70Ge, 72Ge, 74Ge, 63Cu, 65Cu, 45Sc, 48Ti, 51V, 52Cr, 55Mn, 59Co, 69Ga, 71Ga, 89Y, 88Sr, 107Ag, 109Ag, 115In, 54Fe, 86Sr, 138Ba, 139La, 141Pr, 90Zr, 92Zr, 94Zr, 140Ce, 142Ce, 142Nd, 144Nd, 146Nd, 110Cd, 111Cd, 112Cd,113Cd, 114Cd, 116Cd, 126Te, 128Te, 130Te, 209Bi

 

二、同位素之性質

        同位素依是否具放射性分為二大類,其中穩定性同位素(Stable Isotope)約有300種,遠比放射性同位素少,原子序183的元素中,有21種元素只有一種核種,尚未發現其他同位素,其他元素是混合物,由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核種所構成,這些同位素的含量以豐度(Natural Abundance)表示,依元素種類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例如63Cu65Cu分別占69.1530.85%12C13C則分別占98.891.11%,週期表上記錄的原子量是考量每一同位素原子量及相對含量所得之結果,因同位素的含量不是定值,隨時間及環境變化而有些微的差異,所以元素的平均原子量也不會是定值。表二列出數種常用在考古、鑑識科學、生態環境、或地質水質分析的同位素及其豐度,其中氫、碳、氮、及氧是構成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其質量輕,因質量差異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大,也是應用性較廣的元素。

表二、考古、鑑識科學、生態環境、或地質水質分析中常用的穩定性同位素及其相對含量4

 

(Hydrogen)

(Carbon)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tronium)

豐度

(%)

1H(99.985)

12C(98.89)

14N(99.63)

16O(99.759)

32S(95.00)

84Sr(0.56)

2H(0.015)

13C(1.11)

15N(0.37)

17O(0.037)

33S(0.76)

86Sr(9.86)

 

 

 

18O(0.204)

34S(4.22)

87Sr(7.02)

 

 

 

 

36S(0.014)

88Sr(82.56)

 

        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化學鍵斷裂、生成涉電子的轉移,對同位素而言,電子數目及排列完全相同,因此同位素被認為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的物理性質,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質量,分離同位素時常用的擴散方法就是利用質量的差異。但同位素間物理、化學性質並非真的完全相同,原子質量差異造成物理、及化學性質間的些微差別,稱為「同位素效應(Isotope Effect)5,例如多中子會抑制化學反應,也會使化合物紅外線吸收或拉曼光譜的訊號改變,質量對物理、化學性質的影響在水等較輕的分子上更加明顯,表三是以水當例子,列出含同位素水分子間物理性質的差異。在鍵能方面,以氫氣為例,1H-1H1H-2H、及2H-2H三者的鍵能分別為436.0439.4、及443.5 kJ/mol,因2H-2H之鍵能較大,與其他二種氫分子相比較,化學鍵較強,較不易斷鍵,使產物同位素比值與起始物不同6

表三、H216OH217OH218O常見的物理性質5

物理性質

H216O

H217O

H218O

密度(Density at 20°C, g/cm3)

0.997

1.1051

1.1106

熔點(Melting point at 1 atm, °C)

0.00

3.81

0.28

沸點(Boiling point at 1 atm, °C)

100.00

101.42

100.14

蒸氣壓(Vapor pressure at 100 °C, Torr)

760.00

721.60

黏度(Viscosity at 20°C, centipoise)

1.002

1.247

1.056

 

        穩定性同位素的分析主要是靠質譜儀,早期科學家因此發現了許多同位素,近年來因質譜儀的精確性提高,科學家發現,不同來源或經由不同過程產生的同化學物質,其同位素比值會因同位素分化作用(Isotope Fractionation)產生微小的差異。同位素分化作用是指同位素在二物質或在不同相的相同物質間之分布,因此而有不同的同位素比值5同樣的化合物進行相同的化學反應,因原子質量、化學鍵鍵能間的差別,使反應速率不同,產物中同位素的組成也隨之變化正是這些同位素組成上的些微差異,使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在考古、生態環境、鑑識科學、地質、農業生產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46~8。化合物中同位素的比值差異不大,為了能精確地比較不同團隊所得到之結果,依國際規則,同位素比值以δ表示,如δ13Cδ2H等,以千分比(‰)為單位,其定義為:

clip_image007                                                 (1)

 

三、穩定性同位素分析之應用

        穩定性同位素分析的應用相當廣泛,包括古生物吃什麼、氣候變化、動物移棲、到現今農產品產地溯源等包羅萬象。我們無法回到遠古時代,也没有千里眼可以隨時監控農民在產地種植的狀況,「食」的安全是重要議題,時間再久、再細微的變化,穩定性同位素分析都能為大家一一解開迷團,以下以與民生相關或有趣的問題為例,說明其應用性。

1.          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在產品及農業上之應用

食品及農產品的產地來源除了與食品安全有關外,也與消費者的權益有密切的關係,以酒為例,酒的口感、風味、及價格有獨特性,與原料的種類、產地、製作過程息息相關,釀酒的主要作物又會因種植時的氣候、土壤、施用的肥料等而有所不同,如何確認原料的真實性(Authenticity)如只用單一的作物不摻雜其他成分追溯產品的來源是需要有可靠的分析方法,特定化合物之同位素分析(Compound-specific Isotope AnalysisCSIA)是一種可以用來溯源,解決上述問題的分析策略,搭配氣相層析同位素比值質譜(Gas Chromatograph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GC/C/IRMS),或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質譜(Elemental Analysis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EA-IRMS)二種技術,可以達到上述的目的。

CSIA測量樣品中原本就有的穩定性同位素比例,藉由分析一定數量樣品建立同位素比值的概況,確認可能污染物/化合物的來源、樣品分解的狀況等9,除了溯源外,在鑑識科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可以用來偵查環境污染物、追查違禁藥品的來源、產地及運送路徑等6。舉例來說,有機化合物是由碳、氫、氧、氮等元素所構成的,其13C/12C幾乎是定值,化合物在分解的過程中13C/12C產生系統性的變化,如果化學鍵有較重的原子,與由較輕原子所形成的同化學鍵相比,前者鍵能較高,鍵強較強,化學鍵不易斷裂,經過一段時間後,殘留在原樣品中化合物13C/12C比例增加。另一個例子,化合物中同位素的比值與起始物、製造過程、分解過程有關,如比較特定年分酒中乙醇δ2Hδ13C值,可以區分酒是來自奧地利或歐洲其他國家6

在台灣,穩定性同位素分析搭配主成分分析已用來辨識咖啡及大蒜的產地78。咖啡產地的鑑定主要是分析15N,海拔高度增加,植物中δ15N隨之下降,使用不同的氮肥,也會造成農作物中δ15N的差異。以哈柏法製造化學肥料時,氮源自於大氣,所以其δ15N值與大氣相近,約為0 ‰,有機肥多為動物的排泄物,新鮮時其中的NH3較易揮發,但14NH315NH3揮發的速率不同,使動物排泄物的δ15N值較高,約10~25 ‰,造成植物中δ15N值由高到低依序為施用有機肥者、不施肥者、及施用無機化學肥料。台灣種植咖啡時多用有機肥,所以δ15N值較高,古坑及瑞里特定年份的咖啡在種植時使用無機化學肥料,其δ15N值較低。在大蒜的產地辨方面,因地理位置、氣候、及土壤等因素使植物體同位素組成及微量元素有所差異,測定δ2Hδ18O值及銣、鍶等25種微量元素可以區分來自台灣、中國、越南、韓國、阿根廷等不同國家的大蒜。

2.          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學上之應用4

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可以用來判斷古人所吃的食物類別,碳及氮是考古學中研究古代人類時常用的二種元素,可以從骨頭殘骸及牙齒樣品中測量。骨骼中的膠原蛋白(Collagen)是第一種用來研究舊石器時代飲食(Paleo Diet)的組織,膠原蛋白與骨骼中的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Ca10(PO4)6(OH)2)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使少量的膠原蛋白可以殘留數千年而不被分解。除此之外,另一種存在於牙齒及骨骼中的「碳」,是以碳酸根的型式存在,碳酸根可以取代骨骼中羥磷灰石的磷酸根,提供了分析用的碳源。牙齒及骨骼中碳酸根的「碳」與膠原蛋白中的「碳」來自不同的食物源,膠原蛋白中含有必需胺基酸,必需胺基酸主要來自於食物中的蛋白質,因此膠原蛋白中的碳可用來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質;而生物體磷灰石中的碳,則代表整體食物組成,因血液中溶解的碳酸氫根源自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質及蛋白質,最終形成骨骼中的碳酸根。

為進行同位素分析,必需先從骨骼中萃取膠原蛋白,萃取時需將骨骼浸泡在鹽酸或EDTA溶液中去除鈣離子,再浸泡氫氧化鈉溶液中,除去其他的有機雜質,有時必需從膠原蛋白中將必需胺基酸分離出,才能正確地了解古人的飲食習慣,因而使用氣相層析同位素比值質譜分析技術2005Corr等人證明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分析膠原蛋白中的碳同位素,區別海洋蛋白質、乾燥地區以C4植物為主的飲食型態4

3.          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在鑑別毒品上之應用

藥物與毒物經常是一線之隔,麻醉藥品是很好的例子,正常使用,在醫療上可以舒緩病患的疼痛,非醫療目的而反覆使用,便成了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造成危害的毒品,一但成癮,斷戒困難,再加上利之所趨,毒品走私是世界各國主要的犯罪形態之一。2003年峰秀號事件(Pong Su Incident)是韓國貨船走私海洛英(Heroin)到澳洲的例子,這艘貨船當時被查獲了125公斤的海洛英。海洛英與嗎啡(Morphine)的結構相似(圖三),以醋酸酐當試劑將嗎啡乙醯化可以得到海洛英。從罌粟中萃取出的嗎啡會因植物生長環境不同,不同產地的嗎啡就有不同的13C組成,再加上醋酸酐試劑本身也含有13C同位素,最終因同位素分化效應,與嗎啡原料做比較,所得海洛英之13C/12C比值降低,δ13C為負值,這樣的結果可以用來追溯毒品的產地,甚至找出運送毒品的新途徑。

clip_image009

圖三、嗎啡與海洛英的化學結構。 

2006年分析由峰秀號所查獲的海洛英樣品時發現,所查獲的海洛英可能是當時尚未見過的新型態,由主要生物鹼的組成來看,與源自於東南亞的海洛英相似,但其他指標確不相同,緝毒單位因而認為該批海洛英可能來自於新的產地,或經由新的非法管道運送,因此進一步進行特定化合物之同位素分析,並與來源確定的海洛英樣品作比對。為確認這一批毒品的出處,除了從20包查獲的公斤級海洛英中取樣分析外,還分析了59個來自東南亞、37個來自亞洲西南部、104個來自南非、及21個來自墨西哥的樣品,最後確定該批海洛英並非源自於上述的地區,與目前查獲出處已知的海洛英樣品不同,產地不明。 

由上述的例子可知穩定性同位素分析的實際應用,探古溯今,查緝峰秀號毒品走私所得的分析結果雖然令人擔憂,但也看出穩定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性,隨著分析技術之發展,除了滿足人類對遠古時代的好奇心外,同位素不再是看不著、摸不到、只能收錄在教科書上的元素,而是真真實實與生活相關,可以使人更加安心的利器。

n  參考資料

1.          The Discovery of Isotopes. Michael Thoennessen, 2016,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ISBN 978-3-319-31763-2.

2.          R. Letolle& Ph. Olive, A short history of isotopes in hydr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UNESCO/IAHS/IWHS symposium held in Rome, December 2003.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_J._Thomson維基百科

4.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 2nd edition. Shelley R. Saunders, 2007, John Wiley & Sons.

5.          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8th edition.JochenHoefs, 2018, Springer Textbooks in Earth Sciences,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6.          Stable Isotope Forensics. 2nd edition. Woldram Meier-Augenstein, 2018, John Wiley & Sons Ltd.

7.          王裕文等。應用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判別台灣咖啡產區之研究。2010。科學農業,58(7,8,9)146-153

8.          劉滄棽。穩定同素在農業研究之應用。2017。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刋11020-25

9.          http://www.cpeo.org/techtree/ttdescript/csia.htm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現代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時空交會 / 楊水平

星期日 , 13,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現代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時空交會 / 楊水平〉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
現代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時空交會

楊水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email protected]

186936日,門得列夫向俄羅斯化學學會正式發表題為〝元素原子重量性質之間的依賴性〞的文章之後,化學開啟嶄新的一頁。回顧化學150年的進展,門得列夫的元素週期表對化學推進的貢獻非常甚大,對科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可謂一日千里。除了化學和科學之外,本文試圖描述現代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時空交會,包括版畫、繪畫、視覺藝術、音樂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這些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欲知詳情,請看下去。

n  門得列夫與元素週期表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得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1834-1907)是俄羅斯化學家和發明家。他創造一個有遠見的元素週期表(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用來糾正一些已經被發現元素的性質,並預測尚未被發現八元素的性質。[1] 圖一為門得列夫的肖像(Ilya Repin繪畫)和紀念門得列夫和週期表的雕刻(位於Bratislava, Slovakia)。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圖一:門得列夫的肖像(左);紀念門得列夫和週期表的雕刻(右)

(圖片來源:Dmitri Mendeleev, https://goo.gl/EVbA2B, Dmitri Mendeleev, https://goo.gl/yVnRuV.

1863年,已知的化學元素有56個,每年大約發現一個新元素。在門得列夫之前,其他科學家已經確定元素的週期性。John Newlands描述八度定律(Law of Octaves),1864年他指出根據相對原子量,元素的排序有週期性的運作,並於1865年出版。他的提議確定新元素的潛力,例如:鍺(germanium, Ge)。這個概念當時受到批評,直到1887年他的創見才得到化學家學會的認可。另一個提出週期表的人是Lothar Meyer,他在1864年發表一篇論文,描述按其化合物價數,可分類28個元素,但沒有預測新元素。[1]

1867年,門得列夫成為一名教師後撰寫當時權威的教科書:化學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stry(兩冊,1868-1870),因為他正在為他的課程準備一本教科書,這是他最重要的發現。當他試圖根據化學性質對元素進行分類時,他發現並假設他的週期表的模式(縱向三元素 × 橫向三元素);他宣稱他已經設想在夢中元素的完整安排。藉由他設想的模式進而添加其他元素,門得列夫開發他的週期表的擴展版本。在186936日,他向俄羅斯化學學會正式發表題為〝元素原子重量性質之間的依賴性〞的文章,該文章描述元素原子量與價數之間的關聯。這關聯性的發現,創建一個有系統的元素週期表,也發展出現今科學界皆知具有高預測性的元素週期表。圖二是門得列夫的1871年週期表。[1]

clip_image006

圖二:門得列夫的1871年週期表

(圖片來源:Dmitri Mendelee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mitri_Mendeleev.

n  藝術與藝術家

藝術(Arts)是指在人類社會和文化中發現有創造力的理論和表現。藝術的主要成分涵蓋:文學(literature)包括詩歌、散文及戲曲;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包括音樂、舞蹈及戲劇;而視覺藝術(visual arts)包括圖畫、繪畫、攝影、陶瓷、雕刻及建築。[2] 美國國會在國家基金會裡的藝術與人文法案中,藝術被定義為包含不限於音樂(器樂和聲樂)、舞蹈、戲劇、民間藝術、創意寫作、建築及其相關領域、繪畫、雕塑、攝影、平面和工藝、工業設計、服裝和時裝設計、電影、電視、廣播、電影、錄影、錄音,以及這些主要藝術形式的演示、表演、執行及展覽有關的藝術。[3]

藝術是創造視覺、聽覺或表演藝術品的人類活動,表達作者的想像力或技術和技能,以其美感或情感的力量為鑑賞。這些活動最普遍的形式包括藝術作品的製作、藝術的批評、藝術史的研究、以及藝術的審美傳播。[4]

藝術家是從事與藝術創作實踐或示範活動的人。日常言語和學術話語中的常見用法僅是視覺藝術中的實踐者。藝術家這個詞也用於定性意義上,一個創造性、創新性或擅長藝術實踐的人。大多數情況下,藝術家這個術語描述在美術或〝高級文化〞(high culture)背景下創作的人,包括繪畫、繪畫、雕塑、表演、舞蹈,寫作、電影製作、新媒體、攝影和音樂等活動。創造可能被認為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的想像力、才能或技巧。[5]

n  版畫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

此處介紹:() 2011年在美國費城的版畫展示() 2011年在澳大利亞的版畫展示。

一、  2011年在美國費城的版畫展示

2011年,美國費城化學遺產基金會(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in Philadelphia, CHF)舉辦的展覽是為了慶祝2011年國際化學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 IYC)的關鍵展覽之一,旨在吸引大眾對化學的重視和化學家幫助大眾理解元素世界。根據策展人Marjorie Gapp的說法,展覽背後的靈感是展示藝術家像科學家一樣如何幫助我們看到和理解元素世界。展覽主題之一元素事項(Elemental Matters):藝術家想像化學,於201124日在CHFClifford C. Hach畫廊開幕。[6] 元素週期表版畫的展示是元素事項的核心,也是展覽中最具活力的作品。這個計畫由Jennifer Schmitt策劃,來自美國29個州和7個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日本、蘇格蘭、美國)的97位藝術家展示元素週期表的118張版畫。這些版畫令人大開眼界,有效地把化學與日常生活、流行文化和社會聯繫起來。[7-8]

除了元素週期表版畫的現場展示外,也在網站上介紹,每個元素的圖畫都有一個超連結,點擊圖畫後可連結到該元素的性質和應用等簡述、藝術家對該版畫的創作構想、版畫藝術家的自我介紹。圖三是整個元素週期表版畫計畫的線上展示(開啟這網頁)。

clip_image008

圖三:整個元素週期表版畫計畫的線上展示(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The Periodic Table Printmaking Project,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

以下描述元素週期表版畫計畫118版畫之中的3個元素版畫鐵(Iron, 26Fe)、鐳(Radium, 88Ra)和鍆(Mendelevium, 101Md。在下面的描述中,「關於這元素」是化學家對該元素的說明,「關於這版畫」是版畫家對該元素創作的說明,而「關於這版畫家」是版畫家的自我介紹,後二者以第一人稱描述。

(一)鐵元素的版畫:鐵的原子序2626Fe),這版畫是Amy Arledge的創作[9],如圖四所示。

clip_image010

圖四:元素鐵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Iron by Amy Arledge,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26.html.

A.     關於這元素

鐵被認為是宇宙中第六豐富的元素,是在巨大質量恆星中碳燃燒的核融合最終行為而形成的產物。佔地球地殼大約5%,據信地球的核心主要由鐵鎳合金構成,佔整個地球質量的35%。因此,鐵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但是只佔地殼中第四豐富的元素。發現地殼中的大部分鐵與氧氣結合,作為氧化鐵礦物質如赤鐵礦和磁鐵礦。[9]

B.      關於這版畫

我(作者Amy Arledge)使用鐵(Fe 26)的元素週期表符號來製作鐵門的圖像。在這圖像中,Fe 26總共呈現四次。在左上角有一個Fe,數字2在右邊,數字62下面。底角是相同的倒置,右側是左側的反面。我藉由繪製其在銅板上並在鐵酸(ferric acid)溶液中蝕刻來創作這設計。然後我用凹銅版腐蝕制版法(aquatint)使圖像變暗,以獲得更黑的鐵色外觀。[9]

C.     關於這版畫家

我(作者Amy Arledge)對所有版畫領域感到興趣,主要關注的是銅版蝕刻。我的版畫主題包括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抽像圖像。[9]

(二)      鐳元素的版畫:鐳的原子序為8888Md這版畫是Gretchen Grove的創作[10],如圖五所示。

clip_image012

圖五:元素鐳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Radium by Gretchen Grove,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88.html.

A.     關於這元素

鐳(Ra 88)是一種在鈾礦石中以微量存在的極具放射性的鹼土金屬。它具有1602年的半衰期並衰變成氡氣。鐳發出淺藍色的發光顏色,燃燒出鮮紅色的光。它是瑪麗·居里(Marie Curie)於1898年發現的元素。[10]

B.      關於這版畫

對於一些與鐳相關的明顯圖像,雖然我(作者Gretchen Grove)可以使用(發光的刻度盤和時鐘指針,或瑪麗居里),但是我驚訝地發現鐳曾經用於牙膏和數百種其他消費者日常用品。這些顏色首先是藉由在樹脂玻璃(plexiglass)上進行單色印刷而製成的,雕刻的油氈關鍵塊最後用黑色印刷。這張照片的單色印刷方面經歷許多的變身,直到我想出我喜歡的顏色組合。[10]

C.     關於這版畫家

我(作者Gretchen Grove)在夏威夷大島上生活和工作。雖然我擁有藝術學位,但是我經營一家商店,因此我只有一點時間做自己的藝術工作。零售展示是我目前的藝術形式。我喜歡油氈印刷,我很高興有藉口讓自己回到做我自己喜歡的工作。[10]

(三)     鍆元素的版畫:鍆的原子序101101Md),這版畫是Natalia Moroz的創作[11],如圖六所示。

clip_image014

圖六:元素鍆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Mendelevium by Natalia Moroz,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101.html.

A.     關於元素

鍆(Md 101)是原子序101的化學元素,是錒系的放射性金屬。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1955年首次用氦離子轟擊鑀(einsteinium)。以德米特里 門得列夫(1834-1907)的姓名來命名,他是一位俄羅斯化學家,創建有系統的元素週期表。[11]

B.      關於這版畫

這個簡短的描述足以讓我(作者Natalia Moroz)想像穿著黃色放射性服裝的門得列夫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被轟炸並且看起來他很緊張的背景。讓兩位偉大的科學家製造一點樂趣而不會受到傷害。至少它是令人難忘的……這是一個多層的油氈浮雕印刷圖樣,用Daniel Smith油墨在白色的Rising Stonehenge紙上印刷。[11]

C.     關於這版畫家

在研究平面設計和插圖時,我(作者Natalia Moroz)遇到油氈浮雕版畫。起初,媒材在我看來非常簡單,甚至是沉悶沒有詭計,也沒有神秘感,但是很快地我完全接受這種技術。我發現誠實和坦率,油氈浮雕版畫沒有隱藏糟糕的繪畫、薄弱的構圖和缺乏內容的手段,因此藝術家必須在所有的方面都很出色。如果設計得很好,即使是簡單的黑白印刷也會非常強而有力。多個印版、縮小技術和漸變墨水使探索充滿刺激的浮雕版畫以提升其可能性。

二、  2011年在澳大利亞的版畫展示

2011年,有79位澳大利亞化學專業人士和38位塔斯馬尼亞(Tasmanian)版畫家合作,為澳大利亞皇家化學研究院(Royal Australian Chemical Institute, RACI)創建元素週期表。以版畫方式解釋112種元素中的每一元素的想像。這些創作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三個展覽會場中展示。[12] 圖七是澳大利亞的元素週期表版畫展示。這些版畫同時以線上互動式工具的形式呈現。點擊每個元素的圖示,可以查看各元素版畫的照片。

clip_image016

圖七:元素週期表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Periodic Table, https://www.raci.org.au/periodic-table-on-show.

以下描述澳大利亞皇家化學研究院創建的元素週期表118版畫之中的3個版畫碳(Carbon, 6C)、銦(Indium, 49In和鍆(Mendelevium, 101Md。在下面的描述中,「關於這元素」是元素贊助者對該元素的說明,而「關於這版畫」是版畫家對該元素創作的說明,後者以第一人稱描述。

(一)碳元素的版畫碳的原子序是66C),這版畫是Ron Moss的創作[13],如圖八所示。

clip_image018

圖八:元素碳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Carbon,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08.

A.     關於這元素

很多人認為碳(carbon)是最重要的元素,透過燃燒化石燃料、木材或煤炭來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或是這些行業對社會的經濟影響。碳元素的形態來自鑽石的閃耀、石墨的暗灰色光澤和富勒烯的足球形狀。富勒烯分子的發現,導致KrotoschinerSmalleyCurl獲得199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富勒烯的發現導致199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然而,碳最重要的作用是作為生命分子的骨幹,如DNA、酶和蛋白質,沒有它我們就不會存在。[13] (由元素贊助者Jason Smith提供)

B.      關於這版畫

這版畫印刷品具有木炭般的背景,以堅果作為中心主題。儘管我們透過污染和浪費地球資源而干預我們的生存,但是我(Ron Moss)希望展示生命的〝種子〞以及重建和生命的希望。這是一個數位印刷,用我自己的照片和掃描元素在Photoshop中彙集在一起,並使用各種技術和著色進行混合。[13] (作者Ron Moss

(二)     銦元素的版畫:的原子序是4949In),這凹版印刷品是Jo Sculthorp的創作[14-15],如圖九所示。

clip_image020

圖九:元素銦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Indium,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37.

A.     關於這元素

銦(Indium)為13族元素之一,存在於非常少的礦物中,例如:dzhalinditeIn(OH)3)和inditeFeIn2S4)。銦的最大資源是鋅礦床,鐵、銅、錫和鉛礦石的含量較少。地殼中銦的總體豐富度為0.25 ppm。根據目前的使用情況,到2020年,易於獲取的銦即將耗盡,除非採用提高生產效率和回收利用率。銦是一種相對柔軟,可塑性和無毒的金屬。銦的第一個應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高性能飛機發動機軸承的薄膜潤滑劑塗層。戰後,銦的電子應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值得注意的里程碑是銦在PNP電晶體(1950年代)中的應用,III/V半導體如磷化銦(LED和雷射二極管,1980年代)氧化銦錫和氧化銦的發展,作為電致發光板的透明導電玻璃塗層(智能手機、GMS路線圖、1990年代的PDRs),以及用於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硒化銅銦鎵(現今)。鮮為人知的應用包括在醫學成像中使用111In以及在核反應器控制棒中應用銦的高中子捕捉截面。[14] (由元素贊助者Marcus Cole提供)

B.      關於這版畫

我(Jo Sculthorp)的印刷品中的瓶子代表銦補充劑,其以液體或片劑形式供人食用。有關銦和人類健康的爭論很激烈。在某些圈子裡,銦被譽為奇蹟膳食補充劑,多項宣稱有益的治療效果。然而,科學文獻不支持這些推薦。[14-15] (作者Jo Sculthorp

(三)鍆元素的版畫鍆的原子序是101101Md),這版畫是Bianca Peters的創作[16],如圖十所示。

clip_image022

圖十:元素銦的版畫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Mendelevium,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50.

A.     關於這元素

鍆(Mendelevium)是一種合成元素,由於它太不穩定,因此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它。鍆在1955年由Albert Ghiorso(團隊領導者),Glenn SeaborgBernard HarveyGreg Choppin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首次合成。該元素的合成是藉由用氦離子轟擊鑀原子以產生放射性的鍆原子,鍆的發現只生產17個原子。最初的實驗產生256Md,半衰期約為78分鐘。自最初發現以來,已發現許多其他,最穩定的同位素(258Md)半衰期約為52天。該元素以俄羅斯科學家德米特里·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 1834-1907)的姓名來命名,門得列夫被認為是週期表之父,第一個組織元素(當時已知的元素)成為一個被認為週期表有分類系統的人。鍆是一種放射性稀土金屬,其半衰期非常短。目前,在科學研究只生產足夠量的元素來研究溶液中鍆的化學性質。[16] (由元素贊助者Freehills專利和商標代理人提供)

B.      關於這版畫

鍆是一種合成元素,符號為Md(以前為Mv),原子序數為101,在錒系中的金屬放射性超鈾元素,鍆通常藉由用α粒子轟擊鑀來合成。鍆以創建週期表的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的姓名來命名。門得列夫的週期系統是對所有化學元素進行分類的基本方法。[16] (作者Bianca Peters

n  繪畫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

此處介紹:() 2011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繪畫展示() 2015-2016年於美國化學會ChemClub的繪畫展示。

一、  2011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繪畫展示

為了慶祝國際化學年,Chem 13 News雜誌與滑鐵盧大學化學系和科學學院一起鼓勵世界各地的化學教育者和愛好者採用元素並以藝術方式解釋那個元素。該計畫創建一個週期表,作為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參與協作週期表計畫的教師和學生,來自加拿大所有省份和地區、美國20個州和14個國家的學生研究、創建和設計元素圖塊[17],如圖十一所示。

clip_image024

圖十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元素週期表(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Periodic Table Project, https://goo.gl/B7LyVP.

該計畫還舉辦行動應用程式、海報、新元素比賽和牆壁壁畫的活動。()行動應用程式: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化學學生設計令人驚嘆的藝術品。這些應用程式包括每一個圖塊背後的創作過程以及元素的基本原子屬性。下載AppleBlackberryAndroid設備的免費應用程式! ()週期表計畫海報:滑鐵盧大學對所有參與者、加拿大所有高中和Chem 13 News雜誌讀者發送免費的課堂大小的元素週期表海報(36” × 27”)。()新元素比賽:Chem 13 News雜誌舉辦一場新元素命名競賽,為四個新命名的元素設計圖塊,這些元素是:nihoniumNh)、moscoviumMc)、tennessineTs)和oganessonOg)。()牆壁壁畫:在20124月週期表計畫壁畫,滑鐵盧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安裝最後的週期表計畫的25英尺×18英尺牆壁壁畫。[17] 除了行動應用程式外,該計畫還提供週期表計畫的線上互動式版本,每個圖塊的說明包含有關創建圖塊者的創作過程以及與高中課程相關的科學數據的背景資訊[18],如圖十二所示。

clip_image026

圖十二:週期表計畫的線上互動式版本(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Periodic Table Project, https://goo.gl/yp4mtF.

以下描述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創建元素週期表118個圖塊之中的3個元素鐵(Iron, 26Fe)、硒(Selenium, 34Se和鍆(Mendelevium, 101Md

(一)     鐵元素的圖塊:鐵的原子序是2626Fe),這圖塊是Showall MoazzamLisa Nguyen的創作[19],如圖十三所示。

clip_image028

圖十三:元素鐵的圖塊(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Iron, https://goo.gl/r7bL4K.

鐵(Iron):鐵在古代就被使用過,它遍布在整個宇宙的不同地方。為了製作FeF,使用埃及花瓶和餐具,因為使用鐵的第一個證據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當時埃及人在〝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使用它製造工具和武器。鐵的顏色是銀灰色,見圖塊的背景展現。鐵在隕石中是天然狀態,是地球的核心和垂死恆星的核心。鐵礦石是岩石(棕紅色),從中提取元素鐵。最後,鐵離子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可以在我們吃的許多食物中找到鐵離子,如海鮮和豆類。這些陽離子存在於血紅蛋白中,血紅蛋白是人體生命所必需的紅細胞的組成部分。[19] (創作學生:Showall MoazzamLisa Nguyen,教師:Jason Pereira,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約克紀念大學學院)

(二)      硒元素的圖塊:硒的原子序是3434Se),這圖塊是Tina Yuan的創作[20],如圖十四所示。

clip_image030

圖十四:元素硒的圖塊(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Selenium, https://goo.gl/199fJC.

硒(Selenium):硒是由Jöns Jakob Berzelius1817年發現的,並以希臘語〝selene〞的意思命名為〝月亮〞。在他手中,Berzelius持有硒的三種同素異形體,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目前,全世界硒的最大用途是作為陶瓷中的顏料,硒也是去頭屑洗髮劑(畫在中央部位,月亮的中上方)中的活性成分,並且改善硫化橡膠例如冰球(畫在中下部位,月亮的左邊)的耐磨性。由於其光伏和光電導性質,硒用於太陽能電池板和光電池(畫在右邊,月亮的中上方)。硒也是一種微量營養素,每天在人體中需要小劑量,它作為補充劑可商購獲得(畫在左邊,月亮鼻子的左上方)。最後,硒的五種穩定的天然存在的同位素:74, 76, 77, 78, 80作為細節放置……你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嗎?[20](創作學生:Tina Yuan,教師:Jennifer Pitt,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多倫多大學)

(三)      鍆元素的圖塊:鍆的原子序101101Md),這圖塊是Amber Hunt創作[21],如圖十五所示。

clip_image032

圖十五:元素鍆的圖塊(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Mendelevium, https://goo.gl/UVgxpL

我(Amber Hunt)的圖塊代表是鍆(Mendelevium)。該元素的命名是為了紀念Dimitri Mendeleev,門得列夫因創建有系統且可預測的週期表而受到讚譽。鍆是一種合成元素,由持有他的照片的手勢來象徵合成之意。鍆是藉由用α粒子轟擊元素鑀而得到。這個過程的展現是藉由氦氣球代表—α粒子是氦原子核內部是愛因斯坦的圖像。[21] (原創藝術品作者:Amber Hunt,普韋布洛西部高中,普韋布洛西部,科羅拉多,美國)

二、  2015-2016年於美國化學會ChemClub

為了慶祝ACS ChemClub成立10週年,美國化學會要求這俱樂部創建莫耳週期表(Periodic Table of Moles)中的元素配備。以下是完整的海報,由美國化學會的60個高中化學俱樂部所創建。可惜沒有找到每個元素及其有關藝術設計的資訊。[22] 圖十六是美國化學會的莫耳週期表。

clip_image034

圖十六:美國化學會的摩爾週期表(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Updating the Periodic Table of Mo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eriodic Table, https://goo.gl/nZRGmE.

為了慶祝2019年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美國會學會即將規劃一張新的週期表海報。鼓勵每個ChemClub選擇一個元素,然後創建與元素相關以莫耳為主題的設計,例如:與元素發現、用途、歷史、屬性或文化身份的關聯。[23]

n  視覺藝術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

由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支持的合作計畫(1999-2012),以盡可能獨特和創新的方式探索和反思構成物質的元素的多樣性。元素週期表的解釋旨在對構成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材料的驚人多樣性進行新的和充滿活力的視覺評估,不僅是藉由渲染各個元素的圖像,而且藉由調查它們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24] 圖十七是由Murray Robertson製作視覺藝術元素週期表,基於化學家和科學作家John Emsley提供的科學數據,由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支持。

clip_image036

圖十七: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創建的視覺藝術元素週期表(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Visual Elements Periodic Table (1999-2012), http://www.rsc.org/periodic-table.

沒有化學教科書、教室、禮堂或研究實驗室,就不能完成元素週期表。從化學的早期開始,已經嘗試以揭示它們之間相似性的方式排列已知元素。然而,這需要1869年門得列夫的天才才能看到排列元素成圖案是不夠的;他意識到有一個自然的運作,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的分配位置。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元素週期表提供線上互動式版本,點擊元素超連結可提供化學數據和其他相關資訊,了解有關元素週期表及其驚人元素的更多資訊。圖十八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創建的視覺藝術元素週期表的互動式版本。[25]

clip_image038

圖十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創建的視覺藝術元素週期表的互動式版本(開啟這網頁

(圖片來源:Periodic Table, http://www.rsc.org/periodic-table.

這週期表還包括一些最近才發現或檢測到的超重元素的資訊。此外,這週期表透過簡單地點擊〝族〞(Groups)、〝區〞(Blocks)和〝週期〞(Periods)上的選項,提供清晰的分類和定義,有助於學生理解這些元素的定義並知道類似的屬性。[26]

在各元素的展現上,除了一張Murray Robertson製作的視覺圖像之外,還以表格呈現資訊包括發現日期、發現者、名稱由來和同素異形體、以及用途和屬性、歷史、原子數據、氧化態和同位素、供應風險、壓力和溫度數據進階、播客(Podcast)、影片、資源、參考。以下展現皇家化學學會創建的視覺藝術元素週期表視覺圖像中的2個元素銀(Silver, 47Ag[27]和鍆(Mendelevium, 101Md[28],如圖十九所示。

clip_image040 clip_image042

圖十九:元素銀(左,開啟這網頁)和元素鍆(右,開啟這網頁)的視覺藝術

(圖片來源:Silver, https://goo.gl/A1yMtY. Mendelevium, https://goo.gl/oxWHJV.

 

n  音樂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

此處介紹:() 1959年音樂家Tom Lehrer的創作《元素》、() 2013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 2017年黃捷創作的《元素週期表之歌》。

一、  1959年音樂家Tom Lehrer的創作《元素》

《元素》(The Elements)是由音樂幽默家和講師Tom Lehrer創作的一首歌,其中敘述在撰寫此歌曲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的名稱,最高的原子序為102nobelium)。這首歌創作於1959年。[29] 圖二十是Tom Lehrer1957年現場獻唱他的《元素》歌曲創作。

clip_image044 clip_image046

圖二十:Tom Lehrer(左)在1957年現場獻唱(右)他的《元素》歌曲創作(開啟這網頁

(影片和圖片來源:Tom Lehrer – The Elements – LIVE FILM From Copenhagen in 1967, https://youtu.be/AcS3NOQnsQM.

在《元素》的歌詞中,由於元素的順序符合歌曲的需要包括很多押韻,因此很少或沒有與週期表元素順序的關係。Lehrer是一名哈佛數學講師,因為〝哈佛〞和〝發現〞的最終押韻以波士頓口音的模仿方式傳遞一種非傲慢的方式所以這兩個詞押韻。Lehrer通常不會說那種口音。Lehrer在唱這首歌的同時彈著鋼琴(歌詞見附錄一)[30-31]

二、  2013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

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由Mitchell Moffit撰寫、導演、製作、編輯和演唱,歌曲基於奧芬巴赫的〝Can-Can〞音樂。這首歌的歌詞,在YouTube播放的字幕有30種語言,包括簡體中文,可惜沒有繁體中文。[32] 圖二十一是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

clip_image048

圖二十一:週期表之歌的中的圖畫(開啟這網頁

(影片和圖片來源:The Periodic Table Song (2018 Update!), https://youtu.be/rz4Dd1I_fX0.

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的英文及其中文翻譯歌詞(見附錄二)[33],歌詞中元素的順序是依照原子序,因此沒有押韻味,歌詞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的連結。

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的影片中,每個元素都製作一張與該元素有密切關係的圖畫,如圖二十二所示。

clip_image050 clip_image052

圖二十二:週期表之歌中的鈣(Ca)和鍆(Md)的圖畫(開啟這網頁

(影片和圖片來源:The Periodic Table Song (2018 UPDATE!), https://youtu.be/rz4Dd1I_fX0.

三、  2017年黃捷創作的《元素週期表之歌》

臺灣也有《元素週期表之歌》[34],由臺北市立中正國中的理化教師黃捷作詞、作曲和演唱。黃捷曾參加華人星光大道,為了讓學生快樂在學習,上課變得更有趣,譜曲編寫深情版《元素週期表之歌》,勉勵每位同學都能考一百分。他最近將這首《元素週期表之歌》錄音拍成MV,自己譜曲並錄成CD的故事。圖二十二為黃捷創作的《元素週期表之歌》。

clip_image054

圖二十二:黃捷的元素週期表之歌開啟這網頁

(影片和圖片來源:黃捷【元素週期表之歌】Official MV, https://youtu.be/SvvmRK7vFf8.

黃捷創作的《元素週期表之歌》的歌詞內的元素順序以《族》和《週期》為順序,具有元素性質的系統性和預測性(見附錄三)[35]

n  結語與建議

1863年已知的化學元素有56個,至今2019年發現的化學元素有118個,每年大約發現一個新元素。科學的進展神速,門得列夫在150年前創立的元素週期表實在功不可沒。現代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時空交會,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本文統整性地介紹:()版畫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繪畫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視覺藝術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以及()音樂與元素週期表的相遇。經過資料的整理,藝術家在化學元素的展現方面,善於運用美感的感性的活潑的且想像的表達;而化學家在這方面,善於運用真實的理性的拘謹的且證據的陳述,其實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很大。然而,化學家和藝術家的交會是自然的趨勢,還是非自然現象?這似乎可以利用化學反應的自發性與否來說明,自發性的化學反應之趨動力是趨向最大的亂度(增加熵,比喻為藝術家的創作)和最低的能量(降低焓,比喻為化學家的表達)以降低自由能。因此,藝術家與門得列夫的交會似乎是自然的趨勢。基於此,期待臺灣的化學家與藝術家積極交流,迸出燦爛的火花。

2019年為聯合國制訂的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臺灣化學會與化學教育界大力地推動並展開相關的慶祝活動如在本刊物建立〈IYPT 2019〉專欄〈元素方塊〉展示和在維基百科上開設〈化學同學會〉。就世界先進國家的作法觀之,美國的元素週期表版畫展示美國化學會ChemClub的繪畫展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視覺藝術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繪畫展示以及澳大利亞的版畫展示。建議:我國應該仿效這些先進國家的作法,積極地推動藝術結合到元素週期表的展示,讓教師和學生體會藝術與化學的美妙。

n  參考資料

1.        Dmitri Mendeleev, https://goo.gl/yVnRuV.

2.        The ar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arts.

3.        Definition of “the Arts”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http://goo.gl/ZYJeKK.

4.        Ar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

5.        Artis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ist.

6.        New Exhibit Kicks off the U.S. Celebration of IYC 2011, by Chris Brouwer and Madeline Schaefer, https://goo.gl/93nbDn.

7.        Elemental Matters, by Christy Schneider, https://goo.gl/Ersfuz.

8.        The Periodic Table Printmaking Project,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

9.        Iron by Amy Arledge,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26.html.

10.    Radium by Gretchen Grove,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88.html.

11.    Mendelevium by Natalia Moroz, http://periodictableprints.com/table/101.html.

12.    The Artists’ Periodic Table, https://goo.gl/auVDx4.

13.    Carbon,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08.

14.    Indium,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37.

15.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by 38 Tasmanian Printmakers, https://goo.gl/9J21di.

16.    Mendelevium, https://www.raci.org.au/document/item/450.

17.    Periodic Table Project, https://goo.gl/B7LyVP.

18.    Periodic Table Project, https://goo.gl/yp4mtF.

19.    Iron, https://goo.gl/u3qGms.

20.    Selenium, https://goo.gl/199fJC.

21.    Mendelevium, https://goo.gl/UVgxpL

22.    Periodic Table of Moles, https://goo.gl/nDYRZU.

23.    Updating the Periodic Table of Moles for the IYPT, https://goo.gl/nZRGmE.

24.    Murrray Robertson, http://www.certainerrors.co.uk/pages/site/art_science.html.

25.    Visual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https://goo.gl/y5D4HT.

26.    Sherlock and Dr Watson back the RSC’s Visual Elements campaign, https://goo.gl/c3ij8g.

27.    Silver, https://goo.gl/A1yMtY.

28.    Mendelevium, https://goo.gl/oxWHJV.

29.    The Elements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lements_(song).

30.    Tom Lehrer CHEMISTRY element song, https://youtu.be/DYW50F42ss8.

31.    The Elements Song by Tom Lehrer, https://goo.gl/Q5RPP2.

32.    The Periodic Table Song (2018 Update!), https://youtu.be/rz4Dd1I_fX0.

33.    The New Periodic Table Song, https://goo.gl/yYbNQp.

34.    黃捷【元素週期表之歌】Official MV, https://youtu.be/SvvmRK7vFf8

35.    元素週期表之歌,https://mojim.com/twy189676x1x1.htm

n  附錄

附錄一:音樂家Tom Lehrer的創作《元素》歌詞

There’s Antimony, Arsenic, Aluminum, Selenium, and Hydrogen and Oxygen and Nitrogen and Rhenium and Nickel, Neodymium, Neptunium, Germanium, and Iron, Americium, Ruthenium, Uranium,

Europium, Zirconium, Lutetium, Vanadium and Lanthanum and Osmium and Astatine and Radium and Gold, Protactinium and Indium and Gallium (inhale) And Iodine and Thorium and Thulium and Thallium.

There’s Yttrium, Ytterbium, Actinium, Rubidium and Boron, Gadolinium, Niobium, Iridium and Strontium and Silicon and Silver and Samarium, and Bismuth, Bromine, Lithium, Beryllium and Barium.

There’s Holmium and Helium and Hafnium and Erbium and Phosphorous and Francium and Fluorine and Terbium and Manganese and Mercury, Molybdinum, Magnesium, Dysprosium and Scandium and Cerium and Cesium

And Lead, Praseodymium, and Platinum, Plutonium, Paladium, Promethium, Potassium, Polonium, and Tantalum, Technetium, Titanium, Tellurium, (inhale) And Cadmium and Calcium and Chromium and Curium.

There’s Sulfur, Californium and Fermium, Berkelium And also Mendelevium, Einsteinium, Nobelium and Argon, Krypton, Neon, Radon, Xenon, Zinc and Rhodium and Chlorine, Carbon, Cobalt, Copper, Tungsten, Tin and Sodium.

附錄二:AsapSCIENCE創建的週期表之歌》歌詞

There’s Hydrogen and Helium  有氫和氦

Then Lithium, Beryllium  然後是鋰、鈹

Boron, Carbon everywhere  硼、碳無處不在

Nitrogen all through the air  氮氣全部散佈在空氣中

 

With Oxygen so you can breathe  使用氧氣,你可以呼吸

And Fluorine for your pretty teeth  和氟為了你的漂亮牙齒

Neon to light up the signs  霓虹燈照亮招牌

Sodium for salty times  鈉為了鹹的時候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on, Phosphorus  鎂、鋁、矽、磷

Then Sulfur, Chlorine, and Argon  然後是硫、氯和氬

Potassium and Calcium So You’ll Grow Strong  鉀和鈣使你變得強壯

Scandium, Titanium, Vanadium and  鈧、鈦、釩和

Chromium and Manganese  鉻和錳

 

This is the Periodic Table  這是週期表

Noble Gas is stable  鈍氣是穩定的

Halogens and Alkali react aggressively  鹵素和鹼反應激烈

Each period we’ll see new outer shells  各個週期我們都會看到新的外殼

While electrons are  雖然電子是

Added moving to the right  添加向右移動

 

Iron is the 26 then Cobalt  鐵是26然後鈷

Nickel coins you get  你得到的鎳幣

Copper, Zinc, and Gallium  銅、鋅和鎵

Germanium and Arsenic  鍺和砷

 

Selenium and Bromine film  硒和溴膜

While Krypton helps light up your room  氪幫助照亮你的房間

Rubidium and Strontium  銣和鍶

Then Yttrium, Zirconium  然後是釔、鋯

 

Niobium, Molybdenum, Technetium  鈮、鉬、鍀

Ruthenium, Rhodium, Palladium  釕、銠、鈀

Silver-Ware then Cadmium and Indium  銀器然後是鎘和銦

 

Tin-cans, Antimony then Tellurium and  錫罐、銻然後碲和

Iodine and Xenon and then Caesium and  碘和氙,然後銫和

Barium is 56, and this  鋇是56,以及這

Is where the table splits  是週期表分裂的地方

Where lanthanides have just begun  鑭系元素剛剛開始的地方

Lanthanum, Cerium and Praseodymium  鑭、鈰和鐠

 

Neodymium’s next to  釹的旁邊是

Promethium then 62  鉕然後62

Samarium, Europium  釤、銪

Gadolinium, and Terbium  釓和铽

Dysprosium, Holmium, Erbium  鏑、钬、鉺

Thulium, Ytterbium, Lutetium  銩、鐿,鎦

 

Hafnium, Tantalum, Tungsten  鉿、鉭、鎢

Then we’re on to  然後我們繼續

Rhenium, Osmium, and Iridium  錸、鋨和銥

Platinum, Gold to make  鉑、黃金使

You rich ’till you grow old  你很富有,直到你變老

Mercury to tell you  汞告訴你

When it’s really cold  什麼時候真的很冷

 

Thallium and Lead then  鉈和鉛然後是

Bismuth for your tummy  鉍為你的肚子

Polonium, Astatine would not be yummy  釙、砈不會是美味的

Radon, Francium will last a little time  氡、鍅將持續一段時間

Radium then Actinides at 89  鐳然後錒系元素在89

 

This is the Periodic Table  這是週期表

Noble Gas is stable  鈍氣是穩定的

Halogens and Alkali react aggressively  鹵素和鹼反應激烈

Each period we’ll see new outer shells  每個時期我們都會看到新的外殼

While electrons are  雖然電子是

Added moving to the right  添加向右移動

 

Actinium, Thorium, Protactinium  錒、釷、鏷

Uranium, Neptunium, Plutonium  鈾、錼、鈽

Americium, Curium  鋂、鋦

Berkelium, Californium  鉳、鉲

Einsteinium, Fermium, Mendelevium, Nobelium  鑀、鐨、鍆、鍩

Lawrencium, Rutherfordium  鐒、鑪

Dubnium, Seaborgium 

Bohrium, Hassium then 

Meinerium, Darmstadtium  䥑、鐽

Roentgenium, Copernicium  錀、鎶

 

Ununtrium  Nihonium  鉨)

Flerovium 

Ununpentium  (已命名為Moscovium  鏌)

Livermorium 

Ununseptium  (已命名為Tennessine  clip_image056

Ununoctium  (已命名為Oganesson  clip_image058

And then we’re done!!  然後我們完成了!!

附錄三:黃捷創作的《元素週期表之歌》歌詞

1A 氫鋰鈉鉀銣銫鍅  2A 鈹鎂鈣鍶鋇鐳

鈧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鋅 3B回到2B  不是2B鉛筆

 

氫鋰鈉鉀銣銫鍅  2A 鈹鎂鈣鍶鋇鐳

鈧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鋅 3B回到2B

 

3A是硼鋁鎵銦釶  4A是碳矽鍺錫鉛  5A 氮磷砷銻鉍

6A是氧硫硒碲釙  7A 氟氯溴碘砈  8A是氦氖氬氪氙氡

 

硼鋁鎵銦釶  4A是碳矽鍺錫鉛  5A 氮磷砷銻鉍

6A是氧硫硒碲釙  7A 氟氯溴碘砈  8A是氦氖氬氪氙氡

 

1A 氫鋰鈉鉀銣銫鍅  2A 鈹鎂鈣鍶鋇鐳

鈧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鋅 3B回到2B  不是2B鉛筆

 

氫鋰鈉鉀銣銫鍅  2A 鈹鎂鈣鍶鋇鐳

鈧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鋅 3B回到2B

 

3A是硼鋁鎵銦釶  4A是碳矽鍺錫鉛  5A 氮磷砷銻鉍

6A是氧硫硒碲釙  7A 氟氯溴碘砈  8A 氦氖氬氪氙氡

 

硼鋁鎵銦釶  4A是碳矽鍺錫鉛  5A 氮磷砷銻鉍

6A是氧硫硒碲釙  7A 氟氯溴碘砈  8A是氦氖氬氪氙氡

等你們會唱這首歌  一定會考100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化學學習與元素週期表 / 周金城

星期日 , 13,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化學學習與元素週期表 / 周金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化學學習與元素週期表

 

周金城

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email protected]


n   前言

元素週期表一直是化學學習的核心內容之一,它呈現了一種自然界化學反應的規律性模型。本文的目的在分析化學教育相關文獻中有關週期表相關文獻之內容分析與整理,了解化學教育工作者以何種角度來研究週期表。元素週期表的內容背誦記憶是必須的,但是教師可以透過更多有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學習週期表(Franco-Mariscal, 2014)

 

n   元素週期表教學的相關研究簡介(或評介)

為了瞭解元素週期表的相關教學設計與研究,作者利用臺灣大學的web of science資料庫,透過關鍵字” periodic table”進行檢索,再將和元素週期表有關的教學活動簡單整理如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進一步進行文章閱讀。

最常見的是使用桌牌遊戲的方式設計週期表學習活動(Bayir, 2014; Franco-Mariscal, Oliva-Martinez, Blanco-Lopez, & Espana-Ramos, 2016; Franco-Mariscal, Oliva-Martinez, & Gil, 2015; Kavak, 2012; Marti-Centelles & Rubio-Magnieto, 2014; Moreno, Hincapie, & Alzate, 2014)。將化學反應拍攝呈線上影片,讓學生學習週期表中的元素反應(Moore, 2009);使用故事情境的方式,來教導九年級學生周期表(Demircioglu, Demircioglu, & Calik, 2009);設計可使用QR-code的撲克牌,使用行動裝置來學習週期表(Bonifacio, 2012)

也有使用電腦設計探索式解謎遊戲,幫助大學生來學習週期表的概念(Larson, Long, & Briggs, 2012);讓小學生透過動手製作模型的方式,來學習元素的週期性(Selco, Bruno, & Chan, 2013)。針對高中生設計填字遊戲,進行學習週期表的活動(Joag, 2014);使用樂高積木堆疊來教導週期表的概念(Melaku, Schreck, Griffin, & Dabke, 2016)

還有使用桌球設計網格打擊比賽遊戲活動方式,讓大學生透過團隊競賽活動,經由兩個小時的課程,幫助學生學習週期表(Lee et al., 2016)。此外,也有專為盲人設計語音與點字的週期表學習活動(Fantin, Sutton, Daumann, & Fischer, 2016)。使用多種螺旋形式的週期表,並以不同圖表的表徵方式來呈現週期表概念(Imyanitov, 2016);透過將常見週期表的重新結構繪製方式,來逐步教導週期表結構(Kurushkin, 2017);。設計讓每一位學生自己當作是一種元素的50分鐘互相介紹學習活動,來幫助高中與大學生學習週期表概念(Hoffman & Hennessy, 2018)

Lehman, Koran, and Koran (1984)針對160名高中生分成八個實驗組進行比較,設計不同周期表與教學方式的交叉比較,低能力的學生適合使用傳統周期表,而高能力的學生適合使用修改後可視覺化資訊豐富的周期表。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元素週期表的教學活動也呈現出多元的方式。

 

n   元素週期表的不同研究

Izci, Barrow, and Thornhill (2013)分析不同網站上的10個週期表數據精準性,研究發現若想要獲得元素中的原始數據,網路可能不是最佳的選擇。Lemes and Dal Pino (2011)試圖利用人工智慧的設計將元素自動進行分類,產生自我組織圖(self-organized map),可以產生鹵素、鹼金屬和過渡金屬與元素週期表,但仍無法到達門德列夫的複雜程度。

 

n   不同時代的元素概念是不同的

Ghibaudi, Regis, and Roletto (2013)元素的概念發展可以分成四個時期,:古代元素概念、18世紀的元素概念、19世紀的元素概念與20世紀元素概念,以下將分別簡要介紹此文章內容,詳細內容讀者可以詳細閱讀此文章內容。

早期的元素概念:可以追朔到西元前四世紀亞里斯多德所談的組成物質的四元素:土、水、火、氣與四種可觀察的性質:冷、熱、乾、濕。當時所談的元素,是以觀察者自身所能感受的角度來談論的,元素是一種形而上且抽象的觀點。

18世紀的元素概念:由拉瓦錫以嚴格的實驗角度來檢視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四元素說,認為元素是有具體的物體,具有真實與明確的特性。他並認為元素是可以由物質中分離出來,且不可再被進一步分離。

19世紀的元素概念:在門得列夫提出週期表的時候,現代原子模型尚未被提出,因此物質中的元素在組合時,元素仍是保持其本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仍保有元素的本質,此本質可以由原子量的測定來加以確認。

20世紀的元素概念: Friedrich Adolf Paneth18871958)根據拉瓦錫所提出元素就是簡單物質的概念,以及門德列夫指出元素可以構成簡單物質與化合物,但他質疑化合物中沒有其構成元素的化學性質,因此他透過放射性化學的研究結果提出了基本物質(basic substance)與簡單物質(simple substance)的概念。基本物質就是如同門德列夫所指出的元素的原子量概念,也就是原子序。基本物質具有簡單物質的不同特性,能讓簡單物質和化合物所表現出的多樣化的性質。後續的科學家持續的逐步拓展元素的概念。

現代的元素概念:根據IUPAC所定義元素概念如下:1.原子核中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原子就是同一種原子。2.所謂純化學物質是指由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都相同的原子組成;有時這個概念被稱為基本物質,不同於1中定義的化學元素,但大多數化學元素的術語是使用這兩個概念。

在科學史上的文章閱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不同時代的”element”都稱為元素這一詞,但不同時代下的元素內涵卻是不同的,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n   指的是元素還是簡單物質

由於在語言的使用上,並未仔細區分所指的是元素還是簡單物質的概念,因此常會造成學生學習上的誤解。例如提到碳是指元素,還是簡單物質的煤、石墨或鑽石。元素與簡單物質是兩種不同層次的概念,但由於化學課本中未特別分開指稱,所以在學習上會常有混用的情況,可用以下表格說明,化學教師在教學時,或許可以使用鈉物質、鈉原子、鈉離子與鈉元素來區分物質階層、與形式階層。

 

表一 區辨物質階層與形式階層能幫助分辨簡單物質、原子與元素的概念(引自Ghibaudi, Regis et al. ,2013)

物質階層(physical level)

 

巨觀次階層

Macroscopic Sublevel

微觀次階層

Microscopic Sublevel

形式階層(Formal Level)

簡單物質(單一元素)

原子、離子

元素

化合物(多種元素)

原子、離子

元素

 

n   結語

元素週期表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核心概念,由於週期表具有結構性與預測性,所以在化學學習上很重要。如何讓學生記得元素週期表,是化學教師在教學上的一大挑戰。隨著科技融入教學與化學教育研究的發展,可以用來設計教學的媒材越來越多,希望化學教師可以多交流,將自己在化學教學上的發現,透過網路平台交流提供給大家使用。

 

n   參考文獻

Bayir, E. (2014). Developing and Playing Chemistry Games To Learn about Elements, Compounds, and the Periodic Table: Elemental Periodica, Compoundica, and Groupica.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4), 531-535. doi: 10.1021/ed4002249

Bonifacio, V. D. B. (2012). QR-Coded Audio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A Mobile-Learning Tool.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9(4), 552-554. doi: 10.1021/ed200541e

Demircioglu, H., Demircioglu, G., & Calik, M. (2009).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torylines embedded within a context-based approach: the case for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10(3), 241-249. doi: Doi 10.1039/B914505m

Fantin, D., Sutton, M., Daumann, L. J., & Fischer, K. F. (2016). Evaluation of Existing and New Periodic Tables of the Elements for the Chemistry Education of Blind Stud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3(6), 1039-1048. doi: 10.1021/acs.jchemed.5b00636

Franco-Mariscal, A. J. (2014). How Can We Teach the Chemical Elements to Make the Memorization Task More Enjoyabl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19(2), 185-188. doi: 10.1007/s10699-014-9355-1

Franco-Mariscal, A. J., Oliva-Martinez, J. M., Blanco-Lopez, A., & Espana-Ramos, E. (2016). A Game-Based Approach To Learning the Idea of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Periodic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3(7), 1173-1190. doi: 10.1021/acs.jchemed.5b00846

Franco-Mariscal, A. J., Oliva-Martinez, J. M., & Gil, M. L. A. (2015).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Use of Educational Games as a Tool for Teaching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2(2), 278-285. doi: 10.1021/ed4003578

Ghibaudi, E., Regis, A., & Roletto, E. (2013). What Do Chemists Mean When They Talk about Elem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0(12), 1626-1631. doi: 10.1021/ed3004275

Hoffman, A., & Hennessy, M. (2018). The People Periodic Table: A Framework for Engaging Introductory Chemistry Stud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5(2), 281-285. doi: 10.1021/acs.jchemed.7b00226

Imyanitov, N. S. (2016). Spiral as the fundamental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riodic Law. Blocks of elements as the autonomic parts of the Periodic System.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18(2), 153-173. doi: 10.1007/s10698-015-9246-8

Izci, K., Barrow, L. H., & Thornhill, E. (2013). Online Periodic Table: A Cautionary Not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2(4), 402-417. doi: 10.1007/s10956-012-9402-z

Joag, S. D. (2014). An Effective Method of Introducing the Periodic Table as a Crossword Puzzle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6), 864-867. doi: 10.1021/ed400091w

Kavak, N. (2012). ChemPoker.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9(4), 522-523. doi: 10.1021/ed1007876

Kurushkin, M. (2017). Building the Periodic Table Based on the Atomic Structur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4(7), 976-979. doi: 10.1021/acs.jchemed.7b00242

Larson, K. G., Long, G. R., & Briggs, M. W. (2012). Periodic Properties and Inquiry: Student Mental Models Observed during a Periodic Table Puzzle Activit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9(12), 1491-1498. doi: 10.1021/ed200625e

Lee, C. H., Zhu, J. F., Lin, T. L., Ni, C. W., Hong, C. P., Huang, P. H., . . . Ho, M. L. (2016). Using a Table Tennis Game, “Elemental Knock-Out”, To Increase Students’ Familiarity with Chemical Elements, Symbols, and Atomic Number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3(10), 1744-1748. doi: 10.1021/acs.jchemed.6b00341

Lehman, J. R., Koran, J. J., & Koran, M. L. (1984). Interaction of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with Learning from 3 Models of the Periodic Tab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1(9), 885-893. doi: DOI 10.1002/tea.3660210904

Lemes, M. R., & Dal Pino, A. (2011).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8(11), 1511-1514. doi: 10.1021/ed100779v

Marti-Centelles, V., & Rubio-Magnieto, J. (2014). ChemMend: A Card Game To Introduce and Explore the Periodic Table while Engaging Students’ Interest.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6), 868-871. doi: 10.1021/ed300733w

Melaku, S., Schreck, J. O., Griffin, K., & Dabke, R. B. (2016). Interlocking Toy Building Blocks as Hands-On Learning Modules for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Chemistry Studen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3(6), 1049-1055. doi: 10.1021/acs.jchemed.5b00252

Moore, J. W. (2009). Seeing Is Believing: Learning from Periodic Table Live! Video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6(10), 1147-1148. doi: Doi 10.1021/Ed086p1147

Moreno, L. F., Hincapie, G., & Alzate, M. V. (2014). Cheminoes: A Didactic Game To Learn Chem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lence, Atomic Number, and Symbol.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6), 872-875. doi: 10.1021/ed4008183

Selco, J., Bruno, M., & Chan, S. (2013). Discovering Periodicity: Hands-On, Minds-On Organization of the Periodic Table by Visualizing the Unseen.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0(8), 995-1002. doi: 10.1021/ed300623b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讓藝術腦撈過界~跨腦學週期表 ∕吉佛慈

星期六 , 12,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讓藝術腦撈過界~跨腦學週期表 ∕吉佛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讓藝術腦撈過界跨腦學週期表

吉佛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n  前言

中學生對化學的愛恨情仇,往往起因於要記誦的內容太多,造成認知負荷過重。所謂聽了就忘記,看了知道一點點,做了才完全了解」,雖強調做中學的重要性,卻也不全然正確。因著學習者的學習類型不同,有的人聽了就完全了解,也有的人看了就完全了解。

掌管人類邏輯思維的左腦(認知腦),對化學知識與技能層面的學習承擔著重要責任而主管藝術與創造的右腦(藝術腦),則對圖像與音樂等情意層面的學習與陶冶扮演著重要地位。教得愈久,身為老師的我就愈想在教學中尋找樂趣,尋求改變,替化學難以背誦的污名坂回一成,也替化學課室氣氛增添一點非化學的藝術元素,可能是一段故事情節一抹圖像色彩,或是一節律動音樂,以嘗試跨腦教與學的可能性。

以下將分享有關週期表及沉澱表教學中涉及藝術腦層面的教學活動,介紹一本內容豐富精采的週期表課外書,以及分享學生對週期表元素的創意表現。

n  週期表十六變

對學生而言,週期表(Periodic Table)顧名思義應是一種具有某種規律性的表格。但是多數學生與週期表的第一次接觸卻是在不明白任何規律性之下,單單藉由多次複誦強記下來,就像小時候背誦三字經與千字文一樣。

曾經在澳洲雪梨大學的化學系館佈告欄中,看到一張佈滿著16個週期表的海報(圖一),乍看之下就像是一隻隻變形蟲,吸引我駐足停留。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將之取名為週期表十六變。此16張週期表代表著元素的16種性質,包含原子半徑共價半徑固體密度莫耳體積宇宙大氣含量地殼含量導電性導熱性第一游離能電負度電子親和力沸點熔點汽化熱熔化熱液態溫度範圍等。以代表地殼含量的性質為例,週期表圖片就像是一隻爬行於地面上的變形蝸牛,可以明顯看出除了氧鉀元素之外,其他元素幾乎弱化縮減成為一個點或連為一條線(圖二)若改以沸點高低的性質為例,則多數元素都佔有一定的勢力範圍,其中以金屬鎢和非金屬碳(鑽石)所佔據區域較大,而第18族的惰性氣體則弱化為形似變形蟲的尾巴或觸鬚。(圖三)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圖一:16個週期表的海報   圖二:變形蟲1-地殼含量        圖三:變形蟲2-沸點

    在教學時,建議可將16種元素性質名稱與放大裁切後的16隻變形蟲製成32張圖卡。先以2-3人為一組,每組抽出一張圖卡並依據變形蟲上各元素的面積大小進行對應之元素性質預測接著由各組上網蒐集此性質的各元素資料並進行資料紀錄與整理各組再依據所蒐集的資料規律性,將其與變形蟲圖卡的規律性進行比較,並加以判斷是否相符兩兩一組進行結盟,以代表地殼含量的變形蟲為例,先分享彼此抽到的變形蟲形狀(變形蝸牛)性質預測(地殼含量)資料佐證(地殼含量元素表)與性質確認(核對預測性質與佐證資料查詢結果是否相同)接著互換彼此的變形蟲卡片與佐證數據,找不同組進行結盟。建議可以比賽找出在規定時間內與最多組結盟,並獲得最多變形蟲與元素性質的配對關係的組別,予以加分或表揚,並於課後收回學習單作為多元評量成績之一。

n週期表口訣之故事與圖像

中文字具有單音節的特性,用中文讀出週期表元素遠比用英文讀的音節數少得許多,也容易的多。由於歷年學測範圍多以原子序前20個元素為主,且社會組學生大多無法依照原子序120的順序,流利的說出20個元素。因此我在101學年度時以諧音法設計了週期表口訣,以5個元素為一組字詞,將4組字詞賦予新意,串成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並由當時一位學生繪製成四張圖(圖四到圖七)。以原子序15為例,將氫氦鋰鈹硼轉換為青海裡皮棚」,取其含意為色的海裡,有一個獸縫製成的帳」。至於原子序620元素諧音部分,則建議老師能依此原則自行發揮創意與想像力,勾勒一個合乎邏輯的故事,故事情節可以盡量曲折離奇一點,介紹故事時也可以添油加醋,激發聽覺型學生的專注力同時以PPT呈現色彩鮮明的口訣圖片,吸引視覺型學生的目光焦點另外可搭配元素圖卡的抽取競賽或排序活動,使觸覺型學生可以在圖卡排列的操作過程中記下元素的原子序順序。

clip_image011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7  clip_image021

 圖四:原子序1-5    圖五:原子序6-10   圖六:原子序11-15   圖七:原子序16-20

n週期表口訣之國中生成效測試

由於高中生在入學前大多已能掌握元素的大概位置,雖然不能依照原子序的順序背出,但多能以族為單位背出週期表各族的元素,因此每年在新班級教授前述故事口訣時,學生大約都能在五分鐘內記下故事諧音並完整背出前20個元素的名稱。

為了解此搭配諧音法(聽覺刺激)故事情節法(聽覺刺激)鮮明圖片法(視覺刺激)圖片抽取競賽(觸覺刺激)圖片排序活動(觸覺刺激)等學習週期表口訣以記憶原子序120元素的系列方法,對國中學生的學習成效如何,特別挑選四位八年級的國中生(二女二男)進行試驗。由實驗前的訪談發現,四位學生中有兩位已經超前學習週期表,而且可以概略背出原子序1-10的元素。教學活動包含:運用元素撲克牌依序排出原子序1561011151620等四組元素並尋找口訣(圖八)抽取圖卡進行元素心臟病遊戲(圖九)用原子序12020張元素圖卡打亂順序後進行排序競賽(圖十)。活動結束後,四位同學中有三位可以流利且正確的背出原子序120的元素,另一位則經由複習口訣的故事後,也能正確背出。而此位學生本來完全不會依原子序背週期表,且在活動前表示要背下週期表很難,不可能在一節課背起來,沒想到後來表現竟超出自己的預期,並在後測問卷中表示口訣方法很實用、很有趣,記憶很深刻[1]

clip_image023   clip_image025   clip_image027

    圖八:排序並尋找口訣     圖九:元素心臟病遊戲      圖十:元素排序競賽   

n沉澱表口訣之六階段教學活動

元素的性質並非都像半徑、金屬性、電負度一樣,可由週期表上相對應位置看出大致規律性,以沉澱反應為例,電中性元素發生電子轉移形成陰陽離子後,在水溶液中是否發生離子沉澱反應,必須經由實驗建立沉澱與否的規律性,而後才能運用此規律性作為分離或檢驗混合物所含離子之判斷參考。

過去在進行沉澱表教學時一共設計六階段活動(圖十一),並且運用本校自然科教師專業團隊發展的「沉澱查詢機」(圖十二)「快打沉澱表」(圖十三)兩個App。階段一是以App進行的雲端實驗取代實體實驗,運用「沉澱查詢機」所得結果填寫實驗記錄;階段二是由各組抽選一種陰離子,運用聯想力將與此陰離子是否發生沉澱反應有關的數個陽離子進行故事性設計與組合;階段三是運用七組設計的聯想結果,進行沉澱反應配對競賽;階段四是介紹老師版的口訣並學唱由五月天學長作曲、佛慈老師作詞、樂研社學長主唱的「沉澱ING」歌曲,並進行各組接唱挑戰賽;階段五是運用陰陽離子圖卡進行沉澱心臟病活動;階段六是運用「快打沉澱表」答題成績找出五位沉澱表高手。

clip_image029 clip_image031 clip_image033

圖十一:六階段教學流程     圖十二:沉澱查詢機App      圖十三:快打沉澱表App 

前述六階段均設計大量的視覺、聽覺與觸覺輸入及刺激,且限制各組進行各階段時所花的時間。觀察學生行為時,可以看到各組學生由剛開始的坐著討論,到後來自動會有具領導特質的人站起來引導全組,甚至有組織力很強的組別早已快速排出各項活動競賽的選手代表序。

 clip_image035 clip_image037 clip_image039

  圖十四:用平板進行實驗    圖十五:絞盡腦汁創口訣   圖十六:運用口訣玩配對

設計口訣時,建議老師可以融入各校的特色元素,讓學生產生共鳴就更容易記住。我設計的7個口訣是以陽離子的諧音進行故事情節聯想,共包含兩位主角三位配角,以天文社和桌遊社的活動為內容,以社團中學長與學妹的對話為橋段。最後將7個獨立情節(口訣)串成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後,再用畫圖的方式將故事情節表達出來(圖十七到圖十九為其中3個口訣)。以口訣1為例,遇陰離子「全溶」的陽離子為IA+ H+ NH4+」,諧音為「IA 請安」。故事情節是天文社社長一大早踏進校門時遇見學妹IA(先設計一個名叫IA的理由),當學妹微笑跟學長道早安時,學長就就全溶(陶醉其中)

clip_image041 clip_image043 clip_image045

圖十七:沉澱表口訣1      圖十八:沉澱表口訣2   圖十九:沉澱表口訣3

將沉澱表以歌曲的方式呈現,主要原因是高中生喜歡音樂或喜歡唱歌的比例很高,其次是因為本校畢業典禮時,高三老師們總有人能挑選一首歌曲進行歌詞創意改寫,然後一起用唱的、跳的、或演的方式送給畢業生。因此我便著手挑選合適的歌曲、構思離子沉澱與溶解的陳述方式、挑選合適的歌詞韻腳、以提出「解離說」的「阿瑞尼士」作為第一段歌曲的主角將調皮精明的「蠟筆小新」改為「粉筆小新」以配合老師的職業並作為第二段歌曲的主角、將「不理不理王國」改為「不理」(代表相互不理而不沉澱,如圖廿) 和「不離」(代表發生沉澱而不分離,如圖廿一)現象,配合字數、旋律、節奏做調整,最後終於將知名校友五月天創作的歌曲「戀愛ING」成功改寫成「沉澱ING(如圖廿二)。而此首改寫曲上傳youtube[2]之後曾在交大「喀報」中被報導出來,作者林婉婷(2013)不但觀察到臺灣教育界興起一股「音樂學科學」(包含物理公式、化學沉澱反應、生物構造、科學方法)的風潮,並提及化學歌詞「將沉澱的口訣改得更精簡且符合節拍,可達到邊唱邊記的學習效果」。

 clip_image047  clip_image049  clip_image051

  圖廿:不理=離子不反應   圖廿一:不離=離子不分離   圖廿二:沉澱ING歌曲(youtube)

n週期表之原子公寓圖解版

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讓學生從小開始接觸科學知識,引發對生活中科學現象的好奇心及科學原理的想像力,是許多先進國家已經著手推動的事。各大圖書館的漫畫區座位常常是青少年讀者的必爭之地,漫畫的借閱率與書籍破損率也常常高居各類圖書之冠。以全球暢銷1000萬冊且風靡大小孩的臺灣尋寶記日本尋寶記英國尋寶記……3636本《世界歷史探險系列》暢銷套書為例,許多小讀者的出國初體驗就是陪著書中漫畫人物布卡麥克到世界各國四處尋寶,以尋找線索、解開謎題的任務來學習世界古明與人類歷史。

化學的紮根也應如此。2014年初曾受邀推薦中文版的《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原子公寓圖解版(圖廿三),當時有幸先試閱由日本元素週期研究會編寫的日文原文書,打開書本發現編者將週期表元素設計成118(當時僅112)個性鮮明的漫畫人物(圖廿四),與我的右腦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再加上書中將各元素人物安排住在對應週期表位置的七層樓公寓共118間套房之中(圖廿五),此方法正和我在軌域教學時所經營的附堡豪華商旅(4類房型7樓層59間房號118個床號)有相類似的套房譬喻(圖廿六),教學時讓學生搭配此書的118位房客(元素),恰好可以把人物性格(元素性質)及建物各樓層房間配置圖(軌域種類軌域個數及最末填入的價電子數)等國高中化學元素概念完全融入並掌握。

    clip_image053   clip_image055   clip_image057

圖廿三:書腰上有推薦者  圖廿四:元素氫的內容       圖廿五:七層樓元素套房

    目前市面上有34本以漫畫風格介紹週期表化學元素的書籍,碰巧都是賦予每個元素一個人形外貌(圖廿七),個人認為能夠系統性且詳盡提供每個元素獨特資訊的入門書,還是非這本《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原子公寓圖解版》莫屬。該書除了以原子序為門牌號碼,以鮮明的性格彰顯元素的特徵之外,還提供房客資料卡(圖廿八)——包含房客的珍貴指數(如︰購買價值)親密關係(如︰與日常生活之關係對社會的貢獻度與人類的契合度等)危險程度(如︰毒性活性放射性等)等三類資料,另外設有冷知識專欄—包含相關有用情報特殊話題讓人感動之事等,以及科學數據專欄—包含特性發現年分發現者名稱由來原子量密度等。

clip_image059  clip_image061   clip_image063

圖廿六:附堡豪華商旅1S    圖廿七:1號房的小氫     圖廿八:小氫的個資

n週期表之教師節感謝板

能將化學元素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學生對化學元素的接受度發揮到極致的表現。在任教的經驗中,多數化學有關的創意是在教室布置或班服的設計時,畫上蒸餾裝置或是錐形瓶、試管等化學實驗設備。印象中較特殊的是在教室門上用海報紙貼著四個大符號H-Li-B-N(表示該班班號),也有一些學生會在作業或考卷的座號欄位填寫MgAl號,還有的學生在段考考卷姓名欄位填寫著Li-Mn-Zn」、P-U-Ga等等。

記憶中收到學生最特別的感謝卡,就屬104學年度教師節前夕收到的高二社會組男生班送的超大珍珠板的週期表感謝板了(圖廿九)。兩位貼心的化學小老師先是將全班34位同學寫給我的小卡片按照座號順序整齊排列並黏貼在珍珠板上,再用34張便利貼浮貼覆蓋在34張小卡片上,並在每張便利貼上書寫座號(原子序)元素符號元素中文名稱原子量熔點沸點等資訊(圖卅)。身為化學老師,除了對社會組學生將教師節卡片設計融入週期表元素的創意感到驚艷外,更開心這些文組傾向的學生上化學課總能專心聆聽積極回應問題,並能寫出喜歡化學課期待化學課之學習反饋(圖卅一)

  clip_image065  clip_image067  clip_image069

   圖廿九:週期表感謝板   圖卅:融入週期表之設計創意   圖卅一:學生的學習反饋

n  結語

2019年是國際週期表年,在慶祝元素週期表150歲生日的同時,有幸能藉此機會感謝前仆後繼發現118個元素的各國化學家們,因著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才能一再窺知未知元素的新風貌。而身為高中教師,期許自己能讓學生不畏懼化學、不排斥化學,甚而帶給學生一點點學習化學的熱情與動力。

n  參考資料

1.      Kendra Cherry. Understanding the Myth of Left and Right Brain Dominance. https://www.verywellmind.com/left-brain-vs-right-brain-2795005

2.      WebElements: the periodic table on the webhttps://www.webelements.com/shop/product/periodic-table-cartograms-poster/

3.      元素週期表研究會()、鈴木幸子() 劉佳麗譯(2014)。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之原子公寓圖解版。臺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

4.      右腦開發的傳聞與真相。泛科學。https://pansci.asia/archives/15552

5.      吉佛慈 (2018)。中學化學App教材與教學:從化學心臟病到沉澱App。台灣化學教育電子期刊,20181月。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26575

6.      沉澱查詢機apphttps://apkpure.com/tw/%E6%B2%89%E6%BE%B1%E8%A1%A8%E6%9F%A5%E8%A9%A2%E6%A9%9F/air.air.PrecipitationTable

7.      沉澱I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4pj2AbZc8&list=RDbc4pj2AbZc8&index=2

8.      林婉婷。唱出新滋味,不打睡。交大喀報,第171期。2013/10/20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5692?issueID=437


[1] 此週期表口訣之國中生學習成效研究內容,包含實驗設計實驗流程前後測問卷內容遊戲及競賽規則實驗前訪談及實驗後學生回饋內容等,後續將另以專文詳述。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微量元素,人體中的有感元素!

張榮耀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You are what you eat!?但你還記得早餐吃了多少的釩?喝了幾口的鋅嗎?

  正常的成年人體內(體重以平均70公斤計),約含有7×1027個原子。其中,至少可檢測到的化學元素約有60種,大多數是人體與生俱來就擁有,而有些元素則是藉由飲食等方式進入人體。每種元素的含量因人而異,主要是由於體內脂肪、肌肉和骨骼的比例不同;脂肪含量較高的人,擁有較高比例的碳,而其它元素的比例就會較少。

  組成人體的主要元素,由多至少依序為氧(O)、碳(C)、氫(H)、氮(N)、鈣(Ca)、磷(P)、鉀(K)、硫(S)、鈉(Na)、氯(Cl)、鎂(Mg) (見圖1);以上這11個元素在一般人的體重中,佔了幾近99.9%的比例!

image

1組成人體主要元素的百分比

其餘的元素屬於微量元素,它們的含量總和,甚至低於鎂元素(正常人體中不到10),但卻影響了人體許多重要的生理機能,本文主要即針對這些平常為大家所忽略,卻又對於人體十分重要的元素進行介紹!

n  主要元素

  水約佔人體重量的70%,因此,氧與氫的含量多令人不足為奇;另外,擁有氫元素的分子可以在特殊的條件下形成分子內或分子間的氫鍵,使得這樣的分子具有特殊的形狀與性質,例如:各種蛋白質的形成、DNA的雙股螺旋結構等。

  碳是生命體中重要的元素,動植物體中所含的物質,其主要組成絕大部分含有碳元素,並稱之為有機化合物,例如:葡萄糖、纖維素、各種胺基酸、蛋白質、DNARNA等。

  氮藉由各種不同的胺基酸存在於人體中,構成了蛋白質並影響許多重要的生理機能,例如:胃蛋白酶,可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小的胜肽片斷,再被人體消化而吸收。

  鈣是重量組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的含量超過其它金屬重量的總和。骨骼是撐起身體的主要支架,而鈣與磷正是形成骨骼的最主要成分,約99%的鈣是以磷酸鈣的型式形成骨骼(這同時也是磷的主要存在型式),剩餘部份則與牙齒生長、肌肉收縮、神經系統的運作、幫助血液凝固和細胞分裂等有關。

  鉀在紅血球、肌肉與腦組織內含量較多,若攝取不足或過多,會影響心肌的跳動;鈉對多項人體功能十分重要,有助於維持體內細胞液和酸鹼性的平衡,也是神經傳導與肌肉收縮的重要元素。

  硫與肝臟的代謝機能有關,除此之外,在防止消化道的細菌感染、避免大腦衰老和抗氧化等方面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的飲食中,可以在蔥、蒜、韭菜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中,攝取到含有硫與硒的有機化合物。

  我們每天必須攝取適量的食鹽(氯化鈉),以維持體內正常的運作;而人體中也會製造氯化物,例如:胃會分泌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來活化蛋白質酶,幫助食物消化。

  鎂可以協助蛋白質的製造,組成部分的酵素,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老年人缺乏鎂,會精神不佳、情緒低落,經由正常的飲食,即可獲取足量的鎂。

n  微量元素

  除了前述的11種元素,為了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尚需要其它的元素;由於這些元素的含量極少,一般便以毫克為計量單元,我們稱為微量元素。

  人體內的鐵(Fe)元素(見圖2),主要存在於肝臟、脾臟與骨髓中,血紅素含有亞鐵離子(Fe2),容易與氧氣結合,藉由血液的循環將氧輸送至身體各處。乳鐵蛋白在腸胃道中,可幫助鐵離子運送與吸收,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影響。肝臟、豬血、紅肉、紫菜、蛋、全穀類、乾果類、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鐵質,若搭配維生素C則更容易被吸收。女性比男性需要攝取更多的鐵,特別在懷孕期間,可多攝取上述的食物。

clip_image005

2鐵元素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81

  鋅(Zn)為人體生長的必需元素(見圖3),控制發育生長、壽命及生殖能力的酵素大多含有鋅,人體肝臟的酒精脫氧酶是以鋅為中心,可進行酒精的分解;成長中的孩子若缺乏鋅,則可能有食慾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海鮮類(牡蠣、蝦、蟹)、動物肝臟、牛肉、蛋黃、五穀類、豆類、茄子、核桃、蘋果、柿子中,皆含有豐富的鋅,藉由平日均衡的飲食習慣,即可攝取足量的鋅。

clip_image006

3鋅元素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4%8C

  排名在鋅後面的銅(Cu)、錫(Sn)、釩(V)、鉻(Cr)、錳(Mn)、鉬(Mo)、鈷(Co)、鎳(Ni),多為酵素的一部分,通常不必擔心這些金屬攝取不足的問題;要擔心的,反而是攝取過量,對其它金屬產生排斥的作用,影響了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

  銅(Cu)是人體的必要元素(見圖4),成年人的體內約含50120mg,可幫助人體內的鐵吸收形成血紅素,科學家建議每日銅的正常攝取量為2mg。銅經由人體吸收,很快由尿液、膽汁及糞便排出,但長期服用過多的銅會損壞肝臟及腎臟,人體可能出現中毒症狀,例如:噁心、嘔吐、口腔灼熱感、腹痛下痢、頭痛暈眩、胃痙攣等。含銅較多的有牡蠣、蝦、蟹等海鮮類,在牠們的血液中,負責輸送氧的血青素中含有銅,類似人類血紅素中鐵的功能。

clip_image007

4銅元素具有紅棕色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9C

  當牡蠣體內累積的銅超過500ppm以上,肉眼就會看見綠色,此綠色是由於銅存在牡蠣淋巴系統中,而牡蠣對銅具有生物累積作用。例如:在民國75年間,高雄與臺南交界的二仁溪口海域,因為不肖業者在回收廢電線、電子零件、電路板等廢棄五金中的貴金屬後,將含有大量銅離子的廢液排放至溪水中,使得沿海養殖的牡蠣呈現綠色,即所謂「綠牡蠣」事件,綠牡蠣體內的含銅濃度,是附近海水中的50萬倍(韓柏檉,1989)

clip_image009

5蚵農採集的綠牡蠣

(圖片來源:https://ourisland.pts.org.tw/綠牡蠣悲歌)

  大部分的錫(Sn)化合物是無毒的,簡單的錫化合物和錫鹽的毒性相當低,但一些有機錫化物的毒性非常高,例如:三苯基醋酸錫,這種已禁用的農藥,具有毒性且可能致癌。錫的三烴基化合物(例如:三丁基錫,TBT)具有強烈毒性,早期被用來製作船的底漆(見圖6),以殺死附生在船身的微生物、藻類和貝殼。但是環境研究顯示,三丁基錫是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不只是毒化物,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目前世界各國尚未訂出安全標準,但TBT的蓄積具有生物放大效果,長期累積不易分解,如果吃下含有TBT的魚貝類,會對人體發生類似賀爾蒙的干擾作用。 國際環保組織已決定從2003年開始逐步禁止使用TBT或其他有機錫基的船底漆,自2008年開始全面停止生產錫基船底漆以保護環境。但根據環保署委託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針對臺灣七大漁港底泥與生物樣本的研究顯示,漁港底泥中的TBT濃度並未降低,且港內魚體的TBT含量仍遠高於港外。由於TBT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長期累積不易分解,要降低環境中TBT濃度並不容易。

clip_image011

6有機錫常作為船舶的底漆塗料

(圖片來源: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Z33.htm

  人體內的釩(V)元素(見圖7),是一些酶的組成成分,可能有促進成長的功用;部分小動物,例如鼠和雞也需要少量的釩,缺釩會阻礙它們的生長和繁殖。一些含釩的物質具有類似胰島素的效用,醫學上已嘗試用來治療糖尿病患。另外,科學家發現,一些微生物使用含釩的酶來固定空氣中的氮,許多海藻類生物含有釩溴過氧酶(vanadium bromo-peroxidase,V-BrPO),能促進鹵素離子的氧化作用並進行有機分子的鹵化反應。

clip_image012

7釩元素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2%92

  鉻(Cr)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見圖8),三價的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在醣類與脂質代謝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可調節人體內的醣類代謝、維持正常的葡萄糖濃度、影響有機體的脂質代謝、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此外,可做為DNARNA的穩定劑,用以防止細胞內某些基因物質的突變。蛋黃、牛肉、肝、花生、蘋果、香蕉、麵粉、馬鈴薯及黑胡椒等,是鉻的主要來源。六價的鉻有毒,對人體組織造成刺激與腐蝕性,並具有致癌的風險。

clip_image013

8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的釩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AC

  錳(Mn)是高等動物必需的元素(見圖9),在人體中的錳含量約為4ppm,對體內主要的影響包括生長、血液與內分泌功能。當人體缺乏足量的錳,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健全,並會引起生長遲緩等情況。綠色蔬菜、堅果、茶葉、豆類、鳳梨、玉米、小麥與米等穀類,都是很好的錳來源。

clip_image014

9錳元素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4%B0

  鉬(Mo)是一種在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見圖10),但若是過多則會形成毒害。在人體中,鉬的主要功能是作為酶的催化劑,幫助分解體內的氨基酸。醫學上發現,酒精進入身體,先被含有鋅的酶氧化成醛,再被含鉬的酶氧化成酸,完成代謝。此外,某些含鉬的酶則會製造尿酸,但如果這些含鉬的酶太活躍,尿酸會在關節處累積,反而造成痛風。

clip_image015

10鉬元素的外觀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2%BC

  鈷(Co)是維生素B12的中心元素(見圖11),與紅血球的生成有關,多吃綠色蔬菜對鈷的攝取很有幫助。鈷鹽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因此攝食後,可能會出現面色潮紅、血壓下降等症狀;鈷鹽對甲狀腺功能也有影響,臨床實驗證實鈷為甲狀腺素合成的必需物,無機鈷攝食過多可能導致甲狀腺增生,並造成肺臟、心臟的病變。另外,由於半生期較長,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鈷-60γ射線,已代替早期鐳的X射線或α射線,用以治療癌症、滅菌、標記追蹤劑等,也可用於材料內部結構的分析(近年來,由於銫-137具有更長的半生期,不但放射性強度穩定,且保存時間長,故鈷-60在工業和放射醫學中的應用,已逐漸被銫-137所取代)

image

11維生素B12的構造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7%94%9F%E7%B4%A0B12

鎳可能致癌,科學家研究可能歸因於在人體中鎳可取代鋅與錳,造成DNA聚合酶錯亂而形成錯誤序列的DNA,雖然人體可自我修復,但若長期暴露於鎳含量高的環境,致癌機率就會大增。鎳的來源有豆類與茶,大多數鎳化物無毒,但四羰化鎳(Ni(CO)4)(見圖12)具有劇毒且易燃,在60就會爆炸。於高濃度下,藉由皮膚吸收即可能引發心肺功能失常或腎衰竭而死亡。

image

12四羰化鎳的正四面體結構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7%BE%B0%E5%9F%BA%E9%95%8D

n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但卻像是細緻的小螺絲釘般,把每一個生命的環節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然而,如何獲取這些含量少卻又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呢?其實大多數的微量元素存在於各種天然的食材中,只要每日能均衡、適量地攝取國健署建議的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類等),少油、少鹽、少糖並多喝水,相信大家都可以吃得愉快又健康!

n  參考資料

1.任金霞、田曉伍()(2005)。化學元素導覽(原作者:StwertkaAlbert)。臺北市:世潮出版社。

2.吳嘉麗(1999)。化學醫藥與社會。臺北市:中國化學會。

3.韓柏檉(1989)。冰山一角──綠牡蠣事件。科學月刋,237108123日,取自:科學月刋全文資料庫http://lib.cysh.cy.edu.tw/science/content/1989/00090237/0009.htm

4.鈷。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108123日,取自:http://nehrc.nhri.org.tw/toxic/toxfaq_detail_mobile.php?id=50

5.歐惠郡、張祖辛(2009)。人體中的元素(Elements in the Body)。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臺。108123日,取自: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901

6.維基百科(2019)Composition of the human bodyRetrieved January 23,2019,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osition_of_the_human_body

7. Jockers, D.(2011).Sulfur is an important nutrient for optimal health. Retrieved January 23,2019, from  https://www.naturalnews.com/034065_sulfur_nutrient.html.

8. Pedersen, T. (2018). Facts About Molybdenum. Retrieved January 23,2019, fromhttps://www.livescience.com/34687-molybdenum.html

9.Schirber, M. (2009).The Chemistry of Life: The Human Body. Retrieved January 23 , 2019. fromhttps://www.livescience.com/3505-chemistry-life-human-body.html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鹵素歷史及生活運用-榮譽、戰爭、醫學 ∕ 許之音

星期四 , 10,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鹵素歷史及生活運用-榮譽、戰爭、醫學 ∕ 許之音〉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鹵素歷史及生活運用榮譽、戰爭、醫學

許之音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tw

n  前言

        鹵素在生活中運用廣泛,在歷史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元素在科學史上帶來的榮譽、在戰爭中造成的影響、及在醫學上扮演的角色,而看到有些元素有其害處也有其益處,如何使用決定它造成的影響。

n 

        (fluorine)由於化學性質很活潑,因此很難由化合物中離析出來。在西元1768年,德國礦物學家馬格拉夫曾用硫酸(H2SO4)處理螢石(CaF2)製成氫氟酸,研究發現其酸性較鹽酸強,法國科學家安培認為氫氟酸(HF)應是某一元素的氫化物,建議將此元素命名為氟,之後在溴、碘被發現後,化學家比較性質判斷其為同一族,十九世紀許多科學家都想將氟游離出來,西元1813年,戴維電解氫氟酸以為可得到氟(F2),卻得到氧氣,而蘇格蘭的兩位科學家藉由加熱氯氣及氟化汞,試圖以氯置換氟,不但沒成功,反而中了劇毒,原因是氟的活性很強,無法被氯置換,西元1850年,法國佛雷密試圖電解無水氟化氫,因不導電而未成功,他的學生摩瓦桑承接這個任務繼續研究,在西元1886年,摩瓦桑將氫氧化鉀(KOH)溶於無水氫氟酸中作為電解液,使其可導電,並用氯仿冷凍劑使鉑(Pt)製的U型管冷卻到-23 以強耐腐蝕的鉑銥合金作為電極,終於析出氟,其為淡黃綠色氣體,此項成就使他獲得獎金,並獲得西元1896英國戴維獎章、西元1903德國霍夫曼獎章、西元1906年諾貝爾化學獎金,可說是名利雙收(趙匡華,1998)。氟得到一個電子或和其它元素共用電子後,會因為滿足八隅體變得較安定,生活中常見的氟製品有實驗室中的滴定管內的鐵氟龍活塞(圖一)、含氟牙膏(圖二)、含氟漱口水、鐵氟龍不沾鍋、鐵氟龍的布料等。

1

clip_image005

圖一 滴定管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圖二 含氟牙膏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n 

        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研究這次戰爭後決定改發展氯(Chlorine),氯對呼吸的危害更大,氯的的分子式為Cl2,它和溴都是A族,都想再搶一個電子已滿足八隅,由於氯的原子量比較小,體積較小,反應更迅速,如果溴對黏膜的反應像步行,氯就像閃電。氯在生活中常見的製品有漂白水 (圖四)可用在消毒,氯在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圖三),會讓受害者皮膚變黃、變綠,甚至變黑,還會讓眼睛罹患白內障,歷史上一些可怕的戰爭像是綠十字、藍十字就是以氯為基礎的戰爭攻擊,即使德國哈伯的幫忙最後仍輸掉戰爭,西元1918年,哈伯原本因為研發出氨的製造有利於製造肥料,但在西元1919年因參與領導化學戰而被起訴為國際罪犯(楊玉齡譯,2011)

2

clip_image010

圖三 石英玻璃管中的氯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圖四 含氯的漂白劑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n 

        法國波拉德研究海藻,主要在研究如何從海藻提取碘,他將海藻燒成灰放入熱水中,再通入氯氣便可得到紫黑色固體(),此時發現底部有深褐色液體且又刺鼻臭味,經過詳細研究最後發現為新元素()古代化學藥劑主要研究溴(Bromine),溴的分子式為Br2,外圍有七個價電子,由於溴很想要得一個電子以滿足八隅體,所以會去搶細胞的電子,對於身體來說,眼睛和鼻子很容易受到溴的傷害,可用來做手榴彈,例如西元1910年,軍方化學家已有以溴為主的催淚彈,法國政府在西元1912年曾用溴乙酸乙酯逮捕一幫銀行搶匪,隔了兩年便朝軍丟溴彈,但溴彈的攻擊無法立即見效,那時因風大就吹散了,但軍把其他意外事故都規咎於國秘密藥劑就可以有藉口發展自己的化學戰爭研發,然而軍研發化學戰爭仍需受到海牙公約的限制,該公約禁止使用專用於散布窒息或有毒氣體的投射物,但此公約無權管投擲炸彈碎片和氣體的砲彈,因此德國完成了白十字(white cross),此為裝滿甲基溴的砲彈,德國拿此砲彈來打軍,結果因為俄國氣溫太低,砲彈全部凍結成固體(楊玉齡譯,2011)。溴常溫常壓下為暗紅色氣體(圖五),但因其沸點只有59,故在室溫下易揮發成紅紫色氣體,生活中常見的溴製品有含阻燃劑(四溴双酚甲烷A)的衣服(圖六)、酸鹼指示劑(例如:溴甲酚藍)、底片感光劑(溴化)等。阻燃劑主要可延緩起火時間,溴系阻燃劑主要使用四溴双酚甲烷A等。這些溴化合物會添加到高分子的聚合反應中,形成的聚合物即包含阻燃物質。當高温時這些材料會釋放出溴化氫,因而阻斷燃燒反應,主要因為密度較高的不可燃溴化氫可達到隔絕空氣的效果。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圖五 溴蒸氣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圖六 含阻燃劑的衣服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n 

         西元1930年,甘地領導印度民眾抗議英國爭徵百分之八的食鹽稅,由於民眾只要取海水將其蒸發便可得到食鹽拿去販賣,因此徵稅就好比撿沙子還要付錢,甘地因此鼓勵民眾都自製食鹽,十七年後,當印度獨立時,自行製造食鹽已相當普及了,唯一的問題是這種食鹽含的碘(Iodine)極少,然而碘對人體健康相當重要,人體缺乏微量碘,會造成甲狀腺腫大,長期會造成甲狀腺萎縮,由於甲狀腺和許多荷爾蒙的製造及分泌,例如:因碘不足導致腦部荷爾蒙無法正常分泌,人們便會逐漸退化成智能障礙,若是懷孕婦女也會導致生下畸形兒,因此西元1922年,許多國家就開始將食鹽中加入碘,碘的分子式為l2,本身難溶於水,故添加的是含碘的鹽類,像是碘酸鉀(KIO3),雖然印度的醫生也有發現碘的重要性,所以在西元1950年,印度各省政府開始禁絕未加碘的食鹽,然而卻遭到民眾反對,因為一般民眾已習慣自行製造食鹽,甚至毫無根據誣賴碘鹽會導致癌症、糖尿病等,因此西元2000年,印度總理又廢除禁止普通鹽的法令,直到西元2005年,新總理再度禁絕普通鹽,雖然添加碘的鹽只要多花每個印度人美金一毛錢,但運輸費用貴是目前無法普及的原因(楊玉齡譯,2011)。碘常溫常壓下為紫黑色固體,和溴一樣常溫下易形成蒸氣(圖七),反應性比起氟略顯溫和,碘在自然界主要在智利硝石礦中,以碘酸鈉的形式存在。生活中常見的碘製品有碘酒(碘溶在酒精中)、加碘鹽、含碘的顯影劑(可用在心臟的電腦掃描圖)131I可用於甲狀腺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照相底片的感光劑(碘化銀)、人工降雨的晶種(碘化銀)、碘片(碘化鉀)等。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8

圖七 碘分子及碘蒸氣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圖八 含碘顯影劑

(來源:看的到的化學)

n 

          (Astatine)在地殼中含量極低,砈的元素符號為At本身具有放射性,可用在醫療用速效放射性的同位素。原子會具有放射性主要是因為其原子核,所有原子核裡都有兩股力量:強核力(吸引力)、靜電力(排斥力),強核力雖然比靜電力強好幾百倍,但只要超過幾兆分之一吋就無法發揮效用,所已通常出了原子核強核力就不太有影響力了,當原子核半徑像砈(原子序85)這麼大,強核力已很難在把所有質子及中子都抓在一起,因此原子會變得不穩定。砈元素會天然生成但只要超過幾兆分之一吋就無法發揮效用,所以通常出了原子核強核力就不太有影響力了,當原子核半徑像砈(原子序85)這麼大,強核力已很難在把所有質子及中子都抓在一起,因此原子會變得不穩定。

n  結語

         在歷史上,摩瓦桑因成功析出氟而名利雙收,氯和溴用在許多戰爭中,而人攝取碘不夠會智能不足,砈雖有放射性卻可用在醫療上。從元素的歷史中我們可看到這些元素的不同功能,而對這些元素多了更深的認識。

n  參考資料

1.          趙匡華(1998),化學通史。新竹市,凡異出版社

2.          楊玉齡譯(2011).消失的湯匙。臺北市,大塊文化。譯自Kean, S. (2010). The disappearing spoon: and other true tales of madness, lov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NY: Little, Brown and the Company.

3.          吳瑤玲譯(2010).看的到的化學。臺北市,大是文化。The ElementsA Visual Exploration of Every Known Atom in the Universe.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omine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美學與化學的邂逅:元素週期表巧拼創作 ∕李雁婷

星期三 , 9, 1 月 2019 在〈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美學與化學的邂逅:元素週期表巧拼創作 ∕李雁婷〉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IYPT):美學與化學的邂逅:元素週期表巧拼創作 

李雁婷

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email protected] 

壹、   前言

    自然界的物質由元素組成,瞭解元素性質有助於解決科學問題及發展應用科技。元素週期表可說是化學科學的心臟,其系統化地呈現元素性質規律性,奠定各領域研究之基礎,如電子組態、原子半徑、游離能等。然而,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常挫折於背誦元素週期表的元素排序及對應性質;若是面對對於自然學科重視程度較低的學習群體,如社會組或藝術才能班,元素週期表的教學更是挑戰。

    筆者於107學年度第二學期時教授高中部某班以美術科為主的學生,考量化學學科的理論及背誦常常是造成學生挫折及學習動機下降的原因,且對於美術班學生升學進路的影響遠不及其他升學考試科目如國文、英文、數學以及美術術科。爰此,於該元素週期表課程的教學目標並非針對學測考試,而是著眼於學生瞭解元素週期表與生活應用連結的基礎知能,並進而提升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

   近年相關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影響學業表現,該動機又與學生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有關(Miele & Scholer, 2018)。就認知學習(Cognitive Learning)來看,當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相互連結時,即可產生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Eggen & Kauchak, 2010);換言之,給予學生學習任務有助於聚焦於學習重點,提升學習成效(McCrudden & McNamara, 2018)。因此,針對美術班學生的課程設計,在於結合他們的美術專長來引導瞭解週期表中的化學元素性質及應用,產出兼具科學內容及藝術理念的繪畫作品,將美學融入於科學,增加個人藝術發展的內涵及多元性,藉此提升學習興趣及成效。此外,每一張元素畫作集結於週期表的過程,讓學生體悟到個人學習責任對於團隊成果的重要性。

貳、元素週期表巧拼創作

n   教學流程:

1.      教師說明繪圖標準

A.        分配學生創作的元素作品,每人負責一或兩個元素。

B.         每一圖像皆繪圖於一張橫式16 K(約A4大小)達文西插畫紙。

C.         每張圖上要寫上元素名稱、元素符號、創作理念及署名。

D.        作品內容務求正確性並與該元素的性質或是應用相關。

E.         使用的畫筆不限,繪圖時間40~50分鐘(約一節課)。

2.      學生蒐集創作素材。

3.      學生繪圖作品產出 (圖一、圖二)

4.      師生巧拼元素週期表 (圖一)

n   評量方式

    此教學活動評量規準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主要方向為讓學生瞭解元素週期表與生活應用連結的基礎知能,以及提升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故作品呈現的評量(圖一、圖二),符合前述繪圖標準即可。而基礎知能及學科興趣面向,則運用Google表單設定數字評定量表 Numerical Rating Scale)及開放式問題兩種評量形式,以理解學生自我評估後的學習成效 (參考第參部分,學生回饋):認知方面,評估該教學活動是否有助於學生瞭解元素週期表性質及應用;情意方面,評估該教學活動是否有助於提升學習興趣;技能方面,評估該教學活動是否幫助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融入於生活及美學創作。

n   作品呈現

clip_image002

圖一、原子序1~54之元素週期表

clip_image004

H

clip_image006

He

clip_image008

Mg

clip_image010

S

clip_image012

K

clip_image014Ca

clip_image016

Zr

clip_image018

I

圖二、元素圖像創作

參、學生回饋

   以下茲呈現該班級28位學生Google表單自我評量問卷調查之統計數據,以及開放式問題之部分回應:

n   數字評定量表結果(1:完全沒有幫助;5:非常有幫助)

問題

各等級之人次

平均等級

1

2

3

4

5

1.       繪圖某種元素的過程是否有助於你對於該元素的認識與了解?

1

0

1

9

17

4.46

2.       該創作元素週期表的活動是否幫助你了解元素週期表中常見元素的性質及重要性?

1

0

1

11

15

4.39

3.       該創作元素週期表的活動是否提升你學習化學的興趣?

1

0

4

13

10

4. 11

4.       該創作元素週期表的活動是否正向影響你未來的美術創作,例如題材的多元性及內容的知識性?

2

0

5

16

5

3.79

n   開放式問題之學生回饋

1.          請簡單描述此創作元素週期表的活動中,你最大的收穫是?

1)          利用圖像讓我更加認識週期表。

2)          一開始上元素表,本來就不是美術班的強項,因為它偏向理科又要背,但是雁婷老師帶領我們用這種以圖來記化學元素,會讓我想去查看這些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功用有哪些,我們不僅能發揮我們的才能,也了解到生活周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都跟化學有關。

3)          很驚訝這些元素發生變化時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假想他們如果在作品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樣子!

4)          小小的元素原來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從使用性來看,或許我們平常都不知道原來它們是不可或缺的來源。

5)          因為補充的東西可以加分,我會花時間去找相關的資料並用自己的方式畫下來,不但學到更多,印象也比較深刻。

6)          能從畫畫了解元素表 我覺得非常有趣。

7)          剛開始聽到老師說要實施這個計畫的時候覺得很新鮮,從國中接觸化學課程以來從來沒有做過此類的活動,原先也對化學完全不敢興趣,甚至覺得學校教這些根本沒有用處,但經過老師教學的活動之後,獲益良多,體會到原來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都與元素脫不了關係,也提升了對元素的興趣,以致現在,有時看到一些事物也不免會好奇這裡頭有包含何種元素。

8)          可以了解生活中各種物品是用何種元素構成的。

2.          請簡單描述此創作元素週期表的活動中,你想給老師的教學建議是?

1)          我覺得用畫畫的很好記。

2)          如果有機會,想把完完整整的元素完成,原本呆板無味的元素週期表,經過每個同學的巧手,讓它變得繽紛且豐富,更可以傳承給未來的學弟妹,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好方法。

3)          畫週期表的方式不錯,因為我們班本來上物理化學都是保持不要被當就好的心態,用畫的我們會更重視,對科學更有興趣。

4)          我覺得可以在課堂進度不那麼緊迫的時候,讓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創作,並加以用實驗方式將創作內容更完整的表現出來,使大家更加深印象。

5)          我覺得可以在畫的時候,可以把化學元素的那個字寫大一點,這樣遠看的時候會更清楚。

肆、教學反思

1.      該課程活動有助於學生學習化學元素週期表及生活化學知能:

1)          從元素繪圖作品(圖一、圖二)得知,大部分畫作呈現的內容是來自於學生自我先備知識(如生活經驗及繪圖能力)及新資訊(元素的性質及應用)之連結所建構而成,即建構學習Constructivism Learning);

2)          學生回饋問卷之問題1與問題2的統計結果顯示,九成以上的學生認為繪製元素圖的教學活動對他們學習元素週期表的助益相當大。

3)          依據學生對於開放式問題之回饋得知,該班級以美術發展為主,富有較高的及繪畫興趣,對於作品具有一定期待及標準,故學習動機強烈,態度較為積極;學生主動探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及能力;非死板記憶,印象較為深刻。

4)          當學生被賦予責任繪元素圖後,確立了學習方向及重點。他們主動找尋資料,連結自身的畫作技能、科學資訊及生活經驗,構圖產出作品,創造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以提升學習成效

2.      該課程活動有助於學生提升學習化學的興趣:

1)          學生回饋問卷之問題3及問題4的統計結果顯示,九成以上的學生認為繪製元素圖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他們對於學習化學的興趣及正向影響未來的作品內涵。

2)          依據學生對於開放式問題之回饋得知,此教學活動讓學生發揮本身具有的美術專長,提升學習信心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進而增進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同時將元素週期表知識內容帶入個人創作,引發學生學習生活化學的好奇心。

3.      此次的繪圖創作週期表巧拼活動為一初步嘗試,有許多改進空間:

1)          大部分作品的正確性及應用性與生活經驗及應用相符,少部分學生內容正確性與完整度需要再更深入確認。

2)          此次活動中教師本身多給予知識上的回饋,作品上的創作回饋較為缺乏。

3)          以碳筆或鉛筆繪圖之作品圖像較無法清楚呈現;許多元素作品的元素符號字體需要再大些。

4)          結合實驗教學,清楚呈現抽象的概念。

5)          能有更多時間共同創作完整的週期表。

伍、未來展望

1.          感謝校內化學科教師以及美術科教師團隊合作,激發此元素週期表巧拼教學活動。

2.          延續此週期表巧拼活動,完成其他元素繪圖作品,與該元素週期表整合。

3.          提升化學與美術教學的深度及廣度,與美術教師合作,協同教學,精進化學元素作品之創作。

4.          安排作品發表及同儕回饋活動,以增加反思學習(Reflective Learning)的機會,讓學生更廣泛深入了解各種不同元素及精進個人創作內涵。 

陸、參考文獻

1.          Eggen, P. D., & Kauchak, D. P. (2010).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indows on classroom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Prentice Hall.

2.          McCrudden, M. T., & McNamara, D. S. (2018). Cognition in education (8th ed.). London: Routledge.

3.          Miele, D. B., & Scholer, A. A. (2018). The role of metamotivational monitoring in motivation regul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53, 1–21.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蔡蘊明譯

星期三 , 9, 1 月 2019 在〈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蔡蘊明譯〉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蔡蘊明譯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轉載自https://www.ch.ntu.edu.tw/nobel/2018.html

n  化學的(革命性)進化

演化的力量是透過生命來顯示的。2018年的化學諾貝爾桂冠頒給Frances H. Arnold (阿諾)George P. Smith (史密斯) Gregory P. Winter (溫特)爵士,表彰她/他們透過演化的控制為人類謀取了最大的福祉。運用人工定向演化(directed evolution)所製造的酵素,現在已被用來生產包括生質燃料和藥物等等的物質。抗體的演化可以透過一種噬菌體顯示(phage display)的方法來對抗自體免疫的疾病,以及在某些特定的例子中治癒轉移性癌症。

我們活在一個由強大的力量:演化,所主導的星球。在頭一批生命的種子於37億年前出現時,幾乎地球上的每一個裂縫都充滿了能適應身處環境的生物體:生長在光禿禿山脈的地衣、於溫泉茂盛生長的古菌、能存活於乾燥沙漠的多鱗爬蟲類以及能在黑暗深海中發光的水母。

學校裡我們在生物課學習到這些生物,但讓我們戴上一副化學家的眼鏡並換個視角來觀察,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演化解決了無數複雜的化學難題,所有的生物都有能力從其環境的利基取得材料和能量,並用來建立它們的組成所特有之化學創造品。魚能在極地海洋中悠遊是歸因於其血液中的抗凍蛋白質,貽貝能攀附在岩石上乃因它們發展出了能在水中運作的分子黏膠,而這只是眾多例子中的幾個而已。

生命化學精彩的地方在於它被設計在基因的程式碼中,並讓它能被遺傳且不斷進化。一個小小的基因隨機變化就能改變其化學,有時這導致產生較弱的生物體,但也有可能產生一個很強壯的個體。新的化學慢慢的發展,而地球上的生命隨之變得愈來愈複雜。

這個過程現在已經演化出了三個非常複雜的人類個體,具有能掌控演化的能力,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之所以頒給這三位科學家,乃因為她/他們透過定向演化革新了化學以及新藥物的發展(圖一)。讓我們先從酵素工程的明星:Frances H. Arnold (阿諾)開始介紹。

clip_image003

圖一 2018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能控制演化並進一步的在她/他們的實驗室中向前開拓 

n  酵素生命的化學工具中之利器

即便在1979年,身為一位剛取得機械與航太工程學位的新鮮人,阿諾就已經具有了一個憧憬:透過新科技的發展以謀求人類的福祉。美國已經決定在2000年要有20% 的能量是來自於再生能源,而她剛好在研究太陽能,不過這個產業的未來前景於1981年的總統大選後,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因此她將眼光改為投注於新興的DNA (去氧核糖核酸)科技,她自述很明顯的,對於我們每日生活上所需要的材料和化學品,可以利用改寫生命密碼的能力來創造新的製造方法。

用傳統方式製造藥物、塑膠和其它化學品需要強力的溶劑、重金屬和腐蝕性的酸,她的想法是捨棄這些方法而改用生命的化學工具:酵素,它們催化在地球生物體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如果她能掌握設計新酵素的方法,就可從根本改造化學。

n  人的思考是有限的

最初就如同在1980年代末期的許多其他學者一般,阿諾企圖使用推理的策略來重塑酵素,讓它們具有新的性質。然而酵素是極端複雜的分子,它們是由20種不同的結構單元胺基酸以幾乎無限種可能的組合方式結合而成的,一個單一的酵素分子可以包含數千個胺基酸,它們連結成長鏈的型態,進一步摺疊成三維的立體結構,其中用來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局部結構,是建立在整體結構的內部。

運用邏輯推導來決定如何將這一個精密的構造重新調整,以賦予其新的功能,即便是運用現在的知識以及電腦能力來看,亦是非常困難的。在1990年代初期,謙卑的折服在大自然的優越能力之下,阿諾決定放棄上述她所謂有些傲慢的策略,取而代之,她獲取的靈感來自於使用大自然優化化學的方法:演化。

n  阿諾開始操弄演化

有好些年,她試圖改變一個稱為枯草桿菌蛋白酶的酵素,讓它不是在水溶液中催化化學反應,而能在一個有機溶劑:二甲基甲醯胺(簡稱DMF)中運作。此時她刻意在酵素的基因密碼中製造隨機的變化突變然後將這些突變的基因引入細菌中,並產出數千種不同的枯草桿菌蛋白酶變體。

在這之後的挑戰是如何從如此眾多的變體中,找出在該有機溶劑中運作效率最高的那些酵素。在演化學中我們說的是適者生存;在定向演化學中,這個階段稱為選汰

阿諾利用枯草桿菌蛋白酶能切割一種牛奶蛋白質酪蛋白的能力,在一個35% DMF 水溶液中,先選汰出切割酪蛋白最有效率的枯草桿菌蛋白酶變體,接著在這個變體中進行下一輪的隨機突變,得到另一個在DMF中運作效率更高的變體(圖二)

於第三代的枯草桿菌蛋白酶中她找到了一個變體,其在DMF中的運作效率比原始的酵素要高256倍。這個酵素的變體總共含有十個不同位置的突變,最終造成的優異效果是沒有人能夠事先預測的。

透過這些實驗,阿諾展示了若要掌控新酵素的研發,僅憑藉人的推理能力,將遠遜於讓機率以及定向(人為)選汰來運作的力量。這是我們現在所見證的革命性發展之第一個,也是最具決定性的一步。

接下來的另一重要步伐,是由一位荷蘭研究人員及發明家 Willem P. C. Stemmer (史坦姆)所邁出的,但他已於2013年過逝。他引進了另一個酵素定向選汰的維度:試管中的交配。

n  交配為了更穩定的演化

一個自然演化的先決條件是不同個體的基因可透過例如交配或授粉的方式混合,有用的性質可藉此結合而得到更強壯的生物體,在此同時,較不具功能的基因突變,將於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消失。

clip_image005

圖二定向選汰背後的運作原理:在數個定向選汰的輪迴之後,一個酵素可能增加數千倍的效率

 

史坦姆運用的是交配的試管對等法:DNA改組(DNA shuffling),在1994年他展示了可以將一個基因的不同版本切割成一些小的片段,然後透過DNA科技的一些工具,將這些片段重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基因,就好像是原始基因的一個馬賽克版本。

透過好幾輪的DNA改組,史坦姆將一個酵素改變成比原始版本更有效率。這顯示利用基因的交配研究人員稱之為重組” – 可達成更有效率的酵素演化。

n  新酵素製出永續生質燃料

那些DNA科技的工具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不斷的優化,用於定向演化的方法亦倍數成長,阿諾在這些發展中一直具有領先的優勢;現在她的實驗室所產出的酵素能催化的化學反應,甚至於根本不存於大自然中而能製造出全新的材料,她裁製出的一些酵素也成為製造不同物質,例如一些藥物,的重要工具。化學反應不但可被加速,且減少不要的副產物,在某些例子中,可以去除透過傳統方法須使用的重金屬,因此大幅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事情的發展更回歸了原位,阿諾又重新回頭開始研究再生能源的製造。她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一些酵素,能將一些簡單的糖轉化成異丁醇,那是一種具有高能量的物質,可用於製造生質燃料和較永續的塑膠。一個長程目標是製造出的燃料能讓運輸業更為環境友善,另類燃料阿諾的蛋白質所製造的能用在車輛或飛機上。以這樣的方式,她的酵素促成了一個更永續的世界。

至於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所表彰的另一份工作,則是將定向演化導向了製藥,所產出的藥物能中和毒素,或對抗自體免疫疾病的進展,甚至於在某些病例中治癒轉移的癌症。這是由一個能感染細菌的小小病毒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這個方法被稱為噬菌體顯示” (phage display)

n  史密斯運用噬菌體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科學走了一條無法預測的路徑。在1980年代的上半期,當史密斯開始使用噬菌體能感染細菌的病毒主要是期望它們能用在基因選殖。此時DNA科技仍未成熟,而人類基因體仍是一塊未開發的土地,研究人員知道製造身體所需蛋白質的所有基因都存於其中,但是想要指認某一個蛋白質的基因,就好像在大海中撈針一樣困難。

不論如何,對能找到那個基因的科學家而言將具有極大的益處,運用當時最新的基因學工具,基因可以插入細菌中靠著一點運氣該細菌能製造出大量想要研究的蛋白質,這整個程序被稱為基因選殖,而史密斯的想法是,尋找基因的研究人員可以透過一個巧妙的方式,運用噬菌體來做到。

n  噬菌體一個蛋白質與其未知基因的連結

噬菌體本質上具有很簡單的構造,它含有一小段的基因物質封裝在一個由保護蛋白質形成的鞘膜中,當複製時,會將它們的基因物質注入細菌中,綁架細菌的代謝系統,接著利用細菌製造出噬菌體基因物質的拷貝,以及形成保護鞘膜需要的蛋白質,由此產生新的噬菌體。

史密斯的盤算是研究人員應可運用噬菌體的簡單構造,找出一個已知蛋白質的未知基因。在此時已經有一些大型的分子庫存在,其內含有許多各種未知基因的片段,他的構想是這些未知基因的片段,可與形成噬菌體鞘膜的一個蛋白質之基因融合,當新的噬菌體製造出來時,這個未知基因對應的蛋白質就會出現在這個噬菌體的表面,與形成鞘膜的一個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圖三)

clip_image007

圖三噬菌體顯示法史密斯發展的這個方法用於尋找已知蛋白的基因 

n  抗體可釣出正確的蛋白質

這個做法會導致生成一個噬菌體的混合物,各帶有許多不同的蛋白質於其表面。史密斯推論在下一個階段,研究者應能利用抗體,將帶有各種已知蛋白質的噬菌體自這碗湯液中釣出。抗體是一些具有導向飛彈功能的蛋白質;它們能從數萬種蛋白質中以高度的精準度,辨識並束縛住一個特定蛋白質。利用一個已知蛋白質的抗體,如果研究者能逮住一個自這碗湯液中釣出的東西,就可以順帶的釣出這個蛋白質對應的未知基因。

這是一個漂亮的構想,而史密斯1985年證實那是可行的,他製造出了一個噬菌體,其表面攜帶了一個蛋白質的部份胜肽,運用一個抗體,成功的將這一個他製造的噬菌體,由含有許多不同噬菌體的湯液中釣出。

透過這個實驗,史密斯建立了現在被稱為噬菌體顯示法的基石。此法的精采處在於它的簡便,它的長處則是將噬菌體當成一個蛋白質與它的基因之連結。不過此法卻在基因複製的領域之外取得其最主要的突破性進展;在另外一方面,於1990年左右,幾組研究人員開始運用噬菌體顯示法來發展新的生物分子。其中一個採用此技術的人就是Gregory P. Winter (溫特)。感謝他的研究,使得噬菌體顯示法現在帶給人類更大的福祉,要瞭解其原因,我們需要對抗體進一步的認識。

n  抗體可遏阻疾病的進展

人類的淋巴系統具有能產生數十萬種不同抗體的細胞,在這一個發展完善的體系中,這些細胞通過檢驗不會攻擊任何屬於身體之各種型態的分子,不過這龐大的種類能確保總是會有抗體,能附著在感染我們的病毒或細菌之上,一旦抗體附著在上面,就會傳送訊號給強悍的免疫細胞,趕來消滅入侵者。

因為抗體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在數萬種分子中只會附著在一個特定分子上,因此研究人員很早就希望設計抗體,能遏阻各種疾病在體內的進展,扮演藥物般的功能。最初為取得這些醫療用的抗體,是將各種藥物的標的物,例如癌細胞的蛋白質,注入老鼠體內。不過在1980年代,愈來愈清楚的知道此法是有侷限的;某些物質對老鼠是有毒的,但也有一些不會產生任何的抗體。更進一步的發現這樣取得之抗體,會被病人的免疫系統視為異物而被攻擊,導致這些老鼠抗體被破壞,為病人帶來副作用的危險。

由於這個障礙,促使溫特開始研究史密斯的噬菌體顯示法可能具有的潛力。他想要避免使用老鼠,改成發展基於人類抗體的藥物,因為它們可以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所容忍。

n  溫特將抗體置於噬菌體的表面

抗體是具有Y-字形的分子;靠著每隻手臂的遠端附著在外來物質之上。溫特將此部分的基因訊息與噬菌體鞘膜的一個蛋白質基因融合,於1990年成功的證實此法讓抗體的結合部位出現在噬菌體的表面。他所用的抗體是設計來與一個稱為phOx的小分子結合,當溫特phOx作為一種分子釣魚鈎,他成功的從一含有四百萬個其它噬菌體的湯液中,釣出那個含有抗體在其表面的噬菌體。

在這之後,溫特展示了他能將噬菌體顯示法運用於抗體的定向演化。他製造了一個噬菌體庫,其內包括數十億不同的抗體表現在噬菌體的表面,從這個庫藏中他釣出了一些可與不同蛋白質標的結合的抗體,接著他隨機的突變這第一代的抗體菌株,進而創造出一個新的噬菌體庫,從中找到與標的物具有更強結合力的抗體。例如在1994年他用此法發展出了一些抗體,能以非常高的專一性與癌細胞結合。

n  世界上第一個基於人類抗體的藥物

基於抗體的噬菌體顯示法,溫特與他的研究同仁創立了一家公司,在1990年代它發展出一個完全基於人類抗體的藥物:adalimumab,此抗體能中和一個稱為TNF-alpha的蛋白質,該蛋白質驅動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反應。於2002年此藥物被核准醫治風濕性關節炎,現在亦用於治療不同型態的牛皮癬和發炎性腸疾。

藥物adalimumab 的成功,刺激了製藥業的重要發展,而噬菌體顯示法已被用來製造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抗體。其中有一個抗體能讓體內的殺手細胞釋出以攻擊腫瘤細胞,使腫瘤生長遲緩下來。在某些例子中甚至於那些產生轉移的癌症病患能被治癒,成為癌症醫療的歷史性突破。另一個抗體藥物被核准用於中和造成炭疽病的細菌毒物,另一種藥物能減緩稱為狼瘡的自體免疫疾病;另有更多的抗體現在正在進行臨床實驗,例如用來對抗阿茲海默症。

clip_image009

圖四運用噬菌體顯示法來進行抗體的定向演化的背後原理,此法用於製造新藥

n  一個化學新時代的開始

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所開發的方法,現在正以跨國際的方式發展,來提升一個更為永續的化學產業,產出新的材料,製造永續的生質燃料,減輕疾病挽回生命。酵素的定向演化和抗體的噬菌體顯示法讓阿諾史密斯溫特帶給人類最大的福祉,並為化學的革命性變化立下基石。

 

:

本文譯自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新聞稿,原文可自以下官方網站取得: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8/popular-information/ 
若有興趣閱讀進階的原文資料,請由下列官方網址取得: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8/advanced-information/

致謝

感謝台大化學系的蔡明軒幫忙將此文放上化學系的網頁。另感謝曹一允博士在第一時間對我的初稿提出之意見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