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實驗:適用於教師示範和學生動手做
謝佶霖1、彭郁惠2、楊水平3,*
1高雄市立新莊高級中學
2桃園市立幸福國民中學
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email protected]
關於萃取實驗,在108新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科學領域課程綱要」中,高中化學課綱有提到主題「物質的結構與功能(C)」和副主題「物質的分離與鑑定(Ca)」,以及相關的學習內容「CCa-Ⅴc-1混合物的分離過程與純化方法:蒸餾、萃取、色層分析、硬水軟化及海水純化等」,學習內容說明提到「1-2 以有機溶劑可以萃取花或葉中的色素」和「1-5 示範實驗:萃取、蒸餾 及以TLC片進行色層分析」(教育部,2018)。
為配合新課綱的學習內容,作者設計萃取的定性實驗:兩單元的教師示範實驗和四單元的學生動手做實驗。在「教師示範實驗」方面:【示範一】液相‒液相萃取:萃取廣用指示劑,製作廣用試紙;【示範二】固相‒液相萃取:萃取薑黃素,製作薑黃試紙。在「學生動手做實驗」方面:【實驗一】液相‒液相萃取:(1)從口水萃取自己的DNA,和(2)從鮮乳萃取DNA;【實驗二】固相‒液相萃取:(1)用植物油萃取橘子皮的檸檬烯,製作天然護膚乳液;和(2)用酒精萃取檸檬皮的檸檬精油,製作環保油垢清潔劑和環保洗碗精。
本文的實驗設計聚焦在:(1)「教師示範實驗」不使用典型的分液漏斗,而採用家用產品和實驗室材料並用,而且強調娛樂姓與教育性並重,短時間可在教室或實驗室完成示範教學;(2)「教師示範實驗」在示範後,以隔空噴出酸鹼煙霧的方式,進行檢驗萃取廣用指示劑和薑黃素的效果,讓學生感受驚奇有趣;(3)「學生動手做實驗」均為結合生活的家庭實驗,全部使用家用產品,可方便在五金百貨賣場、書局文具行、食品材料行、超市、藥局及網路商店等處購得,而且使用的藥品和器材具低危險性;(4)「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操作過程簡易且時間縮短,不必事先乾燥果皮,不必一週以上的浸泡,不需加熱也避開火源,用刨絲器刨細果皮,藉由攪拌和擠壓,提升萃取的效果;(5)「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成品—天然護膚乳液、環保油垢清潔劑和環保洗碗精,可在平日居家使用,讓學生感受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樂趣;以及(6)「學生動手做實驗」均為定性實驗,作者提供學生延伸探究與實作的問題。
一、觀賞教師示範影片
本示範實驗影片的內容有二部分:(一)固相‒液相萃取:萃取薑黃素,製作薑黃試紙;和(二)液相‒液相萃取:萃取廣用指示劑,製作廣用試紙。這影片僅供教師示範教學的參考,建議教師在課堂中親自操作示範實驗,並且在示範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並互動討論,讓學生有深入理解原理和概念的機會。
圖1:萃取示範實驗影片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Hb6Z5tTRlUg.)
二、教師示範的過程和效果
【示範一】液相‒液相萃取:萃取廣用指示劑,製作廣用試紙
(一)藥品與器材
〘示範用〙寶特瓶(附瓶蓋,容量600 mL,高透明度,瓶身無凹凸狀為佳) 1個、廣用指示劑(瓶裝) 100 mL、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 100 mL、燒杯(100 mL) 1個、藥匙 1支、塑膠稱量盤 1個、碳酸鉀(Potassium carbonate) 6藥匙(約10-15 g)、噴霧瓶(50 mL) 1個、影印紙(白色A4大小) 1張、塑膠盆(盆底大於A4) 1個、吹風機 1支。〘檢驗用〙石蠟(白色) 1小塊、磁鐵壓條(長約30 cm) 1條、濃鹽酸(Hydrochloric acid, 12 M) 約5 mL、濃氨水(Conc. ammonia water. 15 M) 約5 mL、滴眼瓶(點眼瓶,20 mL) 2個。肥皂水(洗衣皂水更佳) 少量、塑膠盆(盆底大於手掌) 1個,如圖2所示。
圖2:部分的藥品與器材
(二)教師示範步驟
圖3:倒入廣用指示劑到燒杯中(左);轉移到寶特瓶中(右)
圖4:轉移乙酸乙酯到寶特瓶中(左);兩層皆變色(右)
圖5:加入碳酸鉀(左);搖晃瓶身(右)
圖6:靜置並觀察分層
圖7:轉移上層萃取液到噴霧瓶中
圖8:噴灑萃取液在紙上(左);吹乾試紙(右)
(三)檢驗萃取廣用指示劑的效果
圖9:隔空噴出濃鹽酸的煙霧(左);隔空噴出濃氨水的煙霧(右)
圖10:手掌沾濕肥皂水(左);在試紙上拍打(右)
【示範二】固相‒液相萃取:萃取薑黃素,製作薑黃試紙
(一)藥品與器材
〘示範用〙寶特瓶(含未鑽孔瓶蓋和鑽孔瓶蓋,容量600 mL,高透明度,瓶身無凹凸狀為佳) 1個、藥用酒精(95% Ethyl alcoho1) 100 mL、薑黃粉 10小匙(約10 g)、濾紙(直徑7-9 cm) 1張、噴霧瓶(50 mL) 1個、影印紙(白色A4大小) 3張(數量依實際需要而定)、塑膠盆(盆底大於A4) 1個、吹風機 1支。〘檢驗用〙燒杯(100 mL) 2個、肥皂水(洗衣皂水更佳) 少量、稀鹽酸(Diluted hydrochloric acid, 約1 M) 約10 mL、磁鐵壓條(長約30 cm) 3條(數量依實際需要)、水彩筆(中大型) 2支、濃氨水(Conc. ammonia water. 15 M) 約5 mL、滴眼瓶(眼藥水瓶,20 mL) 1個,如圖11所示。
圖11:部分的藥品與器材
(二)教師示範步驟
圖12:倒入藥用酒精到燒杯中(左);轉移到寶特瓶中(右)
圖13:加入薑黃粉(左);搖晃瓶身(右)
圖14:濾紙蓋住瓶口(左);擠出萃取液到噴霧瓶中(右)
圖15:噴灑萃取液在白紙上(左);吹乾薑黃紙(右)
(三)檢驗萃取薑黃素的效果
圖16:用肥皂水在薑黃紙上寫字(左);用稀鹽酸擦掉字(右)
圖17A:隔空噴出濃氨水的煙霧,出現「今天」字樣(左);局部放大圖(右)。
圖17B:隔空噴出濃氨水的煙霧,出現「要考試」字樣(左);局部放大圖(右)。
圖17C:隔空噴出濃氨水的煙霧,出現「開玩笑的」字樣(左);局部放大圖(右)。
【實驗一A】液相‒液相萃取:從口水萃取自己的DNA
(一)藥品與器材
塑膠杯(乾淨的,150 mL) 1個、食鹽(食品級) 少許、小食鹽匙 1支、室溫飲用水 約75 mL、筷子 1支、透明玻璃杯(容量約60 mL,長筒狀為佳) 1個、清潔劑(洗碗精) 少許、藥用酒精(精製酒精,95% Ethyl alcoho1) 約75 mL、塑膠量杯(有尖嘴,200 mL) 1個,如圖18所示。
圖18:藥品與器材
(二)學生操作步驟
〘做法一〙使用漱口食鹽水,再添加食鹽
圖19:半滿漱口食鹽水(左);加入1小匙食鹽(中);2滴清潔劑(右)
圖20:攪拌食鹽和清潔劑(左);酒精沿著杯內壁流下(中);出現兩層液體(右)
圖21:觀察白色漂浮物的生成(左);生成量隨時間越來越多(中和右)
〘做法二〙直接使用口水
圖22:加入食鹽和清潔劑到口水中(左);用筷子攪拌(中);加入藥用酒精(右)
圖23A:生成白色漂浮物的啟始階段(左);中途階段一(中);中途階段二(右)
圖23B:生成白色漂浮物的後面階段一(左);後面階段二(中);後面階段三(右)
圖24:做法一的白色絲狀物量較少(左);做法二的白色絲狀物量較多(右)
【實驗一B】液相‒液相萃取:從鮮乳萃取DNA
(一)藥品與器材
透明玻璃杯(容量約60 mL,長筒狀為佳) 1個、鮮乳(牛乳) 約25 mL、食鹽 少許、小食鹽匙 1支、清潔劑(洗碗精) 少許、筷子 1支、藥用酒精(精製酒精,95% Ethyl alcoho1) 約25 mL、塑膠量杯(有尖嘴,200 mL),如圖25所示。
圖25:藥品與器材
(二)學生操作步驟
圖26:倒入鮮乳到玻璃杯中(左);加入食鹽(中);加入清潔劑(右)
圖27:攪拌食鹽和清潔劑(左);倒入藥用酒精(中);形成兩層液體(右)
圖28:觀察白色漂浮物的生成(左);生成量隨時間越來越多(中和右)
【實驗二A】固相‒液相萃取:用植物油萃取檸檬皮的檸檬油,製作天然護膚乳液
(一)藥品與器材
消毒酒精(75% Ethyl alcoho1) 10 mL、衛生紙 2張、檸檬 大的1顆(或小的2顆)、廚房刨絲器 1支、瓷碗 1個、咖啡攪拌棒 1支、塑膠量杯(200 mL) 1個、初榨橄欖油 150-200 mL、金屬湯匙 1支、護膚精油壓瓶 1個、護膚滴瓶 1個、不鏽鋼細濾網 1個,如圖29所示。
圖29:藥品與器材
(二)學生操作步驟
圖30:檸檬和刨絲器(左);刨掉部分的檸檬皮(中);刨掉幾乎個整檸檬皮(右)
圖31:量取初榨橄欖油(左);轉移到碗中(右)
圖32:用湯匙轉移油層到原來的量杯中(左);轉移護膚乳液到護膚滴瓶中(右)
圖33:過濾得到澄清油(左);轉移澄清油到壓瓶中(右)
【實驗二B】固相‒液相萃取:用酒精萃取橘子皮的檸檬精油,製作環保清潔劑
(一)藥品與器材
消毒酒精(75% Ethyl alcoho1) 約200 mL、衛生紙 3張、橘子 大的1顆(或小的2顆)、廚房用刨絲器 1支、瓷碗 1個、金屬湯匙 1支、廚房用壓泥器 1個、咖啡攪拌棒 1支、PE滴管(3 mL) 1支、廚房用量匙(4支) 1套、食鹽 少許、不鏽鋼細濾網 1個、塑膠量杯(200 mL) 1個、咖啡過濾紙 2張、玻璃罐(附蓋,200-250 mL) 1個、噴霧瓶(約100 mL) 1個。寶特瓶(空的,600 mL) 2個、椰子油起泡劑 約250 mL、慕斯瓶(泡沫瓶,500 mL) 1瓶、飲用水 約600 mL,如圖34所示。
圖34:製作環保清潔劑的藥品與器材(左);製作洗碗精的材料(右)
(二)學生操作步驟
圖35:橘子和刨絲器(左);刨掉部分的橘子皮(中);刨掉幾乎整顆的橘子皮(右)
圖36:準備壓泥器(左);擠壓橘子皮顆粒(右)
圖37:用咖啡攪拌棒轉移顆粒(左);用滴管潤洗壓泥處的顆粒(右)
圖38:加入酒精(左);加入食鹽(右)
圖39:準備過濾裝置(左);轉移萃取液到濾紙中(中);擠壓濾紙促使溶液流出(右)
圖40:轉移含顆粒溶液到濾紙內(左);過濾幾乎全部的液體(右)
圖41:數分鐘後可看到精油析出(左);約1小時出現明顯的分層(中左);約3小時分層厚度變大(中右);隔天分層厚度更大(右)
圖42:轉移精油萃取液到塑膠量杯中(左);加入椰子油起泡劑(右)
圖43:先混合均勻精油萃取液和起泡劑(左);再加水混合(中);起泡劑較易溶解(右)
圖44:精油萃取液、起泡劑和水直接加到寶特瓶中(左和中);三者一起混合,起泡劑較不易溶解(右)
圖45:三者一起混合在左瓶,先混合前二者再加水混合在右瓶,(左);環保洗碗精裝入噴霧瓶和慕斯瓶中(右)
一、萃取
萃取(Extraction)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分離技術之一,依照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來分離混合物中的特定物質。其基本原理是將目標物質從一種溶劑轉移到另一種溶劑中,藉此達到分離的目的。萃取可分為多種類型,包括液相─液相萃取、固相─液相萃取、酸鹼化學萃取以及超臨界流體萃取等。液相─液相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是最常見的萃取方法,涉及兩種不互溶或微溶的液體,其中一種是溶液,另一種是萃取溶劑。當溶液中的目標物質在萃取溶劑中的溶解度較高時,它會從原始溶液轉移到萃取溶劑中。固相─液相萃取(Solid-liquid extraction)適用於固體中萃取目標物質,通常混合固體樣品與不互溶或微溶的液體溶劑,目標物質會從固體轉移到溶劑中。一般來說,使用少量溶劑進行多次萃取比用大量溶劑進行一次萃取效果更好,這是因為多次萃取可以更有效地將目標物質從溶液或固體中轉移到萃取溶劑中(Palleros, 1995)。
理想萃取溶劑的條件:(1)不互溶或微溶的一對溶劑:萃取溶劑必須與待萃取溶液不互溶,高極性的水和低極性的有機溶劑是很好的配對;(2)對目標化合物有很好的溶解性:存在於溶液中的待萃取化合物應該可溶於萃取溶劑;(3)對雜質的溶解度差:主要雜質不應該溶於萃取溶劑中;(4)萃取溶劑具高揮發性:萃取溶劑應該具有很好的揮發性,以便可以透過蒸餾容易地從萃取物中除去雜質;(5)萃取溶劑的無毒性和安全性佳:通常希望溶劑是無毒且不易燃(Organic Web Chem, 2024 & NA, 2024)。
二、鹽析
鹽析(Salting out)是一種利用某些分子在離子強度非常高的溶液中降低其溶解度的純化技術。當鹽類在水溶液中解離而增加離子濃度時,造成高強度離子的水溶液,一些水分子會被鹽類的陰陽離子相互吸引,進而減少可與萃取物帶電部分相互作用的水分子數量,使得萃取物被析出而沉澱或懸浮(Wikipedia, 2024b & LibreTexts libraries, 2024)。在教師示範實驗中,利用碳酸鉀進行鹽析,藉由加入碳酸鉀使水分子與其解離的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發生水合作用(hydration),增加各指示劑分子的疏水性而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在學生動手做實驗中,利用食鹽進行鹽析,藉由加入氯化鈉使水分子與其鈉離子和氯離子發生水合作用,也使酒精分子與其鈉離子和氯離子發生溶劑合作用(solvation),因而降低檸檬精油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導致析出而分層。
三、酸鹼指示劑
廣用指示劑(Universal indicator)通常由酚酞、甲基紅、溴百里酚藍、百里酚藍、1-丙醇、氫氧化鈉、亞硫酸氫鈉和水所組成(Wikimedia, 2024c)。水溶液在加入廣用指示劑後,其pH值的顏色為:從紅色(pH ≤3)到橙黃色(pH 4-6)表示酸性溶液,綠色(pH 7)表示中性溶液,藍色(pH 8-10)到紫色(pH ≥11)表示鹼性溶液。廣用指示劑的主要成分為極性低的有機物,本次萃取實驗利用極性低的乙酸乙酯萃取廣用指示劑的各種化合物。
薑黃素(Curcumin)是一種亮黃色化學物質,在化學上薑黃素是一種多酚,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二芳基庚烷(diarylheptanoid),屬於薑黃素類,薑黃素是薑黃呈黃色的化合物(Wikimedia, 2024d)。薑黃含有豐富的薑黃素,具特殊氣味。薑黃素分子介於極性與非極性之間,不易溶解於水中而易溶解於乙醇、乙酸及丙酮等物質中。本實驗利用酒精萃取薑黃內的薑黃素。薑黃素有二種酸鹼形式:pH值低於7時呈黃色,高於8時呈紅棕色。其文字簡述式的反應式,如式[1]所示;其結構式的反應式,如式[2]所示:
HCur (yellow) + OH– ⇌ Cur– (reddish-brown) + H2O [1]
[2]
四、檸檬精油與檸檬烯
檸檬、橘子、柳丁、柳橙、柚子及文旦等柑橘類果皮都有豐富的檸檬精油。檸檬精油的功效源自於多種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檸檬烯(limonene)、蒎烯(pinene)和萜品醇(terpineol)。檸檬烯是一種單萜化合物,常見於柑橘類的果皮中,並且具有不同的光學異構物:d-檸檬烯和l-檸檬烯,這些異構物的氣味特徵顯著不同,d-檸檬烯帶有典型的柑橘類香氣,通常被描述為柳橙的香味,這也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形式;而l-檸檬烯則有類似松樹或松節油的刺鼻氣味,較為少見。d,l-檸檬烯則是兩者的混合物。檸檬烯是無色的液體,溶於苯、氯仿、乙醚、乙醇、二硫化碳和油,但不溶於水。其沸點約為176°C,密度為0.8411 g/cm³(Wikimedia, 2024e & PubChem, 2024)。
圖48:紅色圓圈代表立體幾何碳;(R)-檸檬烯、d-檸檬烯、(+)-檸檬烯(左);(S)-檸檬烯、l-檸檬烯、(-)-檸檬烯(右)。(圖片來源:http://surl.li/vbnwej)
檸檬烯具有很多實用的特性,特別是在香氣和化學性質上。檸檬烯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也使其在科學研究中受到關注。在精油的應用中,檸檬烯對於濃縮精油和稀釋精油的氣味有顯著的差異。濃縮精油中的檸檬烯會使氣味更加強烈且複雜,而稀釋後的精油則會因為檸檬烯的濃度較低,香氣較為柔和,更適合直接塗抹於皮膚,使用起來也更安全(Sharp, 2024)。
一、教學指引
二、課堂討論的問題
三、探究與實作的問題
附錄一:教師示範萃取實驗學習單。下載pdf檔案
附錄二:學生動手做萃取實驗學習單。下載pdf檔案
邱美虹、林世洲、湯偉君、周金城、張榮耀、王靜璇合著(2005)。科學創意實驗書。台北市:洪葉文化。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楊水平(2021)高中化學教材教法專書導讀:第十章 化學示範教學。臺灣化學教育,44。取自https://chemed.chemistry.org.tw/?p=41060。
Chapin, S. H.; O’Connor, C.; and Anderson N. C. (2013). Classroom Discussions in Math: A Teacher’s Guide for Using Talk Moves to Support the Common Core and More, Grades K-6. Scholastic, Inc., Sausalito, California, USA.
LibreTexts libraries (2024). Salting Out.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uryvha.
NA (2024). Solvent extrac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ssxwos.
Organic Web Chem (2024). Conditions for ideal extraction solvents.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dbximu.
Palleros, Daniel R. (1995).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ddmhls.
PubChem (2024). (+)-Limonene.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busdou.
Sharp, Yasmin. (2024). 8 Benefits and Uses of Lemon Oil.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url.li/rvjdxm.
Wikipedia (2024a). Ethyl acetate.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thyl_acetate.
Wikipedia (2024b). Salting out.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lting_out.
Wikimedia (2024c). Universal indicator.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indicator.
Wikimedia (2024d). Curcumin.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rcumin.
Wikimedia (2024e). Limonene. Retrieved December 1, 2024,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monene.